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发展思路:近年来,常村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项目富民、文化强民、平安为民"的目标,重点打造"新型能源基地、山区小杂果基地、休闲旅游目的地、西南商贸重镇"四大特色经济支柱,
统筹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持续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趋势和气势。
二、政治建设
常村镇党委始终把村、镇两级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重点在班子的选配,思想建设、依法执政等方面着手,打造过硬的两级干部队伍,配强配齐了37个村三委班子,使一大批在群众中有威信、能发展、敢于担当的创业型人才选配到班子中来,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村级民主议事组织,运用好"四议两公开"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扬民主,把一切事情交付群众酝酿,推行阳光、公开、透明的村级管理办法。不断强化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加强村级组织在基层党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力打造基层组织联系干群之间的纽带作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重点打造了37个村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创办一流的办公条件,实行一站式服务,优化办事流程,彻底改变群众的办事难、慢、拖等,大大方便了群众的需求,进一步融洽和谐了干群关系。
三、特色经济
特色旅游业。旅游开发前程似锦,常村镇植被茂盛、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山川秀美、景点众多;众多的神话传说,优美生动、令人神往;名人倍出、人文荟萃,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老青山、歪头山、石门湖、一线天等自然景观,牛凤墓、无字碑、点军场、毛遂洞等人文景观在全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老青山是澧河的发源地,它高峻峭拔、气势雄壮,天气晴好的时候,在市区白龟山湖畔就可以看到它的雄姿。孤石滩水库库容达1.85亿立方米,库区水光潋滟、一碧万顷,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会有大批的游人前来休闲旅游。老青山东麓的"石门嘉遁",是汉代大儒高凤的隐居地,明代太常寺卿牛凤的归葬地;唐代异人元丹丘在此隐居炼丹,诗人李白来此游历访友。当前,石门嘉遁旅游景区已纳入x旅游开发计划,开发方案正在规划设计中。楚长城遗址蜿蜒萦回于老青山、歪头山一线,战国雄风宛然在目;上百处"岩画天书"斑纹的点化灵动于山崖,充满高深莫测的神秘色彩。文集古遗址蕴藏着唐宋金元明等多个朝代的文化遗存,为研究古时的社会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正在迅速发展起来的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不断强大,旅游业收入占到第三产业的50%以上。
四、社会事业
新型农村社区崭露新姿。建成了栗林店、文集、石院墙新型农村社区,大型综合性美丽澧源社区试点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中,已初具规模。
中心镇建设日新月异。累计投资900多万元用于镇区道路、照明、供水、排污、市场、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区面积5.3平方公里,店铺林立、客商云集,市场繁荣、货畅其流,成为xxx西南经济、文化、旅游、商贸重镇。
镇内现有网通、移动、联通等大型网络运应商,通讯信号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达30%以上,基本能满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五、文化建设
常村镇有丰厚的文化底蕴,2022年镇政府科学制定规划了全镇的文化产业发展近、中、长期规划方案,对全镇的文化产业有了全面部署,在镇文化服务中心的强力推动下,近年来文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配套一流,有标准化演播室、图书室等,全镇村村建有文化大院,有戏剧大舞台,安装有各类健身器材,村村建有农家书屋,均藏书3000册以上,多数村成立有舞狮队、秧歌队等各类文艺团体,各类民间表演团队20多支,每年开展一次活动汇演比赛。开展经常性的"文明信用农户"、"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办有文化长廊、文明宣传一条街等,大力宣传崇尚文明,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尚,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镇的文化产业发展每年都得到上级的好评和奖励。
常村历史文化悠久,源源流长,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文集古文化遗址是仰韶文化的遗存。歪头山上,楚长城遗址、毛遂洞是战国时期的历史见证。有尖山、龙王山上均有摩崖石刻等文化古迹几十处。近年来,常村镇重点围绕这些文化资源强力挖掘打造成文化观光旅游目的地,现已规划出三条成型的游览线路,每年都能吸纳周边x市约8万人来游玩。
六、生态文明
常村镇在建设生态文明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注重乡镇整体布局,突出环境优美,突出保护生态,突出新上项目的环评,从源头堵死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项目上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生态常村美丽常村。
【最佳特色经济乡镇申报材料】相关文章: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