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
篇一:和谐社区经验交流 2
巡津新村社区开展创建和谐社区
工作汇报
巡津新村社区根据省、市、区和金碧街道党工委的安排和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全会会议精神,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了创建和谐社区的工作。并成立了创建和谐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和谐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下面我将巡津新村社区创建和谐社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巡津新村社区基本情况概况
巡津新村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22年7月,位于xxx中心地域,东至巡津街,西靠书林街,南临环城南路,北临后新街,辖区占地面积0.28平方公里。巡津新村社区现有常住人口1345户,3427人;户籍总人口数3152户,9756人;流动人口147人。辖区内共有52个居民院坝和14家公共单位,有中共xxx委、xxx食品药品检验所、xxx旅游监察支队、昆三中、书林二小、崇新小学、十五幼儿园、金碧派出所、云南橡胶厂、云纺招待所、xxx蔬菜种子公司、金碧童装厂、金碧工商分局、金碧老年公寓等。其中:省级2家、市级6家、区级4家、街道2家。社区现有办公用房130平方米,配有多功能活动室、电教室、图书室、社区警
务室及禁毒康复站。社区以便民、利民、亲民为宗旨,为广大社区居民在救助保障、医疗保健、居民教育、普法维权等方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社区组建了便民利民的志愿者服务队伍4支,及时为辖区单位和居民提供各种服务,认真解决群众最需要,政府最关心的问题。
在社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巡津新村社区先后荣获了xxx科普文明社区、xxx绿色社区、xxx和谐示范社区、xxx民主法治社区、xxx科普文明社区、xxx绿色社区、xxx无毒社区和xxx“云岭先锋”工程先进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创建和谐社区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建和谐社区是一项系统工作,我社区在2022年创建和谐社区的工作中,坚持以创先争优统领社区工作全局,紧密结合文明创建活动,以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居民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社区建立健全了由社区主任担任组长的和谐创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落实了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工作理念,遵循服务程序,履行服务承诺,改进服务方式,对特殊对象实行上门服务、专项服务,提高了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巡津新村社区领导班子成员连续三年没有发生严重违法违纪个案。辖区内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二)完善功能,创新机制。几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完善社区功能,不断加强社区干部自身建设,努力建设过得硬的社区党组织、叫得响的社区干部队伍,加强了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建设。经过今年四月份“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社区居委会主任、委员全部实现居民代表公推直选产生,选举率达100%。社区工作队伍结构合理,中青两结合,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推动了社区工、青、妇等各项工作更上台阶。社区党支部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党组织成员岗位职责明确,支部学习每月一次,学习气氛浓厚。我们始终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团结群众、教育党员的重要途径。不仅丰富了组织生活,教育了广大党员,更是深深地感染了社区的居民群众。“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成为居民的共同心声。
(三)加强宣传,统筹协调。一方面社区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通过宣传栏、布标和黑板报等形式,把创建和谐社区的工作宣传到每一家每一户居民,引导居民积极投身于创建工作。在居民楼院门口张贴居民文明公约,并在十星文明楼院悬挂了长期性的“八荣八耻”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宣传板,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同。与此同时,社区党支部请办事处的相关领导到社区为居民群众进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
专题讲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其次强化资源整合。社区主动加强与辖区公共单位的沟通协作,强化社区与共建单位、物业公司的整合,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争取辖区单位支持参与和谐社区建设。通过大力的宣传工作,社区建立了老同志帮教体系,充分发挥了社区内老同志、老党员的作用,成立了由15名党员组成的义务环境监督队伍和义务治安巡查队伍,并在社区辖区内开展植绿、护绿的活动,使这些老同志、老党员在日常的生活中,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带动了社区的其他居民群众积极投入到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中来。
(四)美化环境,营造氛围。社区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以美化社区环境为目标,不断强化社区卫生环境治理,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容居貌。对辖区环境进行了全面清理,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注重与物业联手,共同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优美、整洁、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还充分发挥了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了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在迎接创卫生城市环境整治中,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及社区的志愿者队伍对辖区内的环境进行了整治,首
先,与社区辖区内的196家临街商铺签定了“门前三包责任书”,使这些临街的商铺基本做到了“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统一规范了这些商铺的垃圾筒,使辖区内临街商铺的垃圾筒摆放统一整齐;其次社区每天组织环保志愿者队伍对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进行了清理,经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基本在社区辖区内杜绝了小广告的现象;与此同时,社区与xxx环卫部门积极配合,在社区辖区内建立了分类投放垃圾箱,生活垃圾都是袋装化并分类投放,有效规范了辖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在创卫生城市的环境整治中,社区与驻区单位共同开展了多次卫生环境大扫除,并共同向居民群众进行爱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加强治安,注重防范。巡津新村社区坚持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已任,以建设零案件社区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从2022年开始建立了社区警务室,组建社区义务巡逻队1支,队员达12人,以“预防为主,调防结合”为方针,深入开展民事调解工作,将纠纷解决在基层,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社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社区的区域范围、居民家庭规模
篇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之三
探索社区建设模式优化社区为民服务
xxx宝鸡市民政局
宝鸡地处秦岭北陆,古称陈仓,是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发祥地,素有“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和“佛骨圣地”的美誉。辖3区9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
1.82万平方公里,人口376万。全市现有城市社区162个,其中板块型社区93个,单位型社区69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社区建设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的民心工程,因地制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研究探索社区建设模式,走出了具有宝鸡特色的社区建设之路。
一、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宝鸡市社区建设由点到面,整体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学习借鉴,分析比较,提升规范”的思路探究,宝鸡市社区建设形成了“五种模式”。
(一)金渭路模式。社区居民多在铁路系统工作,流动性大,居民生活服务、子女上学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困难较多。社区从解决“四最”入手(即:利益联系最密切、生活联系最直接、当前最关心、生活最现实),积极打造服务型社区,构建政府
公共服务、居民互助服务、社区共建共享的“三位一体”长效服务机制,将涉及群众利益的公共服务项目逐项分解,建立了家政服务、电器维修、技能培训、物业管理等服务队20个,各类供应网点15个,实行“一站式”集中办理,热情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实现了“愿有所为,困有所助,难有所济,需有所帮”。
(二)新开路模式。社区原有下岗工人1890人,待业青年217人,下岗待业人员占社区就业总人数的50%,居民就业压力大,人心不稳。社区以解决居民就业为切入点,依托服务网络,围绕市场需求,落实优惠政策,提供小额货款,营造适宜环境,着力打造“创业型”社区。建立就业信息平台,提供用工信息,帮助居民“量体裁衣”适时就业。采取集资、合资、招商等方略,创办便民小吃城、批发商贸、饮食等大型专业市场11个,开发就业岗位3500多个,安置下岗工人1200多人,使42名长期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现社区已有95%的下岗工人实现了再就业,新增就业率占96%,就业和创业已成为居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三)中街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增多,社区采取多元化投资机制,联合西街等两个社区投资150万元,建起了80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按照老人的爱好和需求配备了服务设施,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补充,专业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服务体系。相继成立了老年
协会、老人服务站、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志愿者、养老服务照护员等团队,对辖区老人从生活照料到精神抚慰,从进户到日托服务,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了服务优待证,为7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寿星证和养老资格认证,为5名90岁的老人办理了寿星生活补贴,对32名家庭困难因病住院的老人,给予大病补助资金达2万多元,对符合医保条件的老人全部办理医疗保险。现在社区老人已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温馨关爱”型社区。
(四)王家碾模式。社区立足“三多”实际,即:陕北人擅长跳舞人多;中青年喜好体育锻炼人多;妇女喜爱唱歌人多,从培育文化型社区入手,壮大社区文体骨干队伍,引导居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书香陈仓”读书活动,图书室专人负责,按时开放。组建读书小组,开展“学习型好家庭”、“学习型好楼栋”、“学习型好居民”、“学习型好少年”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活动。制作“读书一得”粘贴板,交流学习经验。自选讲课人,每周举办“社区半小时读书讲座”和心得交流,形成“读书有兴趣,人人爱读书,心明晓事理,做人有盖处”的良好氛围。成立了夕阳红艺术团、门球队、锣鼓队、合唱队、舞蹈队等,经常活动,丰富生活。现在,沉溺网络游戏的人少了,静心读书的人多了;失业的人少了,学习业务技能的人多了;家庭闹矛盾的人少了,创业干事家庭和睦的多了。
(五)福临堡模式。社区按照维护居民安全、打造“平安社
区”的目标,建立以“警务室为核心,居民楼院为依托,专群结合安全防范”的长效机制,构建稳定和谐,安全有序,邻里融洽的“平安社区”。成立了“平安社区”创建领导小组,组织各成员单位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平安社区”创建,使居民自觉投身“平安社区”建设。社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治安防范措施,并和8个单位签订治安防范责任书。成立了以社区民警为主、治安员为辅、专群结合的治安巡逻防范队伍,确保重点部位治安良好。近年来,社区治安形势明显好转,人心安定和谐相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市安全社区、依法治市示范单位和先进社区。
二、社区建设模式的特点
(一)同一性。社区建设从横向看,不仅与社会,而且与政治、经济、文化都密不可分。“五种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对象是群众,服务标准是群众“满意不满意”,服务宗旨是一切为了社区居民。
(二)实用性。宝鸡社区建设“五种模式”在服务管理上有三种类型。即:政府主导型、社区自治型和混合型。政府主导型的特点是,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的紧密结合,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具体,并在社区设有各种形式的派出机构,社区发展特别是管理方面的行政性较强。社区自治型的特点是,政府行为和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主要以间接的方式进行,其主要职能是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社区内不同集团组
织,家庭和个人行为,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并为社区成员民主参与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混合型的特点是,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宽松,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规划、指导并提供经费支持,行政与居民自治在社区的许多方面交织在一起。“五种模式”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较好地发挥了社区的服务功能,能及时地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依法有序推动了民主自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普遍性。“金渭路模式”,以服务为宗旨,构建服务型社区;“新开路模式”,破解居民就业之难,构建创业型社区;“中街模式”,以解空巢老人和残疾老人之难为重点,构建温馨关爱型社区;“王家碾模式”以搭建“文化载体”为途径,组织社区居民开展文体活动,构建文化型社区;“福临堡模式”以维护社区稳定,保证居民安全为重点,构建平安社区。“五种模式”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主、法制等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各具特色。他们的共同出发点是为群众真情奉献,落脚点是构建和谐社会。“五种模式”在宝鸡市乃至全国都具有普遍性。
三、社区建设模式的运用
(一)规范提升。规范模式是基础,提升水平是关键。宝鸡市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居民自治为方向,文化活动为载体,维护稳定为基础”,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一是按照“管理实质,就是提高组织协作水平和运作效率过程”的观点,规范“五种模式”的运作架构、功能范围、质量效益、最
篇三:和谐社区建设交流发言材料
夯实基础发挥作用
在推动社区党建工作中加快和谐社区建设
——***构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交流发言提纲
***党委书记 ***
2022年8月20日
尊敬的李书记、李县长,各位领导: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0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系统总结了90年来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为进一步发挥我镇社区基层党组织作用,***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镇社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拓展社区服务,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文明祥和的新型和谐社区,为促进砚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提供稳定的环境保障。下面,我就***认真贯彻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情况报告如下:(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落实“三有一化”,社区阵地建设实现新突破。
我镇社区党的建设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落实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和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三有一化”为重点,以强化社区服务、凝聚、管理、维稳“四大功能”为目标,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资源整合和统筹协调,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五好”基层党组织,为创建和谐社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选好配强社区班子,为“有人管事”提供保障。在社区班子配备中,镇党委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创新社区干部选拔用人机制,大胆将一些党性强、作风正、懂经济、会管理的同志选配到社区“两委”班子中来,先后选拔了12名的优秀人才进入到社区班子中,切实增强了社区班子政治引领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
二是发展社区集体经济,为“有钱办事”提供来源。我镇各社区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努力克服发展瓶颈,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盘活现有闲置房地产、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吸引外来老板投资和发挥社区综合资源优势等措施,不断改善社区市场投资环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社区集体经济的发展走上了正规化进程。由于规划到位,工作落实,社区依托集体经济每年仅管理费一项,就可为社区增收27.68万元。经济收入的宽裕,不但优化了社区办公条件,同时也为下设支部和居民小组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强社区场所建设,为“有场所议事”提供条件。为保障社区办公及活动场所建设,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凝聚力,通过社区自筹资金,号召党员群众投工投劳,于2022年底全部建成了秀源社区等四个4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用房和活动场地,使社区党员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议事场所。同时,围绕各套组织作用的发挥,我镇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社区“一站式”服务窗口、党支部活动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工青妇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和体育健身室等的社区综合活动场所的规划工作。
二、抓队伍建设,社区自治工作实现新突破。
社区在忙,班子都坚持理论学习,把学习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在社区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放在重要位置上,切实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
一是开展“双培双带”建设工作,完善社区党员干部培训机制。社区党委定期组织各支部党员干部,深入到社区工作开展得好的地方、组织外出考察和利用党员远程教育设备等方式认真开展社区干部教育工作,在全社区党员干部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努力把我们的党员干部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共同带动社区居民和群众发家致富。由于组织到位,我镇各社区每年均能组织社区36名干部到外地学习。2022年累计培训党员干部588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次。
二是构建和谐社区,建立健全共驻共建机制。社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后,镇党委积极带领社区,与驻社区单位进行联系,制定驻区单位与社区共驻共建办法,明确驻区单位与社区共驻共建的责任和义务,从人力、物力、资金、场所等方面支持社区开展工作,促进共驻共建。通过共驻共建,***四个社区分别与驻区13家单位成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结对共建、联建、帮建,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为和谐社区的构建提供了保障。
三是坚持党群共建,发挥群团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江那各社区通过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在社区的机构,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适当放宽社区社会组织的登记条件,降低门槛,简化登记手续,及时办理备案手续,并在活动场地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帮助。积极探索各套组织建设与居民自治的有效衔接,认真研究群团组织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方式和途径,切实维护社区居民和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抓日常事务管理创新,在发挥作用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快农事“e”网通建设,完善社区服务站服务机制。在学习胡总书记“七.一”中,我镇充分发挥社区服务职能,在社区设立便民服务站,切实做好为民服务工作,进一步明确服务项目,规范办理,提供优质服务,对群众申请办理的事项,实行“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社区,为居民开辟了一条方便快捷的办事“绿色通道”,深受社区广大民群众的好评。到目前为止,我镇四个社区已完善了农事“e”网通办公自动化系统等设施配备建设,5月9日以来,累计为群众在线办理业务144件,办结32件,正在办理的112件。
二是及时排查调处,强化社区综治维稳功能。各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在维护社区稳定工作中,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认真开展经常性的社区矛盾排查、调解活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堆积、激化。同时,社区通过完善治安联防机制,加强与政法、公安等部门的配合联系,采取社区干部分片包保、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办法,组织和动员群众开展社区治安群防群治,加强治安复杂地段的防范工作,及时掌握重点人员、重点群体的动向,确保社区平安。截至目前,社区党委结合工作实际,设置了财务监督岗、市容市貌岗、思想教育岗、治安维护岗等4个岗位,56名无职党员结合工作要求进行了设岗定责,每年年初进行承诺,年底以支部为单位进行履职考核。
三是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社区按照分类建档、科学管理的原则,初步制定完善了社区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通过整合公安、计生、卫生、民政、社会保障等各类数据资源,不断完善数字乡村、网上党支部、农事“e”网通等咨询平台便捷渠道,信息覆盖率达100%,实现了信息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无障碍共享,为砚山xxx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之,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是全面落实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继续加强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加快我镇新型和谐社区建设。 我的报告完了,谢谢大家!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