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下面助理工程师的论文模板是爱学范文网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摘要
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伦理问题。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责任问题。本文从工程师伦理责任的产生、演变、具体表现以及所处的困境等方面阐述其研究的重要性,进而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加强理工科高校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
责任 工程师 伦理责任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科学技术伦理学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工程伦理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在工作中遇到各种伦理问题,其中核心的是伦理责任问题,本文主要论述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一、工程师伦理责任的产生
自从工程师诞生以来,工程师与伦理责任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人类社会进入到19世纪中叶,一方面,经过产业革命的洗礼,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程师的技术力量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社会财富的创造和人们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工程师。工程师的社会地位、职业权力也不断提高,进而社会及公众对工程后果的责任也开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工程师责任意识。技术力量在工程领域的扩张,使得这个领域产生了伦理责任的问题;同时,另一方面,对有缺陷或者危险的技术和产品造成的危害后果的责任问题,社会认识开始逐渐改变,出现了责任由“卖者承担”,由“发明者承担”的思想,即要求制造者和发明者对产品使用造成的危害或事故负责。
工程师的伦理责任是一个“无”到“有”的过程。随着工程师伦理责任在20世纪初形成和确立,意味着现代技术社会,工程师从事工程活动时,必须对其行为从伦理的角度进行规范,制定相应的伦理规则来指导工程师的职业活动,用伦理责任来约束工程师的行为。
二、工程师伦理责任的演变
(一)由绝对忠诚转向“普遍责任”
早期,工程师的基本义务是对机构权威忠诚,直到18世纪末之前,工程主要指的是军事工程。在当时,不管工程师的技术力量有多么强大,都远不如他所从属的军队的组织力量强大。与军队其他成员一样,工程师的行为首先要听命于服从原则:他最主要的责任是服从命令。工程一直被认为是除了有效率之外再没有任何内在理想的单纯的工具和手段。这时期,工程师的义务主要是对雇主负责。
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不断发展,也对工程师的需求量增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程师人数的增加,手中的技术越来越强,工程师同他们上司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特别在美国,这种情况更为突出。莱顿称这种发生在工程与商业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工程师造反”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到。
工程师们要求对雇主的责任扩张到“普遍责任”,他们不满足于只对雇主负责,要求责任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随后爆发了专家治国论。但最终于失败告终,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忽略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的专政;另一方面是工程师自身的局限性,要担负“普遍责任”就要具有“普遍能力”、“普遍知识”。
(二)由“普遍责任”回归社会责任
随着工程师“普遍责任”的梦想失败之后,重新定义了自己的责任区域范围——自身、公司以及大众。工程师不仅要把自身工程干好,对自己受雇的公司忠诚,但同时工程师有权利对工程提出异议,致力于公共福利义务,工程师要担任其相应的社会责任。
工业的不断发达,工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突出。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社会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严重破坏等,这就使得工程师不得不去反思和探讨自己在工程项目活动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次转向的标志是,1947年美国工程师职业发展委员会ECPD(即后来的工程和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的前身)起草了第一个横跨各个工程学科领域的工程伦理准则,它要求工程师“使自己关心公共福利”,修改后的伦理准则,将“工程师应当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放在“基本守则”的第一项。
(三)由社会责任延伸至自然责任
在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工程活动不可避免的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在过去工程师们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评价的标准往往是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经济效益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对于环境的破坏、生态污染并没有列入到工程核算成本中去,加之科学技术对工程活动的不可预测性,工程师对自然环境出现的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事后责任),但同时工程师应该肩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事前责任)。
对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工程协会在修改其工程师伦理规范时都加入了“工程师对自然负责”这一项,在工程师伦理规范中强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具体表现
(一)工程师对职业的伦理责任
工程师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伦理责任问题。比如:在工程的决策时,要考虑工程是否合理,是不是合法的,对人类、自然有没有危害;在工程产品设计时,考虑产品的有用性、安全性等等;在工程技术方面,是否存在着编造、伪造、篡改实验数据?是否抄袭和剽窃其他人的研究成果?有没有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作出保障,对其人身安全负责;工程验收后,工程是否存在这安全隐患等等。工程从决策、设计、施工、验收和最后的评估整个工程共同体,都蕴含着道德问题和伦理性质问题,在工程的整个周期每个环节都涉及到了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二)工程师对人的伦理责任
工程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伦理责任:企业的目标是为了企业赢利发展,企业所聘用的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则是为公司创造最大的利润。为了经济效益,管理人员们往往对伦理道德问题不够重视。管理人员们往往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而忽视了工程产品的安全性和危险性,这种情况下,工程师就得提出异议,对其行为要报告企业最高领导人。
工程师对工人的伦理责任:工程师的设计不可能达到完全完美,因而在工程产品生产过程中,工程师发现工程方案的不足之处,要是及时改进;而不能为了面子拒绝工人们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工程活动的合理性、安全性。 工程师对同行的伦理责任:工程师同行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不能为了经济利益、为了自身的职位的提升而采取卑劣手段贬损或打击对方,应该客观、公正、平等的去对待同行。
(三)工程师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的大型工程不断发生事故,如切尔若贝利核电站事故、美国“挑战者”宇宙飞船爆炸等等工程灾难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些工程灾难引发了工程师的自省和理性反思,最终导致了他们伦理责任的转向,就是要求工程师自己关心公众福利,利用其知识和技能促进人类福利。工程师应当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四、当前工程师伦理责任所处的困境
(一)工程伦理尚未引起正确对待
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工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但是依然有些学者认为工程只是技术上的进步与落后之分,工程活动完全是客观的和科学的,无好坏之分。同时,在教育工程师过程中工程伦理学的概念、
规范和原则,工程伦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都不够清晰,教育力度也有待于提高。由于工程的专业性、复杂性,使得很难以抓住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要害。
(二)工程师职业角色的复杂性、多元性带来的道德困境
工程师肩负着三重使命,在工作中,工程师却发现这些使命存在这冲突。对职业的忠诚,要求他坚持诚实、正直标准、决不弄虚作假、决不违法乱纪;对社会的忠诚,要求他做好大众的看门人,努力保证公众的健康、安全等福利;而作为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要求其维护企业利益最大化,这样矛盾的处境,让他们做出艰难的选择。
鉴于工程师伦理责任发展中的困境,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加强工程师伦理教育,在工程活动中具有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特别是在工科高校加强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从而推动我国整个工程伦理的发展。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