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观后感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深夜食堂观后感300字篇一
独霸市场口味一绝,掀起一场火锅革命!
-----品尚豆捞火锅
我们的“深夜”
深夜,忙碌的城市完成了它一天高速的运转,大多数人或是已经睡了,或是将要睡了,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城市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隐藏在一片片写字楼、学校、商场中的一条小街,白天时不甚起眼,到了深夜,就成了一个自发的夜市,一张张饭摊就这样支起来了。
九点、十点、十一点......
写字楼里加班的白领们伸了伸懒腰,揉了揉发酸的眼眶,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
大学里的学生,也结束了在图书馆里的埋头苦读,一群一群说着笑着走出了大楼;
商场里想起了动听的萨克斯风《回家》,站了一整天的营业员还在清点账目,互相讨论着下班后吃点什么“犒劳”一下自己;
附近建筑工地里值班的工人们,也脱下了一身汗味的工服,摘下了头盔,痛痛快快地冲了个凉,心里盘算着一会一定要喝两大杯扎啤,脱尽一身的疲惫和暑气。
这些人,生活背景不同、职业不同、家乡不同,但在此时,却走向了同一个地方。
我们的“食堂”
来到了夜市上,他们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想吃的摊子,无论是重口味喜好麻辣的,还是清淡口味喜欢汤汤水水的,还是只想喝个饮料解解暑,都能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
而最火的,当属一家豆捞火锅店,十几张桌子坐满了,还有十好几号人在排号,排到的自然喜上眉梢,排不到的饥肠辘辘焦急等待。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小火锅,锅底麻辣红亮,等到锅里汤汁开始咕嘟冒热气,就可以涮各种美味吃了。把这一盘盘美食煮熟了,用筷子夹到油碟里吃,人人都吃的满头大汗、红光满面,直呼“太过瘾”。
环顾四周,到处是人,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年龄、各种职业的人,有的人光着膀子,喝醉了酒大呼小叫,有的人手拿一杯凉茶笑谈着社会百相,有的人像勘透了世情一般在叙说着人生的哲理,有的人在大谈各种赚钱的门路;有的人脸上刻满了风霜的印记,有的人还没真正踏入社会,还有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牛犊的精神。
这些人,就是我们自己,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同学、同事,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悲伤、不同的幸福与梦想,此时此刻却都齐聚在夜市里,不管是谁,也都顾不得其他,吃得欢,喝得欢,聊得欢那才过瘾!
每一个城市都有千千万万个夜市、千千万万个大排档、千千万万个火锅店,每天都有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去光顾,每天都在叙说着不同的故事。这,才是我们普通中国人真正的“深夜食堂”
中国人的“深夜食堂”
直到现在我才总算明白,为什么我们的黄小厨翻拍的这部《深夜食堂》会失败。
将原版《深夜食堂》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就已经注定要失败。
换汤不换药的菜单,从来没被点过的“大锅菜”;同样的日式厨师服、同样的伤疤;日式居酒屋的用餐风格;更不用说为了硬植广告而搞出来的满屏尴尬。
还有,又有谁会对这一帮浮夸做作的人产生自身的共鸣?
中国不是日本,中国的饮食文化也绝非日本可比,中国人关于美食的传说和故事讲一百年也讲不完。
所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会成功,就是因为出品方并没有高高地站在云端俯视众生,而是充满生活的烟火气,既能抓住中国人的胃,又能抓住中国人的心。
那么,中国版《深夜食堂》为什么会失败,也就不难理解。
深夜食堂观后感300字篇二
黄磊版的《深夜食堂》开播已有数日,输了口碑输了收视率输了豆瓣评分但没输话题度,受攻讦最多一点,应是此剧全盘照搬日剧剧情之举。
我相信,很多人在知晓黄磊要参演这个片的时候,以他黄小厨的人设,以及日版《深夜食堂》的巨大影响力,大家还是非常期待的,包括我。
然而第一集出来后,大家真的目瞪口呆,豆瓣给了2.3分,这是小时代都无法企及的新高度。“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典故人尽皆知,却无人真心去懂,两国饮食体系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差距巨大,照搬照抄自然水土不服。
日版的《深夜食堂》改编自漫画,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只在夜里12点到凌晨7点营业的食堂,来这里用餐的人,都会向老板点一份特别的菜,每份菜背后,都有一个特别的故事。
大家先认可的,就是那个浓浓的原版的日本范儿,居酒屋是日本灵魂栖息地,整个日本民族的压力,有一半是在居酒屋里,掺和着酒精一起挥发的,日版《深夜食堂》的风靡,首先是对民族生活的真实折射,拥有足够的群众基础,很大程度是契合了日本民众的集体潜意识。其次,调性做的足够准确。居酒屋虽然简陋,但食物依旧有要求颜色自然,食材鲜美,器皿精良的仪式感,短剧的调性也是足够的克制。
再来说说中国版的《深夜食堂》,委实欠思量,派遣编剧每晚深夜一两点坐镇三牌楼老店,听食客吹牛侃大山,不足一个月能写一本《一千零一夜》,纵使不愿深夜不眠那样辛苦,转头读两本当代作家小说散文,定会发现,深夜食堂类型故事,原来那么多。
朱自清笔下《冬天》中,就有这样一段: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
简单的场景,简单的深夜食堂,扑面而来的画面感,旅人拉开门裹着一袭寒气进来,脸上有刀疤的小林薰或者黄磊并不作声,端过一炉豆腐放在他面前,旅人吐着白气,搓搓冻僵的手,掰开筷子夹一块放进口中,心里是遥远的故乡和曾经冬夜的父亲。这个长镜头甚至不需要一句台词。
中国绝不缺少美食的情节,美食节目在中国易于引发共鸣,是因为不仅仅是食物,有美味,有情感,有回忆,有这一切的结合,任何一环的刻意、薄弱或孤立,都会让感受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果就像泡面三姐妹式的闹剧故事。
深夜食堂观后感300字篇三
最近一直在追一部剧——深夜食堂,一部讲述着美食与故事的电视剧。之所以喜欢,是因为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可以是亲情,可以是爱情,可以是友情,还可以是大众博爱之情。
一碗炒方便面,让三个单身剩女变成闺密,互诉衷肠;一杯啤酒配红肠的背后,有着一段美好而又悲伤的爱情;一杯跳跳糖冰激凌,让两个绝症的年轻人互相陪伴到人生的最后;一勺老酱油,让曾经互不理解的父子重归于好;一碗红烧肉,让瘫痪在床的医生重振旗鼓;一盘酱油炒饭,让美女大明星找到了自己的父亲;一碗水蒸蛋,不仅让主人找到了妈妈的味道,还给自己带来了幸福的爱情…………
美食,何为美食?在这个美食当道的年代,很多人会把自己标为吃货一族,只要吃到认为好吃的东西,就将其贴上美食的标签大肆渲染。商家为了宣传自家的美食,绞尽脑汁策划营销方案,比如吃多少送多少,朋友圈积够多少赞就可打几折,扫码加会员积分换现金抵扣券等等。殊不知,这些所谓的美食大多都是机械化程序的结果,没有情感只有技术,没有食材本味只有各种调味品。所以,这样的美食也只能临时解解馋。
而我喜欢这样的美食:清晨早起逛个早市,挑选最新鲜的食材,然后花上一上午准备:洗菜、配菜、切菜,然后在加点小创意。不放任何多余的调味品,只有最普通的盐巴、酱油和食醋。保留食材最原生态的味道,虽然简单,但食中之情感却不简单。甚至我喜欢水煮菜或者水蒸菜。而更喜欢的是,精心准备好的菜可以满足来客的心情与要求。
美食,除了需要新鲜的食材,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注入。就好比情人眼里出西施,一道美食美的不是食本身,而是食中的那种情感。这样的美食才会百吃不厌。
抿疙斗——唯一喜欢的一道面食,因为是家的记忆;
拌汤——酸甜可口,有汤有面疙瘩,冬天里的一道暖胃汤,小雄还记得吗?不过你吃的不是我做的最好的,而我吃的最好的,是老爸早晨送到被窝里的那碗羊肉拌汤;
烙饼——酥软中有点咸,老爸的味道,每次回家必吃之一;
饺子——北方人民家家会做,但南方人民就无从下手,所以,那时经常给华包一冰箱饺子,以备平时饥饿所需;
红烧肉——曾经不太喜欢吃肥肉的我,在和欧阳一起吃了正宗的毛氏红烧肉后,让我对肥肉没了芥蒂;
清明团子——卷毛家的特产,只有清明才可以吃到,绿色的糯米包着辣辣的干菜,那是奶奶和妈妈的味道;
辣炒干鱼——五妈阿姨的拿手好菜,第一次吃就赞不绝口;
jiao头——类似于大蒜,配上红绿青椒,下饭!宋,还记得不?离开nc在没吃过;
汤粉——大学四年必备早餐,在你刚踏进食堂门的那一刻,汤粉阿姨就已准备好,不用排队,1.2元一碗;
蒜苔炒肉——石头的最爱,从我这里学了半天还做了笔记,最终还是不会做,好在离我不远;
排骨汤——冬天的暖胃品,煲一锅,和pupu一起喝的不亦乐乎;
螃蟹、皮皮虾——清蒸,简单,关键是有人剥给你吃才最美味;
鱼香肉丝——甜辣甜辣,关键是豆瓣酱,一直不太爱吃,但是某人的最爱,可惜,没来得及做就已分开。
相信真正喜欢美食,懂得美食的人大有人在,也相信每个喜欢美食的人在每道美食的背后都有那么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人。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