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红色教育基地
昨天,我乡教育干部在工会主席窦福成的带领下,来到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遵化沙石峪参观学习。一路前往,宽阔的公路,疾驰的汽车,原野青青,鸟语花香,天空湛蓝,鸟儿翱翔...车驶入山区,偶尔看见山脚下的鸡鸭牛羊,看见围着头巾的少妇,看见赤着胳膊的男人,看见掠过的青山绿水,看见平地里幽幽的绿草... 仿佛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怎能想象在五、六十年代,这里没有水,没有地,没有果木庄稼,衣食不足,民生穷困,很多人背井离乡外出谋生活。同事们都很感慨,沙石峪的变化真大呀!
沙石峪村位于xxx东南20公里处,是全国闻名的当代“活愚公”村。20世纪 60年代,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沙石峪过去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素有“土如珍珠水如油,满山遍野大石头”之称。在第一代党支部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硬是肩挑臂挎,从石头缝里取土,在青石板上造田,创建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世界奇迹,共造优质梯田33公顷。
我们来到沙石峪,在纪念馆前,听着历史,看着现在,农家的粮仓,院落的葡萄,新建的采摘园,忙碌的农民,怎会想起当年的人们背井离乡,又怎能不感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如今,沙石峪已是处处花果山、道道米粮川。然而,数字是沉重的,走万里路,挑千担土,造一亩田。 这不是想象是事实!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感慨万千。劈山开地,填土造田,打井取水,兴修水利,蜿蜒山路,肩挑背担...这是何种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战天斗地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敬爱的周总理曾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两次陪外宾到该村参观视察,给予很高的赞誉,并先后有120多个国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该村参观访问。
沙石峪精神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我们必须继承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党带领人们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解决温饱,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不依靠党的这种优良传统。现在人们生活逐渐富裕起来,这是经历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得来由之不易。我们岂能纸醉金迷,我们岂能利令智昏,我们岂能贪图享乐,我们岂能背信弃义。我们扪心自问: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不有什么理由热爱生活?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
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牢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就要爱岗敬业,珍惜现在的职业,为之奋斗,为之奉献;就要忆苦思甜,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懂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努力发展业务,以敢为人先的气魄,事争一流的精神,时不我待的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青山绿水,田野飘香,春风荡漾,欢声笑语。我们赞美沙石峪,更加赞颂我们的党优秀儿女,更见赞叹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沙石峪人们成就了自己的梦!如今,我们每个人更要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我们中华儿女的豪情壮志实现更加伟大的中国梦!
沙石峪精神让我想起了我学过的高尔基的《海燕》,最后我以赞叹海燕的勇敢无畏精神为切入点,抒发一下我参观沙石峪红色教育基地的感悟,与同志们共勉:
展翅高翔的海燕啊——
你深深地激励着我。
你以大无畏的气魄,
告诉我应怎样生活。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生长在红旗下。
我的心中——
高唱着发自人类灵魂工程师内心的歌!
可是我未经过复杂的世态,
在大风大浪面前手脚畏缩。
经历过多少次深刻的实践,
直面了无数惊险的风波,
方才领悟到;胆小的人,
扛不起先烈肩上的红旗,
更不能沿着正确道路,
披荆斩棘,朝气蓬勃!
我要扎根农村教育炼红心,
学习敬爱的周总理。
学习老支书张万顺,
宝贵人生报效祖国。
沙石峪精神啊——
你深深地激励着我!
在斗争中成长,
在风浪中生活。
我要像青松那样傲冰雪,
像海燕那样穿云如梭。
经受广阔天地的战斗洗礼,
让革命青春红似火。
做一名躬耕农田的老黄牛,
祖国未来的守护者。
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让奉献二字装满心窝。
摒弃社会上的陈风陋俗吧!
安于贫穷,安于淡泊,
因为我是一名教师,
忠于革命事业,
为祖国建设奉献年华,
是我的毕生职责。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