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马上三线”——这是现实主义大型工业题材电视剧《火红年华》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该剧以攀钢建设为原型,通过剧中夏方舟、秦晓丹、乔佳丽、陈国民、季成钢、武本奇等一大批三线建设者群像塑造,讲述了一群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大学生、技校生,与普通工人阶级“老大哥”一起,用无悔的青春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在金沙江畔总面积不到2.5平方公里的弄弄坪上,建设起一座300万吨级大型钢铁企业的史诗传奇,再现了“火红年代”中华好儿女的“火红年华”。
在网络热议青年一代有关“躺平”话题的当下,回望历史,该剧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讴歌“三线建设”者艰苦奉献的精神,更在于强烈观照了作为年轻人,如何看待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如何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活得更有价值,如何将自身的命运关切融入到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担当中去,这才是该剧在艺术内涵与价值引领上的重要意义所在。
电视剧《火红年华》原名“大三线”,剖析该剧首先就要从“三线建设”这个对于当下青年观众较为陌生的名词谈起。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其中“云、贵、川、陕、甘、宁、青”被称为“大三线”。剧中川南钢铁建设就是属于“大三线”建设。从1964年至1980年,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毅然决然投入到火热的“三线建设”中去。该剧中的夏方舟、秦晓丹、乔佳丽、武本奇等人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没有宿舍,他们就住席棚;没有澡堂,他们就用金沙江的冷水洗澡;没有充足的照明,他们就点起煤油灯研究工程图纸和技术资料……
《火红年华》并未满足于通过剧中人物在“三线建设”中的艰苦奋斗来铺陈剧情,也没有简单讲述一个“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冶金建设传奇故事,而是通过具体个性化人物形象塑造来推动剧情。从大学生到工程技术员、沉稳干练的夏方舟,敏锐发现川南钢铁设计图纸存在重大设计缺陷。因为坚持自己的怀疑态度,他被取消技术员身份,去一线当工人,甚至取消了干部待遇。当领导认为这样可以磨掉他“恃才自傲”的火性,当他的对手季成钢认为他因此前途尽毁时,夏方舟却毫不在意。一方面,他凭着十三岁就出来做工的“江湖经验”,在工地迅速和工人师傅们打的火热,用自己的工作能力获得大家肯定与赞扬;另一方面,他面对工程设计缺陷去找他的老师,在老师开导下他意识到,尊重科学没有错,但是必须结合具体国情和川南钢铁需要出炉水的实际需求,因此,不能只找到问题,同时还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看到,他因为抢险救灾受伤昏迷,在病床醒来的第一件事是要看图纸,就连他的老师此刻也忍不住为他执著的精神打动落泪。
众所周知,工业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很难出彩,既没有战争剧宏大战争场面营造的视听效果,也没有刑侦、谍战剧强剧情铺陈的种种悬念,即便是农村、都市、历史等类型剧,也都有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受众群体。而工业题材剧面对的是冰冷的机器设备、灰色的工服、严格程序下的工业管理、生产体系和近乎枯燥乏味单一的工作环境。正是上述因素,我们看到近年来优秀的工业题材电视剧,从数量到影响力都远远无法与我们这个制造业大国地位相匹配。而《火红年华》主创能够植根于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让观众原汁原味回顾那个火红年代的同时,牢牢把握并强化以剧中人物塑造作为艺术抓手,让剧情推动、矛盾铺陈紧紧围绕人物的塑造展开。通过对核心角色夏方舟心中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坚持科学真理并深入研究探索的人物塑造,使我们看到夏方舟从天之骄子到一线工人,再到总工程师的心路历程,并通过与喜欢做表面文章、溜须拍马的季成钢形成戏剧冲突的强烈对比,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构建起与观众共情体验的情感纽带。
该剧对于人物塑造并未局限于人物基于学历、身份、职务、性格等“符号化”特质,而是将角色塑造和人物命运与整个大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语境相吻合,人物不是单线条片面化的存在。例如对抗美援朝复员老兵、川南钢铁王牌施工队队长陈国民的塑造,在人物性格层面抓住其直来直去火爆的“军人”个性,在工作中认真负责、雷厉风行,在生活上对徒弟、工友爱护有加,通过其在深圳历经徒弟武本奇“背叛”的勃然大怒,到逐渐慢慢理解国家改革开放对于川南钢铁在内一系列政策调整、设备引进改造等等,都让陈国民这个人物鲜活立体起来。这种人物塑造的方法同样体现在他的徒弟武本奇等人物身上。即便是剧中与主角对立的“反派人物”刻画,也并非脸谱化。比如程时风,主创抓住了人物对于“政治手腕”的熟稔,通过其提拔季成钢为青年突击队队长树典型的套路,一方面为自己谋政绩,一方面打击对手陈国民,但面对川南钢铁前途命运等大是大非问题上,依然是有底线的。可以说,该剧对于季成钢与程时风的人物塑造,既增强了戏剧冲突的张力,同时也跳脱了传统“反派人物”塑造脸谱化的窠臼。该剧在情感叙事上设计了夏方舟与秦晓丹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并加入因季成钢对于秦晓丹的爱恋而处处诋毁夏方舟的情节,这种最不稳固的情感“三角形”关系几乎贯穿该剧始终,情感戏中的爱慕、误解、相思、相爱、结合也都通过剧情展现出来,但如此长的时间跨度,难免让观众失去耐心,情感戏内在动因的合理性还值得商榷。
从“三线建设”川南钢铁第一炉铁水出炉,到高铁路轨制造,《火红年华》作为一部见证“中国制造”铸大国重器的工业题材剧,用朴实的艺术语言,帧帧还原了中国制造从发展到崛起的过程。其尊重历史、尊重科学的现实主义站位、视角,质朴真实的场景再现镜头语言,鲜活丰满的人物塑造,都为中国工业题材电视剧在艺术表现的厚重质感与时代审美层面,有了新的突破,为中国工业题材电视剧未来艺术创作,开掘了新的思路。
《火红年代》观后感观看《火红年华》后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剧中的情景又把他带回了当年的岁月。他说:“剧中的人物、山水、事件都是我们当年学习、生活、工作场景的真实写照。我1968年西南师大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怀着青春的梦想与激情,来到了毛主席最关心的地方——攀枝花。当年的攀枝花还是荒山秃岭,不毛之地。
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其中有很多是大专院校毕业来的学生。我们喝着金沙江挑来的水,吃着粗茶淡饭,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一心只想建好攀枝花,让祖国国防更加强大。我作为教师,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培养了许许多多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倍感荣光。我退休十多年了,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永远跟党走是我终身的心愿。”
《火红年代》观后感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工业史诗电视剧《火红年华》,以坚实沉稳的笔触进行现实主义书写,将一幅反映中国工业发展史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再现三线建设,致敬代代相传的大国工匠精神。
让“三线精神”活起来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数百万建设者投身大漠荒野、深山峡谷展开三线建设。《火红年华》便是以国家“三线建设”为背景,以十九冶、攀钢、攀煤等位于四川的著名三线工业企业为故事原型,以xxx为主拍摄地,全景式展现当年那一大批意气风发的建设者,将一片不毛之地建设成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故事,诠释了平凡英雄们的“三线精神”。剧中塑造了三线建设者群像,他们不但演绎了三线建设者以钢铁意志和乐观精神燃烧自己的火红年华,建设起一座令世界惊叹的钢铁之城的传奇,同时也通过生动的历史实践展现了大国工匠精神的锻造与传承。
该剧导演王文杰认为,没有三线建设者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就没有现在的攀枝花,这就是《火红年华》的思想内核。“建设者们一开始去的时候连电都没有,现架的电线,住的是茅草房,很容易失火,剧中我们表现了两次失火。”直到10集之后,大家才住上水泥板盖的房,但吃的依然是粗茶淡饭。是什么一直支撑着他们?是奋斗精神、奉献精神。“这些年轻人为了建设祖国,无怨无悔地奉献青春甚至生命,这就是‘三线精神’,是一种责任、是家国情怀。”
书写历史启示当下
作为讲述工业历程的电视剧,《火红年华》的时间跨度达四五十年,却并未采用宏大叙事的方式,而是从底层视角入手,通过参与川南钢铁建设的工人、学生、工程师等个体命运,折射时代进程。该剧播出后,不但在年轻观众中引发重温三线建设历史的热潮,也勾起了许多当年参与三线建设的“三线人”的乡愁。
曾经参与过三线建设的老一辈建设者纷纷表示,《火红年华》真实地反映了攀枝花三线建设时期的情况。剧中的场景体现了攀钢工人在那个火红年代里奋斗、创新、只争朝夕的精神。
从普通人的视角切入,让观众更能够切身体会“三线精神”从何而来,继而思考在今天如何传承“三线精神”,《火红年华》也是一部党史教育的鲜活教材。原著及编剧革非说,三线建设这段历史所孕育的牺牲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书写铭记,在当下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