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修辞手法有哪些?

修辞手法有哪些?

标签:时间:

一、比喻

1.定义:比喻又叫打比方,即用有相似点的某些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显特征,可分为三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等联结。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值得注意: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体现比喻关系。例如: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老狐狸你不要灌迷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枝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这种叫“博喻”。

   二、借代

1.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2.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3.运用方式: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例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用鱼鳞代替鱼。

(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例如: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鲁迅《故乡》)

借细脚伶仃的“圆规”来代替身形极瘦的杨二嫂。

(3)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4)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5)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6)以结果代原因:例如:令人捧腹。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7)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三、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四、夸张

1.定义: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

2.种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形式。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夸张的作用:表达鲜明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达不到相应的艺术效果。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报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不宜使用夸张。

五、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六、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例如:满招损,谦受益。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例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七、排比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1.排比的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这也是排比)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2.具体的运用如下:

(1)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朴和谦逊,他的胸如:“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这样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这样的淳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2)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再看郭风《松坊溪的冬天》一文中“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两句都很好地表现出了景物的细微特征。

(3)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比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人民服务》)“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匆匆》)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谚语

(4)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看刘川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和书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为书而欢乐,为书而哀愁,为书而被处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之间的不解之缘。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我们不会忘记,朝鲜大嫂为帮助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双脚;我们也不会忘记,朝鲜大娘为了保护志愿军,失去了她的孙子;我们更不会忘记,朝鲜小姑娘为了营救志愿军,失去了她的母亲。”

恰当地运用排比才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3.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句子或短语)。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八、反复

1.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2.种类:(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好像失去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去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3.作用: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充满音韵美。

九、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十、反问

1.定义: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反问。

2.种类:(1)肯定式反问,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就说蒋筑英吧,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来满足吗?

(2)否定式反问。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克服困难不是一种享受?

十一、设问

1.定义: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修辞手法叫设问。

2.种类:(1)自问自答。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只问不答(答案一般在下文中,或不须回答)。例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运用设问要注意的问题: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修辞手法有哪些?》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介绍信范文篇一xx研究中心:兹介绍我单位xxx到你处申请经济学双学位,请予以接洽。该同学(同志)遵纪守法,无犯罪记录。我单位对此事表示支持。此致敬礼年月日介绍信范文篇二尊敬的先生或女士:您好,我是XX

    小学个人工作总结篇1  小学电教工作总结长征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本着勇于革新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学年在学校首先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主要从四方面入手,一是抓现代化设备,二是抓软件开

    【摘要】免费公共产品,是纳税人可以不支付任何费用而享受的公共产品。免费公共产品的获得是免费的,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必须通过税收和预算来提供。纳税人相互之间对免费公共产品享有免费使用权、先占使用权、平等

    新学期,新计划,如何制定初中教研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教研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初中教研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

    林场(state forest farm),①从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工作的单位;②培育或采伐森林的地方。一般分为国有林场和私营林场。下面是找总结网整理的林场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参考。林场个人

    高一军训心得体会600字4篇【一】军训很苦,苦到你觉得你已经脱离了社会,苦到你觉得世界都变得黑暗。军训很累,累到你连喘气都难受,累到你想好好的睡一觉不愿提前醒来。军训也很美,美到你爱上这身绿装不愿脱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期房买卖合同(二十篇),供大家参考。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在达成意见一致时,制定合同可以享有一定的自由。合同的格式和要求是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麻醉医生个人工作总结,麻醉主治医师个人工作总结(十四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最新物流班长岗位职责,物流班组长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12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