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

《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

标签:
时间:

《奇妙的克隆》实录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3.体会本文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感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动画片《大闹天宫》片段)

刚才这段动画片里,孙悟空施展了一个让我们羡慕不已的绝活,那就是他经常在危急关头从身上拔下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在今天却变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

二、整体感知

同学们已经预习课文了吗?老师读完课文有两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想请同学们帮忙来解决,好吗?

1.克隆是个动词还是名词?

2.克隆“奇妙”在何处?

(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克隆现象、克隆实验、克隆的应用前景)

课文品读

品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部分。

1.疏通字词(根据拼音书写汉字或者给加点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孵化鳞lín片 脊jǐ椎两 栖qī 相安无事(解释)

强调:“脊”字的正确笔顺。

2.快速默读,思考:

(1)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发生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板书:两栖类——鱼类——哺乳类)

提示关键句子:“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2)找出这一部分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举例子。通俗易懂,使深奥的道理变得简单明了。

列数字。使说明更加科学,更加准确。

3.语言训练

(1)下列句子中标注为红色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灰鼠胚胎细胞的核移人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后,在试管里人工培养了4天,然后再把它移人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去掉“去核”,就不知道到底是哪种受精卵了,因为受精卵有有核的和去核的;去掉“在试管里”,就不知道培养的方式了!去掉了这些词,说明就不准确了。去掉“几百次”、“终于”就不能说明实验的次数之多以及实验的艰辛,还可以让我们从中感受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像这样用词准确的句子文中还有很多,请从文中找出并加以点评。

四、问题探究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1.围绕“克隆人”,人们有哪些讨论?

克隆技术发展到今天,关于“克隆人”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克隆人绝对是科学上了不起的进步,克隆技术必将创造21世纪的辉煌”,意美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然而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许多国家政府,都明确表示反对和禁止有关克隆人的实验。因为克隆人可能有很多先天性生理缺陷;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他们与被克隆者之间的关系无法纳入现有的伦理体系。不过不论是支持“克隆人”的说法,还是反对“克隆人“的说法,我们首先必须肯定,克隆技术发展到今天,是科技进步的标志。

2.为什么是悲喜交集?你还能举出一个事例来吗?

(投影展示)

核能可用来发电,能量巨大,其过程不会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节约资源且成本较低。但一旦发生核物质泄露,就很可能对环境、生命造成毁灭性灾难。

目前家庭普遍使用的各种气雾杀虫剂、灭蚊片、蚊香等能使我们免受蚊虫叮咬之苦,然而,它对肌体神经系统存有毒性。长期接触会引起神经麻痹、感觉神经异常及头晕、头痛等神经症状,有诱发白血病和骨髓抑制的潜在危险。

结束语: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殃及人类。面对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愿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性,化弊为利,让科学技术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板书: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动画片。

(播放动画片《大闹天宫》片段)

师:刚才的这段动画片里,孙悟空施展了一个让我们羡慕不已的绝活,大家注意到了吗?

(学生议论纷纷)

生:拔猴毛变成一群猴子。

师:大家看得很仔细。孙悟空经常在危急关头从身上拔下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在今天却变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

(板书课题:奇妙的克隆)

二、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是吗?

(学生点头,有些回答“是”)

师:老师读完课文有两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想请同学们帮忙来解决,好吗?

(投影出示问题1:“克隆”是动词还是名词?)

(学生低头阅读课文)

生:我觉得“克隆”是个动词,因为据我所知它表示的就是一种动作。

师:能不能用文中的话印证自己的看法?

(学生思考中)

生:我也认为是个动词。因为课文第一段说“克隆”的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

师:这是“克隆”的原意。现在它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现在它是一个动名词。

师:你的意思是它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对吗?能不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呢?

生:“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说明克隆既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名词。

师:看得很仔细。这句话中哪个词很关键?

生:“不仅仅”。

师:非常准确。随着科技的发展,“克隆”这个词扩大了它的词义范围,由过去的动词演变到现在,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为名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克隆”的含义,注意关键词。

(学生齐读“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奇妙的克隆”,“克隆”“奇妙”在何处?同学们来自由谈谈自己预习后的感受。

(投影出示问题2:“克隆”——“奇妙”在何处?)

生:我觉得“克隆”奇妙在是无性繁殖,因为大部分动物都要依靠雄性细胞和雌性细胞结合才能形成新的个体,而“克隆”不需要。

生:我觉得那个鲤鲫鱼的克隆实验很奇妙。“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最后长出有‘胡须’的‘鲤鲫鱼’。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师:看来这位同学对于克隆实验的部分读得很仔细啊!“奇妙”的“妙”可以理解为什么?

(有学生小声说“好”)

师:对,“妙”可以理解为“好”的意思,同学们再看看,“克隆”还有哪些奇妙之处?

生:在课文最后一部分写道:“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这也是克隆的奇妙之处。

师:克隆技术是如何造福人类的呢?同学们都来读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生:克隆技术可以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可以挽救珍稀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师:你是最快找到答案的。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的?

生:每一段最后都有一句话总结

师:哦,这说明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学会从这些总结性的语句中迅速提取信息。

三、品读课文

师:总结一下同学们所找到的“克隆”的“奇妙”之处,其实不外乎三个方面:克隆现象、克隆实验、克隆的应用前景。

(板书:现象——实验——前景)

师:在这三个方面中,同学们现在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有的沉思,有的窃窃私语)

(老师走到最后一排一学生面前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方面?

(学生想了想)我对于克隆的实验这个部分最感兴趣。

(有些学生在下面频频点头)

师:老师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对克隆的科学实验这一部分感兴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品读课文的第二部分,了解克隆的实验、发展。

师:在品读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作个热身活动,疏通字词,为下面的品读铺路。

投影展示生字词:

囊鳞lín片

胚胎脊jī椎

蟾蜍两qī栖

孵化相安无事(词语解释)

师: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板书,其他同学在下面写一写。

(两学生在黑板上板书)

(老师带领大家检查黑板上的拼音和生字正误后)想问一问刚才写“脊”字的这位同学,你能将“脊”字的笔顺说一遍吗?

生:……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写对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写的……

师:(老师边说边板书)我们要注意,“脊”字很特别,它的笔顺应该是先两边后中间:……

师:还有一个词语我们要了解一下它的意思:相安无事。大家找到这个词的出处了吗?

生:我找到了,这个词在“……”。

师:那你猜猜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生:大概是能和谐相处的意思。

师:请大家注意在“相安无事”之前有一个词“居然”,它表示什么?

生:表示意外。说明没想到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能相处得和谐,没有冲突。

师:对。我们要学会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开始品读课文第二部分。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投影上的两个问题。注意,读书的时候要在书上留下一些笔墨,这样回答问题的时候才更有信心。

投影出示:(1)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发生了什么?(2)找出这一部分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老师巡视)

生:在克隆鲫鱼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进行过克隆实验。

生: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实验。

师:这都是在克隆鲫鱼之前进行的克隆实验。

生:克隆鲫鱼之后,就是培养克隆鲫鱼成功的那个研究所又进行了异种鱼换核的实验,克隆出了鲤鲫鱼。

生: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从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中取出细胞核,用这个核取代黑色小鼠受精卵细胞,在试管里培养了4天,然后再把它植入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师:从同学们的发现中可以看出,克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板书:两栖类——鱼类——哺乳类)

师:我们能不能通过文中一些关键性的语句迅速了解克隆技术发展的这样一个过程?

生:(找的最快的一个学生)“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师:除了这句之外,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总起句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

生:“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

生:“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师:很准确。找到这些总起句对于我们理清文章思路很有帮助。

师:在说明这一部分时,作者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生:举例子。举了克隆鲫鱼的例子,还有克隆非洲蟾蜍、黑斑蛙和小灰鼠的例子。

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通俗易懂,使深奥的道理变得简单明了。

师:还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列数字。比如这个部分的第一段中:“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的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师:运用这么多数字有什么好处?

生:使说明更加科学,更加准确。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语言练习。同学们读一读投影上的这段话,特别是红色标志的词语要反复读一读,然后讨论一下这些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投影展示:下列句子中红色标注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灰鼠胚胎细胞的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后,在试管里人工培养了4天,然后再把它移入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学生朗读、思考、讨论)

生:我觉得不能去掉。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去掉“去核”,就不知道到底是哪种受精卵了,因为受精卵有有核的和去核的;去掉“在试管里”,就不知道……

提示:就不知道培养的……

生:就不知道培养的方式了!去掉了这些词,就不准确了。

生:去掉“几百次”就不能说明实验的次数之多,后面的“终于”也是一样的。

师:“几百次”和“终于”这两个词说明了试验次数之多,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生:实验的艰辛。

师:对,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科学实验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像这样用词准确的句子文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你还能找到吗?

(学生在文中寻找)

生:“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的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一句中列的数字很准确,也说明了实验的艰辛。

生:“只有”、“最终”这两个词也说明了实验的艰辛。

生:我找到这一句:“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轰动”这个词用得很准确。

师:说说你的看法。

生:这里引起轰动的原因是:“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师:老师把“轰动”这个词换一下,换成“关注”大家看怎么样?

(学生思考中)

生:不行。“轰动”这个词程度更深,在这里表意更准确。

师:对。“轰动”是指发生的事情惊动了很多人。为什么克隆羊的诞生会惊动很多人呢?

(学生七嘴八舌)

生:因为克隆羊的诞生证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师:是的。克隆羊的诞生在克隆技术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克隆羊的诞生,标志着克隆人变成了可能。

四、问题探究

师:同学们对于“克隆人”有没有了解?

(有些学生摇头)

师:在课文的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投影展示:“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1.围绕“克隆人”,人们有哪些讨论?)

师:如果同学们不知道人们+围绕“克隆人”的讨论,也可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克隆人不好,会造成很多麻烦,比如……

生:我觉得克隆人好,如果克隆出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人来,可以帮我做很多事情呀!

师:克隆技术发展到今天,关于“克隆人”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克隆人绝对是科学上了不起的进步,克隆技术必将创造21世纪的辉煌”,意美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然而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许多国家政府,都明确表示反对和禁止有关克隆人的实验。因为克隆人可能有很多先天性生理缺陷;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他们与被克隆者之间的关系无法纳入现有的伦理体系。不过不论是支持“克隆人”的说法,还是反对“克隆人“的说法,我们首先必须肯定,克隆技术发展到今天,是科技进步的标志。

师:然而,作者却接着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投影展示:2.为什么是悲喜交集?你还能举出一个事例来吗?)

生:悲喜交集就是有利有弊,比如汽车的发明,让交通更便利,这就是“喜”,但是,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了环境,这就是“悲”。

生:我觉得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科技的进步。……

师:这位同学已经有了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能力。确实,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殃及人类。

(投影展示)核能可用来发电,能量巨大,其过程不会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节约资源且成本较低。但一旦发生核物质泄露,就很可能对环境、生命造成毁灭性灾难。

目前家庭普遍使用的各种气雾杀虫剂、灭蚊片、蚊香等能使我们免受蚊虫叮咬之苦,然而,它对肌体神经系统存有毒性。长期接触会引起神经麻痹、感觉神经异常及头晕、头痛等神经症状,有诱发白血病和骨髓抑制的潜在危险。

师:面对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愿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性,化弊为利,让科学技术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教学反思】(含说课稿)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介

《奇妙的克隆》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文章,属于事理说明文。作者是我国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本文采用小标题的方法谋篇布局,把较为复杂繁多的内容条理化。在各部分的写作中根据介绍内容的特点,选用不同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既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也让我们体会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2.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3)体会本文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感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方法分析

1.讨论法、点拨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2.涵泳品味法。通过语言练习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延伸拓展法。对克隆人的看法的讨论,对科技进步的辩证思考,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视频导入。(动画片《大闹天宫》片段)

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经常在危急关头从身上拔下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在今天却变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

(这一环节从观看动画片《大闹天宫》片段导入新课,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克隆”是动词还是名词?

2.克隆“奇妙”在何处?

(这一环节紧扣题眼,覆盖全文,要求学生提取信息,理解“克隆”这一说明对象的含义,熟悉课文内容。)

(三)课文品读

品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部分。

1.疏通字词(给生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解释词语)

囊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孵化相安无事

(疏通字词的目的在于为接下来的课文品读作好铺垫,同时突出并落实新课标和新教材所要求的“识字写字”目标。)

2.快速默读,思考:

(1)“克隆鲫鱼”出世前后有哪些“克隆实验”?

提示关键句子.“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总起句和关键语,把握本节的内容结构和行文线索,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2)找出这一部分所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重在对为什么使用这样的说明方法的追问。)

3.语言训练。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灰鼠胚胎细胞的核移入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后,在试管里人工培养了4天,然后再把它移人白色小鼠的子宫内。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设计语言训练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揣摩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及其表达效果,体会科技进步的艰辛和科学成果的来之不易。)

(四)问题探究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l.围绕“克隆人”,人们有哪些讨论?

(将生活引入课堂)

2.科技进步为什么令人“悲喜交集”?你还能举出一个事例来吗?

(让语文走向生活)

【教学反思】

科学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但这一特点应该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工具性”和“人文性”实现“三性合一”。从这点出发,我以为说明文和其他体裁阅读文本一样,语言文字的教学应该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应该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让学生感知内容,品味语言,习得方法,把握情感。于是,当面对《奇妙的克隆》这篇科学术语极多,篇幅极长,难度极大的科普说明文时,我还是把“在具有科学性的同时不失语文味”作为了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出发点。略读、速读、精读、品读,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读”为主线,坚持让学生直面文本,在略读、速读中培养学生快速筛取信息和概括文章要点的能力;在精读、品读中让学生领悟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感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感知文本内容是阅读课堂的首要环节。在“整体感知”环节中第一个问题的抛出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克隆”究竟是“动词”还是“名词”?学生为此争论不休。有争论就有思考,此时让学生关注文本,通过与文本语言的亲密接触探究“克隆”的含义就显得顺理成章。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生动,多样的说明方法,教材的结构布局,是需要学生在悉

心的品味中感知的,这些都是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在反复比较阅读了课文四个部分后,我选择了对课文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进行品读训练。因为这一部分集中了课文的生字新词,运用了一些突出的说明方法,有值得揣摩的说明语言和值得探究的说明顺序,而这一切,正好成为本节课语言文字学习的范本。

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之后,又不能自我封闭在“解文”的小圈子里,还要奋力走出文本,“知人论世”,读以致用,使文本迁移、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第四个教学环节“问题探究”,这是一个饶有兴味、开阔视野、读出创意的话题,学生“运思及物”,纷纷发言,撞击出灿烂夺目的思想火花,甚至有学生最后提出“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科技的进步”这样的观点,这种辩证思想的萌芽难能可贵!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这一节课也不可避免地给我留下了一些遗憾:由于课前没有接触学生,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在教学设计中难点突出不够。比如,可以在“课文品读”环节中加入对说明顺序的探究,引导学生了解“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部分不按时间先后顺序写,而是先写中国的克隆鲫鱼实验的原因;因为时间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些环节落实得还不够充分,探究得还不够深入。例如在“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的词语和句子并加以点评”环节和“问题探究”环节中对于“克隆人”的讨论,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还不够充分。

朱熹说过:“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犬咽,终不知其味也。”说明文也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我始终相信,在说明文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慢慢品味,必能使学生领略到说明文语言本身的独特魅力,使说明文教学也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名师点评】

教学内容:合宜的选取与有效的呈现

——评谭惠琼《奇妙的克隆》

xxxxxx教科院梁开喜

在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谭惠琼老师执教的《奇妙的克隆》荣获一等奖。谭老师以其对文本的深度把握和对教材的精心处理,赢得了专家评委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观摩并分析《奇妙的克隆》的教学,我认为有两个方面做得比较到位,能给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带来思考和启迪。

一、如何将文本价值转换为教学价值?

语文教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的问题,这一观点现在已逐渐成为了老师们的共识。而所谓教学内容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教学内容孰取孰舍的问题。

对《奇妙的克隆》这样一篇内容丰富、术语较多、信息量大,同时又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寄寓了作者的科学理想的说明文,我们似乎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并且,每一角度似乎都有道理。

这看似都有道理的不同角度,其实就是文本的价值所在。文本的价值是客观的、庞杂的、粗糙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甄别和遴选。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常常滥用了文本的价值。大量的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很大程度上就是将文本价值盲目地、随意地、简单地处理为教学价值的结果。

如何将文本价值转换为教学价值,既要考虑到文本本身的语文特征,又要考虑到编者的意图与主张,更重要的,是要从学情出发,把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讲,追求教学的价值,就是依据教学的内在规定性,对文本价值进行合宜的选择与截取。

因此,作为有意义的教学,必须首先拒绝“套板反应”。教学上的“套板反应”,就是跟着既有的经验走,跟着习惯的心理走,跟着现成的模式走。比方说,我们上说明文,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顺序、特征、方法和语言,似乎只有这么做才是中规中矩的说明文教学。实际上,用同一种思维模型和操作手段来应对内容有别、笔法各异的说明文,或许正是说明文教学枯燥乏味和裹足不前的根源,因为我们很可能在重复学生熟知的东西,而不是在学习他们陌生的和真正需要的东西。

总而言之,只有基于文本的核心价值、编者的教学意图和学生的学习障碍来确定的教学内容,才是合宜的,才是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的。

那么,《奇妙的克隆》这一文本具有怎样的特点呢?它是分节来说明的,每一小节集中介绍某一方面的内容,每个段落的内容又往往都有总起句来统领。这样,如果能从各小节以及每小节内部各段落间的逻辑关系人手,我们便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脉络和大致内容,从而在宏观上俯瞰课文了。实际上,把握关键性的语句,既是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搜寻和筛选,也是在给学生提供科普说明文阅读的一般经验。换句话说,说明文的主要功用是给人以知,其阅读的目标取向是实用性的,所以,获取信息便成了我们解读说明文的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

2022年版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部分的最大变化,应该说就是在对话过程中加人了“教科书编者”这一主体,也就是说,阅读教学要与自由阅读区别开来,必须照顾到教科书编者的编辑思想和编辑意图。而“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正是教材在“单元提示”中对教学的明确指引。

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接触的科普说明文相当有限,而《奇妙的克隆》在他们所阅读的说明文中,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种难度一方面来自文本的长度,一方面还因为必须有生物学等相关知识的支撑。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化繁为简,以简驭繁,就成了教学内容取舍中无可回避的问题。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谭老师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学会通过关键语句来把握说明内容;2.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精神;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用“情境导入一整体感知一课文品读一问题探究”这一教学结构来统驭和勾连整个教学内容。这一教学结构安排与文章内容的推进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教学的顺序是和一般的阅读顺序是一致的。很显然,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教的活动”的展开,又有利于“学的活动”的展开。

在4个教学环节中,毫无疑义,“课文品读”是主体部分。而最适宜作为品读材料的是课文的第二节,即“克隆鲤鲫鱼出世前后”。第一节“克隆是什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说明的对象;第三节“克隆绵羊‘多利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多利的“创造”过程;第四节“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则主要从有利于“扩大繁殖”的角度介绍了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极大好处。很明显,这几节文字内容单一,条理清晰,学生是很容易把握的。而第二节文字不仅篇幅最大,并且时空的跨度也大;从具体内容上看,既兼有不同的说明顺序,又集中了主要的说明方法;作者的写作目的也主要是从这一节中体现出来的。

正因为如此,不论是在详略的安排上,还是在时间的分配上,谭老师都没有对这四节内容平均使力,而是对第二节内容重锤敲打:先是通过和学生商量进行教学定位,然后通过检测和随文释义的方法来解决字词问题,再通过关键语句来梳理这一节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弄清主要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最后还完成了一个语言练习。这一以语言文字为重要抓手,以阅读能力为训练重点的教学过程,都是围绕第二节内容展开的。而这种设计,既体现了教者对学情的充分考量,又体现了她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的匠心独运。

“不教学生懂的,只教学生不懂的”,不论是教学的价值取向,还是教学实践中的细节处理,我们都不难看到谭老师在这一点上所作出的努力。这是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原则。所谓“不懂的”,从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不单是指学生不解其意的,还包括学生在理解上较为浮浅和失之偏颇的。那么,如何判断学生“懂”还是“不懂”呢?如何将学生的“懂”或者“不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联系起来呢?在不能和学生提前接触的情形下,特别是在一个相对陌生的教学现场,教者解读文本时的感受和经验,应成为我们了解学情并确立教学内容最可靠的依据;将学生有可能的学习难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将教学的过程还原为正常的阅读过程,应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向和一般路径。对此,钱梦龙老师有一段话,完全可以作为这一做法的生动注脚:“我备课的时候,自己觉得理解起来有点难度的地方,就想,学生可能也会较难理解;自己看了好几遍才看出来好处的地方,就想,学生也很难看出它的好处来,我就在这些地方导一导。”谭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特别是对重点内容的安排,也应该是出于这样~种考虑吧。

总之,在很大程度上,语文教学的艺术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取舍艺术。教什么,不教什么,直接决定了一堂课的质量和品格。我们说某堂课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往往与其教学的策略无关,甚至与其教学的理念无关,从根本上说,将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安放在一节课里,这才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学内容的确定,有赖于我们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把握,还有赖于我们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更有赖于我们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和对自己的阅读经验的召唤。这或许是谭老师的课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二、如何将教学内容有效地问题化?

选取了合宜的教学内容,还必须找到有效的表达方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藉由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策略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将教学内容问题化,是教学流程是否合理、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一环。问题如何提出?是门开山见还是曲折迂回?是大处着眼还是小处着手?是聚合式的还是开放式的?是为了得到结论还是为了引爆思维?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品质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奇妙的克隆》设置了几个主问题。这几个主问题是有坡度的和有力度的,既具有逻辑上的层进关系,又触及到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又能够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应该说,这几个主问题决定了教学的基本走向,体现了教学的内在品质,并且笼罩了整个教学过程。

那么,我们不妨具体看一看《奇妙的克隆》的教学程序是如何展开的,其主问题又是如何提出的。

在“情境导入”环节,谭老师播放了动画片《孙悟空》的片断。这不单是为了渲染气氛,揭示课题,更重要的是让克隆现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并且为学生接下来从科学层面上了解克隆埋下伏笔。

在“整体感知”环节,谭老师提了两个问题:一是“克隆”是动词还是名词?二是“克隆”“奇妙”在何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很好地运用了“露拙”的艺术,老师似乎不是在检测学生的预习成果,而是用“讨教”的姿态引发学生的趣味,唤起学生的注意。通常情况下,我们当然也可以这样单刀直人:什么是克隆?克隆有哪两种含义?但显然,“‘克隆’是动词还是名词”的提问更能刺激学生的思维,并有可能挑起学生之间的争辩。那么,克隆到底是动词还是名词,还必须回到文本之中,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克隆的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而现在,来自同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所以,通过对这两句话的中心语的认定,就可以得出克隆既是动词也是名词的结论。表面上看,这里问的是克隆的词性,实际上,教学的落点在弄清克隆的含义,特别是克隆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主要不是动词意义上的克隆,而是名词意义上的克隆,是用人工的方法创造出的生物体。“奇妙的克隆”的题眼自然是“奇妙”,所以,第二个问题就很自然地抓住了“奇妙”一词,要求学生结合全文谈谈自己的感受。我们知道,克隆的奇妙是表现在四节文字之中的,或者说,“奇妙”二字是能够涵盖课文的全部内容的。那么,作为整体感知,从这一词语切人,应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故此,整合学生的回答,老师很快形成了这样的结论:“克隆的奇妙之处,其实不外乎3个方面:克隆现象、克隆实验、克隆的应用前景。”而这一结论,不正是文章的内容和脉络吗?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原来,这个问题的指向不仅仅是了解克隆的奇妙之处,更是为了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其大意和结构,它的另一个教学落点,还在于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带着探幽揽胜的心理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之中。

作为教学的重点部分,“课文品读”环节设计了4项内容:1.注音,识字,解词;2.请学生在快速默读之后回答:克隆鲤鲫鱼出世前后发生了什么?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部分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4.一项语言训练。注音、识字、解词是阅读教学必要的铺垫,按《课程标准》的说法,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注音、识字、解词似乎是一种平淡无奇的教学构思,但谭老师的处理却让人有别开生面之感:其一,她不是如我们习见的那样,让学生把字音生字读准而已,而是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出来;其二,她发现了学生在书写“脊椎”的“脊”字时的笔顺错误,并把学生的错误当作了难得的教学资源;其三,她提醒学生联系“居然”一词来推断“相安无事”的语境义,而不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来记忆这个成语的词典义,实际上是在教授学生随文释义的一般方法。让学生回答“克隆鲤鲫鱼出世前后发生了什么”这一问题,意在通过浏览来获取重要信息。学生从易到难,由显及隐,找到了下面三个关键语句:“在克隆鲤鲫鱼出现之前”,“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和“鱼类、两柄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至此,作者的行文思路迎刃而解,克隆技术走过的艰辛历程也一目了然。要求学生找出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是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中常见的设问,因为阅读毕竟是某种特殊体式的具体文本的阅读。但在这里,因为学生面对的是“这一节文字”而不是老师所指定的某一个句子,所以答案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见仁见智,同时,此题的真正意图不在判断,而在阐释,即分析解说说明方法的作用,这就使得这个问题具有了为学生提供阅读经验的意义。最后是一道语言训练题,材料中划线的字词是精心挑选的,“去核”、“在试管里”、“几百次”、“终于”,从不同角度检测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去核”是“克隆”的应有之义,“在试管里”说明了“克隆”的工具和方式,因为人工的方法,或者说外科手术的方法,是“克隆”的必要手段;至于“几百次”和“终于”,作者通过这一个数量词和一个副词,说明了实验结果的来之不易,科学家们严谨、求实和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实证精神也正是蕴含在这些语句之中的。

“问题探究”主要是围绕下面这一个句子展开的:“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我们知道,《奇妙的克隆》是遗传学家谈家桢根据多篇相关文章改写而成的,最初发表在1997年第4期的《中学科技》上。很显然,作者写作此文,旨在通过对克隆这一新技术和新成果的介绍,丰富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理性精神。透过这个句子,我们就可以一窥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与目的,在任何体式的文本解读中都是很重要的。这个句子其实是留有许多空白的,或者说是有许多弦外之音的,这也自然成为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人们“有关克隆人的讨论”都有哪些内容?“悲喜交集”是什么意思?它是所有科技进步的共同特征吗?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质疑、判断、碰撞、鉴别、选择以及分析、概括、综合等认识活动,利用旧知来产生新知,利用已知来发现未知。这样的探究,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科学的前沿知识,了解了科技进步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他们会逐步认识到作为手段的科技和作为目的的人的关系,并慢慢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而不是用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不管是研读教材,还是设计教学,我都非常注意获取‘角度’。”他又说:“‘角度’的魅力,表现在精细、巧妙、独特六个字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教学内容有效地问题化,就是寻找新颖别致、出奇制胜的教学角度。这,应该是谭老师的教学给我们的又一启示吧。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奇妙的克隆》教学实录》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尊敬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组织: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在摸索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与强国富民之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又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长期探索、曲折发展的一大根本理论问题,

    一、自专的基本内容和格式??自传,是自述生平和思想演变过程的书面文字形式,是党组织全面地、历史地、系统地了解入党申请人的重要材料,是党组织审查吸收新党员必须具备的材料之一。(一)标题。居中书写“自传”

    【#教案# 导语】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是单纯的听觉感受,而是整体的感受。®爱学范文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校园后勤工作总结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们收获了很多,同时也付出了很多辛苦,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地总结一下后勤工作:一、校园安全放在首位1、为了保障校园安全问题我校继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员,应该如何做自我鉴定呢?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学生团员自我鉴定怎么写,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本站。学生团员自我鉴定怎么写  共青团作为共产党的后

    在做事的时候,能自己做的就自己解决,不要有种依赖的感觉,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让自己收获的更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部门个人工作总结,仅供参考。精选大学部门个人工作总结 (一)本学年

    【导语】工作总结,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

    读完《一只狗的遗嘱》之后,我深有感触。它使我看到的并不是一只狗在面临死亡时的悲伤和无助,而是坚强和乐观。它想像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它以为那儿就是它美好的归宿。它有着美好的期望,就像它年轻时一样美好。读后感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