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
刘同 @刘同,你好。我是你忠实的读者。
一如往常的下班路上,一路的昏暗湿冷,等着低沉的情绪袭来。唯独今天,刚刚看了你的书,很享受撑着伞独自走在这种雨路上,并期待晚点到地铁站,只因不想断了此刻如泉涌般想对你表达的感受。
以往看你的书,也会有想对你说的,跟你说么?另一种想法止住了:和我一样在书中有共鸣并写信给你的读者比比皆是,我又何必费尽心思熬出一篇沧海一粟呢?
但经过了那么多回共鸣后,我很想跟你分享我的感想,于你无足轻重的感受是此刻我认为的珍贵的感悟,不写下来,恐怕过后再不记得了。不是你说的么:“提笔记录下每一个迷茫的日子,让自己更了解自己。把每回深刻的感受记录下来,不是为了给谁看,只是希望自己能够记得。记得,发生的一切才有价值。”
读书时代,很讨厌作文。这是我第一篇想写的读后感,文笔不好,还请见谅。
最近买了很多书,只有一本小说:你的 《我在未来 等你》。没看前,以为还是一惯的模式: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讲述融入了你自己的感受的故事,并以感悟结尾。这次你用穿越编故事,这是我一向不喜欢的——不切实际。但读下去后,让我彻底把另外几本同时在看的书抛在了一边。很幸运,因看过你之前的书,相比于单看你这本,现在多了一份熟悉、多了一些认识、多了一层感悟。通篇虽以穿越的形式,但里面很多故事看是你的真实写照,虽然少有你总结的感悟,但里面的人物感受看是你的内心独白,这些都是让我产生强烈共鸣的地方。
看到第四章,郝回归和刘大志的对话,句句扎心。简单的言语,却因有同感而有如此戳心的力量。隐约间,有种被代入的感觉,自己常常也是以这种心态对待:“觉得麻烦就顺其自然;觉得不行,那就这样吧,越陷越深,无法自拔”。但骨子里还留有那个会幻想不服气的自己!犹如今年报了舞蹈课,酒吧领舞还算看得下去,但学得最多的爵士舞蹈动作丑态百出,积极上课有半年多了,进步却比别人慢,努力过,但似乎效果不大。是因为动作简单的领舞容易学?还是自己不适合爵士舞?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我已开始尴尬,偶尔逃避不去,其实如大志一样,安慰自己,假装去得不积极而不想让人知道其实我很差劲。虽然每回上课都尽量让自己学好,但每回都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很讨厌努力后也不行的自己,更讨厌不行还选择逃避的自己。因为自卑选择的逃避,最终只会让我更差劲,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即便如此,当强迫自己去上课时,心里总会被那些比我晚学但学得好的人无情地压伤,以致我少了很多学习的动力,心总因在意别人的眼光、别人的看法而不在学习上。
第八章 Miss Yang对郝回归说:“如果你不想去,那就第一时间拒绝,无论别人怎么说都别去。我最讨厌那种心里不想去,全表现在脸上,但最终还是会权衡利弊妥协的人。”“一个人能很爽快地决定某件事,才能很爽快地拒绝某件事。如果你每次都半推半就,大家只会觉得你是那种半推半就就能说服的人,你的决定一点儿都不重要。”“这种半推半就,让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看似自己每一步都是做了衡量的最正确的决定,但其实全都是退而求其次的结果。”
对于别人的邀约,写在脸上的妥协会让人觉得这个容易对付:多说几句总会把你拿下。虽然在努力做到爽快答应或回绝,但对于不擅长拒绝的自己来说,真的很难。
遇到不想去的邀约,一考虑到别人的感受,犹豫过后还是答应了。但当感到容易被使唤、欺负或被不公平对待时,权衡之下,拒绝不了也不好拒绝,我觉得表现在脸上可以告诉他们:“我可不是好欺负!”其实这是多年来形成的自我防御,不喜欢纷争,不擅于拒绝,总会顺着别人的意思来,读书时也曾被欺负过,所以至今出来社会,为了不被人无分寸地一步步越线,就会有一定的防御机制。
我容易被同化,但又不敢一个人生活。当被迫开始一个人的生活后,自己心底里的想法才见了天日,开始发现自己也是有想法的,开始享受一个人的生活。
为了不想受外界影响,便对外保持冷漠,不熟的人会觉得我冷,让我断绝了不少外界的来往。虽然有时会享受自己的生活,但心里也是个想拥有很多挚友一起交流的人。一个不懂得也不喜欢主动跟人套近乎的人,偶尔勉强自己跟人套近乎,让人家走得更远,也让我厌恶这副热情的嘴脸。很赞成这句话:“开始觉得做自己比较舒服,靠近别人总是太难,做一个让别人容易靠近的人反而容易。” 所以现在少有这种委屈自己的情况。但即便如此,本身自带的敏感总会因为在意别人的看法、感受而暴露了自己,没了自我。
我感谢自己本有的敏感和纯真,感谢独自生活让我找回内心的那份恬静,让我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美,仍觉得自己还是个好人,至少与众不同,不像其他多数人一样,内心那片净土被现实社会的丑陋吞噬了。但同时,又很困惑于这份敏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无时不刻地影响着我的每一个决定,甚至影响到我人生程上的这条路的走向。
“知道未来的结果,人生便不再有期待,只有死一般的等待。”之前看到这句话,虽然能理解,但没有那么深切的体会。如果给我一个预知未来的机会,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它!到了第九章看到周校工的故事,有点惧怕。
平时一碰到会有不好结果的事,从预知结果的第一天起,直到它到来的每一天里,它就开始盘旋在脑海里,不断预想所有可能的糟糕结果,越想越紧张,越想越害怕,一开始,还没被它影响时,我会选择避而远之,希望它晚点来,慢慢地,当它开始侵入我的大脑时,我等着它的到来,到最后被它完全占据我每天的大脑容量后,我迫切地期待它的到来,速战速决。难熬的纠结浪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匮乏了我的精神,更对其他事情造成严重的影响。
“当你说某个人变了,也许不是他变了,而是你们的关系本就没有到真正了解彼此的内心而已。”
毕业后,我跟一个朋友疏远了,她跟一群致力于化妆打扮的同事很亲近,而我恰恰是与她们完全相反的一类人。开始我总觉得,可能是联系少了,尤其是自出校园踏入社会后,很多人都会变,或许她也变了,后来的几回接触,发现她自有的特点也还在那,那时才知道,其实本来的她就是那么一类人,只是在以前青涩的大学时光里没被表现出来罢了。
“有些人总是希望别人好,于是打着为了别人好的幌子处事,其实到头来只是因为自己这样会觉得舒服,都是为了自己的感受而已。”
这让我想起身边一个同事,严格来说,我们算同级,但他来得早,有经验,所以老板要求我们按他的要求来做,但事情大家都是要做的,有时他懒,不想做,就会以一种“扮猫吃老虎”的嘴脸说我们:“这是我们的工作”。让人厌恶的是,他平时却会说:“咱们是同级,没什么上下级之分,工作是大家都要做的,平时说我们只是因为看我们懒,不乐意做”对于他这种一时一个样,有时说一套做一套,让人恶心。现在觉得,他其实就为了让自己心里不太愧疚,让别人谅解他的一种无耻行为。
“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以为是你绑架了我,其实是我绑架了你。”
“你们都说只要我开心你们就开心,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你们自己开心,还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你们这样做是开心了,你们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我在你心里是不是个傻子啊?是不是只有傻子才会在收别人礼物时不考虑它从何而来?”
有时羡慕国外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放养,他们自主自立,有自己的人生,与孩子总能有一种和谐的平等关系。但在中国,尤其是想法总停留在自己那个时代的父母,对我们过度操心。在外人看来,他们是全职父母的典范,我们应对其给予充分的理解,不该对其有任何意见,在他们看来,自己倾注了一切在我们身上,我们应用同等的孝顺回馈他们,违背即被视为叛逆,做不到位即被视为没心没肺。而我们,自出生签下欠据的第一天开始,就意味着一辈子怎么也还不了。理解他们的付出,理解旧时代给他们的思想束缚,但面对这种道德绑架,经常让我们喘不过气。
“有些工作只是工作,但有些工作能让你找到奉献自己价值的机会。不是工作的问题,而是自己是否投入的问题。”
目前的我从事外贸跟单,对于现在这份工作,我只知我已没了当初的那份热情。现在的收入勉强够上目前的要求,但展望未来,我不敢往下继续想。当助理那会,一个有十年经验的同事好心提醒我:“做这个没什么发展前途,做久了薪资基本是这个范围。”我目前的工资基本上就处于她所说范围中。我学国际商务,也想从事涉及英语的工作(虽然英语程度不高),便一心往这行钻,正好其中似乎就这个职业适合自己,当时就没放弃。现在做了跟单,内心却开始动摇,感觉它少了些主观能动性。虽然工作上不是一个完全的跟单员,但至少已有些接触和了解。如果我继续从事,似乎得不到多高的提升和发展,以后的收入可能就难以满足那时的目标,看不到未来。我怀疑当初是因为学这个专业才从事这个,没有把范围扩大,考虑更多的可能性,没有想到自己热枕的或许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或许自己更适合其他。
转行吗?对于一个在高三便与本科失之交臂的自己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每当想到这个,迷茫、担心占据我大脑,不知该往哪去,担忧转行后的日子更难熬,其实不是怕生活难熬,怕的是没有未来的生活难熬。虽然现在20几岁,有转行的资本,但已经是24了,时间在消耗,青春在消逝,一旦选错,我将失去不少时间成本。
看到第十章,这个留在我心里一直问不出的问题被刘大志问出来了。无论是书里还是日常,总有这么一些人站在别的角度、从不同方面提出不一样的想法,接触到这种人,很高兴能拓宽我的思维,能有不同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会从他们的想法中寻根,究竟是从哪里开始让他们对这件事有这种看法。人的大脑容量是无限的,为什么自己总不能如他们一般有这种灵活的、开拓性的思维?为什么自己总是输入,而不是作为输出的那一个呢?是不是被自己的惰性思维阻碍了?
看你的书,对你又喜欢又怨恨,你总说出我的心里想的,也总摆出我刻意回避的,把我一直不愿承认的点娓娓道来。从头到尾把自己暴露在眼前,让我不得不重新毫无保留地审视自己的好与坏。
“自己的人生差劲儿,跟自己的17岁没有关系”,你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类似的话,直到最后,我才看到自己的不堪。
自上大学到现在,变了很多,不再固执于我,相比以往,更倾向现在的状态,但与此同时,生活的无奈不断将我打磨,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接受现实的每一次,感觉也在走着下坡路。感慨的每一次,感觉时光已无情夺去了重来一回的时机。
这种生活舒服但时刻着担忧未来,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避开任何看似不可能的事,常常把自己的麻木当成淡然,对于未来,不敢想,也不想想,很多时候,想如其他励志的人般努力做点什么为自己的未来负责,但总在交叉的路口处停下来,纠结好一会,并以往回走或选择那条平坦的路走而告终。
面对现在不如意的人生,总幻想着如果有机会,我想回去重新上高中,重新高考,如果上了本科,就不会浪费家里对我的期待和投入,家里及其他身边人眼光会有所不同,我也能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一旦前面走得好,出社会前起点便不至于那么低,多了些许选择权,也就不至于把自己困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责备自己高中时学习方法不对,往死里逼,生生把自己从本科的底线边踢出去。责备自己大学时开始松懈,最终连六级都没过就没头没脑地出了社会跟别人拼...... 其实更应该责备的,是现在的自己,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过着风平浪静的生活,其实,那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没为自己付出的每一天,都在为将来的不堪埋下祸根。
临近春节的每一天,让我渐渐担忧年后的生活。前文已有提起,我对于目前状态的惆怅。因家庭原因和一个不服气的理由,为了想做自己而决然地选择了到外地漂,我期待成为一个靠毅力和努力独立起来的现代女性,但现在看似越来越遥不可及。
我不想轻易就认输,毕竟我还有拼多一回的机会,但时间也不多,虽然一直坚信只要不努力,什么都能成为可能,但现实的残酷告诉我,幻想归幻想,要实现还是得贴合实际。
这期间我进行了几回MBTI和九型的测试,感觉结果基本吻合。多亏了敏感和平和,总能发现很多美的地方,但我略了其中推荐最多的艺术型的岗位,因里面所需要的技能,远不是现在的我够得着的,当然貌似自己不是很喜欢最基本的画图。
辞职是必然,但考虑到自身生活所需及家里,当然还有自己迷茫的走向和欠缺的能力,所以打算等到年后,年前留自己一个缓冲。
看这本书时,有个感觉一直贯穿始终。
在书里,几个主人公的言行举止,让我难以代入他们的高中生身份,有时会不自觉地当成小学生般看待,但当从他们的言语中读到些许成熟的味道时,有点难以置信这会是出自一个个看着稚嫩纯真的高中生之口,不知是否自己水平的问题,虽然很多少年越来越懂事,但我始终感觉我在看的是一个成熟的你的独白。
我喜欢看你的分享,总能有同感、有共鸣,每一回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惊喜,第一次发现有这么一个那么多想法、感觉相似的人,很欣喜。这也是我矢志不渝地坚持看你书的原因。
希望以后能遇见你更多的分享。
看到这里,不知你会有何感觉。我只想说,第一次发现一个想法、感觉如此相通的人,让我第一回想向一个陌生人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心声,犹如遇到一个似曾相识的知己的感觉。如能收到你本人的真切回复,将不甚感激,这是我一直在用的私邮:/* */;如有冒犯,请见谅,不会有第二次。
谢谢你,让我看到一个真实的你,让我感受到一个真实的自己。
2022年下旬 至 2022年上旬
新年好!农历一八年已至。假期期间,亲朋应酬和一场大病让我搁置了想想未来的打算。
年后回来,在没有更具说服力的理由下,我按原计划 辞职了。按规定,辞职提前一个月,所以我这个月还有时间想想接下来的去路。
可笑的是,我做完这个3月走,4月初循例会涨工资,每次均涨300。
我是16年5月初入职的,回想起当初刚进来那会,我意外地发现,这个4月涨工资时,如果跟老板商谈加多100,过多一个月,到5月 工作满两年之际,我也算勉强提前实现 两年前入职时的大目标:2年内达到薪资5000!(虽然这还要扣社保,但薪资也算达到了这个标准啦 ^_^),哈哈哈哈!从16年5月入职时的2500 到 18年4月可能达到的5000!
我讶于这种飞跃的同时,也深知这多少还是有侥幸的成分。心里很是激动和欣慰,说出来有点自欺欺人,因为在这比较悠闲的工作环境下,能力相比以往降了很多。对此,我也很惆怅。我只有在这里才能有这样的薪资,才能有这样的飞跃,这是在 冬日的凛冽寒风、夏日的炎炎烈日下熬出来的,当然还有上家公司的经验协助。这里的人性化不断助长了我本有的惰性。接待客户几回,我不敢说我听力灵敏、口语流利;跑了那么多回市场,我不敢说我熟悉批发市场。
为了不让自己这么焦虑,我做出努力试图改变点什么,早上通勤路上看英语、悠闲时段学excel,但袭来的忙碌时段,让我于过后发现:我忘了!“炒冷饭”更发觉记忆力日渐衰退,很愤闷,气愤前面的付出都是徒劳,郁闷我不知该往哪努力。
在这里的一年多,多少还是有些收获的,至少我还是看得下很多类书的(以前总觉得自己看不下书),但职业上的技能,眼睁睁看着它们一点点下降。
春节回家,感触最深的莫过于 自己已然25,已经处于被催婚的阶段,如果我到了30还单身在外地打拼着一份不起眼的工资,未免有些凄凉(哭笑不得)。所以如果我继续待在这公司,时间只会被浪费,青春只会被消耗。
现在辞职了,五味杂陈。我不必再因这里的局限而烦躁,但此时才发现本科这个敲门砖很必要。在准备去转行时、准备去考个本科时,选择放弃了金钱的保障、放弃了时间的支持。确实很不理智,把自己扔到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就想凭那点积蓄和期待熬过。
此时真的好想能预知未来,就不用愁着接下来的路,愁着自己的职业选择,究竟自己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如果能预知自己未来在外地不如意,那我就立马订好下个月回家的票,趁年轻时早日适应那边的工作环境,也从了归家的念想。
如果你能从头至尾看到这,着实佩服( ^ω^ )。通篇于我而言就是以往会写的心情记(私人日记),但你该是有多少回想打si我的念头吧——废话连篇,浪费了你那么多宝贵的时间!还好咱们素未谋面,哈哈。还是得谢谢你,无论你是否看完通篇文稿,但至少知道,你有打开看过。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