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读后感>>心得体会>>2022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二)

2022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二)

标签:时间:

八、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彰显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2022年7月,中国向全世界发布信息: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经济列车平稳快速前行。

“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正朝着政府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一名国外媒体记者在发布现场作出这样的反应。

从2022年酝酿实施,到今年上半年强力推行,再到初现成效,新一轮宏观调控不仅给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大势奠定了健康前行的基础,中国政府更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成功驾驭中显现出非凡的执政能力。

1?见微知著,科学判断形势

随着新一轮宏观调控成果的日益显露,中国经济汲取了健康前行的营养,普通社会公众也第一次领略到了“预防性调控”的魅力。

“自2022年开始,中国经济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已经出现了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等势头。”经济专家分析说。“中央及时捕捉到了这些信息,新一轮宏观调控措施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果断出手。”

事实上,早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已经对我国经济形势作出了清醒的判断。会议强调,愈是形势好,我们愈要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 2022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会议明确指出,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特别是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

而自去年以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主持召开有关会议,明确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投资过快增长势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对习惯了治理性调控的人来说,预防性调控无疑是一次崭新的命题。”经济专家张燕生研究员说,“但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在经济尚未全面过热、通货膨胀尚未发生之时予以遏制,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也极大降低了宏观调控成本。”

见微知著,科学判断,中国民众与世界从中看到了中国政府睿智、果断的执政形象。

2?冷静决策,彰显应对复杂局势能力

即使在熟谙经济的学者们眼中,此次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也是前所未有的。

“与以往出现的投资、消费双膨胀不同,这次主要是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低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因此,调控既要抑制可能的通货膨胀,又要避免通缩压力增大。”同时,与经济全面过热不同,此次是局部过热,是结构性过热;一些行业过热的同时,一些行业和领域却严重偏冷;煤电油运持续紧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民营经济还不足以影响经济运行不同,这次投资高增长中,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重要力量。即使在各地的经济增长中,也是不合理因素和合理因素并存。这就使得宏观调控面临空前的考验。”经济分析家说。

复杂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一些人认识上的分歧:经济尚未过热,通胀没有出现,宏观调控会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效应。

正是在这样的复杂局面下,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确定了“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实效”的宏观调控基本原则。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有保有压,抑扬有致,不“急刹车”,不“一刀切”。而在制定出及时、有效、综合的调控政策同时,迅速把各地的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上下一盘棋,使宏观调控举措迅速落到实处。

3?多种手法,驾驭经济的能力显增

与准确科学的形势判断力一样,决策形成之后的调控手法也让人称道。

“单纯的行政命令式治理方式正在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对症下药的多种调控手法并进。”多位经济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作出这样的总结。正是这种适应新形势的调控手段,不仅保证了调控措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效,更显现了政府与时俱进的经济驾驭能力。

种种事实表明,信贷、土地成为此次宏观调控中的两道“闸门”:

为从源头上控制资金规模,从2022年8月至2022年4月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人民银行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一次扩大再贷款浮息范围。

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开展土地市场整顿,按《土地法》要求严格控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过度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收回违规多占或占而未用的土地。

与此同时,在注重运用经济办法的同时,对一些不顾政令,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对盲目投资行为推波助澜的个别地方领导,中央则采取了果断的措施,分别进行了严肃处理。

4?总揽全局,谋划经济的长远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决策层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处处体现出总揽全局的能力和谋划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深远用意。

“这次调控更多的是一次结构性调控,不是简单的总量性调控,是从总量入手,着力解决结构性的问题。”某政府官员如是说。

中央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结构问题、体制问题和增长方式问题。必须在坚持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发展;既要从宏观上把该管的管住管好,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一度受到“冷落”的领域在此次“治热”行动中受到空前关注。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支出比去年增加了300亿元。全国有29个省份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补贴资金总额已达116亿元,有6亿农民受益;已有8个省份免征或基本免征农业税,其他省份的农业税税率也有所降低。

煤电油运、科教、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得到有力支持。

即使在宏观调控取得公认的明显成效时,中央仍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在投资增幅、煤电油运等方面仍然存在的严峻问题。在最近召开的有关会议上,中央再次明确:宏观调控仍处在关键时刻,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工作不能松懈。

总之,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中国政府彰显了适应新形势的执政能力。

九、“xx拆迁案”带来的思考

据有关新闻报道,xxx、建设部联合严查了xxx违规强制拆迁一案,有关责任人已受到了党纪政纪的处理。对涉嫌触犯刑律人员的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调查后作出决定。案件的调查处理已有结论。但是,这一事件的出现,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思考。

发展经济是为了什么?作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发展就必须以保证不损害群众的利益为前提,如果发展是建立在损害群众的利益基础之上的,这样的发展有实际意义吗?

必须实事求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单纯地追求发展速度,追求轰动效应,更不能为某个方面的利益去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这样不但增加当地群众的负担,甚至会使一个地方的经济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对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恶性循环。

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发展是必要的,只有发展才有出路,但是,发展的措施和方案的实施,必须是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要敢于听取群众的意见,要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这样群众还会去上访吗?不要怕听意见,不要视意见为洪水猛兽,只有这样,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十、“马加爵事件”所折射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题

马加爵,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成了残忍杀害4名同班同学的罪犯。这名大学生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做出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事?这种心态具有典型意义吗?一时间,这一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一位教授分析道:罪犯的心理应该有一定的问题,很有可能是遭受了巨大的压力。现在的大学校园内,学业竞争、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有时,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成为引发他们心理失衡的原因。追究深层次的原因,还可以追溯到这些学生在小时候接受的应试教育和不适当的家庭教育。它给人造成的压抑感、孤独感可以长期存在,学生们一旦忍不住,这种情绪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以上分析不无道理。虽然导致马加爵杀人的原因有很多,但其心理因素已成为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除了马加爵以外,我国大中学生的普遍心理状况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上事实表明,我国大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甚为堪忧,其原因何在?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一些大学生的“精神求助”同样不容忽视。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xxx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差于城市学生,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19%。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从何而来?概括来说就是一“高”一“低”:高,大学生是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非常强烈;低,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适应能力较差。正是这欲与不能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1?家庭教育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而没有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渗透到其中,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同时,在教养方式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多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校、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系。

2?社会现实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的人格弱点浮现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3?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个人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然而,据报道,北大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应诊,预约就诊的患者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以后;北京52?2%的高校至今还未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亦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教师,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一般的思想问题被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在找到以上原因以后,有什么对策呢?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1994年,国家教委明文规定:“大学在活动课、科技文化活动中每周要有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笔者认为,当前,维护和提高大、中学生心理素质,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健康教育。

据调查,有41%的大学生认为健康教育的最佳形式是广播;37?2%的中学生认为是黑板报;21?8%的中学生建议开设健康教育课。因此,学校要采用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等宣传工具,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大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2)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

心理咨询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定形式,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有些大学暂时还难以配置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为此,由校长、书记、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做心理咨询教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每个学校至少应配1~2名心理咨询教师,有的放矢、长期跟踪地进行心理咨询工作。

(3)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互为制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要转变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

(4)利用体育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躯体、人际化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5)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为先导。

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研,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避免走弯路或低层次的重复。因此,学校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是一种肤浅的短视行为。

一、素质教育

“人是世间最伟大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这句名言曾经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时至今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人的素质问题更至关重要。可以这么讲,目前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

人的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通过教育来提高人的素质。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培养人才之任务的艰巨性。

目前,我国的教学体制改革正逐步向素质教育迈进。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

我国教育理论界就素质教育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给素质教育以各种界定。这些定义,或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思潮,或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模式,或把素质教育看作一种教育政策等等。这些见解虽各有见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素质教育问题的深入展开,但却并未形成一种共识,因而很难放之四海而皆准。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科学的事实范畴,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价值范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实质在于传统教育价值观念与现代教育价值观念由冲突走向整合,从无序走向有序,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教育价值观念体系。如果一味地认定素质教育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范畴,进而从传统知识论的方法追究素质教育的范畴本质,必然作茧自缚,陷入抽象的本质论的争论之中,难以自拔。因为我们探讨素质教育问题的目的,并非要想获得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知识,而在于如何在现实的教育活动和行为中理解和追求素质教育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呈现的意义。

尽管素质教育具有广泛的解释阈,但我们认为,从教育价值论的角度来对素质教育进行界定是比较合适的。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建构个体主体精神,进而促进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育。其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二、形象工程问题

备受社会瞩目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已于7月25日由新华社发布,这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这一决定特别提到要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工程咨询、投资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和单位,都应有相应的责任约束,对不遵守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的官员们之所以热衷于搞一些“花架子、无效益”、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方面,是这些工程能讨上级领导的喜欢,为他们升官铺平道路;另一方面,是因为搞这些工程即使是毫无用处、浪费钱财,但他们本人无须为此付出任何代价,不要为投资失误而承担责任。

事实上,我们国家的法律对于这种不遵守法律法规,盲目进行政府投资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官员行为并非坐视不管。例如,《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就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之所以在实践中对于官员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少有追究,恐怕与我们一些领导的观念有关。因为,首先,官员的这种盲目投资在表面上看钱没进入个腰包,没有谋取私利,从动机上讲是为公,是“有情可原”的行为;其次,官员这种盲目投资的行为总是假改革为名,改革需要探索,改革中难免有失误,损失便成了所谓的“交学费”。一些官员正是打着“为公”和“改革”的幌子,视纳税人的钱为粪土,大肆挥霍,堆积自己的升官楼梯,甚至从中谋取私利。

然而,在一个法治社会,政府的资金来自于纳税人,而纳税人的钱要花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国务院的这个决定也从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简化和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等多方面对于政府投资行为进行规范。因而,政府投资即使为公也要花得值得、花在刀刃上,要依一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改革要依法进行,该交的学费要交,不该交的则要由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单”。

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就是要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经济单,要让官员的投资行为与自己的经济利益挂钩,违法投资要给予经济上的处罚;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还在于要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政治单,对那些想以“形象工程”升官的官员降职、降级及至于撤职,追究其行政上的责任,特别是对那些凭“形象工程”上升了官员也要一追到底,不让其心存侥幸;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更在于要官员为自己的违法投资行为买法律单,对那些违法投资行为造成重大损失的官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毫不手软。

只有真正让官员为“形象工程”买单,承担责任,“形象工程”才能真正做到减少乃至绝迹。

三、人才外流问题

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7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生累计29.3万人,其中国家公派约4.7万人,单位公派约9.2万人,自费留学生约15.4万人。这些留学人员中只有30%左右的人回国,还有60%多在国外继续深造或谋职,并且,未回国人员中的一半是在美国。与此同时,国内中青年优秀拔尖人才的匮乏状况也日益明显。

表面上看,我国的人才外流现象似乎是比较严重的,但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目前的人才外流?我的观点如下:

(一)以中国的人口规模来看,目前的人才外流现象并非十分严重。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是一种普遍趋势,并非中国独有。近20年来,我国出去的留学生约有20万留在了国外。应该说,这个规模并不算太大。目前全国每年大学招生人数近百万,相对而言,2%~3%的学生赴海外留学并不算过多。因此,中国的人才外流总体仍处于正常水平。

(二)我国人才的相对堆积、使用效率不高是人才外流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我国科技人员的构成比例来看,高素质人才稀缺,但我国较高素质人才的绝对数量却较为庞大,而且过度集中于一些科研机构及管理部门。在缺乏流动性和激励机制的状况下,相当比例的科技人员感到其潜能远未发挥出来,发达国家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充满机会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在有机会时选择外流,以实现自身价值。此外,国内复杂的人际关系、落后的工作环境、僵硬的劳动制度也是人才外流的原因。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一定规模的人才外流,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过去,一大批外流科技英才在祖国的召唤下回国服务,在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方面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充分说明,让一部分科技人员走出国门,追踪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是我们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个有效途径。另一方面,留学人员的回归是与国内经济的发达程度分不开的。以我国台湾省为例,20世纪50至70年代,留学海外的人出多回少,回归人员的比例比内地现在的水平还低得多,但是到了80和90年代,回归的留学人员逐渐增多,至今,回归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左右。此外,即使科技人员留在外国,他们同样可以同回国人员一样,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信息时代,科技人员并非一定要本人回国才能为国效力。他们可以利用其优越的条件,在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回国后所起不到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外流”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不足以准确涵盖当今条件下的跨国人才流动的全部。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应该以长远眼光看待当今中国人才的跨国流动,化弊为利,或扬利抑弊,最终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具体对策如下:

(一)积极推动劳动制度改革,造就国内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大气候,以提高科技人才使用效率,树立其成就感,减轻其外流动因。

(二)积极鼓励科技人才到国外留学、访问、交流、合作研究,展开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

(三)积极推动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自由流动真正成为可能。

(四)充分认识和利用留在国外的科技人员的力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架设起科技交流、人才培养、经贸往来的桥梁,使他们人在国外却能为我国服务。

四、关于人的个性

个性特征是指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形成与环境、教育、社会和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对其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个性不是刻意追求而来的。如果个性是表演出来的,那么个性就不成其为个性了,人就成为演员了。因此,个性是自然表现出来的东西。至于人的个性是自然而然的还是刻意追求而来的,这一问题的矛盾集中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上。这对矛盾的讨论并没有进行得很深入,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还有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的空间。

五、“十六大”及“三个代表”预测出题点

1?如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2?怎样理解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一,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根据党的指导思想提出的党的基层组织的根本任务。

第二,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按照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赋予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职责。

第三,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普遍适用的基本要求。

第四,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总结实践经验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的新概括。

党的基层组织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需要各级党委从不同类型的党的基层组织的特点出发,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制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措施,从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抓起,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3?为什么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这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党的事业没有止境,党的建设的创新也没有止境。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执政的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光荣艰巨。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党建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

全面理解我们党的历史使命,要明确三个关系。

第一,历史潮流、时代潮流与党的庄严使命的关系。第二,党的历史任务与党的庄严使命的关系。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

4?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十六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十六大所强调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主要是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二是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五是立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5?为什么要强调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当今时代腐败问题愈演愈烈。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面对腐败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全面总结古今中外执政治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当今世界一些执政党兴衰的经验教训,针对腐败对于党的危害,做出了科学的结论。中国共产党要完成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把反腐败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6?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意义何在?

执政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要从这样的思想高度,充分认识十六大报告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作风建设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在全党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懂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道理。

7?怎样理解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立足新的实际、适应新的形势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基础不动摇。

第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需要科学把握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

第三,正确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思想,增强扩大群众基础的自觉性。

第四,坚持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8?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22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典范。

六、2022年“两会”预测出题点

当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这个春天再度相聚北京时,中国正走到一个重要关口: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战略阶梯。

新起点,新机遇,新挑战。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会场内外,共鸣着同一个声音: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两会,成为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新起点。

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代表委员会认为,对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一种精神催人奋进:求真务实。这种精神是各项工作的推进器。

今年的两会充满求真务实的精神,敢于正视困难、勇于解决问题,坦陈直言,直奔主题。这是代表委员共同的感受。

回顾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委员们深有感触地说,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骄人成就。不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就不可能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无从谈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个思路成为共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发展认识的新跨越。

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当改革开放进入第26个年头,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的关键阶段,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现代化大业的成败。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禽流感疫情,让我们再次深刻认识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有代表说,过去一年,新一届政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一手狠抓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处置,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干部群众展示出应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共兴大局的合力。”

一个理念深入人心:以人为本,明确了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

“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有位代表说,为多数人说话,为农民说话,为低收入者说话,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说话,这是他在两会上最强烈的感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以人为本提高到执政理念的新高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政府工作报告就逐步取消农业税、解决清欠民工工资等下达严格的指标,就落实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就医难、扩大就业问题等提出明确的措施,这是实践做人民利益忠实代表的具体体现。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使科学发展观更为具体、更为深化,对政府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保障惠及长远:为民修宪,奠定民族复兴最坚实的基础。修宪固本,惠及长远。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现行宪法做出郑重修改,是今年两会的一项重大议题。宪法修正案草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和依法治国的政治理念,有利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有利于规范各级政府的行为,以人为本,保护人权,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必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民主法治保障。

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实践经验,将十六大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方针政策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是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

宪法既要有稳定性,又要有时代性。把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转化为国家的意志,成为国家和全民族的指南,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为在关键时期开始新的起飞奠定了最有力的基础。

七、《行政许可法》颁行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于2022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行政许可法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争议法之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实施好这部法律,首先必须认清贯彻这部法律的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第一,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促进行政机关管理理念的更新。行政许可法所确立的原则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对行政机关产生的深远影响,首先是观念的冲击和更新,观念的更新将促使行政机关树立现代的行政管理理念。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来自法律的授予。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不是对相对人的“恩赐”,而是对申请人行使权利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一种核实和认可。行使行政权要权责统一,不能只要权力,不负责任,不受监督,违法行政要承担法律责任。行使行政权既要遵守法律的实体规定,又要遵守法定程序,忽视法定程序,就难以保证实体的公正,也是一种违法。这些行政管理理念的确立,对于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证行政权的正确行使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许可作为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着许可事项过多、过滥问题。在某些领域,一讲管理就要审批,审批就要发证、年检,行政机关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的事情,行政成本付出很多。行政许可法严格限制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范围,规定了什么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什么事项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在政府管理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的关系上,确立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主决定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上,确立了市场优先的原则;在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上,确立了社会自律优先的原则。这些制度和原则对防止公权力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公民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培育社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有力地推进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针对行政机关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不予行政许可、权责脱钩、监督不力以及忽视、剥夺公民对行政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问题,行政许可法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度,明确规定行政权的行使必须与责任相统一,向社会公开行政管理的主体、依据、内容、过程及结果,规定了行政许可听取意见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和举报投诉制度等。这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有利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行政管理,并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

第四,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行政管理分为事先、事中和事后。行政审批是事前管理,还有事中和事后的管理。过去行政机关往往只重视事前管理,而忽视事中、事后管理,管理方式陈旧落后,管理成效差,群众有意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行政机关要将事前行政许可与事后严格监管、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加强管理与提高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间接管理手段、动态管理机制和事后监督检查,加强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同时,许可法规定的一系列方便申请人申请行政许可的制度和程序,以及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一个窗口对外,统一办理、联合办理或者集中办理制度,对行政机关树立服务意识、改进作风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五,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将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过去,在某些条例和规章中,只规定了从事某种活动应向行政机关申请许可,但没有规定具体标准和条件、许可期限及法律救济措施,全凭行政机关某些人的意愿、感情审批,这就给某些工作人员谋取私利提供了可乘之机。

行政许可法规定必须事前公布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申请人可以不到现场,而通过信函、邮件提出申请,以及对某些许可事项采取招标、拍卖、统一考试、实地检测等方式作出决定,这就极大地增加了许可的透明度,减少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当事人私下接触,可以有效地防止行政许可过程中暗箱操作、滥用权力、权钱交易等现象的发生。

八、第四次宪法修正案预测出题点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2年3月1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性,因此对于宪法的每一次修改,都会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次修宪是对19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共14条。

众所周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法律的法律,规则的规则,是国之重器。所以,保持宪法的稳定性是极其重要的。但宪法毕竟也是法律,它也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当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时候,宪法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则,它就失去了生命力。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制定的,当时还是高度计划经济时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宪法也就需要进行相应修改,以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

本次宪法修正案共14条,其主要内容有13个方面:

1?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

将“三个代表”写入宪法成为国家的指导方针,意味着顺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顺应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顺应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成为建设国家的方向,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2?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在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宪法修正案将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写入宪法,意味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将稳步深化,民主将作为一种基本的政治制度、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得到确定。

3?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第二句关于统一战线的表述修改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这一修改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为就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仅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还包括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这也是与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的肯定相一致的。

4?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宪法第十条第三款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此举意味着今后我国各级政府在有关土地征收和征用的问题上,一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相应的论证,杜绝乱征地现象的发生;二是即使为了公共利益征收、征用土地也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土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进行补偿。

5?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

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此次修宪明确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鼓励的政策,亦即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取得了和国有经济同样的“国民待遇”。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又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6?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

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私有财产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根基。然而现行宪法对私有财产的界定不完全,仅列举生活资料,而没有包括生产资料。通过修宪确立私有财产权,解决了市场经济中最敏感、最复杂的财产关系和产权制度问题,是顺应市场经济体制、顺应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充分调动劳动者、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有利于人们增强对私有财产的安全感,有利于充分调动人们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启动民间投资。

7?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

宪法第十四条中增加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同时这条规定也是对政府提出的一项工作要求。

8?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

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一条中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对于促进中国的政治文明和人权发展、树立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际形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人权入宪是党和国家一贯方针在宪法上的明确化,为党、政府和全国人民进一步贯彻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重大方针提供了强有力的宪法保障。

9?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

将宪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自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特别行政区的代表是人大代表的组成之一,这样规定符合人大代表的现实组成情况。

10?有关“戒严”改为“紧急状态”的规定

将宪法

第六十七条、第八十条和第八十九条中的“戒严”全部改为“紧急状态”。

“紧急状态”包括“戒严”又不限于“戒严”,适用范围更宽,既便于应对各种紧急状态,也同国际上通行做法一致。这一修改体现了中国法制建设开明、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

11?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

将宪法第八十一条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

元首外交是国际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并不仅限于接受外国使节,因此,在宪法上应对其留有空间。

12?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

将宪法第九十八条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这一修改使全国各级人大的任期一致,有利于协调各级社会发展规划和人事安排。

13?增加对国歌的规定

将宪法第四章章名修改为“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同时,在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赋予国歌以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人民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2022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二)】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的资讯,请访问:心得体会
    下载文档

    看过《2022年公务员面试社会热点问题预测(二)》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企业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变更社会保险登记申请书和工商执照、工商变更登记表、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到原社会保险登记机构办理变更社

    中班个人工作总结篇1  转眼间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圆满结束。一个学期以来,有辛苦的付出,也有甜蜜的收获,我尽心尽责,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总结、更新,力求做到更好。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

    资料员,是负责工程项目的资料档案管理、计划、统计管理及内业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今天爱学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资料员写工作计划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资料员写工作计划和总结篇一  新年伊始,总结即将

    银行员工实习工作总结篇1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进入中国银行六个月了。从盛夏到寒冬,在这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下面将我20xx年的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入职的第一课从入职培训开始。尽管入

    1、在营销部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指定区域渠道销售。2、认真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3、每天按时完成拜访经销商数量,同一城市拜访经销商4---6家。4、外出拜访客户要做到:“仪

    每个瓶子里有七粒小小胶囊,各自带着可爱表情。从外表看起来除了可爱并没什么特别,其实里面可是藏着小秘密的。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情书胶囊的情话1000句3段,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情书胶囊的情话1000

    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在达成意见一致时,制定合同可以享有一定的自由。怎样写合同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合同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

    买卖合同论文(13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买卖合同论文,希望对大

    医学生寒假实习报告优质8篇医学生寒假实习报告篇1今年的寒假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个假期我迈入了社会,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刚去幼儿园的第一周由于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我只是辅佐幼下面是小编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