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新年好,15年来得很冲动,这么快这么直接,完全没等上学期深情告别。大家这几天可能都在纠结这学期这么短课程怎么处理,我却要跟大家聊聊去年的事儿,说得不好,还请多包涵。
上学期里我主要对两组词语进行了探索。
一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之前,我雄心勃勃,试图在我的素质教育生涯中踏出一条康庄大道。于是,在课堂上,我把我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尽情舒展在教室,把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信口分享给学生,我让学生画画、唱歌、比拼书法,让学生肆意地给我去绰号,给他们充分而自由的话语权,总之几乎可以说把语文课上成了我大学时想象的情形。课后,我刻意追求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并且隔三差五就布置让学生耳目一新的作业,比如点评徐悲鸿的名画《愚公移山》,比如整理李商隐和白居易的爱情故事,再比如撰写以《大禹治水的历史意义》为名的小论文。
然而,期中考试一结束,一张成绩单惊醒了梦中人。我带的两个班拖了彭老师和牛老师的后腿,尤其是3班,平均分和优秀率都在四个特色班中垫了底。我开始反思,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一定是非此即彼,你死我亡的关系吗?我是不是常常以素质教育的名义标榜自己的先进,而没有意识到自己仍是井底之蛙呢?
于是,我改变了一下我的行事风格。比如背书,期中考试之前我只是把背诵任务分配给各组长,但这里的水分可能超出了我的预期,期中考试之后我从各组中抽出一些比较调皮,背书比较慢的同学,要求到我这里背了才算数。再比如作文,期中考试之前我布置作文的用意只限于鼓励学生搜集资料,增长知识,但很多同学并没有把信息时代和自己的脑袋有机结合,那么,期中考试之后我就更加注重作文的水平,一次没写好,再写一次,直到我满意。
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了,终于没有拖年级语文组的后腿,终于让班主任为语文学科松了一口气。这样的变化,更加坚定了我的一点想法,那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是一对矛盾,而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但是,素质教育是调味菜,应试教育才是大餐,是让学生真正充实的大餐。
二是教学与科研。
在上学期,我有意识地以一定的科研目的来组织教学。
比如,从七年级的经历来看,我对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总体上还比较让学生满意,也取得了一点小成绩。去年暑假,在去西安进行教育硕士的学习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份关于初中语文家庭作业的调查问卷,在同学中开展了调查。调查结果更加坚定了我对家庭作业的认识。到了八年级上学期,我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多样化的语文作业,并且对每一次作业进行及时的记录,以供科研之用。
又比如,从七年级开始,每学期结束后,我都会对本学期的备课资料进行一项总结性的整理工作。从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到八年级上学期最后一单元最后一课,我每一课都整理了拓展学习材料。这些材料的形式包括文章、书目、演讲视频、科教栏目视频、电影、音乐、纪录片、广告、网站等,它们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跟我们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等这一届毕业,我会更加系统地整理鄂教版初中语文学科拓展学习材料,形成一个专题。
再比如,去年我校组织了一次以“问题引导,探究发现”为教学模式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本着试一试、学一学的态度,我充分了解了彭校长关于这个教学模式的解读,并且通过网络广泛了解了其他学校关于类似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然后结合教学进度,我确定了《月下独酌》这一课。在备课过程中,我买了6本书,看了10多本书,然后搜集了20多则2000多字的备课资料。然后请教了10来位经验丰富的前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赛课后,评委们本着鼓励和提携年轻人的慈悲情怀,让我跻进了一等奖的行列。后边我会争取形成集教案、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育叙事和教学论文为一体的小专题。
然而,大家也能听出来,我的很多想法还只停留在想法的阶段,还没有付诸实践,没有形成科研成果。那么,我的科研之路还需要以彭老师和牛老师为首的前辈们领着,我才能扎扎实实地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教育境界。请大家在阅读教科类杂志时留意一下语文方面的征文、赛课之类的活动,然后告诉我一声,或者有更好的锻炼平台,非常感谢!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经验交流发言稿2篇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学校召开期末考试总结表彰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教师向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同学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班级和同学表示热烈祝贺.
同学们,紧张的期考试已落下了帷幕,优异的成绩见证了同学们的不懈努力,也见证了老师们辛勤的工作。学校为你们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付出的劳动有所收获而感到欣慰。
同学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听到了你们琅琅的读书声;我看到了中午刚吃完饭,大家又放弃了休息的时间,争分夺秒地坐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听讲;课后,很多同学更是放弃了看电视、玩耍的时间,用于复习功课,这是何等可贵的学习精神啊!
教师们,你们辛苦了!你为了提高你的学生学习成绩,你常常披星戴月、挑灯夜战。有些老师的孩子还年幼,年幼得还在学走路,可是我们的老师没有时间去照顾,把更多的关心和爱,给了我们的学生我常常夜深人静时还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园丁精神?这就是一种最有力的诠释。像这样爱生胜过爱子的教师,我们学校很多,如:李春秀教师,熊小教师,卢嗣宏教师,李雪松教师,杨冬梅教师,田宏军教师,汤冬梅教师等等。同学们,请用热烈的掌声来表达对这些优秀教师的敬意!
最后祝全体师生学习进步,工作顺利,牛年大发,新年快乐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经验交流发言稿3篇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发言。说句实话,要我在此向各位介绍经验,那简直就是班门弄斧。在座的各位都是数学专家,经验者比我丰富。作为中青年教师中的一员,我把个人的教学想法跟大家交流交流,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是XX年招聘到长沙,被分配到xx学校。身为xx的老师,我们都很清楚学校自身的特点和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地段,前身是黑石铺肉联厂子弟学校,大部分学生是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弟。成绩好一点和家庭条件好一点的的学生都到邻近的明德中学就读。生源少且质量低是目前我们学校面临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一直以来我都是两个班的数学加一个班的班主任,任务也算不轻。由于之前是教了四年高中,所以我上课的风格基本形成,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其实这是很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刚教初中,碰到了很多的困难,通过外出培训和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以及在区进修学校屈老师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慢慢地改变了很多,也摸索出一些套路。
首先对初一、初二的学生,我尽量做到讲得少,学生活动得多。
因为初一、初二基本上都是学习新知识,新概念。让学生参与进来,他们才会有兴趣,才会留下深刻印象。哪怕他答错了,也是有收获的。尽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变单调乏味的被动学习为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我一般都鼓励学生大胆地走上讲台,让他们讲,让他们讨论,使讲台成为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让愉悦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带进乐学的大门,达到学习知识的的最佳状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好表现,他们回答问题一般都很积极。一般地,我尽量让每一个举手的人都有问问题或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去热闹。否则,你一旦长时间不叫他表现,或者教师长时间在讲个不停,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受挫。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注意力只能保持那么十几分钟。十几分钟后,就会不自主地走神,干别的事去了。
其次,设法创造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我一般会结合各章节教学内容,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开展数学探究。譬如,在讲方程的时候,我安排了一个“猜钱”游戏:“请大家把你身上的钱数乘以5,再加上100元”。然后叫学生说出所得结果,依次猜出其身上有的钱数,倘若某学生所得结果是150元,通过解方程5x+100=150,得x=10,即猜出这位学生身上有10元钱。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此时你告诉他们学习了解方程后,你们也能猜出别人身上的钱数,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盈然,听课劲头十足。
第三,对初三学生,尽量做到讲得精,学生练得多。
由于初三学生的特点,再花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像初一、初二那样活动的话,教学任务就可能完成不了。再者,学生也没那么浓的兴趣,不再像个小孩子那样热闹了。像我们这类学校两极分化现象也是常有的。在复习资料上,我一直以来是用的区里教师自编的《跨越中考》,我觉得这个资料很好,他博采众长,繁简得当,编排合理,难易适中,贴近中考,符合我们这样的学生的学情。我一般只搞两轮复习,第一轮就是用《跨越中考》,复习得相当慢,有时一个课时的内容,用两节课来复习。上课时先要他们做几个“课前热身”题,然后再一起完成“考点链接”。对于知识点的梳理、复习,我一般做到不遗漏,尽管有些知识点中考考的可能性很小,我想: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多讲一点,可以开拓他们的思维,留下20分钟以上的时间,给他们做相应的练习题。第二轮复习就是好好利用模拟试卷,考考练练讲讲。对于两极分化的学生,我是这样对待的:学困生,年级组安排周一至周五的第八节课补差,专门给他们讲练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力求人人合格。对于优等生,利用周六的时间培优,安排专题讲练。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