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影响与保障措施分析
摘要: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热点,虽然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已在政府的领导下针对食品安全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食品安全质量的有效提升。但由于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涉及到管理、生产工艺等诸多方面,因此,便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的同时注重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生产与管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
关键词:食品安全;管理因素;污染因素;工艺因素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于饮食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频频发生,分析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并落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迫在眉睫。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完善的饮食安全保障,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食品安全的几大主要因素,并就强化食品安全保障的措施提出几点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1食品安全概述
所谓食品安全,主要是指无毒无害、符合应有营养要求并且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2]。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食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基本属性: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营养成分与营养价值;其次,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其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再次,符合人类长期形成的食品概念,即具有良好的感官属性。
2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
2.1管理因素
2.1.1法制体系综合实际来看,我国政府能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20xx年10月1日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确立了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度,明确了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修改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然而,在微观监管层面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在网购食品的监督管理方面,缺乏相对完善的法制体系,存在较大明显的弊端与滞后性,往往都是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后才会采取补救措施[3],并未提前做到防范于未然,既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同时亦在无形中对我国的食品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2.1.2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由于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目前从事一线食品监管工作的队伍专业性人才严重不足,甚至个别乡镇一级的监管部门根本就没有专业人才。对食品生产企业、流通经营企业及餐饮企业的监管大部分只局限于检查企业相关资质证照、生产经营环境、委托监督抽检,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查看食品生产原材料、加工工艺和流程,不能发现安全隐患,也不能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见。这就导致食品安全的监管队伍力量较为薄弱,很难从实际意义上满足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需求。
2.1.3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情况获证企业都具有相对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大型企业执行情况较为理想。个别小型企业尤其是家庭作坊式企业为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质量管理体系执行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食品生产企业检测实验室操作人员能力确认问题、检测设备未经检定/校准问题、产品自检率造假、出入货溯源登记不完整及非法添加等情况较为严重。食品生产经营从事人员的行业自律性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2.2污染因素
2.2.1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业化、城市化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但同时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困扰。无论是水资源、土壤资源还是大气资源中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方式又转入到人类的饭桌上,很大程度上为食品安全埋下的隐患[4]。
2.2.2化学污染在食品化学污染方面,主要以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使用为主,容易对农产品、农副产品等带来极大的污染,影响食品的最终食用质量。常见的化学性危害有重金属、自然毒素、农用化学药物、洗消剂及其他化学性危害。食品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食品加工过程中有毒金属以及植物生长过程中从含高金属的地质中吸取的有毒重金属等三个途径。自然毒素有的是食物本身就带有,例如,发芽的马铃薯(土豆)含有大量的龙葵毒素,有的则是细菌或霉菌在食品中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
2.2.3生物污染一般情况下,生物污染载体主要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肉眼无法直接察觉。如果食品生产加工厂在生产环节中缺乏对食品生物污染的检测与管理,加之其他方面的疏忽,很容易在无形中造成食品生物污染。例如,20xx年12月青岛日报报道的金锣火腿肠一口咬出塑料馅,20xx年6月黄河口晚刊爆料的“潍大”牌袋装驴肉中一口咬出一团毛等。
2.3工艺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的食品生产与加工工艺日新月异。出于安全性考虑,我国对人工色素使用有严格的用量和用法规定,但不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生产者为美化食品的外形,无视有关法规滥加滥用。例如,滥用色素增添食物的颜色、滥用增白剂漂泊面粉等。根据大众饮食调查结果发现,油炸、烧烤等是当前较受欢迎的食品加工形式,虽然食品味道满足了大众需求,但有不少医学研究表明,这样的加工形式会在无形中产生一定的致癌有害物质。同时,倘若加工过程不规范合理,还会引发其他食品安全问题。
3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与建议
3.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制体系
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治体系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相关部门务必要严谨法律法规用语,将法律法规条款中的漏洞最小化,同时对食品安全法制体系进行更为完善的修订。对于违法违规的行为应适当加大惩处力度,尤其对于不顾公众安危只一心谋求私利的不法单位或个人应予以严厉惩处,以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杜绝不法念头。其次,务必要确保食品安全法制体系的有效落实。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最大化发挥人力资源等的作用,积极组建规范合理的执法部门并确保其严格执法,始终维持食品安全执法工作的完善性,严肃法纪。3.2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管体系注重提升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以保障大众饮食安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发展以及伟大中国梦的必经之路。首先,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相应的食品安全监测信息系统,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将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其次,打造相对固定的高素质监管队伍,注重队伍的专业性人才建设,提高队伍的综合管理能力及水平,对企业进行专业性的指导与帮扶,对购买政府检测服务的第三方技术机构进行全过程的量化考核。再次,务必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以及结合大众的实际饮食需求,注重对食源性疾病的病原体检测与溯源能力的不断提升,有效防控生物性食源性疾病。
3.3明确食品行业规范并注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建立食品行业规范是确保食品安全的一大有效保障。因此,应依据优胜劣汰的原则勒令限期整改或直接关停不符合食品生产条件的企业。同时,相关部门还应促进食品企业间的沟通交流与团结协作,共同研究和发展先进的食品生产加工技术,携手共创食品安全环境。
4结束语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民生问题,同时更是影响国家各方面是否能够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制体系,将食品安全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实到位,确保食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规范合理,给予广大人民群众最大化的食品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红乐.食品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方法探究[J].现代食品,2019,(15):145-147.
[2]胡晓涛.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与食品生产全面质量管理[J].食品安全导刊,2019,(15):22+38.
[3]李丹,刘朋.影响食品检验准确性的控制因素与改善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19,(03):113.
[4]黄英杰,许娜,常南.浅析食品接触材料质量及安全监管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19,(03):15.
作者:古毅强 单位:xxx增城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篇2耐药性对绿色食品安全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畜牧养殖中广泛的应用抗菌药物,已经成为了当前畜牧业的发展趋势。虽然,抗菌药物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畜牧业抵抗外来疾病,但是长期的使用,就会产生耐药性。有些抗菌药物的制成,大多都含有较多的化学物质,极大地影响着食品安全,并且还会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就应做好关于耐药性对畜牧业发展的研究工作,确保认清抗菌药物使用的利与弊,做到扬长避短,以此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抗菌药物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耐药性;畜牧业;食品安全
我国是畜牧养殖大国,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于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畜牧业广泛使用甚至滥用抗菌药,有效的增强了畜禽的耐药率,使得耐药水平变得越来越高,以此就导致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畜禽病原菌耐药性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样不仅会给整个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而且还会引发食品安全、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本文就针对关于耐药性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面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应对措施
1.1加强优化耐药性监测网
耐药性监测网的使用,可实时的追踪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通过分析相关耐药性数据,就能及时的发现药品可能存在的耐药性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这对于有效的防控耐药菌传染病的爆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许多国家都建设了耐药性监测网,但是大多都是针对患者的监测,对于动物耐药性的监测还少之又少。因此,为了避免耐药性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各国就应加大对动物、环境耐药性的重视,建立较为完善的耐药监督系统,以此就能避免畜禽出现耐药性。
1.2严密监控抗菌药在畜禽养殖中的使用
为了避免养殖人员出现滥用抗菌药的现象,就应做好对抗菌药使用的严密监控,确保有效的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其中,抗菌药生产企业和经销商应积极的与兽医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并收集和分析相关的生产和销售记录,确保能够了解不同品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此就能给有关抗菌药物的再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此外,畜禽养殖场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档案管理,将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详细的记录下来,避免出现过量使用的情况。在畜禽养殖场中使用抗菌药物,应确保在具备执业执照兽医指导下进行,并严格的按照药品的使用剂量进行喂养,以此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抗菌药物的积极作用。
1.3规范管理制度,启动政策法律施压
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可给有关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发展方向。因此,就应做好管理制度的规范工作,确保通过法律措施,来实现对抗菌药物的合法化管理。因此,国家不仅要加大对抗菌药物生产的监控力度,更应建设一支专业素养强且综合能力高的兽医队伍,确保促进抗菌药物的正常使用。有关部门还应做好抗菌药物市场秩序的整顿工作,并建立较为完善的畜禽养殖抗菌药物的管理法规,以此就能给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指导性方向。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做好对养殖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提升养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够让养殖人员意识到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性,以此就能有效的规范养殖人员的行为。而对于滥用抗菌药物的行为,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对其的惩罚力度,确保实现对市场秩序的整顿。
2结论
不断的研究与分析耐药性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对于有效的降低耐药性对畜牧业养殖的危害,提升畜牧的养殖质量以及促进畜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畜禽耐药性产生的原因,进而从加强优化耐药性监测网、严密监控抗菌药在畜禽养殖中的使用以及规范管理制度,启动政策法律施压三个方面来充分的发挥出抗菌药物使用的积极性作用,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于洋,方亮星,周宇峰,等.畜牧业发展中抗菌药应用的“利”与“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2):152-162.
[2]方廷松.从根上查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禽畜肠道常见疾病防治国际研讨会之创新思维[J].中国动物保健,2010(5):10-11.
作者:普布卓x 单位:那曲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总站
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篇3谈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质量安全的影响
摘要:食品行业在给消费者提供各种食用性商品时,必须对其质量进行保障,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在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消除安全隐患时,不能忽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通过多种不同的检测技术,能够及时地将存在问题的不合格食品筛查出来,避免其混入到市场中,构成负面影响。本文主要研究食品安全监测技术带给食品质量安全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质量安全;影响
食品安全关系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因此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问题始终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在对食品安全质量加以保障时,可通过进行安全检测来实现,当前有很多用于食品检测活动中技术,均能够将食品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一一检测出来,由此可知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运用检测技术的重要性。现探讨食品安全质量与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相关的问题。
1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分析
1.1超声检测技术
检测食品时可应用超声波技术,对食品物料与低量超声波间的相互作用加以检测,确定作用的形成程度与具体类别,以此了解食品的化学物理性质,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危害人体的物质。进行超声波检测后,可确定食品的实际安全程度。
1.2纳米检测技术
常用的检测食品安全的技术尚存一些问题,具体有气相色谱法、薄层层析法与酶联免疫法等,但是一些检测方法在应用期间容易受到外部其他的因素的干扰,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比较低。通过纳米技术可直接从微观的角度来检测食品,缩减误差,规避检测偏差,提升检测精准度,需推广应用纳米检测技术。
1.3红外光谱检测技术
红外光谱技术是依照红外线和分子作用出现的分子振动现象及其原理,记录分子吸收红外光之后所表现的振动模式,形成红外光谱,通过对红外光谱的分析和记录,归纳食品中相关的检测指标,得出食品的有关性质和安全特性,鉴别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和相关的污染物的种类,分析食品中的污染物。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全面检测到食品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对食品的检测更加科学、更加有保障。
1.4色谱检测技术
色谱检测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离方法,通过物质之间固有的沸点、吸附性质等物理化学差异,实现对混合体系的分离与分析。以色谱仪为载体进行检测工作,对不同化合物与色谱柱固定相之间存在的差距相互作用,导致不同化合物留出色谱柱的时间也不同,从而达到分离效果。
2食品质量安全受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影响
2.1有利于对食品安全进行保障
首先应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够对食品的质量情况与安全情况进行掌握,确保通过检测的都是安全的食品,从而确保人们的饮食质量与安全。然而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新的食品安全问题显露出来,借助检测技术,可监管市场上的各类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监管部门结合检测结果落实监管工作,其工作可更加顺利地进行。检测技术将必要的保障提供给食品的购买者,使其能够健康地食用食品,不会产生安全方面的问题。通过食品检测可对一些违法商家进行打击,对社会秩序进行有效维护。
2.2有利于对食品安全市场的基本秩序进行维护
通过设置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的环节,更全面地完成食品监管任务,对当前的市场秩序进行有效维护,消除食品市场中的乱象。当食品市场中产生食品安全隐患,将出现不平衡、不公平的现象,导致人们对于食品生产厂家形成信任危机,在购买食品时优先选择外来或者进口的食品,给国内的食品行业造成冲击,影响行业发展。通过检测技术,生产厂家可先进行自我检测,将不合格的产品找出,而后,相关工作部门继续进行检测,层层把关,使市场中的食品均能够符合标准,商家也应遵守秩序,主动地对有害商品进行抵制。
2.3有利于保障食品质量,推动外销
检测技术对于各类不同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保障性作用是极为突出的,通过检测可以提升国内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不被直接埋没,但是国外在检测食品的工作中运用了极为先进的技术,因此国外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了更大的份额,国内食品受到检测技术与监管的影响,产生了滞销的情况,由此可知食品检测对于食品销售的重大作用,应当强化检测力度,对食品安全水平进行提升。
3现存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
工业生产中产生一定量的垃圾,部分被直接输送到周边的水域中,长此以往,水质被污染,一些重金属元素与有机污染物可能进入到水中的水产品中,造成水产品养殖污染问题。在作物生长期间,将其他不同的物种所具有的基因转移到作物中,融入其中,可使作物形成更强的抗性,同时也能够提升其产量,但是其安全性尚有一定的问题,一些转基因食品可能会使食用者出现过敏的情况,还有品质裂变、营养成分也形成变动,还会形成生物毒性。制备化学制剂的水平持续提升,市场中也进入了不少新的杀虫剂与农药化肥,一些生产者只考虑到提升产量的需求,人们使用了更多的生物制剂,给种养殖业的食品构成负面影响,加剧了此领域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一些生产厂家使用生物制剂是为了将食品的保质期延长,但是也造成了毒素与微生物污染,杀菌工作不到位,微生物未被有效杀除,食品安全无法保障。
4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问题分析
4.1检测精准度问题
食品安全事件仍旧没有被有效制止,当前的一些事件给社会造成持久地影响,相关部门需关注食品检测以及监管环节中的问题,给食品安全质量构成影响的因素有不少,如果生产食品期间,卫生并未达到标准,食品可能因此而变质,部分商家在运用食品添加剂时,出现超范围与过量使用的状况,或者应用不符合标准的物质,检测部门针对上述问题,可能无法精准地检测出具体的食品问题。在精确检测与快速检测工作实施期间,多次检测获取的检测结果可能并不相同,检测信息出现偏差,即使完成检测的食品仍旧没有排除安全隐患,未被检测的食品可能存在更加严重的隐患问题。
4.2检测技术发展相对缓慢
食品生产体系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工业化程度,因此生产效率高,可给市场提供各种类别的食品,食品监管与检测部门面对着极大的工作压力,需要对食品展开检测,为了满足现有的食品质量检测需求,应采取快速检测的方法,然而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一些检测人员并不熟悉这种检测技术,导致快速检测工作受到阻碍。
5强化食品安全检测的可行举措
5.1对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进行完善
基于食品安全与食品检测的在重要性,同时考虑到当前存在的食品检测技术应用问题,必须对现有的检测系统进行改进与调整,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履行工作职责,做好检测安排工作,确保检测食品安全的任务能够切实完成,对当前检测系统中的不足进行补充,强化检测人员的工作意识,使其能够规范地进行检测操作,避免在检测实施期间形成错误的操作,各个工作部门需针对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管工作加强联系,在工作中积极地进行沟通,快速建设起完备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系统。
5.2充分运用生物检测技术
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中可发挥出极为强大的作用,在生物检测活动中,被检测的食品需要与生物材料形成反应,生物技术能够识别具有特异性的生物,以极高的效率将异常的部分精准地检测出来,以此将检测食品安全的准确性与检测实施效率都充分提升,对于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还需继续下去。
5.3创新研发新的食品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就是检测技术,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实施检测工作,采取正确的操作,才能获得精准的检测信息,对食品有正确的认识,随着检测系统不断发展,食品生产加工与原料应用也产生变动,更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极具必要性,需形成多样化的技术检测系统,运用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技术等,以此对新的食品安全保障需求加以满足。针对转基因食品,可选择有针对性的检测技术,对其安全性进行有效检测,检验时,可考虑应用蛋白质检验技术,以相对偏快的速度来完成对其的检验。在发展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系统中使用的技术时,应当从检测精准度、检测效率与检测质量三个方面进行完善与改进。
结束语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实现,需要做好长期为之付出的准备,本文主要对食品安全质量与检测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检测在食品安全质量的确保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必须对食品进行检测,以确定食品的基本情况,对检测技术需不断开发,弥补现有食品检测手段的不足,强化监测食品市场的力度,消除潜藏的隐患,将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食品提供给消费者。
参考文献
[1]闫绍敏.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影响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9(30).
[2]鄢兵华,袁勇,杜利利.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9,000(015):86.
[3]陈嘉莎,林燕芝,詹铁成.浅析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J].现代食品,2018(07):83-85.
[4]杨娜.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影响[J].食品安全导刊,2017(18):28-29.
[5]路雅婷.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5.
作者:刘爱英 单位:xxx检验检测中心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