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1
【教材理解】
本课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主题为“可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本组教材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寓言两则》包括两个故事《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本课时主要学习《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立足教材的特点及新大纲的精神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目标:
【说学习目标】
1、认读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5、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懂得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做错了事就及时改正。
【方法】
1、以读代讲法。这篇文章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极为富个性特征,意义深刻,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采用不同形式读,加深理解。这也是适应新课标中讲的:“加强读的训练是当前语文科教学最重要的一种训练。”
2、采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式的教学方式,运用创设情境、朗读感悟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会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流程】
我将用四个板块的设计来实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一、课前谈话,揭示寓言的表达特点。
二、初读故事,解决字词问题。
精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四、揭示寓意,启发现实意义。
五、结合练笔,应用寓言育人。
一、课前谈话,揭示寓言的表达特点。
第一步,学生讨论自己读过哪些寓言?文章围绕哪句话展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读过的寓言故事,唤起他们对旧知的回忆,为后面教师直接揭示寓言的表达特点做了铺垫。整体把握全文,梳理顺序)
第二步,指明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简要介绍亡羊补牢这个故事的梗概。
这一步,把对新内容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体现了联系旧知建构新知的教学理念。
二、初读故事,解决字词问题。
第一步,初读课文,同桌互助解决字词问题。然后全班交流反馈。
第二步,教师讲解并示范“窟窿”这两个字。接着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并加强写字姿势的指导。
虽说字词的教学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必要进行个别难写、难认的字进行辅导。这样可以防范于未然,避免犯相同的错误。教师根据三个汉字在音、形、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之处,分别加以示范指导,使学生对每一个汉字的掌握做到扎实、有效。在巡视过程中,教师对写字姿势及习惯好的孩子进行表扬,以暗示其他孩子。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将受益匪浅。
第三步,小组竞赛、互学,创造性地表演再现文本,对于不理解的词,我会及时给予适当地指导。
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是当今教育之必须。教师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才得到发挥。教学中教师请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并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帮助理解,这一过程充分给足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在全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又及时加以点拨,使接受学习与自主学习很好的贯穿整堂课的教学中。
三、精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第一步,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我抓住“劝告”一词让学生认识养羊人犯下得错误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后果,再抓住“后悔”一词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要补牢,补牢带来什么好处?
在这中间,我又设计了相应的语言训练:一是让学生想像养羊人后悔时的心理活动即是怎么想得,引导学生体会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上次听街坊的劝告就不会丢第二只羊了;反之,如果养羊人再不补牢的话,将会有更多的羊被狼吃掉。
第二步,引导学生体会“赶快”一词在文中的作用,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补牢的重要性第三步,是让同桌合作对话,养羊人修补羊圈时那个街坊又刚巧路过,想像两人又会怎样对话?
学生在上述感悟活动中充分认识了补牢的重要性。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后学生对寓意的理解也就凸现出来了。此时教师进行顺水推舟,揭示寓意。
四、揭示寓意,启发现实意义。
第一步,要引导学生把寓言中的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不同性格加以比较,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找出类似的事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到寓言的深刻寓意。第二步,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与学习实际,说说类似课文中的例子。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以及知错就改带来的好处或还处于糊涂之中的学生不改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因而在引导中,我既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发生的事,又要联系学习中发生的事,既要说亡羊补牢的事,又要说亡羊还未补牢的事。让学生在现实中认识其重要性。
五、结合练笔,应用寓言育人。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应用亡羊补牢的寓意。设计时联系前面教过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让学生劝劝那里的居民,如果他们懂得亡羊补牢,那么最终也不会被洪水冲走了,同时让学生劝劝经常不完成作业、有小偷小摸的同学,让他们改正错误。这样既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又能保护有这些行为的学生的自尊心。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说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结果又少再没丢
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微型教案”。这堂课的板书设计,形象直观地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说效果】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都把学生放在和教师平等的位置上,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调动了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阅读的全程中去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2
这次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20课《寓言两则》之一《亡羊补牢》。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亡羊补牢》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第六册《寓言二则》中的一则。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我的教学思路就清晰了,教学与学法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了。下面我来说说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二、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本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点词语,品读赏析,积累和丰富语言,运用语言。
3、理念指导,精心设计
抓住语文本色,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学习寓言,发展语言,是阅读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本课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意义深远。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在赏析语言中让学生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在理解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遵循阅读教学规律,重视体验感悟。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我力求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达成三位目标。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质疑,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样做,为学生学习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
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背。
(6)指名背。(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3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低段阅读教学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小学低段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学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比较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也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发现问题,增强思考,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古诗古文,成语故事、神话4篇课文,让学生从小就接触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本文讲的是一个养羊人丢了羊,开始不在意,后来又丢了羊,最后补好羊圈不再丢羊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孩子在上学之前听过成语故事,对《亡羊补牢》的故事情节并不陌生,但对其中的道理不够明确,深入理解欠缺。在孩子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情况是听众的角色,在课堂中,初步完成角色的转换,把故事完整、清楚地讲给别人听,成为一位讲述者。
依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的道理。
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教学设计及以说明。
一、检查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第一屏:羊圈 钻 叼 邻居
第二屏:满不在乎 后悔极了
养羊人在第一次丢了羊之后是:满不在乎
第二次丢了羊之后是:后悔极了
第三屏: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亡羊补牢
2、激趣,回忆课文内容
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听故事,很多同学还喜欢讲故事,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楚国的楚襄王不听大臣庄辛的劝告,遭到了秦国的攻打,庄辛就给他讲了这个《亡羊补牢》的故事,楚襄王听后改变了以前的做法,成为了一个好国王。
回忆一下《亡羊补牢》讲的是什么故事?
学生对课文内容早已不陌生,对其中的道理理解还不够深刻,我通过在朗读中理解内容,在比较中明白道理,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分以下步骤进行。
1、默读画批,反馈交流。
(1)提出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思考养羊人两次丢了羊之后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2)反馈画的句子:那个人满不在乎地说:“着什么急呀,过两天再说吧!”
他后悔极了,说:“都怪我呀,我不该不听邻居的话。”
★第一次丢羊后————————满不在乎。
当养羊人发现羊圈上有一个大洞,狼钻进洞叼走一只羊, 养羊人对此是什么态度?(满不在乎)
①邻居看见了是怎样说的?
出示:“赶快把羊圈修好吧!” 读一读,说说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抓住 “赶快”一词、句尾的“!”体会邻居关心他,为他担心,为他着急,想让养羊人赶紧修羊圈。
②角色体验:你们一下子就听懂了邻居的话,他是在让养羊人修羊圈,而且还要及时修!那你们现在就是这个邻居,我是那个养羊人,快来劝劝我吧!
③教师根据学生相劝的话,适时说出“着什么急呀,过两天再说吧!”
你觉得养羊人是什么态度?(满不在乎、不听劝告)
为什么会满不在乎呢?你们猜一猜我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读: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我才会满不在乎的说:(“着什么急呀,过两天再说吧!”
谁能把养羊人满不在乎地样子读出来?
④同桌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⑤正是因为养羊人满不在乎不听劝、不补羊圈,结果第二天羊又丢了,这就是亡羊(板书亡羊)。这个“亡”就是丢失的意思。
过渡:那个人又丢了一只羊,他是什么态度?
★第二次丢羊后——————后悔极了。
①“都怪我呀,我不该不听邻居的话。”
“都怪我呀,我应该听邻居话。”
读读两句话,比较哪一句更能表现他后悔的心情。
②想象养羊人当时的表情、动作、语气、语言体会养羊人特别后悔的样子。
读一读、评一评。
③你就是那个养羊人,请你把当时的情景说一说。
2、改正错误,补好羊圈
养羊人不仅知道自己错了,是怎么做的?读一读、说一说。
3、梳理归纳,比较不同
(1)回想两次丢羊后,养羊人的态度、行动、结果一样吗?你从中明白什么道理?态度 行动 结果
第一次亡羊后 满不在乎 没补羊圈 又丢一只羊
第二次亡羊后 后悔极了 立刻补好 再也没丢过
【设计意图:在这里老师和学生一起梳理归纳,进一步比较两次丢羊后态度、行动及结果的不同,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2)这个养羊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自己说一说。
★再读读第三自然段。
★结合生活实际,自己或他人的实例谈谈理解。
预设:1、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就引导“亡羊补牢”与“知错就改”意思相近。
2、老师举一个实例引导。
三、指导评价,讲好故事
1、我们学得这么好,不仅了解了内容,还明白了道理。
指导:
(1)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内容讲清楚:讲出养羊人两次丢羊后的不同态度、不同做法、不同结果。
(2)在讲的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想象、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等。
今天评选出“讲故事小能手”。那就来练练这个故事吧。练讲故事,互相练,指名讲
2、评价讲故事情况:故事的内容讲清楚
讲的是否生动(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心理)
四、识写“应该”,正确书写
养羊人终于明白了: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我们来学习“应该”二字
(一)记字形: 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该”字利用“刻”“孩”换偏旁来学习)
(二)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想一想要把“应”写漂亮,该注意什么?
(1)整体看:帮包围结构。 广字旁里面的笔画容易写散。
重点笔画:
(2)教师范写(强调重点笔画的位置)
(3)学生描红,独立写。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书写情况。
(4)投影反馈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字。
(5)学生修改自己写的字,再对照范字独立写,争取比前一个写得更漂亮。
2、“该”的言字旁应该写得窄一些,右半部分的两个撇一大一小,最后一笔是点。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归纳,布置作业
1、归纳总结:看来“亡羊补牢”还真是个好办法啊。看来有的事情出了差错及时补救还来得及,不会再造成损失。这就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们不仅学会了故事,懂了个道理,还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呢!
2、布置作业:必做: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或小伙伴听。
选做:把自己知道的一个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满不在乎
15 亡羊补牢
后悔极了 修好羊圈
为时不晚
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亡羊补牢》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寓言故事的第一课。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二、说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意图和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为: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四、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标的重要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点拨法。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生情。使学生形成能力。
在以上理念的指导下,我力求通过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达成三维目标。于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设计
1、为了孩子们在谈话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拉近距离,我采用了谈话激趣法揭示课题。
2、然后初读解题。
3、精读课文,理解内容。孩子都具有表现欲,在课堂上分角色朗读,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因此我设计了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在这环节中,学生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既能锻炼了胆量,又能训练观察力。
4、明理,通过学生以物生情,学到的知识得到升华,突破重难点。
5、拓展补充,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
六、说教学效果。
这篇文章故事性强,道理浅显,通俗易懂。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故事情节,让同学们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悟道理。同时,我还注意生字词的识记。教学效果良好。
窦桂梅亡羊补牢说课稿5
《亡羊补牢》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本课的教学目标,以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所以,我把本次说课的主题确立为了:强化自主合作学习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一、强化自主合作学习
纵观本堂课,自主学习的环节有一处,如下:
1、“通读故事,会讲故事”这一环节,我出示了自主学习提示: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把预习时勾画出的难读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故事读熟;不知道意思的词语借助注释和图画理解一下。并设计了自主学习检测的三个环节:(1)开火车认读生词。(2)抽读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红色的轻声字、生字、多音字。(3)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街坊”“窟窿”“结结实实”的意思。这一自主学习的环节帮助学生扫清了字词障碍,为后面的顺利学习做好了铺垫。
合作学习的环节有二处,如下:
1、合作问答
师:讲故事是有一定顺序的。看着题目,大家先来提提问题。我们就知道故事的顺序了。
生:怎么会丢羊的?
生:丢了几次羊?
生:怎么补牢的?
生:后来怎么样?
师:(随机板书学生的问题)按照这样的思路把故事整理一下,默读课文后同桌两人合作问答。
学生读课文后互问互答。这一合作交流,为的是人人都能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为顺利讲好故事做铺垫。
2、合作讲故事
师提示:有了思路,可以自己练习讲故事了。同学们可以一个人根据板书讲这个故事给小组成员听,也可以小组合作讲,讲故事时可以配上动作。学生练习讲故事后,小组汇报讲故事。当然,展示时有的小组选择了个人汇报,有的选择了合作汇报。不管方式如何,孩子们合作得都很好!
二、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3个:
1、认记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3、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
2、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关于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寓言故事”我采取了根据板书提问,同桌互问互答,理清故事顺序,然后小组合作讲故事的方式轻松突破。
而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又采用了逐层提问,顺势引导的方法,如:
一问:养羊人的心情变化。一开始她一点也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无所谓的样子,后来赶快补羊圈的时候,心里很不平静。可能怎么想呢?
二导:一个“赶快”,说明他想马上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可以表扬表扬他吧!
三延伸: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一千多年了。养羊的人不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读了这个故事自然会想到自己,想到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有“亡羊补牢”的事情呢?和同桌相互交流,想一想,说一说。
在孩子们交流后,课件出示: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的道理。并揭示了这个故事的出处,学习了相关的八字成语。
反思这堂课,还有诸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恳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让我更加进步,谢谢!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