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202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尹建莉。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拿破仑说过: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地球的手”。提高民族素质,应该从重视母亲教育开始。在这个拼娃的时代,其实背后真正拼的是母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的作者尹建莉,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硕士。她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和研究者的角色来写养儿育女过程中经验的分享和教育的成果。作者的女儿品学兼优,连续跳级两次,16岁以超清华分数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录取。其实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 一位懂得教育的优秀母亲。通过阅读此书,它深刻地影响着我对待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一、品格决定命运,童年影响一生
要想教育孩子成材必然先教育成人,一个人的优良品德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要从小培养的正直、诚实、善良、富有同情心。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自己先去做什么样的人。
有一次女儿的家长会上,校长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校长说:虽然我不认识学生们的家长,但是看到你们的孩子就知道家长是什么德行。孩子身上所有好的和不好的品行无不折射出家长的影子。
1、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撒谎,是因为家长在孩子面前不遵守承诺,一再食言。比如和孩子说,你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就给你买那件你心仪已久的玩具。当孩子真正考了90分以上,家长会找一堆理由搪塞不履行承诺。为了鼓励孩子快速完成作业,对孩子说做完作业就给你看两集动画片,结果孩子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后,家长又会给孩子布置新的课外作业。长此以往孩子再也不信任家长,而且认为说话可以信口开河,并不需要去履行。从而养成了做作业拖沓、墨迹的坏习惯,同时也养成了说谎的不良习惯。
2、当孩子在学校遇到同学欺负的时候,家长帮助孩子解决事情方法和态度也会影响着孩子成长。本书作者的女儿圆圆小学班级里有个男孩子孙小力,不但学习差,而且特别喜欢欺负女同学,经常揪圆圆的辫子,扔她的书,推搡她。最严重的一次,当面说爱她,乘其不意背后抱她,亲她头发。
说到这里估计没有几个家长能坐得住,个个义愤填慵,摩拳擦掌,恨不得冲到学校里把那个坏小子暴揍一顿。然后再大闹办公室要求必须开除他。而作者不愧是教育专家,冷静地分析了一下原因,既没有找老师,也没有找家长。而是自己买了一本郑渊洁的童话书《皮皮鲁》送给了孙小力,并且和颜悦色地和他聊了女儿圆圆。以问答式的、温和的聊天方式说服了孙小力。孙小力从那以后在没有欺负女孩子。
经过了解孙小力有个不正常的家庭,父亲坐牢,母亲对他非打即骂,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也都歧视他。作者当时这样和圆圆说:她妈妈这样确实不对,太伤孩子自尊心了。这样的家庭,孩子有什么办法呢。他的错其实不是他的错,是父母的错。所以你不要歧视她,遇到别的同学对孙小力说歧视性侮辱的话,你也要制止。不要把她当成坏孩子看,他就是个普通的同学,大家对他一视同仁,他长大后才能做个正常人。
如此富有宽广心怀和平和心态的母亲,把一场同学之间的矛盾纠纷轻松地化解了。并没有因此采用报复的手段,而是像尊重自己孩子一样,尊重别人的孩子。在女儿幼小的心灵播撒下爱和善良的种子,长大后的女儿一定是个善良、高情商的人。同时也教会了孩子今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二、提高爱的质量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爱的质量大不相同。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孩子认真细致、有的孩子粗枝大叶;有的心灵手巧、有的笨手笨脚。我们要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无论自己的孩子什么样子,我们都要无条件爱他们,保护他们。但是往往父母对孩子的爱带有很大的功利性。
1、 比如小孩子考试没考好,本来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心里就很难过。但是回到家还要看父母脸色,有的甚至是打骂。有一次我看到女儿班级里的一个男孩子放学了跟在妈妈电动车后面跑着。我后来才知道,这个妈妈要求孩子每次考试必须98分以上,就因为考了97分就要接受惩罚,不能坐车子,要自己跑着回家。
还有一次在学校门口听到两个母亲在谈话,其中一个母亲骂孩子,你成绩这么差,给车子撞死算了。这样语言暴力听起来触目惊心。有的孩子资质一般,虽然全力以赴还是成绩平平,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接受孩子的普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快乐的人普通人。
2、家长要真正从内心接纳孩子,欣赏孩子。就像书中作者说的那样,不要怀揣牛粪去看孩子。如果我们在言语间不停地给孩子消极暗示,孩子就会逐渐丧失自信,向坏的方向发展。最后真会变成牛粪。如果我们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他的品行就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近乎真理。而孩子要养成一个好的性格,和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说:“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3、有的父母整天在孩子面前抱怨老板苛刻,抱怨邻居不好相处,抱怨社会不公平。每次唠叨完还不忘来一句:孩子,老妈这辈子没出息,你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试问,你都没出息,凭什么要求孩子有出人头地。有出息不是指你赚多少钱,做多大的官,而是哪怕你是扫大街的也能扫出全市最干净的街道,你是种地的农民也能种出全村最大的玉米棒来。
给孩子提供安全、舒适、民主、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无论在哪里,只要想到家,就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斗志。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在网络上每天都上演着因为父母陪读带来的两败俱伤的剧情。有的陪读父亲因为脑梗住院,有的陪读母亲因为压力焦虑抑郁,我身边更有甚于陪读的二胎妈妈因为生气而流产。陪孩子做作业,现在已成了许多家长的“功课”。
1、对此文中作者的观点是:“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我同意作者的观点。在我看来陪孩子写作业,说不好听的就是监视孩子,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记得我当年做作业的时候,只要身边站着个人看我做作业,我就思维混乱,紧张,连最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了。
我家两个孩子做作业我从来不陪,在我看来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独立完成。刚开始二宝回家和我说,做作业的时候老师让家长陪在身边。我就和二宝解释说,做作业是你的事情。妈妈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要做饭,要收拾家务。
我们一起开始做自己的事情,看谁完成的更快,更好。有不会的作业先留到最后一起给你讲解。形成习惯之后,孩子每次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有时候饭做好,喊吃饭都不来,必须把作业做完才来吃饭。
这里我要说的是,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独立的学习空间。不要让孩子在客厅人来人往的地方做作业。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庭成员尽量不要看电视,玩手机。因为这些都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2、对孩子学习上的事情要保持平常心。有的家长孩子考好了就物质奖励,考不好就大发雷霆精神惩罚。这样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成绩能影响父母的情绪,感觉自己是在为父母学习。有的孩子还会拿学习来威胁父母。
记得大宝小时候,有一次要买家中已有的玩具,我没同意。她就说不买玩具就不做作业了。我当时候就说玩具不买,作业你爱做不做。做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给我做的。看明天老师检查到你没做作业,是批评你还是批评我。当时我就把作业本收起来不让她做,她哭着把作业本抢回去,认真完成了作业。
不要和孩子强调学习的苦,没有人愿意吃苦。要激发她学习的兴趣,把学知识当成快乐,把学习是糖的观念灌输给孩子。
杜威说“一切需要和欲望有含有缺乏”。反过来可以推理导出,想让一个人喜欢和珍惜什么,就不要在这方面给得太多太满,更不能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或惩罚手段,强行要求他接受,而是要适当地剥夺,让他通过危机感和不满足感,产生珍惜感。同时最重要的是让他在行事过程中伴有愉快感、成就感和自尊感---这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其他事情上,都是普遍适用的。
四、我们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是让他幸福
我们创造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作父母的不能缺席孩子任何阶段的成长。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缺席了就永远补不回来了。但是作为父母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借口,工作太忙,或者说搬砖就抱不了孩子,抱孩子就没办法搬砖
。现在有些年轻人生了孩子就扔给婆婆,自己做甩手掌柜。不是他们不爱孩子,而是骨子里不认为陪伴孩子是件重要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孩子只要吃得饱、穿得暖能长身体就好。他们忽略了婴幼儿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仅需要肉体上的成长,同样需要精神上的呵护。
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
以前有个同事是四川人,生下女儿后就把她留在老家由婆婆带着。夫妻俩出来打工,一般都是5年才回家一次,他们说如果每年都回家的话,就存不下钱了。孩子16岁了,夫妻俩总共回家3次。电话也很少打,偶尔打电话回家,女儿都是拒绝接电话,并让奶奶转告父母,让他们死在外面,永远不要回家了。孩子这样说的确过分,但是由此看出孩子内心对父母的怨恨有多深。估计父母赚再多的钱也换不回孩子的心理健康。
从为人父母的那天起,面对一个完美、独立、有无限潜能的生命,让自己变成一个力图自我完善的谦卑者,而不是荣升为一个没有过错、不可以被指责、具有完全操控权的君主。我们舍得花精力和时间陪伴孩子,用全身心的爱来浇灌孩子的成长。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是对家庭的负责,也是对民族发展负责。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 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的正确。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