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条约》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和*条约》教学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儿童和*条约》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
教学要求:
1.本文语言流畅,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2.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习本课生学词。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条约》了吗?知道的请举手。
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条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是*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读后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三、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板书设计:
儿童和*条约
没有战争、破坏、仇恨
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共创美好的"生活
教学后记:
将邓雅云同学收集道德关于刘玲同学代表全*少年儿童签定《世界儿童和*条约》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条约的内容。
《儿童和*条约》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篇课语言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其同签定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的美好心愿,条约一开头就点明了未来的世界应该和*。接着,文中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提出了全世界儿童为了维护和*的做法和希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大家努力,世界就一定会和*。
教学要求:
1.本文语言流畅,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交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儿童们的的美好心愿。
2.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习本课生学词。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的美好情感,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刘玲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课前查阅了《儿童和*条约》了吗?知道的请举手。
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情况。
教师简要介绍和儿童和*条约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
2.个别学生读课文。
3.学生齐读课文。
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来的世界应该和*,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可结合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进行,让学生说说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听到的存在战争、饥饿的地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使学生们感受到世界和*是*大家共同维护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布置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读后感
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学生读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自读。
三、学生生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学习中,重点对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多加指导。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笔写成),惧(右边是八笔)。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板书设计:
儿童和*条约
没有战争、破坏、仇恨
共享大自然的恩惠
共创美好的"生活
教学后记:
将邓雅云同学收集道德关于刘玲同学代表全*少年儿童签定《世界儿童和*条约》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条约的内容。
《儿童和*条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激发维护世界和*的美好情感,并能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准备
1、了解世界各地是否有战争,为什么要战争,是谁侵略谁。
2、查找《儿童和*条约》制定的年代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方案一
一、直接导入,齐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儿童和*条约》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请同学们打开书,老师找同学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清每一句话。(指名读,读完之后,校正字音。本课只有一个“憎”字,在教学是要注意与“增”“赠”加以区别。)
三、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再读课文,汇报交流
1、提出阅读时遇到的困难,师生交流解答。
2、思考与交流:在《儿童和*条约》中,我们约定了什么?
(这道题是对条约内容具体阅读时的思考,可以结合阅读教学来完成。在《儿童和*条约》中我们可以具体读出。这篇课文看似一篇简单的儿歌,但细细读过就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含义深刻的条约。因此,阅读教学也可以围绕“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未来的世界应该和*,没有战争、破坏、仇恨,人类应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
3、拓展与运用
“如果你是一个和*小使者,你将到哪些地方去宣讲这份和*条约?”这是对和*使者的行动考察。可以去的地方很多,孩子们最容易想到的是有战争的地方,遇到这样的回答,教师要注意引导,使大家能够考虑到自己的年龄等实际情况,去寻找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盲目。
4、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五、布置作业
1、听写课后词语,理解词语意思,并选择两个词语造句。
2、读熟课文,背诵课文。
设计方案二
一、直接入题,齐读题目
二、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每一句话
(校正容易读错的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本课只有一个“憎”字,在教学是要注意与“增”“赠”加以区别。)
三、再读课文,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这篇课文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国纽约,由世界各国的儿童代表分别代表本国儿童共同签订的一项公约,表达了世界儿童渴望和*的美好心愿。)
四、再读课文。小组学习,制定条约
五、作业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