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人类学家》这本书诙谐、幽默、风趣。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天真的人类学家》有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站。
诙谐、幽默、风趣,对生活坦然处之,对工作热情严谨,这是《天真的人类学家》带给我的感触。
作者奈吉尔·巴利(Nigel Barley)是牛津大学人类学博士,他两次深入非洲喀麦隆多瓦悠兰部落里研究该部族的风土人情,将人类学家如何克服乏味、灾难、生病与敌意的真实田野生活呈现在读者面前。本书由“小泥屋笔记”和“重返多瓦悠兰”两部分构成,前一部记叙了他首次去多瓦悠兰部落进行田野调查长达18个月的漫长历程,后一部叙述了他回到英国后时隔半年重返多瓦悠兰欲观当地人“割礼”的经过。
田野调查应该是一件艰险和困难的工作,我国社会学、人类学鼻祖费孝通先生,年轻的时候去广西瑶族做田野调查,新婚的妻子王同慧女士在途中不幸遇难;近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先生,在湖南衡阳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由于伤风,生炉御寒煤气中毒而亡。实际上,巴利在多瓦悠兰部落时也是历经生死之劫,但是在作者的笔下,整本书充满了英式幽默,作者把实际经历时一些痛苦不堪的细节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述出来,让人忍俊不禁,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第一次去喀麦隆的路上,巴利就经历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慵懒腐败的官僚体系、偷盗抢劫随时上演的机场、漫天要价的出租车市场……各种的被宰,到最后,作者已经接受了冤大头的角色。当然,在喀麦隆一年多的生活经历,巴利在一次次斗智斗勇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非洲生存法则。为了融入当地,把祖帝保酋长当做“丈夫”;为了了解风俗,与女报告人结成“戏谑”关系;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他操纵祈雨酋长和卡潘老人之间的矛盾……人类学家在多瓦悠人、富来尼人等眼里是如此天真,而他对田野调查是如此天真,即便如此,也要带着如同孩子般天真和好奇,去研究他所要研究的部落。这或许是书名的由来吧!
透过巴利风趣的言语和真实的记录,我们也看到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为了去调查头颅祭,徒步五英里,穿越激流,冒着从湿溜溜岩石失足滑下的危险,寒夜中用香蕉裹腹,穿着一身湿衣服睡在肮脏的硬土地上;为了和当地居民打成一片,顺利观看各种仪式,他赤身裸体,扮演大树,供村民们消遣;生日那天,遭遇暴雨袭击,昏迷不醒,患上肝炎一度生命垂危,却仍然牵挂着能否参加丰收祭……就是这样全身心投入到多瓦悠兰过程中,将自己不断“纳入”当地人生活之后,了解到他们的语言逻辑、生活方式、人情习俗,作者才积累了第一手的资料。但他不知不觉也被多瓦悠兰给逐渐同化了,回英国时,在意大利被小偷洗劫一空后,发现罗马海关官员只要他签个字就可以通过时,竟然觉得不可思议。到英国后,发现“世界少了他依然正常运转”,“一种奇怪的疏离感抓住你,不是周遭事物改变了,而是你眼中所见的一切不再‘正常、自然’”。一位真正的学者,一缕孤寂的灵魂。
读完全书,发现作者两次造访多瓦悠兰,但最终仍然没能看到他想要的“割礼”,而且他的健康也毁了一阵子。然而真的没有收获吗?非也!“现在我阅读人类学文献有了全然不同的眼光”、“我的研究也让其他有兴趣的人类学者工作起来较轻松”……而带给我们的,正如赵丙祥在导读中写道:“这个世界足够复杂,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也常怀无力之感,但在一片含泪的微笑中,在打破一些幻想的时候,还让我们保留一些苦涩而甜蜜的想象,而它并不是虚妄的。”足矣。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