12月30日,李盛霖部长在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提出“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新需求、新期待,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今后交通努力的重点。”交通运输事关国计民生,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一个经济大国必然是一个运输大国,新兴工业国家步入先进行列时,都更新了本国的公共运输体系。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交通运输行业逐步形成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对发挥现有设施的效率和提高服务水平关注不够,重增长、轻服务,交通运输的公共服务能力不能适应公众出行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促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充分认识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促进行业发展方式轉变的重要意义
1、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已成为现阶段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经过近十来年交通运输的加速发展,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速公路总里程、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等已经跃居世界前列,农村的公路通达通畅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状态已基本得到缓解。在此背景下,居民的交通出行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社会对运输服务水平的关注度也成倍增加,凸显出交通运输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滞后,暴露了诸如干线公路和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农村客运发展滞后,公路养护保障跟不上,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等突出问题。交通运输的主要矛盾已经由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开始转向为发展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运输服务的能力、水平、质量、效率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出行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2、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是促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随着交通运输瓶颈制约状态的基本缓解,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保持大规模投入、加速度推进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仅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带来资金保障越来越难、工程造价越来越高、投资效益越来越低和土地、能源和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等因素制约显得难以为继,而且由于大量资源过度向建设倾斜导致存量资产的正常养护投入严重不足,政府管理重心过度偏向建设,行业管理和服务缺位的问题日益突出,“见物不见人”。交通运输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必须由建设为主的发展模式向“建养运管”并重过渡,并逐步走向“管养为本、服务优先”的发展阶段,更加注重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运输服务水平的提高。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既是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民群众改善出行服务质量的切实需要。
3、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必须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要求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必须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扭转以投资规模、GDP为中心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基础建设、运行维护和行业管理”之间的资源配置平衡关系,更多关注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安全、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服务质量和均衡化发展水平。在交通运输各项工作中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履行好公共服务职责,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一是要正确认识公共服务的内涵和要求,不断深化对“三个服务”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二是要坚定不移地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树立正确的安全发展观,重视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让安全发展从标语口号变成深入从业人员的内心的意识。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通过对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的管理来强化对人的管理,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强化对事的管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工作重心放在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关注了规模的扩张和发展的速度,但是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规范管理缺乏严格要求,缺乏监管手段,从上到下经常强调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但这样一支队伍怎样建立,并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平台,工作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高、职业道德规范问题。三是要着力推进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性服务作用,加快构建衔接顺畅、方便快捷、经济可靠的运输服务体系,保障重点物资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畅通,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
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的措施建议
总的来说,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就是要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畅通、安全”的服务状态和客货运输“便捷、高效”的服务水平,不断体现我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政策引导、行业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的行政能力。
要以“畅通、安全”为目标,将更多的公共财政投入到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上,确保交通基础设施长期处于良好使用状态,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减少交通拥堵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不断改善路网和航道的通行技术状况,完善交通运输安全设施和应急救援基地,提高防灾减灾和抢险保通能力,为交通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提供持续可靠的保障。
要以“便捷、高效”为目标,加大城市公共交通、区域公共交通和农村客运的财政扶持力度,不断完善交通运输市场管理制度,加快物联网建设在联网售票、一卡通换乘、不停车收费等环节的应用,不断改善城乡客运服务和现代物流发展水平。
第一,大力实施“站场用地优先、投资安排优先、路权分配优先、财税扶持优先、换乘衔接优先”的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建立保障公交低票价和车辆更新的财政补贴增长机制,大力改善城市公共交通覆盖率和换乘条件,使广大群众愿意乘公交,更多乘公交。
第二,大力扶持发展农村客运,通过加大国家对农村客运的燃油补贴、财政出资购买客运保险等措施,提高农村客运服务水平。统一营运政策,统一服务标准,切实改善人口相对密集地区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放宽农村客运经营模式,简化农村客运管理程序,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进入农村客运市场,充分满足当地群众出行需要。
第三,积极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以“公众服务”、“行业监管”和“应急指挥”为重点,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步伐。一是要加强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完善交通业务管理系统,提高行业智能化管理水平,促进各类交通管理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二是要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交通政务网、交通热线,建设跨区域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提高交通信息便民服务水平。三是要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信息一体化建设,为居民出行和行业管理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四是要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集政府监管功能,物流服务功能和数据传输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间、物流各环节间信息平台的有效衔接。
对交通运输职业资格专门机构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思考
职业资格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依法管理从业人员,规范从业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制度设计。在现代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这项制度已成为政府开发人力资源、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建立市场诚信体系等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交通运输职业资格工作起步晚、起点高、发展快,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急需先建”的原则,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开局良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形成了与交通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全行业广泛参与的职业资格工作新格局。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专门机构自成立以来,按照部领导的要求,始终把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作为重要任务来抓,积极加强自身建设,明确了懂人、懂事、懂行业的要求和加强自身规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以法制化为基本前提,夯实交通运输职业资格工作的根基。职业资格工作是涉及政治、法律、社会以及思想、规范和制度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关系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为社会各方所关注。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建立和完善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基础性法规体系,是实现交通运输职业资格工作规范、高效、有序的成事之基。
另一方面以规范性和公正性为工作原则,切实做好职业资格考试评价工作。一是科学考试,做到考试标准科学、考试内容科学、考试技术科学、考试方法科学;二是规范考试,做到考试制度规范、考试规则规范、考试程序规范;三是公平考试,做到考试政策公平、考试机会公平、考试条件公平、考试服务公平、考试结果公平;四是安全考试,强化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措施、强化安全纪律、强化安全责任。
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期间,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正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要从改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高度而不是部门投资利益的角度去评价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产出。只有让政府的职能回归公益性,市场机制的活力才会更加绽放光彩,公共财政的价值才能更加顺乎民意。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将开启交通运输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稳定增长的新纪元。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