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塞罕坝精神感悟和体会4篇2022最新,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学习塞罕坝精神感悟和体会4篇2022最新,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如果想要获取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爱学范文网。
学习塞罕坝精神感悟和体会4篇1
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现在,我们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我们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一定要努力适应各种环境,积极学习新的理论,不断用新的理念武装自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绩。我们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勤奋肯干。只有刻苦勤奋,只有拼搏进取,才会创造出奇迹。我们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开拓创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新是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要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永葆青春朝气、锐气,就必须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创新是灵魂、是源泉、是动力。一切落后都源于思想守旧,一切进步都始于开拓创新。
我们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无私奉献。我们一定要有忘我的献身精神,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最好。我们学习塞罕坝精神就是要科学求实,尊重科学,追求真理。从根本上说,求实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大胆地坚持,只有坚持做下去,一定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学习塞罕坝精神感悟和体会4篇2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老坝上”是一群为林场奋斗一辈子的老林场人,他们有着执着的信念,不忘自己的初心是把树栽活,还有对林场的坚守。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如今,塞罕坝已经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恶劣的环境下,塞罕坝人拥有乐观主义情怀,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三代的奋斗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奇迹。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每个难题都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解决的。但只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拥有乐观主义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什么难题都可以解决。
功成名就,不必在我。记者专访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时,他提到当初林场人干这件事的时候,就没有奔着出名去,如果奔着出名去,这事儿就干不成。塞罕坝林场获得了地球卫士奖——激励与行动奖,林场人55年的努力有了一点成果,获得了公众认可。塞罕坝精神是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从55年前的黄沙漫天到今天碧波万顷的绿色天堂,塞罕坝林场三代人义无反顾地追逐绿色梦、生态梦的奋斗史、光荣史,正是共和国几代人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国家富起来、好起来的写照史。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不论身处什么岗位,只要我们都能够保有不消极、不懈怠的工作热情,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中,发扬“塞罕坝精神”,就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成绩、干出精彩,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富强注入无穷动力,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而艰苦的努力。
学习塞罕坝精神感悟和体会4篇3
中央一套热播《最美的青春》引发观剧热潮,屡登排行榜首位。掀开这部热播电视剧的外衣,它的核心要素是“发扬塞罕坝精神”这一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这部剧则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减少沙尘暴危害,党中央和国务院指定林业部牵头,xxx配合,在高原荒漠塞罕坝上建立机械林场,防风阻沙蓄水源。冯程和覃雪梅等第一代种树人,来到了坝上,克服困难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奇迹,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的故事。
塞罕坝精神是艰苦奋斗的青春本色。
塞罕坝顾名思义,是塞外人迹罕至的高岭地区,自然条件极其复杂艰苦。气候条件恶劣。而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一批批塞罕坝人从全国各地聚集到这里,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窝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以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直面困难、勇往直前,他们不言苦,不言累,用血水汗水与泪水将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剧中的“六女上坝”之一的张曼玲上坝三年不曾回家探亲等。不论何时,艰苦奋斗都是不能丢掉的宝贵财富,如今走进新时代,塞罕坝精神就像一股清风,告诉我们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创新时代。
学习塞罕坝精神感悟和体会4篇4
沙进人退,人退沙进,肆虐的风沙给我们人类拉响了警报。上世纪50年代,北京附近的滚滚流沙以每年3.5公里的速度向南推进,沙尘暴频袭北京城。专家断言,不出50年,漠北风沙将兵临北京城下。而距北京仅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海拔1400米,如果这个沙源锁不住,较之海拔43米的北京城,就如同站在屋顶向院里扬沙,必须扼住浑善达克风口。为阻断京津沙源,涵养水源。
1962年2月,国家在围场塞罕坝成立大型机械林场。?塞罕坝成为距首都北京最近也是最关键的一道绿色屏障,面对肆虐的风沙,塞罕坝人勇敢地向风沙宣战,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林场职工组成了369人的建设大军,这些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汇聚荒原塞罕坝,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占职工总数的40%,是全国知识分子集中的林场,这支年轻的队伍吹响了大规模治沙造林的集结号,塞罕坝人以高昂的干劲踏上了建设绿色屏障的伟大征程。
塞罕坝自然环境恶劣,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原始森林荡然无存,已经化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浑善达克沙地不断南侵让其沦为茫茫荒原。塞罕坝人以“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的乐观精神,投身于改天换地的沙漠治理,他们每天睡地窨子,啃凉饼子,喝雪水,满怀革命豪情战斗在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4℃,最低气温超过-43℃的高寒区内。
经过塞罕坝人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三代人的拼搏和奉献,塞罕坝机械林场成功建造出森林总面积112万亩、资源价值超153亿元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塞罕坝百万顷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环首都城市圈特别是北京、天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这是一场战天斗地的绿色革命,塞罕坝人以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精神实现了人类战胜大自然的伟大壮举。“人定胜天”,伟大的塞罕坝精神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是塞罕坝的五大精神。我们要以塞罕坝精神为旗帜,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让我们的家园山清水秀天更蓝,让塞罕坝的绿色奇迹成为沙漠高原的新景色。在企业转型的关键期,我们要以塞罕坝人的创业思想和奋斗精神为指南,不断完善自我,提升党员自身修养,“不忘初心,”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扬塞罕坝精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鼓足我们的“骨气、勇气和志气”,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河钢承钢的美好明天拼搏奉献。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学习塞罕坝精神感悟和体会4篇2022最新的全部内容,阅读了这么多,我想你一定收获了很多。爱学范文网一直关注范文分享,为大家提供优质文章,更多内容请各位同学持续关注爱学范文网。
【学习塞罕坝精神感悟和体会4篇2022最新】相关推荐文章: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