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鸿篇巨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中央授意,倾“八一制片厂”全厂之力,动员上万名职业军人,拍摄将近一年;电影中所表现的那些革命领袖们——也就是电影的主角,有些还都健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们不少是亲身经历了这场决战的。这些因素的叠加更造就了大决战的不可复制。
我党在拍摄大决战影片时,是将其当做文化事业传之于世。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起用了大量的特型演员,形神兼备;精心打磨台词,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历史人物,不容有任何歪曲。这样的电影可谓空前绝后,让我们有幸穿过时间的云雾一睹革命前辈的风采。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辽沈战役中的配水池战斗。在围攻锦州战役中,配水池是解放军主攻方向上最坚固的据点,敌军人数超过800人,他们以主楼为核心,加上十几个明暗地堡,外围还有铁丝网和战壕环绕,甚至狂妄地在外墙上粉刷“配水池是第二凡尔登”的标语。
进攻部队从上午一直战斗到傍晚,最终全歼守敌,然而我军进攻部队八百人中仅剩六人能够站立。最初发起进攻的一个排一冲进战壕就被敌人埋设的航空炸弹全部炸死,2米深的战壕躺满了尸体,很多重伤员来不及运下去就活活流血而死。炊事员做了几百人份的猪肉炖粉条送到前线,可已经没有几位战士能够进食了,炊事员只好哭着把饭菜洒在阵地上。在历史上,后续赶到的部队电话报告上级:“无需工兵支援,战壕已被烈士遗体填平。”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这是多么顽强坚韧的革命精神。无需任何多余的修饰,革命先烈的故事就是一幅壮丽的诗篇!
我党战士正是有着如此强大的战斗意志和解放全民族的决心,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军战士都非常清楚他们为何而战,他们手里的枪应该向谁瞄准,他们的胸前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是为了解放全中国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而战斗!
影片没有生硬的说教,是对真实历史的展现。在进攻xxx区时,为了不伤及无辜的老百姓的战士们,宁可承受更大的伤亡也坚持不使用重型武器;为渡过天津的护城河,许多战士跳入漂着碎冰的水中托举浮桥,很多人再也没能爬上来;在塔山,为了防止国民党军增援锦州,守军将士战斗到阵地只剩最后一人;老百姓们为了支援前线的物资,冒着轰炸推着独轮车赶往前线。这些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看到我军强大的战斗意志和得到广泛的群众支持的原因。
反观国民党军队,其中也不乏军事天才和有能力的统帅,在抗日战争中也指挥过昆仑关大捷之类的精彩战役,那为何最终会一败涂地呢?用古人的话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国民党的士兵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国家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内部纠纷让蒋介石也疲于应付,政令不能上传下达,派系林立,鱼龙混杂。没有共同的理想和战斗目标,再优秀的将领也没了必胜的决心。
我们这一代人离战争已经十分遥远,然而观看影片,情到深处,我还是不自觉流下眼泪,被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我深知真实的历史比影片表现得还要残酷数倍,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纵观当今世界局势,水面上面风平浪静,水面下暗流涌动。我们的民族正走在复兴的路上,我们这代人更应发自内心地呐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七十多年前革命先辈用鲜血书写历史解放中国人民;现在轮到我们青年人挥洒汗水建设日益强大的祖国!
关于大决战观后感个人体会经过这段时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题班的学习,我感触颇深。贫困治理是一项长期任务,脱贫摘帽和脱贫攻坚不是终点,推动减贫战略和扶贫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扶贫转入常态化、制度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课题,必须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收官意味着全面决胜、不留遗漏,必须对标中央提出的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做到扭住重点、集中力量、精准发力。
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战役,到20xx年消除绝对贫困,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x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党必须答好的初心答卷和时代考卷。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认为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务必要履职尽责。务必要在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全身心投身到攻坚战役当中,紧紧围绕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的现行标准和“稳定脱贫”的目标要求,将攻坚责任扛在肩上,牢牢抓住贫困群众存在的短板补齐工作不放松,巩固各个发展薄弱环节,以身作则在攻坚一线践行初心使命,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动力。
二是务必要真抓实干。务必要把自身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立足于自身工作实际,对标对表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牢牢将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深入到基层一线,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贫困群众家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贡献自身的力量。
三是务必要精准有效。务必要把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作为共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积极深入到基层一线,到群众家中,通过与群众座谈的方式,了解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收集一手资料,并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紧紧抓住问题的发生的规律,找准问题存在的症结,根据不同问题存在的原因开方下药,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制定可操作可复制的有效措施,做到解决问题出实招,见实效,在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展现自身的作为。
总之,扶贫工作就是要把困难群众放在首位,做群众的暖心人、知心人、贴心人。把影响群众生活的一批困难问题列入优先解决范畴,迅速想办法予以解决。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群众工作就必须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自己工作的唯一标准。
扶贫攻坚尽管没有军功章可拿,但能够亲身参与建设全民小康实现民族复兴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工程,我为我有这段经历而骄傲!
关于大决战观后感个人体会因为我老家就是枣庄台儿庄的,所以我很感兴趣,这个电影是一个热血沸腾的电影,所以我看了这部红色电影。
台儿庄战役是中国最危机的一场战役,是我们死亡人数很多的战争。
正因如此,更体现了我们中国爱国的精神,为了保护祖国,中国军人不顾性命,拼命和日本鬼子战斗,让人民安全了起来,这是多么令人敬佩,我们和这些战士相比,我们是多么渺小,他们不顾日本鬼子拿的是什么,都向前冲,就像一群孙悟空一样冲过去。
在电影中,中国军人努力向前。再想我,有一次,有一道难题,我不会,我去问爸爸,爸爸只用了几分钟就想了出来,看了这部电影,我直是觉得自己太惭愧了。我应该像电影中的中国战士一样不怕困难,要迎难而上,别退缩,只有我们坚持,有毅力和恒心,就一定能克服学习中的''绊脚石''。
战争中有一个人胆小懦弱的人,叫韩复,他手下有很多人,可是把士兵看成命根子,让韩复,守城,他结果不守,说如果死光了我的士兵怎么办,所以就弃城而逃了,而是滕x的战争中,国民党师长立下誓言,誓与xxx共存亡!可恨的日本鬼子用坦克和大炮攻下xxx,可是在万分激动的关头,师长难过而自杀。
在战争中,一位国师把十万大洋给了士兵,可士兵不但不要,反而把大洋丢了,士兵说“我们连命都不要了,还要大洋干什么,”说完中国士兵全部站了起来,立刻向敌人冲了过去。
这些中国军人用自己的命保护祖国,他们是英雄,不是懦夫,中国军人,万岁!
如今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当然要把这种高昂的爱国情义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化为认真学习、刻苦专研等实际行动上来,与每一个中华儿女携手并肩,共同进步,来回报这些中国英雄。
【关于大决战观后感个人体会】相关文章:
1、20xx年观看《大决战》心得感悟优选
2、电视剧大决战观后感高中生作文
3、电视剧大决战观后感悟
4、《大决战》心得体会
5、大决战电视版观后感
6、大决战电视版学生个人观后感
7、《大决战》观后感
8、大决战观后初中生感想和体会
9、观看大决战电视剧个人感想
10、电视剧大决战观后感悟3篇
11、电视剧大决战观后感高中生作文3篇
12、党员观看电视剧《大决战》个人感想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