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建设,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功能复合齐全、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亲民和谐的温馨家园,实现“社区和美有变化、居民亲近有感受”的新格局,现就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补齐短板和群众感受为导向,遵循“标准化、亲民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在推进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示范创建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先示范后全面原则,运用社区营造、项目包装思路,有计划分批次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推动党政机关、两新组织、驻区单位等各领域与社区党组织联结,动员结对单位参与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建设,引导驻区企业、学校、机关等向社区倾斜,有效聚合资源,实现组织共建、改造共联、资源共享。注重资源整合,实现空间距离较近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之间功能共建、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坚持以人为本、居民主体原则。转变传统政府主导、
大包大揽改造模式,引导群众自主参与改造全过程,坚持改造方案群众议定、改造过程群众参与、改造成果群众共享。始终把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的生活需求作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居民满意程度作为验收评价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坚持把社区综合体改造建设成为服务居民、造福居民的民心工程。
(三)秉承反对浪费、务实节约原则。在改造过程中,坚持“统筹阵地、整合资源、强化服务、突出特色“原则,既要为社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活动条件,又要杜绝大改大建、豪华装修和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要鼓励群众和社区组织、辖区企业众筹、捐赠改造材料、家具、装饰和绿化等,最大限度节约改造经费。既要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活动条件,又要杜绝大改大建、豪华装修和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要鼓励群众和社区组织、辖区企业众筹、捐赠改造材料、家具、装饰和绿化等,最大限度节约改造经费。
(四)立足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原则。坚持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示范点位同步规划。针对城市社区、涉农社区等不同类别,突出群众多元需求和地方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改造计划。
三、改造内容
(一)标准化
1.空间布局优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用房应遵循服务优先和高效实用原则,力争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提倡“一室多用”,提高使用效率,满足“一站式”服务和各类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各种活动需要。运用“可折叠”社区公共空间思维模式,在空间设计时最大限度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多元诉求,对原来行政化、阻隔式、边界清晰的社区一站式服务空间进行空间折叠式改造,形成多功能融合的共享空间。
2.功能设置合理。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区基础上,根据群众需求因地制宜、优化设置其他为民服务的特色功能用房,如社会组织办公室工舞蹈室、培训室、烘焙室、社区法律之家、4点半学校、青年之家等。同时,社区两委干部不单独设立办公室,统在办公区域集中办公。
3.标识标牌规范。按照《xxx社区用房建设规范》和《关于推进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通知》(都组通〔2017〕175号)要求,严格设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各类专用标志。改变传统制度上增模式,可利用平板电脑LED显示屏等多媒体技术,实时播放各项使民服务制度及工作流程。成采用可移动最页式制度
(二)亲民化
4.室内装饰温馨。室内布局温馨宜憩、色彩明丽、活泼灵动,替换行政化办公桌椅,摆放舒适沙发、圆桌、茶几、可收缩桌椅;改“办公柜台”为“服务吧台”,改变便民服务窗口行政化、衙门式设置模式;摒弃挂墙制度、锁窗防护栏等行政化格局,让群众走进社区有“回家”的感觉。
5.室外布景和谐。引导群众开展“我为社区捐盆花”“我为社区捐棵树”等活动为社区增花添彩,利用周边闲置土地打造“可食地景”,鼓励社会组织、在校师生等开展“我心中的好社区”主题活动,用手绘墙画、井盖、天花板等形式展现群众日常生活点滴,打造人情味和生活味相融的格局。
6.文化氛围浓厚。灵活运用我市“山、水、田、林、堰、道、熊猫”等元素,彰显蜀风雅韵、农耕文化;挖掘社区历史,寻找社区记忆,在改造过程中实施“旧物改造”,保留老故事、老物件,植入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属地性的社区符号。组织开展“我为社区捐个物”、“社区文化角”、“共建社区(村史)博物馆共享传统文化“等活动,引导群众自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让群众对社区精神和社区传统有认同感、归属感。
(三)可进入
7.开放时间延长。探索党群服务中心开放式格局,除工作期间对外开放外,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不紧闭大门,正常提供饮木、充电、阅览等便民服务,引导市民树立“社区是我家、保护靠大家”的参与理念,塑造“周边群众可休憩、外来游客可参观”的良好局面。
8.管理方式创新。实行社区两委干部轮流坐班,记录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本社区发生的突发事、急难事。探索运用休息时段、节假日轮流使用办法,引导社会组织、社区自组织、志愿者团队等协商参与社区治理,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公共空间开展公共活动。
9.为民服务便捷。强化窗口服务意识,细化工作岗位和职能,定人定岗、岗有定责、责任到人。设置办事综合窗口,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值守窗口者要担负起“全科医生”职贵,全口径办理所有公共事务。严格实行首问负贵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_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等便民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方便群众。
(四)可参与
10.服务项目多元。针对社区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时段多元化需求,丰富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设置,实现社区群众参与全覆造、综合考虑社区实际,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了解社区大事小情,不出社区实现水电气宽带激费、一卡通充值、法律服务、免费送药上门等便民服务。真正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11.活动载体丰富。通过社区总体营造,孵化本上自组织、社会组织,深入摸排社区群众需求,开展“大手牵小手”周末读书荟“邻里长街宴亲子运动会“法治大讲堂”等活动,让群众有项目可选,有活动可参加,享受家门口的品质生活。
12.治理能力提升。整合驻区(结对)单位、高校、企事业单位资源,以社区服务功能为依托,有条件的社区可探索建立社区培训示范基地,根据多元需求搭建集党员教育、就业创业、家政服务、手工文创等于一体的能力提升平台,培育社区干部能力和群众素养。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方案自十九大以来响应党中央号召服务群众,党建引领。各地区打造党建活动、服务民生、教育娱乐、知识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也是服务于民的便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计严格按照“党建引领、服务为民、多元用途”的基础去实施。
党群服务中心一般在设计过程中结合用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板块:公共服务厅、生活体验馆、文体活动室、党员教育活动厅。各个板块对应的用途不同,如果是小型社群服务中心各大服务厅存在功能重叠区。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各个厅的设计主要用途。
公共服务厅:主要是当地区域政府办事服务窗口。比如;办理居住证、住房登记、老年服务等等。
生活体验馆:常见的有图书馆、幸福夕阳馆和健康养生馆。主要用于给社区居民精神生活建设。
文体活动室:主要有健身康复室、残疾人活动室、舞蹈室、书法室和乒乓球室主要用于满足社区居民的文体活动的需要。
党建教育活动厅:主要用于开展党员活动、党建教育、廉政教育、党员荣誉展示、教育培训和文艺汇
演等等。重点用于党员的教育培训、日常活动会议地方。此厅的设计要明确的红色党建主题“不忘初心、牢
记使命”,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群众理念为核心去设计。便于服务
于民为第一要素,结合社区多窗口一站式办事方式来设计服务厅。多元化的文体休闲、精神文化建设厅提供
给到居民使用。党建馆设计传承优秀的党建精神、历史荣耀、廉政教育等理念打造服务、党建、文体多功能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方案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结合街道实际,制定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确定在大留村社区、官庄社区、葛村社区、开河社区、水蛟社区五个社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以“一品五化四提升”为工作思路,坚持“四有”标准:一有热心服务的组织主体和工作群体,二有活动场所和服务机构,三有健全的服务工作机制,四有配套设施。《方案》构建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必有动作”,各社区根据自己实际可以有“自选动作”。预期效果是提高社区办公场所的利用率,使社区服务中心真正成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阵地,构建统筹城乡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