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古以来都身负建国君民、教化人伦的责任,新时代教师的社会担当必然有新的内涵,身处新时代的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01.教师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使命根本。教师工作关键在于“传道”,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透过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到学生心田之中,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把学生培养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教书育人工作不能只限在课堂中、课本上,更需要扎根大地、扎根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联结起来,让价值观教育落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创新多元公益活动、服务学习、感恩教育,去播撒社会责任意识的种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从小我走向大我。另一方面,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社会小公民”的身份角色,真正的达师应在尊重学生性情、经验和生活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人格的感化,赋予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自主权,不断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02.教师要身先垂范社会责任担当
有学者曾经指出:“人师是指那些能体现道义,能用人格感化学生,能以己身为学生、为社会民众作表率的教师。”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必须要身先示范。美国教育家吉鲁就曾指出:如果教师要把学生教育成为积极的、批判性的公民,那么他们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转化性知识分子。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教师必须首先要做良好社会公民的表率,要肩负知识分子这一社会角色。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体现价值,更要在公共生活领域中实现社会价值。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包括基本政治活动、社会治理活动和基层公共生活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尤其是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作为知识分子代表更加需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发挥引领和组织功能,促进社区整合,促进政治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志愿公益活动,更好地促进形成积极广泛的民间力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进一步提高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教育工作者对于社会公共生活和志愿公益活动的参与,对于学生来讲是一种榜样,对于其他民众也是示范,教师以自身行动来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才是尊师重道之风得以形成的内核所在。
03.教师要在使命担当中求成长
承担社会职责、广泛参与公共生活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一种责任,其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会和资源。教师的工作容易陷于日复一日的工具性活动中,在教学技术化陷阱中,逐步成为只能授业解惑的经师。而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更多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只是不断帮助教师在技艺层面臻于极致,但却忽视了教师作为全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发展。
因此,使命担当本身给予教师新的生长机遇。一是教师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能更为深入地探讨伦理、社会和政治尺度上的一般性、根本性问题,从而能超越一己之得失而在更广泛的制度体系层面去审视教育活动,从而浮现和彰显教师工作的德性维度;二是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能帮助其保持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了解不同人群的教育立场,日本等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就安排有社会研修,目的就是让教师从社会其他部门需求来思考教育目标与功能;三是教师在践行服务国家使命过程中,能更深化对教师专业的身份认同,追问教育的意义及其终极价值。如果说教师的工作是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那么使命担当则能唤醒教师的本真德性和精神主体。教师唯有在践行使命担当中不断认识自己、觉察自我并实现价值自觉,才能真正担负起学生引路人的角色。
新时期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摘要: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说教师除了传道授业外,还要为学生解答人生的疑惑。这样的老师在当时已经是了不起的长者了,但在今天看来,他们还只是停留在被动地等学生有"惑"才解的阶段。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今天的教师更应主动地在学生成长的人生之路上亮起一盏盏明灯。教书固然重要,而“育人”更是每个教师都应放在首位的职责。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师;责任与使命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99-01
xxx第五中学的特级教师金魏松说过:"做为教师,最大的价值就是对学生产生正确而深远的影响,而做到这一点,没有思想的力量、情感的力量以及责任的力量是不行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传递知识,守护人类核心价值观念外,必须具备一种批判精神,一种反省意识和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
我国的素质教育实施了好多年,给学生减负也喊了许多年,在一些地方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威慑下,各地的应试教育风气依然很浓,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寒暑假补课,定大量的复习资料,在一些小城市还很盛行,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要改变这一切,并不是没有人努力过,可以说,每年都有许多青年教师用自己全新的教育理念,通过调整教材,改变教法,开发新课程资源等手段,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丰富起来,这样的课也深受学生的欢迎。然而在实践中,他们不断遭遇挫折,既有来自同事的,也有来自家长的,更有来自领导的批评、冷眼、嘲笑,加上统一的考试制度,单一的评价标准,使得他们所教学生的"分数"往往很低。于是,有小学教师哭着向家长和学校保证"再也不实施素质教育了",有家长认为锐意改革的教师是"胡闹",要求自己的孩子转班……过不了几年,这些教师的热血不再沸腾,棱角被磨平之后变成了年轻的"老"师,成了学校和家长都"放心"的"优秀教师"。于是就有了更多的“教书匠”。沉于题海中的教书匠,怎能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呢?怎能对学生产生深远而正确的影响呢?怎能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如果教师不警醒,不反思,国家素质教育的政策只能流于我们疲于应付甚至懒得应付的形式,我们所谓的成功学生也只能是除了录取通知书以外一无所有的悲哀者。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对学生产生正确而深远的影响呢?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并自觉地为学生将来的成长争取一片尽可能大的天空。
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市场经济在改变我们物质生活的同时,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被誉为"红烛"的教师,从选择这一职业那天起,就注定了要奉献的,奉献是教师永恒的精神。教师在奉献精神的指引下,才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而一个优秀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生活和事业热情执着、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不掺纤尘的爱心、公正正直、固守自己做人的准则的人,这些也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所必备的品质。
除了加强自身修养,教师还必须具备一种教育情怀。目前我们很多教师还缺乏这种深厚的人文情怀,或者说这种人文情怀迷失在书山题海中,在各地都要求出“成绩”的形势下,教师们忽略了对学生的爱、尊重、信任、宽容和平等,忽略了学生千姿百态的、丰富多彩的差别,忽略了去小心呵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学上也逐渐失去了创新精神。而这忽略的一切对于学生的一生来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又是多么重要啊!
上海一位数学特级教师,他的小学数学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影响。有一天数学课上要考试,他由于踢足球摔断了膀子,绷着绷带不能写字,老师走过来轻轻对他说:"不要急,你说,我帮你写",老师就这样帮他答完了卷子。老师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了他温暖和真诚的关怀。后来他的数学学得很好,考上了大学,并成为一名数学特级教师。
九十岁高龄才开始学剪纸的李淑芬老人,几年来创作了大量精致的作品。她创作的几十副关于奥运题材的剪纸作品,在20xx年北京奥运会时送给了每一个国家的代表队,让中华文化传遍了世界。她说是当年在燕京大学时,陶行知老先生教育他们要实事求是,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教诲影响了她的一生。
少年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求学时期,也正是有孔昭绶、徐特立、杨昌济等一批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富有民主精神、创新精神的教师,才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群以天下为己任的热血青年。那些教师不但给了毛泽东的一生以积极的影响,也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作为知识分子,教师应承担起知识分子的责任,具备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起码的良知、高尚的人格、清洁的精神,具备对于整个社会的一种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用自己热情的教育情怀对教育现实进行批判,对自己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深刻反省,与应试教育适度对抗,对教育理想执着坚守,对应试时代教师的尴尬命运勇于承担。
当然,要求中小学教师完全对抗应试教育是不现实的,但是,一个具有教育理想主义情怀的教师,会自觉地拒绝世俗强加于教育的种种枷锁,会在应试的夹缝中为孩子将来的成长争得尽可能大的一片天空。而千千万万具有这情怀的教师则完全可以形成一股合力,形成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从批判走向建设,最终影响和改变中国教育。
长久以来,我们正是因为过多地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才使得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只有千千万万的普通教师觉醒起来,意识到自己对教育的这一份责任,才能够最终汇成滚滚洪流,冲破应试的樊篱,为教育争得一片光明的未来。
新时期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
我之所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也是缘于从小就有这么一个梦想,如今梦想成真,那些曾经是梦想中的镜头还清晰在眼前。
当我第一次站在你们面前,面对几十双真诚的注视着我的双眼时,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身上责任的重大,你们每个人的未来在那时好象都与我连在了一起。
责任感,使命感,这两个沉甸甸的词汇意味着我们要去承担,要去奉献,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十年的时间将一个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尤其是那些家庭有特殊变故的学生,我们要用真诚的交流,热情的鼓励,耐心的帮助,让这些孩子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学生的成长呼唤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而学生又有一种特殊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此我们老师的责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老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小至办公桌上一本书的放置,教室内书写完毕的一个小粉笔头的处理,大到对社会对国家的态度和言语都会影响的学生,所以我们要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同学们,作为学生你们的责任是不是也应该从小事做起呢?每天问一问自己,今天我充分利用时间了吗?上课的时候积极动脑了吗?今天我独立完成作业了吗?不懂的问题解决了吗?今天班级任务完成了吗?我主动帮助同学了吗?今天父母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是否想到父母辛劳。
同学们,你们就如同一枚枚等待被点燃的火种,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其主要责任和使命就是如何用我们的星星之火去燎原,去引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作为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老师们让我们用内心的责任与使命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真心凝成团结,一起为明天的更加辉煌而努力奋斗吧,让我们满怀豪情的告诉天下,教书育人,舍我其谁?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