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虽说难点不多,但知识点零散,因而在教学处理上一直是教师们感觉比较难的,教学时往往依据教材泛泛而谈,未能深究与活用教材,学生对此课题兴趣不大,从而达不到预想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必修Ⅰ第五章第一节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通过生物循环等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还有平衡功能,即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紧接着说明整体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二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分析问题,具有尊重自然的态度、人地协调观念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功能。
五、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紧紧围绕“体现学生主体性”这个要义。为方便说明问题,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对应的设计意图列表归纳如表1。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一
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图,思考:从图上看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
再问: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是否会生长这种植被?如果海拔超过5 000~6 000米,这种植被是否还会出现?这说明什么?
读教材图5.2(生物循环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生物、土壤、大气、水、地形等)
(2)简述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阅读材料并思考: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归纳: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导入二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会产生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等。
思考: 什么是生产功能?什么是平衡功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大气、水等要素共同协助才能完成,所以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就像手表的各个零部件并不具备计时功能,而这些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手表却具备计时功能一样,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如藏羚羊数量的波动变化(无人类干扰时),如图1。
★导入三
降水丰富的地区,一般河流众多,这说明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在景观上它们力图保持一致。概括起来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一个统一的演化过程
案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
思考: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后,水文、地貌、植被、气候等要素有什么变化?
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用表格形式展示如图2。因此,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化过程。
活动:如图5.4所示,地形由湖泊→陆地的过程中,地理环境其它要素如何变化?
讨论归纳: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面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2.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通过“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这一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位,并通过下面案例进一步巩固此部分知识点。
案例: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大气中CO2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出示讨论题:请联系日常生活举出几个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例子,运用
这节课学习的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知识进行分析。
*太湖蓝藻爆发。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由于人类向太湖中排放大量废水,加上高温降水少,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兴修水库(即改变局部地区水文状况)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产生的影响。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可以蓄洪、发电、发展航运事业,但在修水库过程中也改变了地形、土壤等要素的条件,威胁到许多水生植物的生存环境,有利有弊,要综合考虑。
*春节大雪期间,常州的香樟树遭受严重破坏。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这是因为特殊气候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出示常州树木被大雪严重破坏的图片,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北方的树种在大雪天气就不会出现这种破坏严重的现象?
专家点评:该教案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标要求,教学结构把握准确,重难点突出,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和教学实际;教师和学生互动频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学导入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习积极性;能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站在一定高度引导学生学习,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