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教师范美忠因为在四川大地震时跑得快而被称为“范跑跑”,一时间,“范跑跑”事件升级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百度一下“范跑跑”就可发现相关网页高达342万之多。
“范跑跑”事件的第一阶段――“沉默的螺旋”的再次实现。“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范美忠遭遇地震后此番洋洋洒洒的“坦白”立即引发了一片讨伐声浪。
6月7日香港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邀请范美忠现场辩论,而同期在凤凰网进行的一项调查,似乎也暗示着多数中国人的态度。这项名为“你怎样看待范美忠率先逃跑的行为”的调查共吸引了高达245888位网友的投票。其中有58.9%的人认为范美忠“已经不适合继续做教师了”,有17.1%的人对范美忠“不管是言论还是行为都不赞成”,而赞成范美忠言行的仅占4.5%。“范跑跑”在中国式的互联网中,被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们抨击得体无完肤,形成“舆论一边倒”的社会现象,似乎暗示了“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再次实现。我们姑且将这个阶段称之为“范跑跑”事件的第一阶段。
“范跑跑”事件的第二阶段――“沉默的螺旋”的渐次失效。但事件的发展以及舆论的转向也是不容忽视的现象,20xx年第18期的《南方人物周刊》显示,腾讯网的调查“你认为范美忠是什么样子的人?”中,选择“中国精英的反面教材”占49.02%,“率性不虚伪的人”占42.52%,另有8.46%的网友选择了“说不清楚”。连范美忠本人都觉得能从一片道德围剿声中逃出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从《感谢“范跑跑”讲出真话》到《“范跑跑”是职业道德的替罪羊和社会舆论的牺牲品》再到《“范跑跑”被电视节目消费了》,对该事件的思考渐渐跳出了道德围剿的范畴,对个人的批判渐渐让位于对教育制度以及媒介素养本身的反思。客观来看,在“范跑跑”事件的第二阶段,“沉默的螺旋”已渐渐失效,“多数意见”像肥皂泡一样被打破,受众在强大的传媒面前不再选择做“沉默的羔羊”,他们用真实的声音构建了一个看起来支离破碎,其实更加接近原生态的意见自由市场。
“沉默的螺旋”假说作为大众传播学的经典理论,至今深深影响着媒体人和新闻学子的媒介观念。但近几年来,对该学说的合理性或日有限性的争议渐渐开始抬头。部分学者甚至高呼:“沉默的螺旋”理论正在“沉没”。下文将试图从本年度影响力较大的传播事件――“范跑跑”事件出发,对“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环境中是否有效做出探讨。
对“沉默的螺旋”假说的回溯及质疑
“沉默的螺旋”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大多有一种趋同的心态。如果发现与自身本意相符合的观点,并且该观点拥有了较高的支持率,人们就会积极地参与进来,导致这类观点越发得以大胆的发表和传播。而发觉某一观点很少有人理会甚至无人理会时,即使自己内心正高呼着赞同它,也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附和或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了另一方的强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反复循环,便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的发展过程”。
“沉默的螺旋”的五个假定和三个命题:(1)社会使背离社会的个人产生孤独感;(2)个人经常恐惧孤独;(3)对孤独的恐惧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4)估计的结果影响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是公开表达观点还是隐藏起自己的观点;(5)综合起来考虑,上述四个假定形成、巩固和改变公众观念。总体而言,“沉默的螺旋”由三个命题构成:(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控制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现。(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过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和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诺依曼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意识的累积性、普遍性及共鸣性,不同的报纸、杂志、电视和其他媒介对一个事件或一个议题的一致报道,能发展成一致性,使大部分人看待议题的方式与媒介表现议题的方式一样。“这样,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
对“沉默的螺旋”假说的评价和质疑。“沉默的螺旋”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是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以及由这种“恐惧”所产生的对“多数”或者“优势”意见的趋同行为。问题是:这种“恐惧”和趋同行为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还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传统传播学者们已经就该假说的逻辑起点提出了一些不同见解:(1)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2)“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依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3)“多数意见”所造成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时代的终结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渗透,网络传播的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传统媒介结构的冲击,也对该假说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社会孤立动机在网络传播中已基本消失。“沉默的螺旋”假说建立在对人的社会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的分析基础之上,而“从众”和“趋同”发生的根本动因在于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个人在网络上表现得比在现实中更为大胆。但这并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本能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而是因为网络传播“匿名性”的特点使人们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产生的条件出现了缺失,或者说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可能被社会孤立起来。
范美忠在遭遇地震后并没有选择沉默,而是通过博客等方式站出来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挑战了大家公认的道德标准。作为该事件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范的言行充分体现出:社会孤立动机在网络传播中已基本消失。而对该事件的评论者即使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不敢公开站出来支持范跑跑,但在网络这样的虚拟空间中却敢于以匿名的方式支持“范跑跑”,一起来对抗那些在现实世界中畅通无阻的道德标准。而且网络传播的链式反应还足以影响和改变传统媒介的态度。在网民的态度悄然改变的同时,传统媒介的态度也随之变化。
正如西哲所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个自由表达的年代,类似“范跑跑”这样非主流的声音必将此起彼伏。这是一个民智大开的年代,媒体的精英立场与启蒙意识不应过分强化,我们应该相信受众的自我选择,相信真理会“越辩越明”。网络带给受众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更易实现的话语权,可能发生在传统媒介中的偏听偏信在网络上却无处藏身。而且由于网络上发表意见实际上是匿名的,就基本上不存在自己的意见和公开的意见矛盾的问题。网络空间既开放又私密的特性,使许多网民选择在网络上表达更接近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不担心自己会因此而被社会孤立。
网络空间的从众现象明显减弱。在传统大众媒介环境下,群众的舆论压力导致从众现象的发生,而从众现象则进一步启动了“沉默的螺旋”的运转。而在网络空间里,从众现象会发生吗?网络空间里,人们的交往空间随着网络的延伸而无限拓展,人们可以通过在网络中积极地寻找同盟者来消解孤独感,从而大大降低了从众行为发生的动机。同时,网络传播个性化以及“标新立异”的特点也会使传统的从众心理表现得相对弱一些。
另外,“多数意见”的社会压力还受到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制约。例如,在传统、保守、封闭的社会,“多数意见”的压力通常强大;而在开放型社会以及社会秩序或社会价值的变动时期,“多数意见”未必能左右人们的行为。中国目前的情况显然属于后者,一个追求开放、民主、自由的国度需要的恰恰不是观点的大一统,而是观点的辩论、思想的交锋与不同价值观的杂陈。范跑跑事件从“舆论一边倒”到“多方各持一说”的传播态势的转变,验证了网络空间的从众现象确实在明显减弱。我们看一下新华网上关于该事件的评论集。既有《“范跑跑”应成为中国精英的一面镜子》这样的理性批判,又有《感谢“范跑跑”讲出真话》这样的宽容评价,甚至还有《“范跑跑”是职业道德的替罪羊和社会舆论的牺牲品》这样对该事件的深度认识。网络传播真正造就了“观点与意见的自由市场”,从众心理的减弱是社会与传播发展的历史必然。
网络空间里的“中坚分子”和舆论悖反模式。在研究群体内合意形成的过程时,不应单纯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而应对少数意见“中坚分子”的作用予以充分关注。这些“中坚分子”表现出的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表明态度的强烈性,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推动新的合意的形成。这种情况,意味着与“沉默的螺旋”不同的另一种舆论形成过程的存在。我们姑且将其称为舆论悖反模式。即媒介上操纵舆论的动机越明显,反而越失效,操纵者往往引起受众的反向思维,被舆论悖反打入冷宫。
实际上,“范跑跑”事件无非就是一个灾难面前先已后人的故事,但媒体显然把“范跑跑”当成了又一个芙蓉姐姐.企图将他塑造成又一朵“恶之花”。庆幸的是,我们的传播时代已经不再是“受众被媒体牵着鼻子走”的时代,我们的受众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也渐渐开始有了自己清醒的判断和独特的认识。在短暂的被媒介操控、“找不着北”后,受众很快明白了媒介操纵““范跑跑”事件的动机:掩盖或干扰我们关于大地震的更多方面更深层面的思考。媒体明显的操纵动机引发了受众强烈的受骗感,同时激发了受众的反向思维:越来越多的网民从反对“范跑跑”的阵营转入了支持“范跑跑”的阵营,再加上网络空间里原有的那些坚持做思想精英而不做道德精英的“中坚分子”,受众在网络空间里用完全来自草根的力量使“沉默的螺旋”彻底“沉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网络空间,社会孤立的动机已经基本消失;网络群体对个人意见的压力作用方式显著变化,从众心理明显减弱;网络空间里的“中坚分子”和舆论悖反模式的作用明显增强。“范跑跑”事件的分析结果显示,鉴于网络传播的特质和我国现阶段网络媒体受众的历史阶段性特点,“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正悄然终结。
“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下的终结沉默的螺旋经典案例一、沉默的螺旋假说成立的前提条件分析
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伊曼在其代表作《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学理论》中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诠释了新闻舆论具有的强大社会影响力。
该理论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是个人害怕被社会孤立产生的行为上的趋同。对于这个假说,后来的研究者提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动机)不应是一个绝对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1]正如Glasser指出的:诺依曼过分强调了人们对孤立的恐惧这个动因,其实意见表达的背后利益的期待这一动因,超越了对孤立的恐惧。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在诺依曼看来,任何“多数意见”、舆论乃至流行或时尚的形成,其背后都隐藏着“沉默的螺旋”机制,进而会产生“舆论一边倒”或“关键时候的雪崩现象”。但是“多数意见”产生的压力,对问题的了解程度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也构成了人们决定是否公开表态的重要因素。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根据诺依曼的观点,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恐惧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为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1]在这里,诺伊曼的论证中忽视了公众所在的群体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中的角色。
从现在看来,网络传播使传统的三大媒介环境形成的诸多环境因素发生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沉默的螺旋”理论赖以生存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这就对“沉默的螺旋”这一传统的新闻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沉默的螺旋的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逐渐成为主流传播媒体,对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高度信息化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已经受到了挑战。我们要讨论这一理论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的表现形式,首先就要关注产生这些传播效果的假说在网络传播条件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把这些假说归纳一下,实际上只涵盖了两个效果因子:一个是心理因子,即从众心理;另一个是社会因子,即社会规范。
网络传播在互动过程中具有匿名性,人们可以通过发表匿名的意见来获取自由的快感,摆脱被孤立的感觉。网络言论的匿名性,使一些与主流意见不同的声音也在网络中出现,虽然这些意见不见得正确,但这些言论是网民理性讨论的结果,不像“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条件下,媒介承担着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角色,有限的少数人决定了无限的多数人应该接受什么,不应该接受什么”。[2]这与传统大众传播环境相比,心理因子、社会因子因为网络虚拟性的本质特征所带来的规范力相对减弱了。
其实不然,网络的虚拟成分,并非绝对的虚拟,其根本原因在于各种匿名面具的背后是一个个真实世界的人。人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址,当然在无关痛痒的情况下,没有人会追查你的IP地址,但是一但触及到法律或做出危害国家事情的时候,这个所谓的匿名也就不复存在了。例如艳照门的发布者,最终也是被警方追查到了他的相关资料。
根据人的社会心理的一般规律:人对社会孤独的恐惧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消失。如今在网络空间里,网络社群成为许多网民交往的空间,正是因为网络中个体的惧怕孤独,想要和群体联系在一起,网上社区和论坛才会应运而生。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对孤立的恐惧。例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当全国人民都举国哀痛之时,网络上依然会出现步伐背行者,一位沈阳少女居然在网络上公开谩骂灾区人民,她的这种行为,就已经超越了对孤立的畏惧。
在这个信息多源化的社会,人们既不会单一的接受某种观点,更不会被动地接受媒体的宣传,人们的自主性在不断强化。例如:近年来的多起网络事件,无论是“曹操墓”还是“伪娘”都没有出现舆论一边倒的现象。在网络论坛上,争议各方不断走向白炽化。在此事件中,不仅没有出现两边论,反而在两边之间还掺杂着其它的意见群体,使其不再像传统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假设的那样,产生一边不断变得弱势,另一边不断变得更加强势的现象。
综上分析,“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并没有像假说中所阐述的那样,人们有那么明显的害怕被社会孤立的恐惧,也没有随着网络的出现而消亡,而是以自己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着,是一种继承,也是一种创新。
三、任何一种理论都要适合当前媒介的形式,两者相辅相成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主要通过占据主导地位的三大媒体了解外部世界。传统的大众传媒依赖报道同一内容,传达同一信息的便利性,形成引导并控制舆论的社会机制。在某一时期内,究竟是什么样的观点占优势,经常是由大众媒介规定的,即大众媒介鼓吹的观点。
但是,在网络传播时代,这种控制舆论的社会机制丧失了这样的效果,这就意味着人们在网上发布合法的意见和信息已经畅通无阻,网络也因此成为了一个“观点的自由市场”。
从网络的角度回顾假说成立的三个命题时发现,在网络传播的时代,这些命题正在不断地试图用新的方式来适应这新时代的传播。
从假说的第一个命题,我们就可以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人被社会孤立的恐惧,在当时的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只能通过媒介,媒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限制了人们的思维,人们之间的意见无法沟通。也就是说,当个人不能相互交流私人意见时,这个理论才能成立。但是,在网络传播的新时代,网络是一个崇尚个性的的世界,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受众可以在网络上通过各种方式如在个人网页上发表意见或是参看他人的观点,来了解事件发生的动向。由于网络的匿名机制,人们不再因为惧怕孤独而不敢发表自己最真实的意见。相反,他们发表意见时既摆脱了外界的干扰,又摆脱了他人目光而带来的心理压力,达到言说的自由。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这种恐惧感消失了,只能说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这种恐惧被转移了。
诺依曼认为,什么观点占优势,经常是由传统媒介确定的,或者是由周围多数人对这一观点的支持造成的。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在其中发挥了强大的制约作用。但是,从网络传播的时代来待第这些命题时,则会发现其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例如,20xx年奥运会刘翔退出比赛一事,传统的大众媒介一直在为刘翔开脱,甚至连新闻联播都竖起了向刘翔致敬的大拇指。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都是报道正面的消息,它们引导了一种舆论,也就是大众媒介所吹捧的,刘翔不参加比赛是对的,是应该被大家理解的。但是唯有在网络这个空间里,人们可以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在网络上,有60%的人能够理解刘翔这一举动,但是也有40%的人在唾弃他。从这一反应可以看出,在网络空间里,受众不再受到传统大众媒介的影响,而是通过分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里媒介强制推行舆论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信息传播的能力为言论自由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并没有形成舆论一边倒的“螺旋式”。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传统的大众媒介试图制约舆论,影响舆论的这一举动,在网络空间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四、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众传播进入网络时代后,民众的理性分析能力和参与的积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致使“沉默的螺旋”理论运转机制发生改变。在网络媒体中,其个体的孤独或恐惧感依然存在,群体压力有所减弱,但并未消失。正如陈力丹所说:“媒介对于社会控制的机制既是强大的,也是有限的。”因此,“沉默的螺旋”只是借助网络民主的外壳,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呈现,不可能从网络空间中真正消失。
“沉默的螺旋”在互联网下的终结沉默的螺旋经典案例理论起源
“沉默的螺旋”理论由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于1974年首次提出,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
理论内涵
假设前提:
一般个体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三个中心论点: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趋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诺依曼认为,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A.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
B.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
C.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
下面我们就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来分析一下近期的热点事件。
小学生被“体罚致吐血”事件
事件回顾:
5月30日,有家长发帖举报广州某小学班主任明知其女儿患有哮喘,还罚其跑了10圈操场,6岁的孩子因此出现吐血、手抖、高烧十几天的症状。该家长还展示了孩子吐在校服上的大片“血迹”,画面十分恐怖。之后警方证实,体罚吐血、凌晨2时被老师威胁殴打、送老师6万元等情节,系该家长为扩大影响而故意编造的谎言。
事件分析:
帖子刚曝光时,血迹斑斑的校服及令人发指的文字描述迅速引发众网友的愤怒,一时间,网上对体罚孩子的老师的指责、声讨形成了“优势意见”,大家一边倒地同情“受害者”,指责老师,与之相反的意见则倾向于保持沉默,第一轮“沉默的螺旋”形成。
当警方公布的消息使事件真相发生反转后,舆论迅速倒戈,对该家长捏造事实的指责形成新一轮“优势意见”,沉默的螺旋再次形成。
爱奇艺“超前点播”案败诉
事件回顾:
20xx年,热播古装剧《庆余年》上线爱奇艺,有用户购买会员后发现,收看该剧还需要再额外付出单集3元的“超前点播”费用。原告吴某(一位爱奇艺黄金会员)认为,“超前点播”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遂将其起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
20xx年6月2日,法院判定爱奇艺公司单方增加“付费超前点播”条款的行为损害了吴某的主要权益,对其不发生变更合同的效力。被告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向原告吴某连续15日提供爱奇艺平台“黄金VIP会员”权益,使其享有爱奇艺平台已经更新的卫视热播电视剧、爱奇艺优质自制剧的观看权利。
事件分析:
在发现爱奇艺推出“超前点播”付费业务后,就有不少爱奇艺的VIP用户表达了不满,不过并未形成“优势意见”,更多人选择保持沉默或付费观看喜爱的视频内容。
在爱奇艺“超前点播”案败诉后,原本就不满的用户不再沉默,而是更多在网上表达对法院判决的支持和对各大视频平台“超前点播”的不满,“优势意见”逐渐形成,原先中立或支持的声音倾向于倒戈或保持沉默。
“钟美美”爆红事件
事件回顾:
20xx年5月,一名网名“乌拉旮旯钟美美”的鹤岗男孩,因为“神模仿”老师系列视频而意外走红网络。让这件事更加火热的是之后模仿老师视频的下架,以及他被“约谈”的传闻。随后,教育局和班主任老师对此进行回应,让这一传闻得到了终结,下架视频系“钟美美”母亲提议,是为了避免网络舆论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事件分析:
“钟美美”对老师上课言行举止的神模仿,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一时间,对“钟美美”模仿内容的支持形成了“优势意见”,而批判、中立意见占少数,由此形成了“沉默的螺旋”,并使“钟美美”在网络爆红。
当模仿视频大量下架后,“钟美美”被约谈的声音形成主流,持保留意见的占少数,第二轮“沉默的螺旋”形成。
当“被约谈”的传言被证实无中生有后,“应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与“学生还是应该好好学习”两种意见互相对抗博弈,原先支持“钟美美”拍模仿视频的意见不再占据显著优势,“反沉默的螺旋”形成。
方方日记事件
事件回顾:
20xx年正月初一开始,身在武汉的作家方方以日记的方式,记录封城后她在这座城市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疫情期间,《方方日记》有5000万的阅读流量。事情的转折点是在4月8日武汉解封那天,《方方日记》以多种文体在欧美出版,并重新定义为《武汉封城记》,再加上封面的言语,使方方一夜之间成为了舆论的焦点,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卖国贼”,甚至包括很多《方方日记》的粉丝也觉得无法接受。
事件分析:
方方日记在微博发表之初,怀有支持、中立态度的网友占多数,批评的声音为“劣势意见”,因此方方日记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方方日记的读者,“沉默的螺旋”形成。
当《方方日记》海外版在国外出版后,原本对方方日记持批判态度的声音进一步扩大,并逐渐上升为“优势意见”,而对方方日记持支持、中立态度的声音越来越少,“反沉默的螺旋”形成。
根据对上述事件的分析,我们大体了解了“沉默的螺旋”的形成过程,那么,网络中“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呢?
网络中“沉默的螺旋”形成机制
(1)局部性优势意见的形成
某些意见要成为局部性的优势意见,需要一些相应的条件:
A.简单而强烈的价值判断,或者极端的意见,更容易成为优势意见。这容易让多数人理解,往往表现为“是”或“否”这样的极端态度。
B.优势意见通常具有一种共鸣性。通常在很多点同时产生,相互呼应、提升,最终成为网络中一种引人注意的“强音”。
C.优势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蓄积或折射着以往相关事件中累积的公众态度。不是突然产生,有一定的酝酿和聚积时间,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背景。
(2)局部性优势意见在网络中的扩散
优势意见在某些局部形成后,必须经过一个扩散过程,才能赢得更多支持,吸附更多能量。由于这些意见的优势能力已经在某些局部得到检验,因此,它们在网络中的整体扩散也更为容易。
优势意见扩散的主要动力有:
欣赏与认同(最主要)、相互利用、树靶批判等。
在某些情况下,优势意见在传播过程中会衍生出某种直接的行动。如20xx年4月中国网民反对“藏独”、保护圣火的事件中,人们发起了红心签名、抵制家乐福等活动。这些“站队式”的活动,一方面促进了优势意见的传播,另一方面则制造了一种社会压力,使人们不得不做出“是”或“否”的简单选择。
此外,在局部性优势意见扩散的过程中,大众媒体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尽管在网络优势意见形成的初期阶段。大众传播媒体的作用不像过去那样强烈,但对于扩散,其作用仍然是明显的。大众传媒对于优势意见推波助澜式的传播,有时是处于舆论引导的需要,有时则是出于吸引眼球的需要。
(3)网络总体意见气候的形成
如果局部性优势意见不止一种,那么他们在扩散过程中会出现几种不同结果的相互作用情况:
A.几种意见相互融合。价值取向方向一致会渐渐融合,最终成为网络意见气候的决定性力量。
B.一方凸显绝对优势地位。几种意见不同向,一种声音逐渐战胜其他声音,成为主导。
C.各种优势意见旗鼓相当。多数人会坚持自己原有的意见,“沉默的螺旋”并不一定产生。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学效果研究中的经典理论,也是各大院校的高频考点,20xx年考了15次,20xx年考了9次,20xx年考了8次。基本概念多以名词解释、简答的形式考察,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变化多以简答、论述的形式考察。除了理论内涵和案例分析外,我们还应该掌握以下关于“沉默的螺旋”的高频考点:
理论特点
(1)舆论观
在“沉默的螺旋”理论里,舆论是“公开的意见”。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
(2)效果观
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理论评价
优势:
(1)强调舆论的社会功能;
(2)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且影响渗透了“认知—判断—行动”的全过程。
不足:
(1)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
(2)“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不同程度上的不同;
(3)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4)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中坚分子”的作用。
总之,该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它把对舆论的考察引向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但它过分强调多数人和优势意见的压力,忽略少数派的作用和“反螺旋模式”存在的可能性,并且在新媒体时代,理论也受到了冲击。
在网络环境下是否仍适用?
有一定适用性,但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适用原因: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学者刘海龙认为,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沉默的螺旋”的心理机制仍然存在,以及网际传播与现实传播的相似性,“沉默的螺旋”现象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其表现形式有所变化而已,其理由如下:
(1)个人在网络中表现更为大胆,并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使个人摆脱了对社会孤立的本能的恐惧,而是因为互联网使社会孤立恐惧产生的条件出现了缺失,或者说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可能被孤立。
(2)没有理由认为在网络空间中不会发展出相应的群众与群体规范来。这种群体规范必然会导致其成员产生与现实中类似的压力和社会孤立恐惧。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由于网络传播环境的复杂性与传播空间及途径的多样性,对“沉默的螺旋”这一现象的研究,必须放到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地从总体上推断它存在或消失、强化或弱化,可能都不能反映网络传播的本质特性。
(1)大众传播的情境
在网络的大众传播空间,由于发言是匿名的,如果与他人意见不一致产生认知失调,简单的方法是通过转换空间来逃离让自己感到失调的环境。因此,相对来说从众心理产生的机会应当较少,在这些空间里,“沉默的螺旋”发生的概率也可能相对较小。
(2)群体传播的情境
在那些关系密切、归属感很强的社区里,人们为了维护自己已经形成的社区关系和自身的利益,也为了群体的归属感,会在一些时候表现出很强的从众心理。社区的优势意见更容易形成,人们对优势意见的屈从也表现得更为明显。
(3)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情境
从众心理发挥作用的条件与现实空间是相似的,因而出现从众行为的概率与现实空间是差不多的。
因此,从其他形态的传播层面,特别是群体传播的层面看,网络中的“沉默的螺旋”不仅可能存在,而且某些时候的力量仍然是强大的。
无论网络中“沉默的螺旋”现象在什么情境下出现,作用的力度有多大,按照诺伊曼的理论,舆论都是社会的皮肤。这意味着,意见过于分散并不利于社会的整合,所以网络时代仍然需要一定的主流意见。
通过之前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表达公共化、观点多元的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螺旋”往往伴随着“反沉默的螺旋”,那么什么是“反沉默的螺旋”呢?
反沉默的螺旋
内涵:
“反沉默的螺旋”指在网络传播时代,受众的参与性大大提高,不再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受众可以自由发表或支持“少数”意见,此种“少数”意见被更多的网民接受,可能发展为与“多数”意见势均力敌甚至超越和改变“多数”意见的情况。
形成原因:
1.虚拟性、匿名性降低了个体对孤独的恐惧感。
虚拟性和匿名性作为一个非常好的保护屏障,为受众屏蔽了来自现实社会中所属群体和其他群体的压力,使他们消除了对群体压力的恐惧感,而去放心大胆地表达自身的看法和见解,不用再担心被群体歧视和孤立,不用再被迫保持沉默或屈从于集体意见,他们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真正得到了解放。
2.碎片化、去中心化削弱了个体的从众心理。
新媒体传播的平等性使得参与传播活动的个体总能找到支持者并对自己的意见保持较高的确信度,个体的从众趋同心理被削弱,这也就大大降低了个体的从众趋同行为。
3.把关的“隐性化”和“弱化”增强个体意见表达意识。
网络把关人不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而是逐渐发展成全民把关,“把关人”出现了多元化、区域化、行业化、个性化、自由化、互动化等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受众个体的意见表达意识空前增强,去除了繁杂的信息发表与审查机制,受众个体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