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是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同时应该处理好听课的内容。那语文园地七课堂笔记如何?下文是小编整理有关内容。
语文园地七课堂笔记【1】
一、第一个板块“识字加油站”,这一部分的学习目标是:能正确认读“扫帚、抹、拖、桶、簸箕、玻璃、垃圾”11个字,巩固识字方法。
1、内容为我们呈现了9个词语,分成两行,这些词语都与日常清洁有关。第一行都是清洁工具,第二行都是清洁活动的内容。显然,本次的识字和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劳动工具和劳动内容,但不一定认识这些生字词语。像“簸箕”这样的词语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还是很陌生,学习词语时,可以提供相关图片帮助孩子理解。
2、借助拼音先读准字音,比较容易读错的字,如“抹”读一声ma,有些孩子容易读成mo;“帚”是翘舌音;“箕”读一声ji,不读qi;掌握多音字“扫”的两个读音。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读轻声的字,如“帚”在“扫帚”中读轻声,类似的还有“把、璃、圾”,这些词语可以在课文中圈出,读词时提醒自己。
3、除了读准这些词语的读音,还要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引导孩子发现“簸、箕”“玻、璃”“垃、圾”偏旁相同的特点,“簸”和“箕”是竹字头,“玻”和“璃”是王字旁,“垃”和“圾”都是土字旁。“抹、扫、拖”都是提手旁,想一想原因是什么。
4、据词造句。扫帚能扫地;抹布能(洗碗),也能(擦桌子);拖把能(擦地);水桶能(拎水);簸箕用来(倒垃圾),你能选择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读一读下面的语段。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家里打扫卫生,我先用扫帚把地扫了一遍,用簸箕把垃圾弄干净。妈妈先把拖把在水桶里洗了一下,然后拖地。在她拖地的时候,我用抹布把桌子擦了一遍。很快,我们打扫完了。
二、“字词句运用”这一板块的学习目标是:尝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初步学会猜读的识字方法,再通过查字典进行验证。
1、为了丰富孩子们识字的方法,本次让孩子们实践“猜读”:读一读这三个句子,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说一说你是如何猜的?是根据什么猜?(提示:第一句说被子很柔软,这只能用手摸才能知道,可以猜出意思是用手如去触碰。“摸”,形声字,用手摸所以是“提手旁”,右边“莫”表示读音。)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猜出“读、揭”的字义和读音。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2、小结识字方法:先猜后查。我们可以在语境当中联系上下文和字形来猜字的意思和读音,再查字典验证猜想。
第二组练习是发现比喻句: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进一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
1、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三个句子在都是比喻句)。再圈一圈,发现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2、本次提供的比喻句要丰富一些,对比以下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1)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那棵枫树好像一把太阳伞。
(2)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大象的耳朵像扇子。
(3)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
通过例句与简单的比喻句对比发现:在比喻句中加上一些表示数量、形状、颜色的词语,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
3、练一练,尝试把句子说得很具体。
(1)树叶像蝴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的脸蛋好像苹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第三板块是写话。联系生活实际,写自己想养的某种小动物理由,学会有序地表达。
1、确定你想养哪种小动物:小狗、小猫、小鸟……
2、说出理由:可以从动物的外形方面说理由。如眼睛、耳朵、毛色,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也可以从生活习性方面说,如喝水、睡觉等。
3、动动笔,写一写。把自己讲的话写出来,要注意写话的格式,开头空两格,试着多写几条。
四、书写提示规范生字书写,注意个别字在作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形态、及笔顺会发生变化。
仔细观察,读一读气泡中的提示,发现变化:“又、土、车、牛”变成偏旁之后有什么变化,引导发现关键笔画的变化。再练习在书上写一写。
五、日积月累。熟练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了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
1、说发现:第一行是春天的节气,第二行是夏天的节气,第三行是秋天的节气,第四行是冬天的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的开始。
2、朗读指导。注意多音字“处”的读音,读准节奏,用“/”表示停顿。
3、熟读成诵。
六、我爱阅读。通过阅读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变化得过程,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1、自由阅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一说: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了几套衣服?月亮姑娘都可以穿吗?
提取信息:像眉毛——(过了四天)像弯弯的镰刀——(过了四天)像只核桃——(过了四天)像一只大圆盘
3、补充出示科学图片,介绍月亮由弯到圆,再由圆到弯的变化过程及原因。
语文园地七课堂笔记【2】
《语文园地七》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以交流、识字、写话、积累等形式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回顾、复习和练习。
一、交流平台,能根据文章中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了解人物的特点和感受人物的品质。
1.回顾本单元的阅读方法,谈谈阅读的收获。
2.出示《“诺曼底号”遇难记》和《x继光》中典型语言和动作描写,了解人物的特点,感受人物品质。
3.运用”从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自主批注课外读物中人物描写的精彩片段。
二、识字加油站,认识九个生字,积累由生字组成的表现人物品质和心情的词语。
1.自读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大意:
(1)找近义词理解。如“和蔼”和“和气”的意思差不多;“慷慨”和“大方”的意思相近。
(2)神态表演理解。“焦躁不安”指焦急烦躁,心神不定。
(3)依据字义理解。“临危不惧”的“临”是面临的意思,“惧”是害怕的意思,那么“临危不惧”的意思是面临危险不害怕;“心急如焚”的“焚”是烧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心里着急得像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3.词语归类。“和蔼、慷慨、贤惠、临危不惧、彬彬有礼”是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悲戚、焦躁不安、心急如焚”是表现人物心情的。
4.你还知道哪些表现人物品质和心情的词语:
光明磊落 平易近人 持之以恒……
心旷神怡 欣喜若狂 心花怒放……
5.尝试运用。回忆生活、书中所认识、了解的人物,试着用上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词语说一说。回想自己有没有过类似的心情,用上表现人物心情的词语说一说。
三、词句段运用
1.积累六个成语,能选两三个讲出成语里的故事和含义。
(1)出示成语,读准字音。注意“刺、凿”是平舌音。
(2)交流六个成语故事,讲讲含义。
悬梁刺股:形容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凿壁偷光: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恭敬求教。
手不释卷: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
(3)拓展积累。补充说说知道的古人求学的成语,并讲讲有关成语的故事及含义。
韦编三绝 牛角挂书 闻鸡起舞……
2.能仿照例句,用几个表示连续动作的词写话。
(1)品读例句,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与形象。
(2)仿照例句,从“蝴蝶飞舞、小男孩打羽毛球、妈妈下班回到家”中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写话参考:
①一只白色的蝴蝶飞过来了,它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来回穿梭,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来回转圈,似乎在寻找什么,不久,它选择了一朵花,在花上停了下来,开始尽情地吸着花蜜。
②只见他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地盯着,右臂向后一扬,向前猛一发力,球向这边飞来。
③妈妈下班回到家,顺手把包挂在了衣架上,扶着墙把高跟鞋脱下,穿上了舒适的拖鞋,从衣架上拿起围裙,三下五除二系好带子就向厨房走去。
(3)修改完善练写的内容。互评,交流。
四、日积月累,积累励志名言,学习传统美德
1.自由练读名言,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大概了解名言的意思:
(1)宇宙天体不断运转,昼夜不息,君子也应该效法天地,要求自己不断奋发上进。
(2)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3)不埋怨天,不责备人。
(4)人在忧患中能奋发图强,进而生存下去,沉溺于安乐中则会逐渐走向灭亡。
3.创设情境,试着运用。如:如果你想在书房挂一幅书法作品,来鼓励自己奋发向上,你会选择哪句话?
4.自由读,师生对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语文园地七课堂笔记【3】
一、交流平台
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一段对榕树的静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的样子,体会到了作者对榕树生命力的赞美。
2.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里去了。作者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
3.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树干的树木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静态描写。这个句子从树干、树根、树枝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让人们感受到了树木的繁茂。
4.动态和静态描写有何区别?
①概念不同。
动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活动、变化状态时的景物之描写。
静态描写:是指对于处于静止状态的景物之描写。(如大地、山冈、房屋、树木、器物。)
②作用不同。
静态描写:其任务就是准确、真实、生动、形象、具体地勾勒出景物形态之特征。它适用于表现和平、安静、肃穆、悲哀、沉闷;或高度紧张的气氛与情调。它能给人以安适甜美,或引人以遐思联想,或激人以哀伤思恋,或为下文渲染铺垫。
动态描写:它与静态描写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它是按照时间将景物的活动、变化、姿态、声响描绘出来。它适用于表现紧张、热烈、欢快、烦躁、不安等气氛与情调之描写。
5.交流范例:
同学一:我喜欢《四季之美》中的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这段话。这段话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明亮的月夜的美丽,暗夜中萤火虫翩翩飞舞的灵动美。
同学二:我喜欢《月迹》中的“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这句话。这句话写出了月亮影子投射在竹帘儿上,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爬上来就离开了。把月亮的动态变化描写得生动形象。
同学三:我特别喜欢《月迹》中的这句话“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作者在这里把月光写得具体可感,突出了月光的明亮、洁白,这句静态描写把月光照在院子里的景象描写得非常生动形象。
二、词句段运用
1.元旦快到了,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吧。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还可以配上好看的图画,看看谁制作的海报最吸引人。
海报设计的要素。
①图形:海报是视觉艺术,可以通过图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②文字:具有说明作用。如果海报设计中没有文字,将无法说明准确的传递信息。
③色彩:具有象征性。
④版式:构图。
2.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
这道练习题要求我们照着例句,围绕给出的句子,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把画面写具体。在做练习时,首先要观察例句是如何写的。然后结合所给句子,明确所要刻画的景物的特点。针对要描写的景物的特点,从景物的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展现景物本身的静态美,也可以把静物写动,借助准确有力的动词、形容词,赋予想象力的描绘、修饰以及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变化。
①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我认为在第一组句子中,第二句话所描述的画面比第一句话所描述的画面要具体,“急急匆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乌鸦归巢时的急切心情。整个句子把乌鸦归巢时的景象写得更加生动具体了。
②院子的中央,有一棵桂树。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认为在第二组句子中,第二句话所描述的画面比第一句话所描述的画面要具体,第二句话先从整体上写出了这是一棵粗粗的桂树,然后从局部的枝、叶、花写出了桂树的其他特点,让我们更加了解了院子中央那棵桂树。让我们更加了解了院子中央那棵桂树。
③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我们的眼前是一条蜿蜒曲折而又清澈的小河。
④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
王大妈家的小狗在河滨公园的草坪上快活地玩耍。
⑤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今天清早,无边无际的天空中布满了厚厚的阴云。
三、日积月累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作者简介
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
2.古诗诗意
【注释】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xxxxxx西面。一说在xxxxxx。
白鹭:一种水鸟,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白色。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箬笠:用竹叶、竹篾编的宽边帽子,常作为雨具,又称斗笠。箬是一种竹子。
蓑衣:用茅草或是棕丝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用来遮风挡雨的衣服。
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十分可口。
归:在文中是指回家,字面解释为回。
【译文】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翱翔,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不愿回家。
3.创作背景
公元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
4.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渔家生活情趣的词,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人选取水乡最富特色的景物和细节,用质扑欢快的笔调,将西塞山前白鹭飞翔、桃花盛开、流水潺潺、鳜鱼肥美、渔翁垂钓的景色巧妙地结合起来,有声有色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明艳新鲜、生动有趣的春景图,反映了词人陶醉于大自然的情怀、隐居江湖的乐趣。
词的首句中“西塞山前”点名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出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表现出暮春时节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着箬笠,穿绿蓑衣,在微风细雨中乐而忘归。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