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大崩溃》读后感
小时候由于语文不好的原因,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文,绞尽脑汁憋不出几个字,不明白有什么好写的;其次就是读书,尤其是名著,因为是老师强制要求的,并且要写读后感。
因为这个原因,我对名著的观感实在是算不上好。一直到研究生毕业,都没在课本、作业或试卷以外读过四大名著,甚至在高中结束之前“沾沾自喜”、“引以为傲”,因为班里除了我没有其他好好学习的是连四大名著一本都没读过的。不读书文学素养上不去,语文水平一如既往的不好,长此以往,恶性循环。
这就导致,我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来自于课本,比如中日战争。义务阶段的政治教育是片面的,我在小学时期一直以为国民党在中日战争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之所以能取得抗战胜利全部来自于共产党的努力。对国民党方面的作战就只记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而在那个时候,由于全方面被爱国爱党思想轰炸,甚至一度认为台儿庄战役是共产党方面的作战胜利。
初中时期,班里已经有一部分小伙伴看了一些课外的关于战争和政治的读物,开始在班内小范围讨论资本主义的好处,把社会主义扁的一文不值。这种情况每个班都有,是处在青春期的少年接触外界思想的直接反应,在经历了课本“不全面”地熏陶后,读到完全不一样思想的他们感觉受到了“欺骗”,所以开始一味的否认之前学过的知识。这是我现在对那个时期的评价了,而那时的我自己,不爱看书,听他们争论两句之后觉得毫无意义( •᷄⌓•᷅ )੨。
考研期间,对政治的怨念也很深。那个时候每天爬起来就是学习,专业课、数学都学不过来,不明白为什么还要考政治!那么多政治题要背,每天的放松时间就是中午吃饭的时候,一行四个人,每个人买两到三个菜,坐在一起边吃边吐槽gcd(这么写应该不会被查吧毕竟那个时候我还年轻不懂事),吐槽他们美其名曰“改革”的“土匪”行迹,这几乎成了我们几个同学考研期间的唯一乐趣。现在想想,真的有点类似于初中时期班里同学争论的情景,不一样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国家意识的了解更多了一些,虽然嘴上吐槽,但心里明白一个大的集体要想发展,一定会有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中日战争的小说,都梁写的《1944大崩溃》,这么说可能没人知道作者是谁,但我一提他的代表作就知道了——《亮剑》。虽然没看过小说,但从电视剧来看,我觉得这本书写的比《亮剑》要好,各个方面都顾及到。
背景发生在1944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但没有我想象中日本军队节节败退的场景,而是国军战斗意识薄弱,军队派系争斗严重,蒋介石越级指挥,美国盟军支援不到位,最终导致中国军队伤亡异常惨烈。
我很少看战争方面的书籍,尽管明白战争的胜利不是由一个方面决定的,失败也不是一个人能控制的,但当这么一幅大画卷直直地“冲”过来时,我才意识到原先自己对战争的理解仅仅“冰山一角”。
书比电视剧、电影真实的一点在于,它可以把难以用图形展示出来的画面,通过文字描述在读者脑海里成型。这本书除了大的战争框架,还有对目不识丁的小人物的思想描写。经历了抗战7年,洪水决堤,粮食短缺,军队却依然大面积征粮的底层劳动人民,对“国家”是没有多少爱的,甚至他们觉得征粮的保长就等于“国家”,那么“国家”罪大恶极。再加上政府腐败,拦住他们“投日”、让他们还能“爱国”的最大力量来自宗族。这在现在几乎被抛弃的一种关系,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引导了一代的青年人。
除了这些,还有对日本信佛军人的描写。不同于电影《血战钢锯岭》中拒绝携带武器上场、救下75位战友的医务兵,而是真正端起枪参与到战场中的前线军人,思念亲人、爱国的同时又讨厌侵略战争、厌恶杀戮。这个矛盾冲突让我想起了话剧《哥本哈根》中二战时期德国的核科学家,热爱自己的国家,明白核科学家的重任和核武器的杀伤力,知道作为侵略者的不该,在保护国家与伤害其他人之间摇摆。
我们对很多事物的认识都是片面的,这是我越来越没有那么尖锐的原因之一,大部分时间都是“盲人摸象”,所以直接发表观点的越来越少。每次这种时候,都告诉自己多读书。
尽管我觉得,这已经是我写过最好的读后感了,但仍然没有把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讲完。所以在七月七日纪念“七七事变”这天,推荐《1944大崩溃》,是本好书!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