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指导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防止各学校因初三、高三年级师生返校导致疫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基本原则
以快速、准确处置突发疫情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疫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科学有序进行处置,最大限度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由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教育领域疫情防控组负责,对全市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负责督促指导各区(市、县、开发区)、市属高中和省属高中按规定制定应急预案,并按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区(市、县)、贵州双龙航空港教育领域疫情防控组负责,对辖区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负责督促指导辖区初中、高中按规定制定应急预案,并按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市、区两级教育领域疫情防控组各成员单位等按职责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学校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全面负责防控工作的综合协调与日常管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明确疫情防控要点和工作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明确建立学校防控工作联系网络,以学生为单位,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明确学校疫情报告人,明确学校所在地卫健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加强沟通,及时向有关单位报送信息,开展联防联控。
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职责:全面负责本校疫情防控工作,拟定适合本校的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监督检查各部门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对突发疫情事件应急处置进行决策,调动各应急处置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全面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三、适用范围
(一)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指师生员工中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和腹痛等症状人员。
(二)出现单个以上病例:指师生员工中出现1例以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
四、应急准备
(一)物资准备
根据学校的规模、师生员工数量,准备充足的医用口罩、洗手液(肥皂)、消毒药械、测温仪、医用外科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控物资(储备用量不少于两周),建立库存和使用台账。
(二)设置“三室一区”
结合学校情况设置“三室一区”即:医务室、隔离观察室(校内)、临时观察室(校门口)和隔离区,并配备必要的防护和消杀物资设备。
(三)人员准备
学校设立驻校应急医疗保障组,由属地医院医务人员、疾控人员、校医共同组成,并实行24小时值守。安排专门应急医疗保障车辆,随时待命,负责对发热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转送。
(四)环境准备
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通风制度,做好“三室一区”的通风、消毒和卫生管理。
(五)建立对口联系机制
市教育领域疫情防控组统筹,本着就近便捷的原则,建立全市涉及初三、高三年级返校的学校与定点发热门诊对口联系机制,确定联系人,明确联系方式,开通绿色通道。定点发热门诊接诊发热等异常症状学生和教职员工后,应立即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对其开展血常规、核酸检测、CT等相关检查。
五、处置流程
(一)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处置
1.启动应急处置
(1)第一类情况:一旦发现有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学生、教职员工,或学生、教职员工自感不适,应立即将患者带入校医务室,由住校医疗组初步诊断,如有必要安排专人用专车送至对口定点医院门急诊就诊。
(2)第二类情况:在每日体温监测中,如果发现体温≧37.3°C,但无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者的学生、教职员工,或学生、教职员工自感发热,应立即将患者带入校区内隔离室。休息15至30分钟后,再次测量体温,如体温仍≧37.3°C,安排专人派专车送至对口联系定点发热门诊就诊。
(3)第三类情况:如体温≧37.3°C,并伴有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的学生、教职员工,无需再次测量体温,应立即送校内隔离室隔离,安排专人派专车送至对口联系定点发热门诊就诊。
2.报告:出现第一类情况需要送医的,应立即将相关信息(包括出现症状时间、地点、人员、症状、人员数量等)报告本校应急防控工作专班,同时联系家长及定点医院进行诊治。发生第二、三类情况,应立即将相关信息(包括出现症状时间、地点、人员、症状、人员数量等)报告本校应急防控工作专班、属地疾控、上级主管部门,同时联系家长和定点发热门诊进行诊治。
3.转送:学校安排专门车辆,做好可疑症状者和护送人员个人防护,立即转送定点发热门诊开展诊疗和筛查。也可根据需要联系当地街道(社区)、卫生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
4.检测:对发热人员,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要组织专家会诊,在第一时间作出是否排除新冠肺炎的判断,并将排除新冠肺炎的结果及时告知学校。对发热人员,发热门诊要立即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并送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市疾控中心要预留一台应急检测设备,专门用于师生员工的核酸应急检测工作。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机构对送达的师生核酸采样标本,随到随检,并在4至8小时内将核酸检测结果书面告知学校及相关部门。如果发现核酸检测阳性者,应第一时间向市卫健局报告,市卫健局应立即上报市政府总值班室,同时通报市教育局。
5.处置:(1)对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患者,解除隔离由接诊医疗机构根据具体患病情况进行诊断治疗。(2)核酸检测为阳性的人员,按新冠肺炎病例进行处置,并及时反馈给教育(学校)、社区和疾控部门。
6.关注:可疑症状人员送诊期间,要对班级(办公室)人员进行密切关注,继续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老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7.消杀:可疑症状者转离后,学校应对隔离场所和转运车辆做好消毒。
(二)发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后的处置措施
1.管控:市级专家组判定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后,市卫生健康局应立即向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上报。按照相关规定,对密切接触者,各地教育领域疫情防控组统筹,提前安排符合条件的酒店,做好集中隔离准备,由属地政府组织集中到各级教育领域疫情防控组指定的酒店隔离医学观察,家属实行居家观察。是否采取停班、停校等封控措施,由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2.告知:在市教育领域疫情防控组的统筹安排下,相关单位、学校要适时告知学生家长和社会,并积做好沟通和思想疏导,化解家长疑虑和社会焦虑,对被集中隔离人员实施关怀关爱。
3.流调:疾控等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同班、同宿舍、同办公室等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工作。
4.消杀:疾控等部门按照规范开展重点区域消杀。
六、健康教育与舆情引导
积极做好师生员工及学生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缓解紧张心理,稳定情绪,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隔离观察。及时对网络及社会舆情进行正面引导。
学校出现核酸阳性人员或疑似病例处置预案定点医院对有症状者及时开展相关医学检查,经市级专家组会诊,判定是否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由xxx专家组会诊确定,疑似病例立即住院隔离治疗,疾控中心接到报告立即调查核实,及时向卫健委报告,及时向教育局通报,由学校通知病例家长或病例家属。
二、学校配合市疾控中心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做好疑似病例基本信息了解,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登记;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开展疫点(生活、工作或学习场所等)消毒工作,积极协助样品采集等做好相关工作。
三、学校应配合对所有密切接触者立即开展告知,避免引起不必要恐慌,及时通知其他学生和教职员工减少相互间交流接触,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
四、市卫健委会同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实施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学校配合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五、如疑似病例被定点医院排除,解除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患者治愈后需居家观察3天方可复学。
六、一般接触者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必要时落实停课、医学观察等措施。
七、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后,继续进行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
校内发现可疑症状人员处置流程
第一步:立即报告学校应急处置组;
第二步:应急处置组立即派人赶到现场,做好个人防护,引导至隔离(健康)观察室(执行标准防护,戴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医用帽子、乳胶手套);
第三步:防控指导员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核实不适症状,询问流行病学史,并做好记录,告知应急处置组通知学生家长(进入隔离观察室:戴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护目镜、胶鞋;进入健康观察室:戴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隔离衣、胶鞋)
第四步:学校联系定点医疗机构和转运专车,由家长或学校指定专人陪同下送往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同时报告教育部门和疫情防控指挥部(就医途中执行标准防护:患者戴医用外科口罩,陪同戴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护目镜);
第五步:消毒人员立即对该学生呆过的场所进行全面规范消毒;
第六步:其他同学正常上课,并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告知真实情况,消除恐慌,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和外人接触,加强健康状况监测);
第七步:定点医疗机构排除新冠肺炎后,解除一般接触者风险,患病学生继续接受治疗,临床治愈后3天,由首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复学证明返校复学。
定点医疗机构转运说明:
1、发热并有可疑流行病学史患者,联系“120”专车送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
2、发热无流行病学史患者,联系转运专车送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
3、其他可疑症状(无发热)患者,联系转运专车送往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学校隔离(健康)观察室可疑症状
人员处理记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班级:
家庭住址:
家长姓名:联系电话:
班主任姓名:联系电话:
一、体温测试时间:体温(℃):
二、主要症状、体征:乏力、咳嗽、鼻塞、流涕、咽痛、胸闷、气促、腹泻、寒战、头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痛、胸痛、呼吸困难等。(在症状上打“√”)
三、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居史或居住史;
问询结果:(有打√,无打×)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冠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问询结果:(有打√,无打×)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问询结果:(有打√,无打×)
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内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问询结果:(有打√,无打×)
四、应急处置:
1.如何报告:
2.如何转诊:
五、缺勤缺课随访结果:
防控指导员(校医):签名
20xx年月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复课证明(存根)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长姓名:
住址:联系电话:就读学校:
初步诊断:
处理意见:目前症状基本消失,排除新冠可能,建议复课。
诊断医师:
年月日(医疗机构盖章)
(注:此证明一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交家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复课证明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家长姓名:
住址:联系电话:就读学校:
初步诊断:
处理意见:目前症状基本消失,排除新冠可能,建议复课。
诊断医师:
年月日(医疗机构盖章)
(注:学生凭本证明返校复学)
学校出现核酸阳性人员或疑似病例处置预案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能力和水平,防范和控制疫情在学校发生发展,建立健全防范、指挥、处置工作机制,做到分工协作、责任明确、有备无患,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普及肺炎疫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学生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制定依据和原则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及各级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卫健部门)对本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1.统一指挥。学校成立学校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把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到科室、级部、个人。一旦发生发现,做到预案启动,统一指挥,全员参与。
2.立足预防。做好发生疫情的应对准备,但首先是立足预防,保障校园不发生疫情。做好预防,一是宣传教育,二是落实措施。
3.生命为本。以师生生命为本,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安全优先于学业成绩和集体活动;不隐瞒情况和问题,及时研究部署落实防控措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在校师生无症状,感染师生不入校,最大限度保障师生安全。
4.科学应对。做好预警研判和预先推演,学习预防专业知识,做到科学应对,正确应对,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沉稳不乱,细致周密,有序有效。
5.依靠当地。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学校内部协同机制,立足自救自助,同时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及部门,协调社会资源,主动汇报沟通,主动参与所在区域工作,全面做好校园疫情防控。
二、组织领导:学校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指挥和组织疫情处置工作;对有关事项作出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职能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对各职能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对其负责;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协调社会资源等。
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陈建权
副组长:徐仁荣乔中全董红干崔海青刘洪斌
组员:翟金琪孙广朋杨武宋传年刘鸣陈宏杰
刘德海张国方季靖还华山李勇易兴无
刘正华吴生旭顾朝华智保国王国林陈如梁
王庚夏颖徐明中陈习林杨长春刘建
王再明葛连彬各班班主任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启动本预案,具体职责为:
1、建立健全防控责任制。
2、强化健康教育工作。
(1)向学生及家长做好新型冠状病毒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维护校园稳定。
(2)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可防、可控、可治;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防病能力,避免学校师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3)通过适当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宣传,提醒家长不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参加校外培训、不与疫情暴发区归来人员接触,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症状,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治疗,并及时向班主任报告,让学校了解掌握情况。
3、建立学生及家长外出登记制度。班主任确保与每一名家长联络畅通。凡从湖北、武汉等地归来人员务必登记,有与上述地区归来人员接触史务必登记;教职工离盐务必登记。健全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和日常晨午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疑似症状的学生,及时带领或通知家长带领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切实落实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室外活动时间,鼓励学生多到户外进行身体锻炼,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免疫力。
5、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保持学校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对餐厅、教室、走廊、厕所等重点场所进行日消毒,教室等重点场所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6、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按疾控部门要求,做好口罩、手套、消毒水、体温计等防范物资储备,预置好隔离室。
7、严控人员出入。疫情解除之前,对在校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外出。严格封闭管理,控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校园,谢绝各类来访参观。原来向社会提供体育场等场地场所的,停止提供
8、在必要情况下,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教育局报告。
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监测和报告
(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监测
1、建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监测系统。寒假期间建立异常学生登记制度,开学后完善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登记、教职工中的缺勤登记等工作,进行观察分析和病症排查,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疾病预防控制等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疫情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做好预防工作。
(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报告
1、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畅通。
2、严格执行学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报告程序,出现疑似疫情时,学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校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任何班级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者授意向他人隐瞒、迟报、谎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四、应急预案启动
学校(或周边区域)一旦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未开学:做好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教育教学的预案;开学时间到了还没开学,则通过信息技术实施在线教育教学;根据当地统一要求,协助做好向学生及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
已开学:如果疫情形势好转以致消除,经上级同意学校可开学。开学后学校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做好监测和预防,做好场所消毒通风,实施学生缺课登记追问制度和晨午检制度。如果发现师生有症状,甚至多名师生出现症状,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进行应急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2、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必要时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3、学校应急人员要赶赴现场,实施隔离、消毒等必要的防控措施,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4、发现师生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要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临时隔离观察室进行隔离观察(一人一室),并及时与教育、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加强对疑似病人的追踪管理。对密切接触者必须进行隔离观察,观察期间不能参与集体活动。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做好消毒工作。
5、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增强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进出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6、如果疫情加重时,学校要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疗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