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现场与背后》有感
郭艳娥
经张主任推荐,我看了贲友林老师的《现场与背后》这本书,被贲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和学生精彩的学习活动深深折服。现就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学习“脚手架”,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1、 课前完成“学习研究”
贲老师一般会给学生布置“学习研究”。学习新课的话,一般会布置几个有代表性、直切重难点的题目;复习课的话,一般会让孩子整理相关的知识,并设计练习题目。
2、 一组同学上去汇报
上课伊始,就通过“抽签”或“指定”的方式,然后就是全班共同交流,或修正、或补充、或提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人不由得为之赞叹。
3、全班交流“提醒”
让我觉得孩子该出来的东西都出现了,课堂应该已经足够了。可贲老师没有就此停手,而是继续“交流提醒”环节。在这个环节,孩子们并没有如我所想去重复前边讲过的,而是对学习中的难点、易错点进一步挖掘,使得课堂更加丰满。
4、 交流学生设计的题目。
这个环节,孩子一般会找自己学习过程中易错的,或认为别人容易错的,或有思维含量的题等等。总之出现的题目,会比老师一己之力想的要丰富、有质量的多。佩服智慧的贲老师。
5、 衍生新的“研究”。
这个环节不是让孩子课堂随机生成,而是课前研究后,就应该写上去的。这样在课堂上交流才更有质感,更有启发性,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了有效的“脚手架”做支撑,加上贲老师方向的引领和方法的引导,学生变的越来越会学习,越来越自信。
二、老师的点睛之语——凝练、形象。
当学生交流到稍有“卡壳”时,老师高度凝练、直观形象的语言就如指路的明灯,指引学生向前去;或如“一颗钉子”,深深印在学生心里。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表达也随着老师的熏陶,越来越好。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一课时,老师的幽默、凝练就体现出来了。如:火柴盒的“外套”,是求几个面的面积?纲举目张,举一反三等等。学生说“把切成的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加起来,一共是多少?”,贲老师很随意的一句:1000个小正方体“散在那”,它们的表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
记得看过一本书叫《妈妈教的数学》,里边说“数学难就难在数学名词上、概念词上。比如:相向而行,相对而行,如果妈妈能在生活中给孩子渗透,那孩子的数学一定没有问题”。看来,贲老师深谙这一点,并能适时的帮孩子排解这样的困难。还有贲老师总结出的“打洞问题”“堆叠问题”等等,不仅形象,还掷地有声。
三、我们需要什么呢?灵动和机敏,反对过分的极端主义。
看了贲老师这本书,我抑制不住模仿的想法,因为简直太精彩、太完美了,可贲老师却给了我“当头一棒”——不能一个极端走到头,得根据情况灵活、机敏地去应对。深刻感悟到大师对课堂超强的把控力,对职业的热爱和孜孜追求。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