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首批9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首批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的高校之一。20xx年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最早的无线电学校,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
机电工程学院前身可追溯到我校1960年成立的雷达技术系,1979年改称为电子机械系,1994年更名为电子机械学院,1999年,由原电子机械学院、原检测与仪器系、原电子工程学院的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和电气技术三个教研室合并成立机电工程学院。
学院下设电子机械、工业设计、自动控制、电气工程、测控工程与仪器、电子封装六个系和机电科技研究所,建有“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级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间太阳能电站系统”xxx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xxx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综合性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装备制造”和“测量与仪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机械电子工程”省级实验中心。。
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考试科目
1、所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2、学科名称:电气工程(080800)——学术学位
3、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43自动控制原理
4、研究方向:
学科方向:01电机与电器
01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新型逆变电源、电力系统自动化
02电力电子系统的磁电集成技术
复试科目(九选二):
9041材料力学;
9042机械设计;
9043机械制造基础;
9044自动控制;
9045现代控制理论;
9046微机原理;
9047传感器原理;
9048电力电子技术;
9049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5、2020拟招生人数:5人(含推免)
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参考书
843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千博等西电科大出版社
《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刘丁机械工业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
9041材料力学《材料力学I》(五版)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9042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八版)濮良贵高等教育出版社
9043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二版)孙学强机械工业出版社
9044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千博等西电科大出版社
《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刘丁机械工业出版社
9045现代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1-5章)刘豹机械工业出版社
9046微机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二版)李伯成等西电科大出版社
9047传感器原理《传感器与信号调理技术》李希文、赵建等西电科大出版社
9048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五版)王兆安等机械工业出版社
9049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第三版)孙肖子等西电科大出版社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
《电路分析》张永瑞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路基础》吴大正编著西电科大出版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孙肖子编著西电科大出版社
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分数线/其他
1.西安科技大学电气考研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如下:
20xx年:
20xx年:
政治/英语:50,数学:70,专业课:70,总分305分
20xx年:未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xx年和20xx年相比有巨大的变化:
1、研究方向取消了一个,这个对于想选择那个方向的,需要换学校。
2、招生人数近一步减少,所以竞争激烈,报考需慎重
3、复试考试科目变化,增大难度,这个也需要多注意。
四、电气考研最后三阶段全程复习法
第一阶段:发力(7月1日-10月1日)
原因:
这个阶段时间比较充裕,没有学校里的繁杂事情影响,可以安心的投入复习。抓住这个阶段,就成功了一半。
重点任务:
以英语、数学这些需要长期练习的科目为主。尤其是英语,在不放松单词等基本知识积累的同时,“以真题为纲”进行复习,把每一套真题彻彻底底的分析明白,真真正正把握住出题人每一道题的出题意图。
专业课复习要有计划的进行,这一阶段要开始有计划的进行知识点的记忆。争取完成第一轮的复习。达到的效果是,对每个知识点做到能够基本记住。
第二阶段:坚持(10月1日-12月1日)
原因:
这是一个考验毅力的阶段,无数前人的血泪经验告诉我们,谁坚持到了最后,谁就能够成功。经过长达三个月的紧张准备,精力和体力x耗费很大,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加上周围的同学开始找工作,很多的机会x可能分散考研的经历和时间。这个时候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毅力不坚定,三心二意,是考研的大忌。很多人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机会太多了。
重要任务:
这个阶段以专业课为主,辅之以政治、英语、数学。
第三阶段:冲刺(12月1日-初试)
原因:
这个时候各个科目x达到一定程度,知识的储备x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开始进入高原平台时期。在一定的时期内会感觉很烦躁,感觉好像什么东西x不会了,这很正常。
如果能够基础坚持下去,多多模拟,多多联系,就可以实现量变向质变的转化。为此,育明教育专业课“冲刺模考点题班”,在晚上安排了模拟考试,对于这一阶段来说,是非常科学的。很多考生,平时背的多,写的少,加之对自己很自信,往往不愿意浪费时间去模拟考试。但是,如果不去正式的进行模拟考试,很难在考研的考场上找到考试的感觉,而且在考场上可能发生的问题,因为没有提前通过模拟考试掌握和解决,以至于被问题和困难打得措手不及。这些很有可能导致半年多的复习,功败垂成。
2020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难度解析考研报录比分数线分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idianUniversity)简称“西电”或“西军电”,是中央部属高校,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行列,是中国最早的2所国防工业重点军校之一和56所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研究生院之一,''两电一邮''成员,先后入选首批5所科技部拨付专项经费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首批6所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首批7所世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首批9所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理事长单位)、首批11所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常务理事单位、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1-10]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历经中央军委工程学校、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等历史时期。1988年1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截至20xx年2月,学校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70公顷,下设18个二级院部、63个本科专业;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专任教师2200余名,全职院士4人;全日制在校生3.5万多人,其中本科生2.2万多人、硕士生1万多人、博士生2260多人。
2020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研难度解析考研报录比分数线分享建国前
1931年2月10日,红一方面军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在xxxxxx小布镇开学。[12]
校史沿革
1931年,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于江西瑞金洋溪组建,王诤任校长,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
1932年,学校迁至瑞金附近下路头,后又迁至坪山岗,改名为红军通信学校。
1934年,增设高级班,负责轮训干部。
1935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通信学校代号为红星第三大队。8月,红星第三大队同四方面军报务训练班合并,恢复为通信学校。后同陕北的无线电学校合并,组建为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学校地点位于瓦窑堡九沟台,后迁至延安裴庄、三原云阳镇。
1937年1月,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随党中央迁入延安,在延安川口、盐店子长期办学,通称“延安通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3张)
1941年,毛主席为学校院刊《通信战士》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1942年,改名为“电信工程专门学校”,专业设有:电信工程队、有线电队、干部队、机务班等。
1944年,中央军委气象队创建。
1948年,中央军委三局电讯队创建。后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晋冀鲁豫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学校、中央军委气象队、中央军委三局电讯队合并组建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执行师级权限,下分三个大队。
1949年7月,学校从获鹿x迁至张家口,改建为中央军委工程学校。11月27日举行开学典礼。[13-15]
历史照片
建国后
1952年5月,中央军委命令,将中央军委工程学校一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二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外语学院,三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机要干部学校迁至长春。后大连工学院电讯系主体(今大连理工大学)、西南通信学校工程系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
1958年,迁址西安,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
毛主席亲笔题词(5张)
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6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设有22个专业,在10个专业上开始招收研究生,成为解放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军事工程技术学校。[16]
1963年9月1日,由通信兵划归国防科委领导。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1966年4月1日,退出军队序列,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更名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7]
1980年,电子工业部作出“西电援建桂电,成电援建杭电”的决定,西电先后派出3批教师共122人援建桂电,其中6人担任桂电校领导。[18]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88年1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94年4月,学校“211工程”顺利通过部门专家预审。[20]
1996年,学校获准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校史档案(20张)
20xx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试办研究生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成立。
20xx年,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1]
20xx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xxx三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
20xx年,学校征地3000亩,开始建设新校区。
20xx年,教育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签署共建学校协议。学校南校区投入使用。[22-24]
20xx年,入选首批60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25]
20xx年1月,教育部、国防科工委、xxx三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教育部支持学校整合国防特色优势平台,国防科工委支持学校承建国防科技国家实验室。学校首个985平台(先进军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获批建设[26]。
20xx年6月,入选首批61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27]
20xx年,学校第二个985平台(先进雷达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获批建设[26]。同年学校加入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8]
20xx年,入选首批41所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x波信息技术研究院成立。[29]
20xx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研究生院揭牌成立。[30]同年,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
20xx年,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2011计划“国家认定,得票数全国第二、行业第一,成为中国电子信息领域唯一的“2011计划”牵头高校;同年,获批设立全国高校第5个“钱学森班”。[31]
20xx年,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教育部继续共建学校,成为全国两所连续三轮入选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的重点院校之一。[32]
20xx年,学校入选首批7所世界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和首批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名单,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同年学校入选19所全国双创示范基地高校之一。[33-36]
20xx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芜湖研究院(研究生院)成立。[37]
20xx年,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成立,学校当选理事长单位。学校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并跻身11所常务理事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岛计算技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成立。[9][38-39]
20xx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研究生院)成立。[18][40-41]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xx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42]
20xx年1月,xxx政府发部文件:支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