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两广产业对接可以是强势结合,也可以是出于产业转移的需要或是对特殊区位和市场有需求。文章据此对两广的汽车产业、食品产业、建材产业、服装产业和电器机械产业的对接及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与分析研究。
【论文关键词】两广产业;对接领域;方式 广东和广西是华南地区两个相邻接的省区,历史和文化同源、地理和气候相近、资源同构、民俗类同。两广濒临北部湾,面对东南亚和亚太地区,接近东盟各国,对外开放条件优越。
中国第三大水系珠江的最大支流——西江,历来不断加深着两广文化交往,不断加强两广的物质交流,推动着两地经济互动。 按现行行政区划,广西贺州、梧州、玉林、北海四市,与广东清远、云浮、肇庆、茂名和湛江五市相连。
两省区9个市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中备受两广政府关注。广东提出产业向其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转移的举措,广西提出加快“玉贵走廊”和东向出省通道建设的思路,这将带来广西“玉-贵-梧-贺”邻粤边界经济片的新发展。
如果两广能够合作开发环北部湾地区,则能加快广西沿海产业带特别是工业集聚区的形成。为此,深入开展两广产业对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所谓产业对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为实现某种共同利益和利益互补为目的的跨地区产业合作的总称。能够进行产业对接的企业,各自都有需求对方的一面,即存在某种程度的互补性。
两广产业对接可以是强势结合,也可以是出于产业转移的需要或是对特殊区位和市场有需求。下面就两广若干产业对接的内容和方式谈一点初步认识。
一、汽车产业的对接及方式 汽车产业都是两广的强势产业。数据显示,2022年广西和广东汽车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6l%和5.54%,产能相当。
根据有关资料,广西计划在“十一五”期末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而根据广东制定的《九产业规划》则达到160万辆。广西的战略目标是建成西南地区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基地,而广东的目标是使其汽车产业融入全球汽车制造业体系。
广西的优势是载重汽车、大型客车和微型汽车,轿车生产尚处于劣势。广东恰恰相反,其优势是轿车,按其规划,到2022年轿车产量将达到140万辆,占全国轿车产量的15%以上。
两广汽车生产侧重面的不同,为强势结合提供了互补条件。但是,目前两广在汽车产业对接方面尚未形成共识,这就需要双方遵循互惠互利原则促成共识,谋求产业对接的契机。
根据国家计划部门的意见,我国近期要形成10个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鉴此,建议广西在汽车产业规划安排上,除继续与上海、湖北和吉林汽车产业合作外,还应谋求与广东的合作;除计划建设西南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外,还应与广东合作,尽快融入世界汽车产业的生产体系。
通过汽车产业对接,广西可以借助广东轿车技术和品牌,发展轿车“贴牌”生产,广东亦可借助广西载重汽车技术和市场进行载重汽车的“贴牌”生产,实现优势互补、错位拉动,共同进步。 在汽车生产区域布局上广西应重视xxx作为新型基地的作用。
xxx已经把其北部山区和东西两翼作为汽车新型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基地。广西有必要顺势把玉林-梧州-贵港-贺州这片区域辟为承接广东汽车转移的基地,使桂东南与粤西连成一片,作为我国南方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支撑区域,形成一个两广联合、以广州为龙头、以两广腹地为依托的跨行政区域的汽车产业连片增长极。
在汽车生产高度标准化的今天,桂东地区和粤西地区可以作为以广州为龙头的汽车生产链上的中间产品生产环节加以发展,建立起某种纵向合作的模式。另外,广西边境地区可以同时作为广西柳州、南宁和广东的珠三角的摩托车产业链的“前店”环节,组织摩托车装配和出口。
二、食品产业的对接及方式 据测算,两广食品工业产业带动力指数均大于全国平均水平,都属于强势产业。广西的制糖和烟草行业,广东的糖果、糕点、碳酸饮料、佐料品等生产行业,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广西糖产量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产量的60%,广东糖产量居全国第三(第二位是云南),约占全国的10%。两广制糖工业的产业带动力指数均为O.96,低于全国制糖业1.02的水平。
鉴于这种情况,广西规划在“十一五”时期减少食糖产量,而广东把食糖作为提高产品,方向是提高单产和拉长制糖业的产业链。从提高制糖业产业链的角度看,两广思路不谋而合。
从烟草行业情况看,广东香烟产量几乎是广西的两倍,但其产业带动力指数仅为73.0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广西水平(115.
5
4),广东把烟草工业列为“十一五”时期的限制类产业。 两广气候和海洋资源相同,“十一五”时期,两省区都重点发展以粮食、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八角等为原材料的食品加工业。
根据这一情况,两广食品产业对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贵港国家级生态制糖示范园区,引进xxx糖深加工技术和企业实体,加快糖深加工产业发展,同时重振桂平制糖工业。二是在与广东邻接的桂东地区引进广东计划转移的食品(特别是饮料)产能,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考虑到广东将要减少香烟产量,建议广西向国家烟草专买局申请增加香烟生产配额,在富川、钟山一带恢复优良烟草种植,同时扩大“真龙”品牌系列产品的烟草加工规模。
三是与xxx联手打造具有南方特色的海洋食品产品系列和以林化原材料产品为基础的香料系列产品。四是以开发越南等东盟国家食品市场为目标,在广西边境地带引进广东食品企业,两广联合建设边境食品加工区。
通过两广食品产业对接,造就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增强县域财力和富裕当地居民。
三、建材产业的对接及方式 建材产业既是xxx的一个传统支柱产业,又是一个需要转移的产业。根据《xxx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十一五”时期需要向粤北和广东东西两翼转移的建材项目主要有新型干法水泥、水泥熟料、建筑陶瓷、高岭土等建筑陶瓷釉料及原料、石材深加工等。
广东重点发展总规模为8500万吨的三大水泥熟料基地:粤西3000万吨(重点云浮)基地、粤北3000万吨(重点英德)基地和粤东2500万吨(重点梅州、龙门)基地。三大基地实际上是在原有民营水泥企业基础上的扩建项目。
与广西最为接近的是云浮民营水泥生产集团(如云安亨达利集团),该集团充分利用西江下游的水运资源,市场集中于港、澳。 广西同样可以利用西江流域的运力。
考虑到广东和港、澳对水泥需求量较大,建议在广西西江段重振水泥产业。做法是,将柳州国有水泥企业部分转移到西江沿岸,以便与粤西水泥企业实现对接,在此基础上调动当地民营资本的积极性,发展基于新型干法技术的资本多元化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
两广水泥都有一定的名牌,根据市场需求,可以随时进行相互“贴牌”生产,实行横向合作。 广西陶瓷工业重点发展xxx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广东重点发展佛山和潮州两大陶瓷核心工业园区。
佛山核心工业区位于珠三角,而潮州核心工业区位于粤东。两广陶瓷工业的对接与合作,可采用横向合作模式,具体说就是市场和品牌合作的形式。
通过xxx陶瓷的外贸窗口,带动广西扩大日用陶瓷的海外销售。
四、服装产业的对接及方式 xxx《九产业规划》把纺织服装产业放在传统支柱产业的位置,又是外贸导向型产业,该产业是xxx第一出口大户,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重心在珠江三角洲。纺织服装产业需要大量外来劳动力,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引起交通与城镇管理方方面面的矛盾,服装的外包生产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较好出路。
广西服装产业是已经衰弱需要重振的产业,广西有必要做好迎接广东服装产业转移的准备。建议在梧州工业园区、长洲工业园区、xxx经济开发区、贵港江南工业区和贺州信都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留下足够的空间,作为接受广东服装产业外移和外包的重点区域。
两广在服装产业上有较大的合作空间。珠三角品牌服装“外包”生产已经出现。
广西南宁、柳州有大量服装及鞋类行业从业人员,由于企业体制的改革,这类人员大部分进入家庭式小规模、无品牌的生产。广西有必要也有可能承接广东服装的“外包”生产,关键是需要政府引线搭桥。
这是一种横向合作形式。在条件成熟后,两广之间还可以进行服装产业的环节分工,采取类似于xxx西樵向浙江“雅格尔”提供高级面料生产高级服装的纵向合作方式。
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在广西边境地带发展两广合作的服装加工业。虽然现在广西东兴已建有浙江服装城,但产品大部分来自浙江,东兴只不过是浙江服装产业的一个贸易点。
建议在东兴经济贸易区、崇左凭祥经济贸易区和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区开展两广服装产业合作试点,发展面向越南等东盟国家的服装生产,把xxx服装工业的“前店”和广西南宁等地的服装“后厂”同时前移到崇左和防城港的前沿地带。 值得注意的是,xxx对服装产业的布局已经明确到各个县市甚至乡镇(如已经明确规划15个服装特色镇),因此在进行产业对接时要把握xxx各个特色镇的主攻内容和范围,实行县与县、镇与镇的对接。
从一定程度上说,广西工业规划较侧重重化工业,对服装等轻工业重视不够,《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如何重振已经衰落的轻工业未作出明确安排,值得注意。
五、电器机械产业的对接及方式 xxx《九产业规划》把电器机械产业列为新兴支柱产业,并将其分为机械和家用电器工业两大行业。 出于武装整个工业的需要,xxx把机械工业放在装备工业的位置。
机械工业总产值在“十一五”时期计划年均增长20%,速度仅次于电子信息产业而与石化产业持平。战略目标是积极承接国内外装备制造产业转移,尽快实现重大技术装备本地化,并以高技术化为源头,建立成套设备供应能力较强的机械装备工业基地,整体上把工业装备能力提高到较发达工业国的水平。
在区域布局上,广州南沙、深圳和佛山被放在三大工业核心区的位置上,机械工业核心区均设置于珠三角区域,要求通过这些核心工业区推动粤东轻工机械和粤北传统机械工业发展。广西“十一五”工业规划把机械工业细划为工程机械(重点区域是柳州和玉林)、电气机械(重点区域是北海、桂林)、金属切削机床(重点是桂林)、成套设备(重点是南宁、柳州和桂林)和集装箱制造(重点放在沿海地区),另外还包括属于交通运输机械产业的汽车制造业、车用内燃机制造业和船舶修造业。
从区域分布上看,两广机械产业重点区域之间存在较大距离,广东的重点在珠三角和粤东(对粤西尚未作出明确规划),而广西的重点主要在南北一线的传统工业区内。如果仅从区域分布和机械工业的国有资本属性看,两广机械工业对接的确存在一定困难。
但是,广西在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要在“制糖、水力发电、港口、水泥、矿山、橡胶等成套设备”制造上“通过企业重组和引进合作伙伴”促进发展,这在规划上与xxx对装备工业采取的战略取得一致,为两广机械工业特别是成套设备工业的对接留下空间。关键问题是两广政府共同搭建合作平台,并推动两广机械工业转制,为两广机械工业开展对接合作创造条件。
两广机械产业具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国有化程度较高,国有资本比例较高;二是机械工业企业规模集成度高,大中型企业比重高。两广机械工业特别是成套设备制造业的对接,宜采取产业链分工模式。
xxx机械产业上的某些生产环节,可以移到广西相关企业中,反之亦然。这里所说的大型企业产业链分工形式的合作,并不排斥通过民营中小型机械企业合作而形成机械产业集群。
目前在中越边界已经出现由浙江等省民营资本投资兴办的边境机械城,现在尚处于纯贸易阶段,未带动当地发展小型机械生产。建议两广政府加强合作,推动形成工贸一体化的边境机械产业集群。
xxx计划在“十一五”时期重点建设高档家电产品生产基地、出口家电生产基地和经济型家电生产基地。前两个基地位于珠三角,后一基地在粤西,布局在湛江-茂名一线。
其战略取向是:以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重点,做强做大知名品牌企业集团,促进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两翼和山区特别是粤西承接产业转移。这一安排显示出xxx家用电器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梯级发展战略:珠三角着重发展第三代产品和技术,而粤西承接由珠三角转移过来的第二代产品和技术。
广西在规划中明确把梧州、贵港、贺州和玉林作为承接包括家用电器在内的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区域。两广家电产业的战略布局,有利于广西渐次进入接受广东产业转移的梯队,有利于使桂xxx域开辟为广东第二代家用电器的“后厂”,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利用珠三角家用电器研发基地和内外贸易窗口,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促进产品家用电器升级换代。
广东家用电器工业的外资和民营资本成分较大,且已经出现众多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建议在桂东地区和广西与越南交界地带,发展以工业区为载体的家用电器产业集群。
建议对梧州工业园区、长洲工业园区、贺州信都工业园区、贵港江南工业园区、玉林经济开发区、崇左工业园区和东兴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进行调整,为家用电器产业的两广对接留下空间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