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地制宜地突出市场独占性: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目标 城市可持续发展应当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以便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如寒地国际性城市应是xxx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我国国际性城市体系的发展趋势来看,除沪宁杭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具有发展成为有全球意义的综合性国际城市外,其它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均可为区域性或专业性国际城市。
在我国东北地区目前已有沈阳、大连、长春、丹东、哈尔滨等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性城市的构想,而且大多数城市将其国际合作范围界定在了东北亚区域。这种大雷同如不从根本上打破势必须造成盲目竞争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xxx应当立足东北亚,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xxx是中国寒冷地区最大同时也是实力最雄厚的城市,而且历史上也是国际性很强的城市。
同时,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加以考察,哈尔滨有活力的产业和经济活动范围均不仅仅局限于东北亚。xxx的机电、工量具、轴承、医药、亚麻等产品的销售范围已遍及全国,部分产品已在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
从哈尔滨发展所依托的资源基础,更是具有寒冷地区的特色。可以说,xxx的发展,特别是其产业、产品的发展,某种意义上需要充分利用寒地资源并进行深层次、高附加值的综合性开发。
所以应当将寒冷地区作为xxx新的发展视角。作为中国的冬城之都,xxx应率先建成中国的寒地国际性城市,以其鲜明的特色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xxx不仅要在世界寒地城市中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更应以寒地城市特殊的优势条件与国内外各级城市进行广泛地合作。从可持续发展观点考察哈尔滨的现实与发展问题,寒地国际性城市的视角将给xxx带来在国内许多领域的市场独占性,使其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并能为xxx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对xxx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七、构筑具有活力的产业链条:可持续发展经济规划的关键健康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最大推动力,只有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同时,充分运用各种经济手段,配合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才能切实提高处理环境与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例如,对于xxx来说,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扩大优势产业的影响力,加快金融、商贸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xxx目前的产业结构最重要的特征是工业结构的偏重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偏小。
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首先要发展高度发达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高层次的第三产业,同时强化优势工业的改造力度,稳定粮食生产等第一产业,形成三次产业比重合理,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根据xxx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的需要,xxx应构筑七大产业系列;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现代化农业系列;以电站设备、汽车、工量具、轴承、飞机等为主导的机械工业系列;以多媒体技术、微型计算机、敏感元件、传感器等为主导的电子工业系列;以寒地特色旅游为主导的国际旅游业;面向世界各地的国际金融业;立足东北亚,逐渐向外拓展的国际商贸业。
地市合并后的xxx存在着明显的社会经济发展二元化倾向,使寒地国际性城市的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时空序列。xxx在稳定和更新农业产业的基础上,产业的开发近期以工业调整和工业项目技术改造为重点,2022年之后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2022-2022年之后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旅游业等高层次第三产业的开发。
八、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难点环境的日趋破坏是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最根本原因。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实际出发,我国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实行预防为主,谁污染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并颁布实施了多部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xxx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的条件之一。xxx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面临着城市环境保护和国土整治两方面的困难,其中有八项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即城市环境保护的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噪声四大污染的治理和生态农业区、生态示范区、绿色食品基地、自然保护区四大区域生态建设项目。
城市环境保护应重点突出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加强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生态因子的防治,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力度,逐渐恢复被破坏的各种城市绿地,特别要重视近远郊风景区和森林公园以及防护林带的建设,使城市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国土整治是区域生态治理的重点。
近年来由于乡镇工业的“遍地开花”和旅游开发等使区域生态环境面临严峻考验。国土整治应本着开发与治理并重的原则,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生态示范区、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继续加强阿城松峰山、通河乌龙狩猎场和尚志黑龙宫等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同时要适度控制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
九、政府支持与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的社会措施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当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同时深入认清市情,注重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时空统一性,以获取发展机遇的市场独占性。所以,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是政府行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政府支持的关键是相关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政府工作目标的确定和实施。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经济、科技、环境、资源、社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框架,各地也根据其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制定了部分地方性法规,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针对xxx的实际,xxx也应逐步健全地方性法规建设,特别是冰雪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城市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法规应尽快完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可,才能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变为实际行动。近年来的宣传和教育已使持续发展逐渐深入人心。
所以,要真正重视可持续发展“精神工程”的建设。针对xxx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的战略目标,作为国际性城市的公民,xxx民应当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勇于开拓的思维和对各种文化的包容性。
这就需要在建设物质环境的同时,引导和帮助市民了解世界、认识世界、逐步将自己溶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中。社会措施对于促进xxx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使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得以顺利实施,同时便于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可以重点采取以下社会措施进行宣传和推广普及:广播、电视、报刊、竞赛、研讨会、专题讲座、民意测验、公众听证会、新闻发布会等。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可持续发展将进一步成为社会各届的共识。
十、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的项目库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更重要的是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的重要举措。可持续发展规划实施项目库的构筑,其目的在于把城市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见表3)。表3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表体制/内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重点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建设目的国民经济计划的落实与深化在计划宏观指导下创造性的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建设背景影响因素单一封闭型复杂性、开放型把握因素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建设资金渠道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资(渠道多元化)建设措施行政手段为主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建设功能与意义对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起到了骨干和保证作用以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跨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具体要求是: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商饮服务等设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配套进行城市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系统建设;加强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逐步壮大城市的综合实力,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以加快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xxx在历史上发展壮大,重点工程建设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仅如已成为国际四大冰雪节之一的哈尔滨冰雪节为例,其在城市发展中产生了全方位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速了冰雪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冰雪文化的发展;活跃了哈尔滨冬季文化生活,改变了市民冬季生活习俗,培养了审美情趣,锻炼了勇敢精神;促进了社会秩序好转,提高了精神文明程度;改变了哈尔滨形象,增加了哈尔滨知名度;发展了旅游业,促进了文化流;增加了经济效益,促进了开放搞活③。
哈尔滨未来的发展更需要类似哈尔滨冰雪节这样高质量、品种优、效益好的系统工程,各领域中均需要类似的发动型生长极,以牵动、促进、保证哈尔滨走上持续发展,永续繁荣之路,向国际性都市目标迈进。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建设包括经济、文化、生态、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系统建设,与以往的建设工程相比,有着工程浩大,标准高并与国际接轨的特点。
综合xxx社会、经济、生态、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现状特点及建设寒地国际性城市的战略需求,哈尔滨寒地国际性城市应重点建设以下十二大工程:寒地高新技术产业系列工程、哈尔滨寒地国际金融贸易CBD工程,世界冰雪文化乐园工程、国际音乐文化艺术街区、世界啤酒文化公园、世界寒地文化中心、冬季奥运会体育中心、马家沟治理综合治理工程、寒地生态园林绿化工程、哈尔滨综合交通网工程、哈尔滨水资源供给工程体系、哈尔滨国际通信网工程。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
只有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够得以实现,面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xxx只有找准自己的方位,以高标准发展和建设才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注释:①《中国21世纪议程》 ② 杨明远,《xxx国际化目标模式与对策选择》 ③ 王景富,《伟大的创举丰硕的成果-- 哈尔滨冰雪节的由来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俞滨洋著《寒地边境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初探》,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6月第一版。
2.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城市化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座谈会综 述,城市规划,1998年第二期。3.张叔君、张秉忱编著,国际性城市研究文汇(上、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学术信息中心,1996年10月。
4.王士君、田饶,21世纪中国国际性城市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城市规划,1995年3月。 5.中国城市跨世纪发展若干战略问题,城市规划,1997年1月。
6.冯家明,漫话冬城,中国城市导报1990年。 7.梁日:“冬寒世界”里的城市,《地理知识》,1991年9期。
8.俞滨洋等,中国冰城哈尔滨,《地理知识》,1992年3期。 9.俞滨洋等,寒地国际性城市:xxx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9 8哈尔滨国 际北方城市论坛会宣读,1998.1.哈尔滨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