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创作书写之导游词实用技巧分享(干货)

创作书写之导游词实用技巧分享(干货)

标签:时间:

    很多导游对导游词创作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认为导游词涵盖的知识点越多就越好,于是在原有导游词的基础上不断地添加新的知识点。不可否认,知识点越多越显得导游博学,但是一味地增加知识点而忽略了表达技巧,有可能使很多本应该优秀的导游词变得乏善可陈,没有灵性了。

    那么我们在创作导游词的时候,该如何给导游词加入一些灵性呢?爱学小编教您几个实用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导游词创作实用技巧

    (1)概括法

    概述法,是导游根据旅游城市或景区的地理、历史、社会、经济等情况向游客进行概要性的介绍,让游客对即将参观游览的城市或景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轮廓性认识。这种方法适合于前往景点的途中或在景点入口处的示意图前讲解时使用。它好比是交响乐中的序曲,能起到引导游客进入特定旅游意境,初步领略游览景点奥秘的作用。

    (2)突出法

    导游在创作导游词的时候尤其是沿途讲解的导游词,一定要找出景观的特色,最常见的是使用“最大的”“最高的”“唯一的”“最先的”“首次”“第一”等突出性词语。

    案例:1998年,国家旅游局批准灰汤为“面向21世纪中国旅游业43家优先发展项目”之一,这是xxx唯一入选的项目。2022年,灰汤温泉开发纳入了国家计委首批旅游国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植的重点项目。

    分析:这句导游词就使用了突出法,如果这篇导游词不加入“xxx唯一入选的项目”和“国家计委首批……项目”则会逊色不少,无法突出国家对灰汤旅游建设的关注度。

    (3)直观有趣法

    编写一篇有新意的导游词,创新是关键,而创新从实践中来。创编段子、演绎故事、选择独特角度。

    案例:海南旅游景区,“一年四季椰飘香,热带果王六月忙。水果皇后菠萝蜜,还有荔枝百果王。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榴莲五月来上场。小米蕉、皇帝蕉,阳桃龙眼八月飘。鸡蛋果、蛇皮果、神秘果,处处结着大硕果……”每一个旅游目的地都是独特的,导游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他的魅力。

    (4)设计互动环节法

    导游讲解时与游客的互动能使讲解产生更好的效果,但是如何设计互动环节呢?最常规的方法就是在讲解中设置疑问。一般设置疑问有“我问客答”和“自问自答”两种方式。其实还有一种较为高级的方式,就是引导游客发问,然后导游回答。引导游客发问的方法可以由导游故意使用显而易见的“错误”让游客听出来,然后向导游指出。

    案例:导游:大家请看,我们现在经过的就是浏阳河,大家都知道,浏阳河弯过了八道湾……(“八”字读音故意加重)

    游客:等等导游,搞错没有?浏阳河不是弯过了九道湾吗?

    导游:对,以前是九道湾,现在因为房地产开发,填平了一道湾,所以就是八道湾了。

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浏阳河到底有多少道湾谁也说不清,但绝对不是九道湾;浏阳河确实因为房地产开发,而填平了一道湾。其实语言的互动只是初级的互动,或者说那只是互相交流,还没有动起来。在带团中要注意使用更为高级的互动,就是行为上的互动,比如说鼓掌就是很好的互动。

    (5)引用法

    很多导游为了让导游词更具文学性都会引用到名人名言和诗词佳句,但是除了引用这些“高大上”的名人名言外,其实我们也不妨引用一些流行用语,让导游词更具有时代性。其实流行用语的引用不但可以让导游词更具有时代性,而且在很多时候可以化解很多的尴尬,比如“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二、导游常走进的误区

    (1)认为语速快是流利的表现

    导游讲解有一个语速快慢的问题。如果讲得过慢,会耽误时间,影响游客观赏景物,让人感到不舒服,同时也可能被认为是不流畅、不熟练、不自信的表现。那么是不是语速越快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讲得过快,游客听不清楚,降低游览效果;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引起疲劳,有时还会让人觉得导游有卖弄嫌疑。语速快,有时是需要的,但也只是为了烘托气氛,绝不是讲解的正常手段。

    (2)以传说、故事讲解代替景点讲解

    不少导游在讲解景点时,史实一带而过,但说起一些迷信鬼怪故事时,却立刻眉飞色舞。最常见的做法便是将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附会成历史上的名人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例如某处溶洞是神仙的洞府,洞内仙云密布,还有一座座亭台楼阁,是神仙们常游玩的地方,下方哪里是牛魔王的洞府,哪块石头是孙悟空;也有的是先给某风景冠上一个民间故事,然后到了此处风景的某个角度,开始诱导游客想象此处形状像是某种事物,例如动物、人像、器物;当然,编造民俗传说的做法也比比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导致每处风景区的故事都大同小异,深厚的人文被猎奇与庸俗玷污。

    关注细节、讲述故事,这在景点讲解中仍然值得提倡,但它首先必须符合历史真实,其次要紧紧围绕着“景”来说“事”。传说、故事只能作为一种衬托,佐料永远代替不了大餐。旅游作家罗昭伦评价说:“无论是借戏说历史朝自己身上贴金,还是靠胡编民俗给景区历史添料,本质上都是脱离实际、不负责任的瞎发挥:它不是离地三尺自吹,便是装神弄鬼谄媚。”

    (3)以口才代替文化解读

    例如游览寺庙,导游喜欢嘱咐游客来寺庙一趟,一定要把福气和平安带给自己和家人,然后带领游客中的“有缘人”走所谓的“长生路”,迈所谓的“平安富贵门”,以求一生平安,大富大贵。最后鼓动游客燃上一炷香,求个祈福牌,请个玉挂件,保佑一家人消除灾病,吉祥如意。很多游客冲着这好彩头花了冤枉钱,怨声载道,好好的一次文化之旅,被弄得乌烟瘴气。

    解读文化永远是导游人员讲解的主题,用口彩取得游客廉价的心理平衡是肤浅的表现。导游服务是传播文化的,是一个地区形象的窗口。导游的讲解和与游客的日常交谈,甚至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游客,对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文明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创作书写之导游词实用技巧分享(干货)》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热门】大学军训心得体会汇总八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军训心得体会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认知社会中的优胜劣汰,培养竞争意识,才能在实践中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要求,在大学期间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端正就业态度,避免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真正做到量能定位和量力就业。下

    半年个人工作总结篇1  因为近段没有周小结的习惯,如今半年总结动笔前总在迟疑,沉思好长时间,感觉发生的事情太多,又无从入手,原来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带来无穷的灵感,假如失去自我思考的动力,浑浑噩噩,必将

    有一种人,他们在山上披星戴月,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自己的岗位,在极度炎热或寒冷的地方看守者祖国,他们就是守边人,一群不怕苦,不怕累,拥有“铁人精神”的人。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守

    《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在伟大时代背景下,徐福贵的生活和家庭不断遭受内战、三反五恶、大跃进、文革等社会变革的煎熬。最后,他所有的亲戚都离开了他,只留

    提案是一个组织或协会为向协会提出建议或建议协会成员一起做某事而撰写的书面文章。作为日常应用文中的一种常见文体,它在现实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ldquo水资源保护提案&ldquo保护有益鸟类的提案

    汛期来临,为更好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范方针,确保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生命第一的意识,做到早部署、早防范,切实做好社区汛期安全工作,给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预应急预案

    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程序过程中,培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谈话是必不可少的。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确立积极分子会议记录,供大家参考选择。确立积极分子会议记录时间:20xx年xx月xx号13:40地点:xx楼三

    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报告范本汇总推荐度;大学生回访母校的社会实践报告推荐度;大学生回访母校的社会实践报告推荐度;关于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报告汇总推荐度;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报告推荐度;回访母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推荐

    县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县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篇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城镇化进程推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加快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县作为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问题较为突出,目前0&md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