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执导的“国庆三部曲”第三部电影《我和我的父辈》,近日已全部曝光电影四个故事,四位导演联袂打造的精彩故事和全明星演员阵容引发网友刷屏热议,斩获全网多平台65个热搜,猫眼、淘票票想看人数双平台单日破万创新峰值,成为观众国庆档观影首选。影片日前发布终极海报,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吴磊、黄轩、韩昊霖、洪烈、张天爱、袁近辉、宋佳、马丽十二位演员亮相,笑容温暖,感染力十足。
此前,《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的优异票房和口碑表现让该系列连续两年在国庆档大放异彩,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延续了“国庆三部曲”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的故事形式,四位导演立足于四个时代,讲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普通家庭父母与孩子的情感羁绊。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将于9月30日全国上映。
四位导演讲述四种时代精神中国电影追梦人再出发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从1942年到20xx年,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以四个时代为历史坐标,带观众带重温了四种时代精神。终极海报上亮相的十二位演员,汇成一幅代表不同时代的“家庭”群像。
由吴京执导的《乘风》,讲述了1942年冀中骑兵团英雄父子的故事,是“抗战精神”的真实写照;章子怡首度自导自演的《诗》,展现了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攀航天科技高峰的“两弹一星精神”;由徐峥执导的《鸭先知》带观众回到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还原中国大陆首支电视广告的诞生,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的体现;沈腾首执导筒带来电影处女作《少年行》,鼓励热爱科学的少年追求梦想,传递了创新创造的“伟大梦想精神”。惟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电影《我和我的父辈》通过刻画不同时期的先锋群像,诠释了平凡而伟大的父母亲情,牵引出每一个普通人与家庭血脉相连的情感羁绊。
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全明星集结接棒“祖国”“家乡”点燃观众期待
20xx年《我和我的祖国》以“七个瞬间,一个中国”为题,共叙国民心中难忘的时代记忆,以31.69亿票房登顶国庆档票房冠军;20xx年《我和我的家乡》用喜剧的形式,以“有笑有泪,有你有我”点燃观众集体乡情,斩获28.29亿票房。作为“国庆三部曲”的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辈》中国电影追梦人再出发,四位导演自导自演延续该系列家国情怀,以亲情为切口,将镜头对准每一个“小家”的生命延续,展现不同年代的感人精神传承。《我和我的父辈》自定档以来,热度不断攀升,全网65个热搜持续刷屏,猫眼、淘票票双平台想看人数单日破万,连续六日同档期日增第一。
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四位演而优则导的导演首度合作,以中国电影人的真诚和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集结一众拥有着扎实演技的实力派演员,塑造了不同时期的父母一辈人物形象,讲述了世代风貌与世代传承的精神。吴京再拍战争题材,网友对预告中的高难度战马戏大为期待:“吴京拍的战争大场面看到热泪盈眶”、“豪杰护苍生,展旗、上马的动作太帅了”;章子怡致敬中国第一代航天人的深刻主题,让不少人第一次了解火药雕刻师这个职业。首当导演的章子怡在幕后花絮中一句台词教小演员说18遍,其耐心和认真的态度被近百万网友点赞;徐峥复古还原70年代末的上海,让网友直呼“熟悉的弄堂,梦回19年《我和我的祖国》之《夺冠》”;沈腾延续开心麻花班底,有网友说:“这几个人不用演,站那我就想笑”,他与马丽再合体也令不少网友大呼这波操作笑点稳了。四位导演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故事?群星云集的演员阵容又将碰撞出怎样的戏剧火花?电影《我和我的父辈》赚足观众期待。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心得感想1905电影网专稿“国庆三部曲”的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辈》将在国庆档如期而至。
系列前两部《我和我的祖国》和《我和我的家乡》分别以国家和家乡为题,这一次以世代为章,以父母亲情为切入口,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分别自导自演四个单元篇章。
影片从9月27日起开启超前点映,看完影片给人的第一个情绪感受就是“先哭后笑”。
四个故事进入四个年代,吴京和章子怡单元的氛围是从悲壮到悲情,直至泪点的最高潮,随后,徐峥和沈腾的单元转向欢乐喜剧风,从怀旧幽默提升至喜悦与奋发。
一部电影,两种观感,包含四类不同的核心基调。整体视野由大及小,也以小见大,从不同时代走来,走到家庭、父母与孩子的心里,从个体再度延展到大时代,回首过往,是为了更好地向盛世如愿前行。
首先是《乘风》,从《战狼》到“马战”,这是吴京对国产战争题材的新突破。
人物故事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中骑兵团,聚焦1942年五一反“扫荡”期间,马仁兴与马乘风这对骑兵父子率团英勇抗日的热血事迹。
这一次,吴京平衡把握住了宏大战争叙事与微观人性精神的双重表达。
在马战戏的动作编排上,骑兵团骑着数百只战马冲锋杀敌,场面气势磅礴。面对敌人飞机大炮的猛烈攻势,骑兵团无惧悬殊火力奋勇向前,动作风格也特意营造出一种逼真写实的“痛感”,去展现出这场战役的残酷性。
只有动作的战争片不是好的战争片,《乘风》也没有疏忽对整个英雄队伍的群像描绘与对父子亲情的深情观照。战争片常见军人的英勇“牺牲”,但这里是去揭示“牺牲”背后的抉择困境,更令人痛心。
吴京饰演的团长马仁兴是典型的“中国式严父”,对儿子的爱藏在心口难开。他总是担心血性方刚的儿子不小心就危及生命,对儿子吐露出的一句“别死在我前头”,是他作身处战场的最大心愿,但当面对要用儿子与属下的性命,来换取村庄百姓的平安时,他只能痛苦选择牺牲前者。
在个人与集体,亲情与大义面前,这对军人父子的关系被赋予崇高的历史使命,这一核心情节与马仁兴日后成功杀敌复仇,让《乘风》更显悲壮。
如果说《乘风》讲述的“牺牲”是战争年代里的革命激情与绝境里的无可奈何,那么第二个单元《诗》里讲述的“牺牲”,则是来自于满腔热血的理想主义与甘于奉献。
这是章子怡第一次当导演,就拍出了四个单元里最催泪的一个,也是最有女性力量的一个。
故事来到新中国建设初期,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为背景,聚焦在卫星成功发射背后的一个普通航天家庭。
黄轩和章子怡饰演初代航天人,他们在环境艰苦的“长征一号”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从事非常危险的科研技术工作。从开场的第一个跟随长镜头开始,导演章子怡在漫天黄沙里,拍出了自然隽永的浪漫诗意。
“诗”在电影里有两个具体指向,一是黄轩扮演的父亲向孩子介绍自己的职业时,将其比喻为“在天上写诗的诗人”,二是这位父亲在因科研工作不幸去世前,将一个字“诗”写在信纸上,送给妻子和孩子。
这里的“诗”是这个剧作最核心也是最有巧思的一笔,既浓缩了一代航天工作者仰望星空的远大梦想,也点出了一代父母对孩子最真挚淳朴的爱。
情节叙述起承转合,层层递进有章法。父亲的意外牺牲是第一层悲情,第二层悲情是小男孩痛哭喊出“我爸和我以前的爸爸都死了”的那一刻,当揭开他的身世真相,悲情不仅止于孩子失去生父与养父的痛,更以此揭晓科研工作者前仆后继献身航天事业的无私壮举。
《诗》没有一味落入苦情卖惨的俗套戏码,“牺牲”过后扬起的是温柔、坚强与向上。母亲继续坚守在“火药雕刻师”的危险岗位上,章子怡的双眼里不止饱含失去爱人的温热泪水,还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诠释出了一个母亲的勇敢坚韧与一个航天人的责任担当。
最后的视觉意象“孔明灯”是最富有精神感召力的一瞬,飞扬的“孔明灯”是浪漫美好的象征,集合着宏伟的航天梦,“燃烧”的航天人,化作夜空中最亮的星的父亲,为孩子们点亮希望,为后辈照亮漫漫前路。
从第三个单元《鸭先知》开始,电影整体的氛围基调就由悲转喜,轻松欢愉,活泼可爱了起来。
徐峥延续他在《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系列中的沪上市井幽默,这次取材于1978年中国大陆第一支电视广告诞生背后的故事,呈现出新颖讨喜的风趣气质。
《鸭先知》没有去还原徐峥先前在《夺冠》里全方位布置的上海弄堂景象,反而另行其道,刻意做出没有纵深感的平面式的置景,搭配对称性构图的镜头,视觉画面既有风格腔调,也有强烈的历史怀旧感,并行着写实与想象。
徐峥太懂得如何去精准展现弄堂里的市井气,去呈现街坊邻之间的你来我往与诙谐斗嘴。徐峥饰演的父亲赵平洋是药厂科长,为推销药酒与儿子在公交车上演戏打广告的桥段以及在家里偷偷拍广告的现场表演,都笑点满满。
这个单元之所以精彩是因为转场节奏顺畅,情节环环紧扣,父亲形象随剧情经历三重反转,故事饱满了,人物也立住了。
儿子写作文“吹牛”父亲是“鸭先知”,尔后揭晓父亲是卖不出去药酒的市井小民,后来因为促销药酒意外拍成电视广告后,父亲真的成了时代的弄潮儿,也扭转了儿子对他的成见。
将这样一段父子关系,一波三折的推销之旅,一个家庭的发迹史并置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好转与创新迸发,相融合,相呼应,相关联,极为自然切题。
《鸭先知》之后的《少年行》就更为搞笑。沈腾初执导筒,集结开心麻花的黄金班底,充分发挥了开心麻花喜剧的水准。
马丽、艾伦、常远、辣目洋子和张小斐的人物个性、台词和动作设计,都调动出了笑点,特别是沈腾与马丽在公园锻炼的对手戏,突如其来的这场戏,瞬间升高了爆笑程度。
沈腾饰演来自20xx年的机器人邢一浩,科学家成功将他穿越送回当下的深圳,进入了小男孩小小的生活。在幽默逗笑观众的同时,这段真假父子关系的特殊情感也拓宽了“我和我的父辈”的价值内涵。
邢一浩的出现弥补了小小没有父亲的缺憾,让小小感受到缺席许久的父爱。在小小的发明失败时,是他鼓舞着小小不要放弃梦想,保持探索的热情,而小小实际上就是未来设计出邢一浩的人工智能工程师,也是邢一浩某种意义上的“父亲”。
这种双向关系的奇妙生成,正是彰显了科学探索的无限能量,是父辈鼓舞后辈的美好结果,预示着不断拓展、锐意进取的繁荣未来。
从革命战争时期叙述都当下,《我和我的父辈》的四个故事分别闪耀着抗日精神、“两弹一星”的科学精神、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和科技探索精神这四大精神的涵义,辉映着中国人从艰难奋斗走向自信自强的伟大征途。
从我与父母的家庭亲情去见证大时代的风貌,让“时代”不成为空泛的概念,人-家-国递进为日常生活的一体,潜移默化地感染、激励当下的我们,这样不打“官腔”的主旋律电影,才深入人心。
四个单元的故事和风格各异,但它们都紧扣践行了我和父辈、我和父母的同一类视角,都去讲述两代人的矛盾、和解与传承。
乘风起初并未感受到父亲的爱、哥哥对父母隐瞒他们的航天工作感到不解、虚荣心和自尊心极强的赵晓冬因为爸爸的“一事无成”感到丢脸、小小的母亲一开始也不支持他的小发明...
他们与他们的父母就像我们与我们的父母,有争吵,有谅解,有成长,因此能够引发我们的共鸣。
《我和我的父辈》还告诉我们,回望父辈往事,也是为了更好地去守望此刻与将来。
乘风牺牲,但“牺牲小我,成就大家”的马仁兴父子,深深影响了普通百姓投入抗战革命的积极性,“乘风”的精神继续在传递。妹妹在父母的熏陶下,成为飞往星空的宇航员,承接父母的航天使命。赵晓东从父亲身上,向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大步迈进;小小因为机器人的激励,长大后才成为科技发明的人才。
电影里的这些“后辈”都有美好的未来,因为有了以身作则、传播精神火种的“父辈”,才有更好的他们。
因此,《我和我的父辈》是值得合家观看的,去看我们这个国家如何一路拼搏走来,去看天下的父母如何成为父母,去看我们要成为如何的我们。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心得感想9月4日,章子怡新片《我和我的父辈》之《诗》阵容曝光并发布定妆海报,章子怡、黄轩、彭昱畅、李乃文、杜江等人出演,陈道明和海清重磅加盟。
章子怡在影片中扮演母亲,海报中的她留了一个短发,穿一件朴素的衬衫,站在大漠里深沉地看着远方。
陈道明扮演成年哥哥,他戴了一顶黑色的帽子,穿一件黑色外套,靠在椅子上看着外面,眼神里满满的戏。海清特别出演成年妹妹,她穿上了航天服,眼神十分急切。
黄轩扮演父亲,他在大漠中回眸,眼神的细节都在诠释一个父亲的责任。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与荒漠融为一体。
彭昱畅的角色是一名助手,皮肤呈古铜色,五官十分消瘦。在海报中他看上去很紧张,似乎是出现了一些紧急的状况。
据悉,《诗》篇章以1969年我国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为背景,刻画了中国第一代航天人的奋斗群像。
这是章子怡首次执导电影,也是她第一次自导自演,她曾在采访中表示这样的拍摄方式对她来说挑战很大,为此她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我和我的父辈》共有四个篇章,由吴京、章子怡、徐峥和沈腾联合执导,每个篇章讲一个故事,以此致敬我们的父辈,向祖国献礼。
《我和我的父辈》定档国庆档10月1日上映,期待这部精彩的作品与大家见面!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心得感想】相关文章:
1、观看建党100周年讲话感想
2、学习时代楷模王红旭个人心得和感想
3、2021建党100周年讲话感想3篇
4、中国医生观后高中生个人感想和体会
5、建党100周年最新个人感想
6、医护人员观《中国医生》感想
7、沈重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感想
8、医护人员观《中国医生》感想3篇
9、观看中国医生个人感想3篇
10、经典书籍读后感想精选
11、《我和我的父辈》心得体会感想范文
12、20xx年《我和我的父辈》心得感想最新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