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玉华洞风景区景源调查报告
xx玉华洞是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xxx城南7公里的天阶山下,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洞总长10公里,主洞长5里。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光华四射而得名,是xxx最长最大的石灰岩溶洞,被誉为“闽山第一洞”,列“中国四大名洞之一”。 玉华洞于汉初被人发现后,游踪不断。宋代杨时、李纲等曾游此洞。明徐霞客游后有此洞“弘含奇瑰,炫巧争奇,遍布幽奥”的赞语。洞进出口处岩壁上保留不少宋以来的摩崖石刻。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廖九峰为玉华洞修志7卷,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邑人廖云友重修《玉华洞志》。全洞有两条通道,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黄泥洞、溪源洞、白云洞等6个支洞和石泉、井泉、灵泉等3条宽1至3米,深不及膝的小阴河组成。洞内小径盘曲,有“琼楼玉宇”、“渴龙饮水”、“朝天曙色”、“蓬莱叠翠”、“雄鹰独立”、“风飘泪烛”等180多景,均为石灰岩溶蚀而成,其中尤以“仙人田”、“炼丹炉”、“荔枝柱”、“苍龙出海”、“童子拜观音”等形象最为逼真。进口为“一扇风”,风声不止,出口是“五更天”,可以使人体验到由昏暗转为光亮的景色。
一、景源评价的定义
风景资源可以视为一种潜在风景,当它在一定的赏景条件中,给人以景感享受才成为现实风景。
景源评价就是寻觅、探察、领悟、赏析、判别、筛选、研讨各类景源的潜力,并给予有效、可靠、简便、恰当的评估
二、景源评价的原则
评价者必须在兼顾现场休察感受和社会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评价,把主客观评价结合起来,防止并克服在现场踏查与资料分析之间的片面性理论及其评价效果。
景源评价方法应采取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办法。
针对该风景区的评价对象和具体状况,探讨并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相应的评价指标,有必要时进行试评和调整,对于独特景源,宜作单独评价。
景源评价的内容
1.识别景观资源
景观资源识别的任务是要识别具有保护意义的景观,即:
①具有美学意义和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
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貌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③具有科学意义的景观,如特殊的或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④具有观赏价值的农业景观:如特产地、特色农业、园圃等。
2.评价景观影响
现代经济社会活动对景观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如下不同的层次:
①政策层次,即政策导致的宏观影响。
②规划层次,即各种发展规划导致的景观影响。
③建设项目层次,即各种开发建设活动导致的景观影响。
3.评价景观价值
1.评价自然景观的价值
自然景观的价值主要是指景观作为旅游资源的现实意义和潜在价值,还包括作为一般审美对象所包括的社会经济价值。
2.评价人文景观的价值
人文景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方面,也包括诸如科学价值和使用功能方面。
3.评价城市景观的价值
城市景观的价值主要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城市风貌和特点的决定性因素。
三、景源评价的步骤
1.景源调查
1.景源调查的目的
通过风景资源调查,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调查区风景资源的数量、分布、规模、组合状况、成因、类型、功能和特征等,从而为风景资源评价、旅游管理和规划部门制定风景区总体规划提供具体而详实的资料。
通过风景资源调查,建立风景资源上述各方面的数据库,并联接到区域信息库中,从而起到摸清家底的作用,使区域风景资源的管理、利用和保护工作更趋科学化和现代化。
通过风景资源的定期调查,及时更改和修正数据库信息,可以使旅游管理部门动态地掌握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状态,获得及时、准确的相关信息,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1.2.景源调查的内容
1.2.1.基本区域特征调查
自然条件调查: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土壤和植被特征,动物特征,环境背景。
社会环境背景调查:调查区的社会治安,调查区的人口,当地居民的文化素养和宗教信仰,物产情况,调查区的历史文化,调查区的民俗风情。
1.2.2.调查区开发条件与开发现状调查
调查区的经济状况:工农林牧等产业产值、产量,地方经济特点及发展水平,年人均收人情况。
内外交通条件:调查景区内现有各类道路等级、里程、路况、行车密度,区内交通方式类型,调查景区到依托大中城市、飞机场、火车站、港口的距离,以及车站与港口的等级,调查景区到现有铁路、等级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的距离。
基础设施条件:给排水条件,变压电供应情况,内外交通条件,旅游接待服务设施。
不利条件:多发性气候灾害,突发性灾害,其他不利因素。
2.景源筛选及分类
2.1.景源分类的原则:
①性状分类原则,强调区分景源的性质和状态。
②指标控制原则,特征指标一致的景源,可以归为同一类型。
③包容性原则,即类型之间有较明显的排他性,少数情况有从属关系。
④约定俗成原则,社会和学术界或相关学科已成习俗的类型,虽不尽然合理而又不失原则尚可以意会的则保留其类型。
2.2.景源分类的具体类别:
①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共有6类,74种基本类型
其中,6类指: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与建筑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②旅游资源分类分级分态系统:共有3个景系,10个景类、98个景型
其中,3个景系指:自然景系、人文景系、服务景系。
10个景类指: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气候生物景类、其他自然景类、
历史遗产景类、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其他人文景类、
旅游服务景类、其他服务景类。
2.2.景源分类的具体类别:
③风景资源调查内容分类:三层结构,即大类、中类、小类
大类按习俗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类
中类基本上属景源的种类层,分为8个中类:天景,地景,水景,生景,园景,建筑,胜迹,风物
小类基本上属景源的形态层,是景源调查的具体对象,分为74个小类
3.1.评价指标
风景资源评价应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对风景区或部分较大景区进行评价时,宜选用综合评价层指标。
② 对景点或景群进行评价时,宜选用项目评价层指标。
③ 对景物进行评价时,宜在因子评价层指标中选择。
3.2.分级标准
根据景源评价单元的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值和吸引力范围,评出风景资源等级,景源评价分级必须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五级。
特级景源应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
一级景源应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国家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省际吸引力。
二级景源应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际吸引力。
三级景源应具有—定价值和游线辅助作用,有市x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
四级景源应具有一般价值和构景作用,有本风景区或当地的吸引力。
4.景源评价结论
风景资源评价结论应由景源等级统计表、评价分析、特征概括等三部分组成。评价分析应表明主要评价指标的特征或结果分析;特征概括应表明风景资源的级别数量、类型特及其综合特征。
以xx玉华洞为例,依据其分类标准,玉华洞风景名胜区内的风景资源涵盖了二大类、八中类、四十六小类。具体分类列表如下:
2、景点及评价
景点评价结果
xx玉华洞风景名胜区计97个主要景点参评,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进行逐项评定,得出评价结果如下:
1、特级景点3处,占3.1%;
2、一级景点14处, 占14.4%;
3、二级景点24处,占24.7%;
4、三级景点25处,占25.8%;
5、四级景点31处,占32.0%。
景区评价结果
1.玉华洞景区:具有号称“闽山第一洞”的玉华洞,和被徐霞客称为“山骨棱厉,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态”的天阶山,自然景观价值很高,为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
2.龟山景区:具有深厚的人文景观价值,其主要景点宋朝大理学家杨时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上的风水树木也保护很好,同时白鹭栖息地也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3.曹溪景区:具右碧谭秀木的溪流景观,漠村溪不仅水质良好而且适合漂流,自然景观价值较高。
4.湖管景区:具有保护良好的亚热带森林,种类众多的动植物资源,自然景观价值较高。
5.银华洞景区:具有以银华洞和石灰山为主体的岩溶景观,其中银华洞具有自身特色,岩溶景观和自然地质资源的价值不比玉华洞逊色。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