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导游对导游词创作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认为导游词涵盖的知识点越多就越好,于是在原有导游词的基础上不断地添加新的知识点。不可否认,知识点越多越显得导游博学,但是一味地增加知识点而忽略了表达技巧,有可能使很多本应该优秀的导游词变得乏善可陈,没有灵性了。
那么我们在创作导游词的时候,该如何给导游词加入一些灵性呢?爱学小编教您几个实用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导游词创作实用技巧
(1)概括法
概述法,是导游根据旅游城市或景区的地理、历史、社会、经济等情况向游客进行概要性的介绍,让游客对即将参观游览的城市或景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轮廓性认识。这种方法适合于前往景点的途中或在景点入口处的示意图前讲解时使用。它好比是交响乐中的序曲,能起到引导游客进入特定旅游意境,初步领略游览景点奥秘的作用。
(2)突出法
导游在创作导游词的时候尤其是沿途讲解的导游词,一定要找出景观的特色,最常见的是使用“最大的”“最高的”“唯一的”“最先的”“首次”“第一”等突出性词语。
案例:1998年,国家旅游局批准灰汤为“面向21世纪中国旅游业43家优先发展项目”之一,这是xxx唯一入选的项目。2022年,灰汤温泉开发纳入了国家计委首批旅游国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植的重点项目。
分析:这句导游词就使用了突出法,如果这篇导游词不加入“xxx唯一入选的项目”和“国家计委首批……项目”则会逊色不少,无法突出国家对灰汤旅游建设的关注度。
(3)直观有趣法
编写一篇有新意的导游词,创新是关键,而创新从实践中来。创编段子、演绎故事、选择独特角度。
案例:海南旅游景区,“一年四季椰飘香,热带果王六月忙。水果皇后菠萝蜜,还有荔枝百果王。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榴莲五月来上场。小米蕉、皇帝蕉,阳桃龙眼八月飘。鸡蛋果、蛇皮果、神秘果,处处结着大硕果……”每一个旅游目的地都是独特的,导游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他的魅力。
(4)设计互动环节法
导游讲解时与游客的互动能使讲解产生更好的效果,但是如何设计互动环节呢?最常规的方法就是在讲解中设置疑问。一般设置疑问有“我问客答”和“自问自答”两种方式。其实还有一种较为高级的方式,就是引导游客发问,然后导游回答。引导游客发问的方法可以由导游故意使用显而易见的“错误”让游客听出来,然后向导游指出。
案例:导游:大家请看,我们现在经过的就是浏阳河,大家都知道,浏阳河弯过了八道湾……(“八”字读音故意加重)
游客:等等导游,搞错没有?浏阳河不是弯过了九道湾吗?
导游:对,以前是九道湾,现在因为房地产开发,填平了一道湾,所以就是八道湾了。
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浏阳河到底有多少道湾谁也说不清,但绝对不是九道湾;浏阳河确实因为房地产开发,而填平了一道湾。其实语言的互动只是初级的互动,或者说那只是互相交流,还没有动起来。在带团中要注意使用更为高级的互动,就是行为上的互动,比如说鼓掌就是很好的互动。
(5)引用法
很多导游为了让导游词更具文学性都会引用到名人名言和诗词佳句,但是除了引用这些“高大上”的名人名言外,其实我们也不妨引用一些流行用语,让导游词更具有时代性。其实流行用语的引用不但可以让导游词更具有时代性,而且在很多时候可以化解很多的尴尬,比如“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二、导游常走进的误区
(1)认为语速快是流利的表现
导游讲解有一个语速快慢的问题。如果讲得过慢,会耽误时间,影响游客观赏景物,让人感到不舒服,同时也可能被认为是不流畅、不熟练、不自信的表现。那么是不是语速越快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讲得过快,游客听不清楚,降低游览效果;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引起疲劳,有时还会让人觉得导游有卖弄嫌疑。语速快,有时是需要的,但也只是为了烘托气氛,绝不是讲解的正常手段。
(2)以传说、故事讲解代替景点讲解
不少导游在讲解景点时,史实一带而过,但说起一些迷信鬼怪故事时,却立刻眉飞色舞。最常见的做法便是将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附会成历史上的名人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例如某处溶洞是神仙的洞府,洞内仙云密布,还有一座座亭台楼阁,是神仙们常游玩的地方,下方哪里是牛魔王的洞府,哪块石头是孙悟空;也有的是先给某风景冠上一个民间故事,然后到了此处风景的某个角度,开始诱导游客想象此处形状像是某种事物,例如动物、人像、器物;当然,编造民俗传说的做法也比比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每处风景区的故事都大同小异,深厚的人文被猎奇与庸俗玷污。
关注细节、讲述故事,这在景点讲解中仍然值得提倡,但它首先必须符合历史真实,其次要紧紧围绕着“景”来说“事”。传说、故事只能作为一种衬托,佐料永远代替不了大餐。旅游作家罗昭伦评价说:“无论是借戏说历史朝自己身上贴金,还是靠胡编民俗给景区历史添料,本质上都是脱离实际、不负责任的瞎发挥:它不是离地三尺自吹,便是装神弄鬼谄媚。”
(3)以口才代替文化解读
例如游览寺庙,导游喜欢嘱咐游客来寺庙一趟,一定要把福气和平安带给自己和家人,然后带领游客中的“有缘人”走所谓的“长生路”,迈所谓的“平安富贵门”,以求一生平安,大富大贵。最后鼓动游客燃上一炷香,求个祈福牌,请个玉挂件,保佑一家人消除灾病,吉祥如意。很多游客冲着这好彩头花了冤枉钱,怨声载道,好好的一次文化之旅,被弄得乌烟瘴气。
解读文化永远是导游人员讲解的主题,用口彩取得游客廉价的心理平衡是肤浅的表现。导游服务是传播文化的,是一个地区形象的窗口。导游的讲解和与游客的日常交谈,甚至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游客,对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文明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