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导语】如歌的琴声,如春风绿过田野,如雨笋落壳竹林;如蛙声应和,似拍岸涛声;仿佛黑夜里亮出一轮明月,又如孩童们追逐风筝……呵,只有热爱生活,满是爱心的人才有这样的心灵!®爱学范文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
篇1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弹琴人的"钦佩""羡慕""感谢" 之情。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读议法
教学过程 1、(学生自由交流)
2、.提出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琴声叮咚》吧!
(板书课题:琴声叮咚)
3、.学生齐读课题。
4、.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自学提示:
(1)将课文读通、读)1顶。
(2)圈画出生字,抓字音、偏旁、笔画、字形。
(3)圈画出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义。
(4)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学生按自学要求自学。
4.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正音。
(2)指导书写。
"羡"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慕"字的下面是"山",不是"小"。
"暴"字的下面是"战"不要写成"水"。
(3)学生交流对生词的理解。
钦佩:敬重佩服。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凝神:聚精会神。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思考:
(1)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2)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 "我"家对面高楼的小姑娘,无论春夏秋冬都坚持练琴,从她的琴声中",我"感悟到了"勤奋""温暖"我"对她充满感谢之情。
(2)第1自然段:写"我"家对面的高楼里常传出动听的琴声。
第2 ~9自然段:写"我"对弹琴人充满"钦佩""羡慕""感谢"之情。
第10 ~ 14自然段:写弹琴的是一位小姑娘。
第15自然段:写琴声再次响起。
3.学生再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一、把自己在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小结→下吧!
五、作业:写小字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
篇21.学习本课12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新词。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弹琴的小姑娘感情的变化,对美的音乐的追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情课文内容。
2.借助课外工具、资源,利用小组合作优势探究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对弹琴的小姑娘感情的变化、对美的音乐的追求,对创造美的人的感激之情。
教法与学法:
师:读议法。
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上课前,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钢琴旋律(如《秋日的私语》),把学生带入美的音乐氛围。
师问:喜欢吗,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琴声叮咚》。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课文读通、读懂,要求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反馈质疑。
2.思考: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尝试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要注意渗透方法。指导学生用文中关键句子或自己的话概括,语言尽量简洁。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读,并给生字组词。
重点指导读音:“叮、凝”的韵母是后鼻音,“钦、羡”的韵母是前鼻音,可比较认读。
重点指导书写:“慕、暴”是上中下结构的字,要注意它们下边的写法,可引导学生采用想像记忆或编字谜的方法记忆。
3.教师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及教师评议。
4.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反复让学生读词语,并引导理解词语意思。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后评议,师及时纠正。
3.引导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和感受,相互交流。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再指生读一读,然后说一说记忆生字的小窍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记生字。
3.指导书写。
(1)指名学生上小黑板范写最拿手的生字,然后说一说自己书写时应注意哪些。
(2)学生评议。
(3)学生自由在作业本上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学生听写生字词。
二、再读品味,感受情境。
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描写琴声的句子,朗读品味。
2、思考: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抓关键问题,品读理解。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应抓住“清晨、傍晚”体会琴声出现的频繁;引导体会象声词“叮咚”的好处,它使读者身临其境,感觉亲耳所闻。[]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同样写法的地方,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2、学习2—14自然段。
学生齐读,分段读课文,谈感受。重点感悟以下句子。
“琴声常常伴着雨点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
(朗读体会“洒”字的韵味,它把琴声写活了,仿佛琴声感染了周围的人和景,突出了琴声的美妙。)
“我深夜回来,走进这条寂静的胡同,……迎接我这个风雪夜归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感受:为什么说琴声是“温暖的”?)
“这琴声那样优美动听,有甜味儿,又是那样亲切熟悉,如逢故友。”(引导学生谈谈:“那样”是怎样的?)
“我回到家里,刚在书桌旁坐下来,流水般的琴声,又响在我的耳边,流淌在我的心里。叮咚!叮咚!叮叮咚咚……”(此段与第1自然段形成首尾呼应。采用泛读、配乐读等多种方式带领学生反复咀嚼。)
3、品读完句子后,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这个弹琴的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由谈:练琴刻苦,锲而不舍,冬练数九、夏练三伏,琴艺高超等都可以。)
4、小组合作,找出写“我”的情感变化的句子,想想都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抓住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上不同的词语。)
CAI出示我钦佩这个弹琴的人。
我羡慕这个弹琴的人。
我感谢这个弹琴的人。
引导学生用换词等方法辨析带点词的意思,然后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啻实淖既罚合奶煅兹龋?嗣浅肆梗?」媚锪非伲?业比?ldquo;钦佩”;秋夜晴朗,琴声悠扬,怎不叫我“羡慕”;冬夜寒冷,我深夜归来,聆听亲切温暖的琴声,我自然是“感谢”了。
5、抓住文中的四个疑问句和一个感叹句来体会“我”的情感。
CAI 我常想,这个弹琴的人是谁呢?
谁在弹琴呢?弹琴的是谁呢?
难道那弹琴的就是她?
我愣住了,真的就是她!
先让学生找到它们分别在课文中什么地方,然后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感想: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呢?
品读完这些句子后,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为什么“我”这么急切地希望知道并见到这个弹琴的人呢?(琴声太优美了,被她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感动了……)
6、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在想像中诵读。
朗读时,语气要清缓抒情,饱含情感,表达出对优雅琴声的喜爱,对小姑娘的钦佩、赞赏之情。
四、拓展延伸,语言训练。
1、说说你的周围有小姑娘这样的人吗?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板书设计:
2、琴声叮咚
想见他。
勤学苦练
琴声叮咚就是她?
琴技高超
就是她!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琴声叮咚》教案
篇3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现课文描写的画面,感受语言的优美。
2.通过读、写、说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对弹琴姑娘的赞美之情。
3.朗读四季琴声,并能仿照其特点写一写清晨或傍晚的琴声。
教学重点:
通过读、写、说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对弹琴姑娘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通过读、写、说相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对弹琴姑娘的赞美之情。
2.朗读四季琴声,并能仿照其特点写一写清晨或傍晚的琴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被琴声吸引,“我”想见弹琴人,“我”见到了她,琴声流入“我”的心中。)
流入我心里的,是怎样的琴声呢?
二、品读描写琴声的词句 学习提示一:
“请小朋友自由地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 ”画出描写琴声的词语和句子。”
1.学生汇报画出的词句
2.小朋友们找得都很好,老师帮你们归归类,我们先来看描写琴声的短语。
“动听的琴声 悦耳的琴声 悠扬的琴声 叮咚的琴声 流水般的琴声 熟悉的、使人感到温暖的琴声”
学生练读,试着读出琴声不同的味道来。个人展示,然后再齐读。 3.这一句直接描写琴声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五次,谁来读一读。 “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通过学生个人展示读,教师指导读,男女比赛读,边打节拍边读,放入句子中模拟琴声读,体会这句直接描写琴声句子的节奏韵律美。
三、发现四季琴声的写作特点
(相机出示描写四季琴声的段落)
1.小朋友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用心读一读这四段,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2.学生谈收获与发现。
汇报:这四段都写了四季琴声的季节特点。师引导用一两个简单的词语概括四季的季节特点;两次写到窗帘、窗口。师引导体会窗帘颜色的不同的原因,以及作者写窗帘的妙处。;每一段都对琴声进行了描写。
那这样的琴声勾起了“我”怎样的情感呢?
四、填词语,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我常想,这个弹琴的人是谁呢? 我( )这个弹琴的人。 我( )这个弹琴的人。 我( )这个弹琴的人。”
学生汇报“我钦佩这个弹琴的人。我羡慕这个弹琴的人。我感谢这个弹琴的人。”
作者为什么要用不同的词语来写感受呢?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汇报:春天,“我”便想知道谁弹琴;夏天,天气如此炎热,其他人都出去乘凉了,只有窗口仍然飘出悦耳的琴声,“我”钦佩弹琴人刻苦的精神;秋夜,天气晴朗,如此美的景色,弹琴人能弹出如此悠扬的琴声,“我”当然羡慕;冬天,“我”深夜归来,琴声带给我温暖,所以“我”感谢这个弹琴的人。
总结:“我”一年四季都能听到悦耳、悠扬、温暖的琴声,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弹琴人非常勤奋刻苦。)板:勤奋刻苦。
五、小组合作,品读四季琴声
学习提示二:小组合作,品读2-9自然段。
读书建议:
1.边读边想象画。
2.边读边体会“我”的情感。
合作提示:每个小朋友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季琴声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提出朗读建议。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只有一次机会展示你们组读得的一个季节。) 全班合作配乐朗读。
请四位小朋友分别读2、4、6、8段,其他小朋友读描写作者情感的段落。
六、填标点,体会作者两次见到弹琴人心情的变化导读过渡段。
“谁在弹琴呢?弹琴的是谁呢?我很想知道,并且想见一见他。” 后来“我”见到他了吗?几次见到?原来她是一位?(板:小姑娘) 那作者两次见到她,心情有何变化呢?完成导学单第二个任务,看谁又快又好。
“谁在弹琴呢( )
弹琴的是谁呢( )
我很想知道,并且想见一见他。 难道那弹琴的就是她( )
我愣住了,真的就是她( )”
汇报:“我”一开始很想知道这个弹琴的人是谁,一次音乐会上,“我”终于见到她,但是又有点怀疑,后来确定弹琴人真的是一位小姑娘,“我”又惊讶又高兴。
七、学习首尾段
首段“清晨、傍晚,我家斜对面高楼的窗口,常常传出阵阵动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尾段:“我回到家里,刚在书桌旁坐下来,流水般的琴声,又响在我的耳边,流淌在我的心里。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小朋友们,你们看一看,课文的首尾段有什么不同? 最后琴声不仅响在耳边,还流淌进了“我”的心里。
流淌进“我”心里的难道只有琴声吗?(还有小姑娘勤奋刻苦的精神品质)
八、拓展延伸
课文第一自然段写得比较简单,让我们来当一当小作者,模仿2-9自然段的样子,写一写清晨或傍晚的琴声。
学生展示练笔成果。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