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导语】科学不是信仰,而是拿证据说话。它是一种态度、观点、方法。同时,科学的东西本身具有悖论。®爱学范文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精选3篇
篇11、指导学生探究笔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2、知道铅笔的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笔杆上“H、B”之间的联系,能独立拆装一般的自动铅笔,能用一种方法画圆。
3、培养学生初步自主探究物体的能力
重点:
1、指导学生探究笔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2、知道铅笔的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笔杆上“H、B”之间的联系,能独立拆装一般的自动铅笔,能用一种方法画圆。
难点:
知道铅笔的心的粗细、颜色深浅与笔杆上“H、B”之间的联系,能独立拆装一般的自动铅笔,能用一种方法画圆。
教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铅笔、自动铅笔、彩色水笔、纸、1杯红水、图钉、硬币、陀螺
教学流程:
研究铅笔的奥秘研究自动铅笔的奥秘拆装自动铅笔比赛探究彩色水笔的奥秘画硬币画圆课后活动
教学过程:
活动1:探究铅笔的奥秘
1、观察三只铅笔有什么不同
2、各组交流汇报
3、讨论笔心粗细与写字有什么关系
4、总结发现的秘密
5、教师讲解
活动2:探究自动铅笔的奥秘
1、提出问题:自动铅笔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去探究。
2、开展拆装自动铅笔的比赛
活动3:探究彩色水笔的奥秘
1、让学生用彩色水笔画画
2、讨论彩色水笔内的水是怎样来得
3、研究怎样解决问题
活动4:研究画硬币和画圆的方法
1、研究画硬币的方法
2、研究用笔画圆的方法
3、制作五彩陀螺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精选3篇
篇21、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不同的感受。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或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各种水果(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谜语,看看哪位聪明的孩子能猜出来?
师:真不错,这两个谜语都是有关水果的,你还能说说其它关于水果的谜语吗?
学生四人小组自由猜、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活动。发问者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与学生同游戏、同感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猜迹的过程中强化对水果外形特点的认识与回忆。)
二、新授。
1、观察和比较水果的外形和色彩。
师出示各种各样的水果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师:这些水果你认识吗?你能说说它的外形和颜色吗?
生1:这是梨子,它是黄色的,像葫芦一样。
生2:这是西瓜,它是绿色的,是圆圆的。
生3:它是葡萄,像珠珠一样,是紫色的。
(点拨学生观察物体的途径)
2、观察和比较水果的内部。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水果的外部形状和颜色,现在我们一起去瞧瞧水果的“肚子”吧!
①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切开水果的横断面。
②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果实、果米子的状态。
(拓展学生的观察空间)
3、体会水果滋味,观察表情。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水果的里里外外,同学们表现得都不错。现在我们就来品尝水果。不过在品尝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体会品尝水果时眼睛、眉毛等表情状态,可以同桌间相互观察,也可以用上小镜子;
②观察嘴巴吃水果的动态。
③生自由品尝水果,同桌之间交流感受。
④全班交流反馈。
生1:老师,我吃的橙子好酸,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
生2:老师,××吃苹果吃笑了。
生3:老师,我的嘴巴张好大,一口就咬了一大截香蕉下来。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完成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既观察了水果,又品尝了水果,现在老师要求大家来完成今天的作业——美味的水果。
1、学生小组讨论:你想画什么水果?是以水果为主还是以吃水果时的人物形态为主?
2、抽生交流想法。
3、学生自由选择完成作业,教师巡视,对于创作及制作能力不太强的同学,采取同学及老师共同激发,共同帮助的方法进行辅导。
四、展示评议作业。
2、课后作业:和家人去水果店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
(增加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兴趣)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精选3篇
篇3一、科学知识:
1、能说出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2、能说出放大镜的用途。
二、科学探究:
1、能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2、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放大镜的用途。
三、科学态度
1、能对放大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地讲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了解工具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帮手。
2、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帮助。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放大镜、带盖的瓶子、装水的烧杯等。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
小花、布条、报纸、书、指纹等要观察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东西吗?出示放大镜。激发学生兴趣。
(二)、探究与发现。
1、观察构造。大家看,你们面前的盘子里都有一个放大镜,大家看一看,它是什么样的?学生分组观察,然后交流汇报。教师总结,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组成。
2、掌握方法
如何使用放大镜呢?看视频。然后让学生说,你知道了什么,然后老师再强调。不可死记。
A、观察物体时,手拿镜柄,使镜面对着要看的物体;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上慢慢调整镜面与物体的距离,直到看到、最清楚的时候为止;拿稳放大镜,仔细观察。
B、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放大镜,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C、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D、不要将放大镜放在地上易碎。不要用手摸镜片,不要接触硬东西。
3、观察物体。
让学生分组看书上的字。看指纹。学会使用。
4、交流评价。你观察了什么物体,你看到了什么?
(三)、应用与拓展。
根据《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4页,按照上面的步骤自制放大镜。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