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是一门集建筑、山水、花木、书画、文学于一体的艺术。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中国园林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中国园林之美,又在于其中说不尽的文化内涵。现在所存的园林按其从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陵寝园林四大类;按照园林的地理位置,又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三大类。无论怎样将园林分类,在本质上,它们都有着中国园林所具有的特点:重视自然美,追求曲折多变,崇尚园林意境。
中国的园林历史悠久,现存的园林中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最为典型。这两者也并非泾渭分明,北京的紫禁城的设计者就是苏州人蒯祥,建筑工匠也多为苏州香山帮工匠。清朝的皇帝(以乾隆帝为典型)也多次巡幸江南,回到都城后,将大量江南的景致移植在皇家宫苑中,而江南园林也因为接驾而染上了几分皇家的威严。
但是,正如前文所述,园林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园林的构成要素也不外乎山水、花木、建筑以及一些起着点睛作用的匾额、书画等。在这些建筑要素中,花木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古代的工匠们就已经知晓“雕梁易构,古木难成”的道理,他们在造园时,会特意为古树留出生存空间,那精心栽培的花木因着它所承载的特殊文化意义更是园林主人的得意之作。
园林植物首先是一种自然美的象征,而造园的初衷从最根本上讲是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在这个较低的物质层面需求上,植物对营造、美化、优化生活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对环境的绿化作用是众所周知的,并且非本文的关注点,在此不做赘言。就像苏州园林的精妙与妍丽不仅仅在于亭台楼榭的玲珑精致,更在于蕴含在那一道道扶栏、一块块花窗中的文化意味。植物在中国园林中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载体,一种精神寄托。无论是作为自然中真实的生命实体还是作为雕梁画栋的装饰纹样,它总是负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与丰盈。植物在园林中,尤其是作为纹饰时,通常还含有古人朴素的甚至带着几分烟火气的祝愿和祈福的意味。这在皇家园林中极为常见,其实,江南园林的园主们在一边标榜清风明月,与谁同坐的同时也祈求着俗世的幸福和荣耀。再者,“意在文先”园林中花木的栽培在一定程度上寄寓着园主的哲学思想,当然这其中不无儒释道三家的精神体现。各种不同的园林以及园林中不同的地点在选择植物时都有特别的讲究。而以山水入园为自然美最突出的体现的中国园林自然不会忽视水面上植物的培植,水生植物中,莲荷花作为首当其冲是无可厚非的。
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象征着美丽、纯洁、坚贞。亭亭净植的荷花不仅仅拥有秀颀的身躯和鲜妍的姿容,更有一种与作为阴阳中的阴的水极为相似的特性——都代表了一种女性的清丽阴柔之美。这在有着以“香草美人”寄寓人生抱负的传统的中国,是很符合封建士大夫,尤其是其中怀才不遇者的心态的。而荷花又称水芙蓉,其与许多花放置在一起,都能通过谐音这种修辞寄托人们的美好的愿望(如其与牡丹一起,暗示了“荣华富贵”)。这就使得荷花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中都可以被广泛运用。而魏晋以降,作为佛教象征的荷花又融入了佛教的意蕴。“佛教以淤泥秽土比喻现实世界中的生死烦恼,以莲花比喻清净佛性”①于是莲花又加上了佛土洁净神圣之物的光环。有趣的是,在道教中荷花同样被奉为圣物,道教八仙中的何仙姑手持的法器就是荷花。所以,荷花又是中国文化中三教共赏之物。
正是因为荷花有着端妍秀丽的姿容和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荷花的身影在各式园林中成为常见的符号。下面,笔者将对作为植物实体的荷花同作为装饰花纹的荷花的作用和内涵进行一些浅析:
一、作为植物实体的荷花的作用和文化内涵
(一)江南私家园林中的荷花
通常,江南私家园林的主题是归隐,是官场失意的文人性封建士大夫离开政治舞台后凭借丰厚殷实的家财营造的修身养性之所。但中国的隐者们很难走出世世代代的儒家教育根植的“入世”思想,于是归隐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带着一些等待“机遇”再次降临,“东山再起”的期盼,所以在修筑他们的外化的精神家园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其影响。而荷花清芬馨香,端妍秀丽,恰好是“香草美人”的“形象代言”。其次,正如周敦颐在其极为有名的《爱莲说》中所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荷花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坚贞、纯净、不同流合污。这与中国封建文人标榜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江南私家园林的性质多为山水文人园。而中国的文人,不管失意的不失意的总是喜欢在精神上游弋于儒释道三家之间,于是,在自己的庭园中栽植些荷花,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体现这样的精神。
匆匆一瞥,就可以发现风风雅雅的江南私家园林中有太多的景致为荷花而设。在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名和匾额中多处有荷的影子,拙政园中有芙蓉榭、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听雨轩、留听阁;狮子林中有双香仙馆(荷香与梅香),怡园有藕香榭,耦园中有芰梁、浮红漾碧。艺圃的主景是荷花池,而湖州的小莲庄直接以莲为名。
(二)北方皇家园林中的荷花
中国的皇家园林主要留存在北京,承德的避暑山庄也是皇家园林的经典。虽然北方的气候并不像南方那样润泽,水域不像江南大地那样密密匝匝,但皇家的气派到底不像归隐了的文人仕宦,那种“移天缩地在君怀”的豪放是那个私家园林主人都没有实力可以做到的。
皇家园林中自然不能缺少牡丹、石榴这类富贵吉祥花。但皇帝也同样标榜清高雅洁,为君者必先为君子,君子的修养又不能离开外化的物质形式,于是荷花在皇家园林中也依然备受恩宠。再者,清朝的皇帝,多喜欢参禅,且不提几次要剃发修行的顺治帝,就是康乾盛世中的皇帝们也都喜欢在理政闲余奉佛理香,所以荷花在皇家园林中也是佛教清净地的代言人。而荷花的谐音“合”与“和”也恰巧可以反映君王希望天下一统,盛世清平的愿望,例如“河清海晏”的取名,就与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荷花在古代与嫁娶生育也不无关系,“并蒂同心”、“连生贵子”、“百年好合”、“和和美美”、“鸳鸯戏荷”等词语都与荷密切相关,而皇家对子嗣的重视又远远重于普通人家,所以荷在皇家园林中是颇为吉祥的象征物。综合以上理由,皇家园林中又怎会缺了荷的身影?在号称“集天下胜景于一园”的承德避暑山庄,御题前后36景中就有四处与荷有关,即“曲水香荷”、“香远益清”、“观莲所”及“冷香渡”。
二、作为装饰纹样的荷花的作用和文化内涵
作为泱泱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总是不缺少能工巧匠,他们是智慧勤劳的古代中国人民的杰出代表。中国的雕刻、铸造工艺历史悠久。从夏商周到民国,雕刻工艺品中杰作颇丰,无论是石雕、金属镌刻还是木雕,中国雕刻的精细繁复都是首屈一指的。早在周代的青铜器和陶器上,荷花作为纹饰就已经存在。在当时的建筑装饰、雕塑工艺、生活器皿上,荷花是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饰和造型。
在中国的园林中,荷花纹样的装饰处处可见,一来是因为荷花本身的造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再者荷花的寓意深受中华民族的喜爱。宋代李诫编纂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经典著作,在其中专讲装修的章节中,他多次讲到荷花纹样的运用,可见荷花纹样在古代园林中的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
在江南园林中,荷花图案的漏窗、花窗以及雕刻、地铺数不胜数。一柄荷叶与一朵荷花组成的图案寓意“一品清廉”,象征居高位而廉洁自爱;荷莲、童子、鲤鱼组成的图案暗含“连年有余”之意;喜鹊和莲叶或莲蓬组成的图案包含着“喜登连科”的祝愿;由荷、盒、灵芝组成的图案寓意着“和合如意”。而在古人祝福四季安康之时,荷花是夏季最典型的植物,所以在“春安夏泰秋吉冬祥”这样的祝福中,人们一定会以荷花作为夏季的代表。
在北方的皇家园林中,荷花的纹样也很常见,尤其是在一些寄寓着祝福含义的处所。就连摆设上也多有荷花的图案。明清两代的皇家青花和彩瓷多以“八吉祥”为图案,所谓“八吉祥”,是指佛教的八件宝物,即宝轮、法螺、宝幢、伞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至于有关婚嫁以及天下太平寓意的荷花纹饰运用于荷花实体的栽培的意义相差不大,上文已经有所陈述,在此不做赘言。
佛教园林中,荷花纹样的运用则更为常见。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莲花座是佛祖的坐坛。因为传说佛祖出生地多植莲花,宣教时也时常手持莲花,而其弟子多效仿,所以莲花在佛教界象征纯洁、清净。在佛教建筑中,须弥座、塔幢、柱础、藻井、瓦当等处多有莲花纹饰。
荷花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名花之一,被誉为“静客”,《华严经探玄记》中称:“如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②由此可见,荷花是中华民族久爱之物,是中华文化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作为中国艺术集大成者的园林,自然是不会与这样的文化符号失之交臂的。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
[2]曹林娣《静读园林》
[3]陈从周《园林清议》
[4]居阅时《庭院深处——苏州园林的文化涵义》
[5]俞香顺《中国荷花审美文化研究》
[6]《苏园六记》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