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碰撞:文化的三分天下
自清中下叶开始,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又进入了一个转型期。转型期的文化特点就是多种文化的互相激荡和新的文化的逐渐生成。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当代中国大陆形成了传统中国文化、狭义的西方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三分天下的格局。这是五四以后逐渐形成的一个客观情势。我们考虑文化问题时无法忽视也不能忽视这个客观情势。
五四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已成了几代学者关切的中心课题。当时的东西方文化之争作为特有的文化历史现象,昭示着中国历史巨变所蕴含的现代意义:传统的封建家长制式的中国社会的解体行程终于开始了。但是,在传统社会之中生成的文化传统,并不会伴随着社会硬件的改变而自行演变。它实际上仍是由社会的人们自觉选择和重新解释的产物。关于这一点,近代以来至少有三个阶段可以概括。第一批持文化批判态度的是康、梁、严复等人,他们确实标志着最初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向传统之外去寻求变革因素的求智决心。从现在的眼光看,他们只能算作是一种精神意向的传达者。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算是第二阶段。五四时期的两个主要对立的文化阵营: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林毓生语)和文化保守主义,从历史的过程看,他们所起的作用政治意义大于文化意义,在促使旧的社会机制解体的过程中,五四的全盘反传统主义(也即所谓的激进主义),是社会选择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合理性的产物。在这个历史变动中,文化选择上摆向极端都是对第一阶段的温和的改良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一种反拨。
我要在这里着重说的是文化批判的第三阶段(从共时性上讲是第三思潮):开放的保守主义思潮。严格地从阶段上划分是不确切的,因为从五四开始,从梁漱溟开始,这种思潮就以独立的姿态出现了。但在五四以后的一二十年间,梁、熊等人均没有成为主流人物,直到60年代,在港台及海外才真正形成气候,在大陆则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才引起人们重视。从文化建设的心态上讲,它是从温和——激烈,又走向温和的一个历史循环。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才从大的方向上深切体悟到融合中西的这种文化建设的极端迫切性;才体悟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对一个有巨大的历史遗产的民族来讲具有的迫切意义。
迄今为止,最具体地讲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并有建设性成果和思路的、现代新儒家是一个代表。应当从中国文化发展的宏观思路上去理解现代新儒家的努力。对大陆整整一二代中青年学者来讲、要在五四以来的“打倒孔家店”(“文革”中是批倒孔孟之道,80年代是全世反传统)的历史阴影中走出来,认识到“孔孟之道”也有好东西,不仅如此,而且还有转出现化文化的思想前因,的确有一个过程。这里首先要辨清一个悖论:
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需要反传统
走向现代化的背负传统的中国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