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报告】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专题系列讲座教案:
第一讲“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
本讲中心
明确“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实施过程。
课前安排
下发“《研究性学习学习包》自读练习”问卷,了解学生对“研究型课程”的了解程度,对课题研究的兴趣点,对学校开设这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问卷形式,让学生初步接触“研究性学习”的一般内容,培养兴趣。
设计“powerpoint课件”:①关于“研究型课程”的概念、例证、对比用图表;②关于杨浦高级中学一个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展示。
讲述要点
导言
--对学生完成“自读练习”的情况作简要小结
肯定“参与意识”;肯定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读、议、提可见)。
指出存在的问题:对这类学习的性质的理解还较肤浅;自信心、主体意识还不强。
--对学校的总体计划作简单介绍:
见“实施方案”,补充强调:
本系列讲座的内容和作用:从有学生提出“讲一些理论”的要求出发,强调“启发性”,不是“研究型课程”的本身!
与“系列讲座”并行的也组织一系列讲座,主要作用是由各方专家介绍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其主要作用在于“拓展视野、启发思路”,仍不是“研究型课程”本身!
从12月起组织小范围骨干训练的“研究型课程”,才是真正的开始;希望每个同学积极报名参加。寒假开始,将全面开展,每个同学都要完成一定的课题,取得相应的学分!
本学期本课程的考核:四次作业的情况;参与试点的态度。
什么是“研究型学习”?什么是“研究型课程”
--过渡:从评点学生的认识着手:
主要有三类“误区”:①看作“课内的延伸”;②等同于“课外活动”;③是一种“积累知识”的方法。--不了解课程的意义与实质。
主要有三种“片面的理解”:①是“实践性很强的课”;②是“合兴趣,脱离题海的课”;③是“研究至今仍无法理解的问题的课”。--未全面理解课程的应为和难为。
--提出:到底应该怎样正确理解“研究性学习”“研究型课程”呢?
从“学习的革命”切入--
教育面对着“信息爆炸”有两条思路:
一条思路是“高效的学习”。这条思路的基本假设是: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学习潜能,学习方式的革命将成倍,甚至十倍、百倍地提高人的学习速度。因此,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应该特点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包括各种快速阅读法、记忆法、思维技巧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学习的革命》一书就是这个思路。但“高效的学习”,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的效率。它强调“授人以渔”,但实际上并不关心打到的是什么“鱼”。高效的学习所追求的,首先是掌握知识的量而不是质。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业时代注重单位时间效率的观念。
另一种思路是“研究性学习”。这条思路的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应该提供研究性的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研究性学习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研究性学习也讲求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二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
研究性学习与高效的学习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但从学校教育的时代特征来看,研究性学习无疑应该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中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的教学组织形式将是研究性学习加上个别化的集体教学,并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中教学形式的主要特征。(参见《上海教育科研》2000⑴张肇丰/文)
--追问:那么,“研究性学习”与我们已经十分习惯的学习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让学生阅读“指导手册”p1“写给学生的话”的内容,点出许多同学在阅读时未能全面的理解。
展示“电脑幻灯”,明确从书上概括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为核心,做到四点:“批判的精神;亲身的实践、真实的体验、能力的综合、合作的锻炼”。
讲述:如果把我们十分习惯的那种学习方法称之为“接受性学习”的话,那么,与之相比,“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为:(出示“电脑幻灯”)
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学习材料出自教师学习材料来自问题
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解决问题来聚集学习内容
要求教师清晰准确的讲解要求教师提供资源培养气氛
通过习题验证巩固知识通过习题去吸附知识
对上述文字中的有关概念略做解释。提一下习题在这里具有“海绵式”的特点。
扩展:以“交通问题”为例(见“电脑幻灯”)说明之。
--给出“研究性学习”的定义:(见“电脑幻灯”)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研究专题(课题、主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其着眼点就是要改变学生那种单纯地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开展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技能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的培养得到落实。
--追问:“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有什么区别?
讲述: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应该贯穿在整个学校教育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现行的所有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都可以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加以引入,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新编制的各门课程中,已经安排了体现这种学习方式的内容:
生物--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收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收集有关生态农业的信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设计一个农业生态系统;通过调查,对社区的生态系统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物理--调查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研究用电量与电路负荷的矛盾,雷电通过电磁感应对计算机等电器的破坏等问题;讨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氟利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氟利昂中某些物质与臭氧的作用,臭氧层与人类的关系,臭氧层空洞对策。
历史--分析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世界近现代史上著名科学家传略、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化学--调查市场补钙保健品的种类、钙的存在形式和钙元素的含量;调查本地区燃料的种类、性能、发热量、价格以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使用的建议;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使用范围、性能价格比以及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和价值。
地理--观测月相,记录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尝试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找两副或两副以上不同时期的家乡地图,看地理要素的变化,结合该区域面积、人口等统计资料,分析变化的特点和原因;了解家乡种植结构的变化,为学校设计一个绿化方案。
数学--分析说明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等。
但是,“研究性学习除了上述普遍性的、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各学科教育中予以实施外,还必须有规定性课程的实施渠道,即必须有列入课程计划,作为一种有目标、有实施要求、有评价的课程实施渠道,这就必须设置研究性课程。通过主要采取研究性学习方式实施的研究性课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一种现代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学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总之,设置研究性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对于学校创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突破性的改革,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给出:“研究型课程”的定义:(用“电脑幻灯”)
所谓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这种课程的“研究性课程”最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实施“研究型课程”时。我们学什么?怎么学?
--先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从学生对“学习包”的误解引入:讲清:“学习包”的作用:方法指导、思路拓展。本身不是课程学习的对象,这又是与传统的课程教材不同之处。
进一步强调:这门课程学习的来源应该是:生活中的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调动已经掌握的、还未掌握但已有方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学习、提高自己。(举例:这次有同学提出“俄核潜艇能否打捞上来”的问题所吸聚的知识、能力)
--应该怎么学呢?
先看一个成功的实例:杨浦高级中学高一(10)班一个学生的课题经过(用“电脑幻灯”,边展示、边做说明)
最后,归纳成“流程图”,要求学生对照“指导手册”的内容自己分析。
杨浦高级中学课题型课程--学生个案选(之一)
《汉语新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杨浦高级中学高一(10)班袁忞忞)
课题的概况(摘要)
确定课题的原因:
课题研究拟采用的方法:
研究预期的目的:
①期望通过调查,摸清当前汉语新外来词吸收和应用的现状,并设法与以前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与应用进行对比,探讨我们民族新外来词吸收和运用的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②希望通过从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中检索外来词这一枯燥而烦琐的工作培养自己严谨耐心的学习习惯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③通过课题研究,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扩大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课题组组成:
2.课题活动记录与自我评价表
第一次活动记录--师生,学校,确定课题方向
第二次活动记录--师生,学校,确定课题
第三次活动记录--学生,书城,采集资料
第四次活动记录--学生,家中,搜索资料数据
第五次活动记录--师生,导师家中,汇报进展
第六次活动记录--学生,学校、家中,撰写论文
第七次活动记录--师生,导师家中,审阅修改论文
第八次活动记录--师生,课题总结
3.学生自我评价表
4.课题报告:汉语新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导师、本校指导教师评价表
6..社会、家庭反馈评价表
7..导师致康士凯校长的信件
8.学生参加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9..课题组综合评价表
我们应该怎样学好这门课?
--给出四句话十六个字:
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踏踏实实,力求创新
结束语
(略)
作业布置
--作业:我身边的课题
1.研究型教学工作总结
2.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3.体智能课程教案
4.管理概论课程论文
5.毕业论文课程总结
6.小学地方课程课件
7.心理学课程论文
8.课程设计论文
9.早教中心亲子课程教案
10.课程改革论文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