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云南多山多水,资源丰富,但受制于地区地形影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因此加强对xxx内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开发地方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但与此同时,大量的水利工程项目开发必然会对省内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负面效应,例如对地域水文、地质遗迹鱼类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等。因此在建设开发资源,增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正确评估水利工程项目为地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明确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传统水利工程讲求对水流的控制,从而满足人们的生活、运输、防洪抗灾以及能源需求,但水资源是无法从生态环境圈中剥离出来的,当人们大兴土木打造水利工程时,必然会对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在我国xxx,水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和谐,但在近些年来一些大型水利工程进驻以后,城市化速度虽然加快,但是是工程污染对水源的破坏却在不断加深,它不但进一步缩小了省内对水资源的可利用率,同时也使得某些地区的资源匮乏形势更加严峻,所以人们应该明确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关系,实现绿色工程建设开发目标。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近年来各个国家都在倡导生态水利工程,就是要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来开发地区水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向发展两不误。在我国,为了快速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水利建设已经成为某些省份的支柱项目,以xxx为例,据2022年最新统计全省被列入国务院的重大水利工程就多达172项,为了进一步落实省内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安排,xxx也通过推出新政策、联合金融机构来支持全省水利建设,近几年明显改善了省内的经济建设,例如滇池、洱海、抚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治理型水利工程及民生水利项目都纷纷开启,为云南水利改革发展增添了极大动力。
在大力发展水利工程项目时,xxx也不忘评估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连续推出了诸如植物湖泊、植物工程复合护坡与植物混凝土护坡3种生态护坡模式,同时也加强了对河流中水文、鱼类资源与山体地质的调查评估,建立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体系。所以说,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应该依托于对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这其中就包括了对水循环、空气净化、自然灾害防御与生态生物资源保护等多个方面。生态环境发展不能从水利建设工程中分离出来,而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灵活应用各项水利信贷政策,坚持打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攻坚战,也是xxx未来发展时期里所要奋斗实现的目标[1]。
2、xxx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1工程项目概况
本文所提到的水利水牛工程项目具有航运、发电、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目标,它不但可以缓解xxx内电力系统用电紧张状况,也能在枯水期适当利用闸坝提高水位,增加坝址上游的航道水深,从而达到改善通航条件的目的。另外,水利工程也改善了水库的水量存蓄能力,同时为下游两岸耕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2.2工程项目对下游河道水质的影响分析
在该工程建设完毕后,库区内的河段水位会被抬高,过水断面、水深都会增加,流速会相对减缓。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就会影响水体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与降解过程,对水质产生污染影响。这种对下游河道水质的影响其本质上是取决于水库下泄水的水质状况与坝下径流的调节能力。因此应该在工程完毕后为坝下河道增加枯水流量,保证坝下过水流量趋于稳定,这更有利于保证坝下河段水质优于天然状态。
2.3工程项目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考虑到水利工程水库为季节调节型水库,所以在建成以后水库对径流具备一定调节能力,这就会改变库区及坝下河段的实际水文状况,影响大坝水环境。从数据来看,该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为50m,总库容达到17亿m3,库区河长长度为55m,按照水库调度的基本运行方式,在省内每年汛期内会为下游预留一定防洪库容,通常水位控制在45m左右运行。在非汛期则维持在46~48m水位运行。当库区河段平均水位高于天然水位8~9m时,库区河段的平均流速也会呈现大幅度减缓趋势。这也就说明了水库对径流的调节能力变差了,按照工程前坝址断面平水年与枯水年的季度径流变化状况比较,该水库枯水年与平水年的季度径流变化是基本一致的,但丰水期相比于平水期在季度径流方面略少,枯水期则有小幅度增加,而平水期与枯水期的季度径流趋于均化发展,如表1。
如表1所示,从该水利工程项目在1~3月的季度径流变化中可以看到水库在修建以后对坝下径流的调节作用,它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坝下河道的枯水流量,确保下段河道水环境更加稳定,这也更有利于保护下游河流水体功能,稳定其生态功能的发挥[2]。
2.4对坝下鱼类生态资源的影响分析
该水利工程在建成以后,考虑到对水库调度的调节作用,其河流水位、流速、流量都会发生降幅,所以坝下自然水位变幅趋小就会直接导致河流沿岸地带发生生态环境层次简化,导致部分流水性鱼类生存环境消失,尤其是针对波峰型产卵鱼类繁殖所需的生态条件无法得到满足,造成鱼类难以适应环境变化而出现种群数量减少的恶性变化趋势。所以应该在水坝运营期考虑科学的调水方式,运用调度技术来创造鱼类漂流性繁殖环境,基于水文水力学条件来构造人造洪峰过程,防止水坝下游出现减水与脱水河段。如果水库供水量增加,就也要同时为下游河段增加水量,减缓水库在干燥地区可能会发生的洪水泛滥状况。另外也要合理确定坝下河段的最小生态流量,满足鱼类生存繁殖的最基本生态用水需求[3]。
3、总结:本文简要探讨了xxx某水利工程对其地域生态环境的各方面影响,从中可以透析出如今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为了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稳定可持续发展,今后在省内还应该多多尝试创新技术、普及环保意识,建设真正的可以为后代造福的惠民水利工程。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