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迟来的告白》观后感500字,供大家参考选择。 《迟来的告白》观后感500字《迟来的告白》上映当日(10月17日)恰逢国家扶贫日,影片也聚焦脱贫攻坚这一主题,讲述了退伍军人余穆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来到边远山村邓氏村,成为一名扶贫志愿者,帮助村民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导演李彬表示,希望通过影片唤起更多年轻人对脱贫攻坚事业的关注,向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们致敬。李彬还回忆起影片拍摄时,由于资金不足,只能租借一天喷水车,所有的雨戏都要在一个晚上拍完,主演董波连着淋了几个小时的雨,却丝毫没有怨言,“拍完时,他嘴唇都紫了,冻得说不出话来,全剧组都非常感动。”董波则回应说,自己是“痛并快乐着”,“《迟来的告白》讲的是爱的传递,从对家庭的小爱到对社会的大爱,我们也希望把这份爱传递给观众。”影片人物原型之一、20xx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得者刘锦秀在分享观影感受时几度哽咽。她说影片贴近现实,充满了温暖和感动,特别是主人公余穆在妻子墓前深情告白的片段更让她潸然泪下,“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生前曾跟我一起扶贫创业,20xx年家乡脱贫攻坚完成时,我也来到他的墓前跟他说,我没有让他失望。” 《迟来的告白》观后感500字第一次噙泪的场景,是老余为扶贫工作人员做好鸡蛋面,城里姑娘突然放下手中的碗筷,立在窗前垂泪,她说:我爸爸生前也是这样子做面给我吃,也是放一个水泡蛋一下子拉开了我思念我父亲的闸门!印象最深的是我读初二的时候,我天天半走读,中午回父亲单位吃午饭,饭菜是父亲自己亲手做的。做的最多的菜就是红烧豆腐。父亲在前面柜台卖供销社的农用品,后面有一间没有窗户的小卧室,父亲买了一个电磁炉灶做菜。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开灯,每每看到的是小桌子上摆好的碗筷和冒着热气的满满一大碗菜。父亲总是让我先自己一个人先吃,尽我一个人吃够。没有陪伴,没有絮叨,吃好立即去学校。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真希望我把那一大碗红烧豆腐端到柜前,盛好两碗米饭,我和父亲那怕站着,一起有说有笑吃完。如今父亲已不在了,我才慢慢体会到为什么他老人家总是买豆腐,为什么难见笑容。有一天炒菜的小锅烧坏了,父亲问我是不是开灯忘关了?我当时没承认这事,父亲也没责骂我。如今想起,必是有一回灯绳拉了,灯没亮,当时停电了忘再拉一下关。后来电来了,电磁炉就自动工作了起来真想送一套最顺手的锅灶,做一桌最好的酒菜,陪父亲慢慢喝两杯,讲讲农村医保能报销一半了……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真希望我把那一大碗红烧豆腐端到柜前,盛好两碗米饭,我和父亲那怕站着,一起有说有笑吃完。如今父亲已不在了,我才慢慢体会到为什么他老人家总是买豆腐,为什么难见笑容。有一天炒菜的小锅烧坏了,父亲问我是不是开灯忘关了?我当时没承认这事,父亲也没责骂我。如今想起,必是有一回灯绳拉了,灯没亮,当时停电了忘再拉一下关。后来电来了,电磁炉就自动工作了起来真想送一套最顺手的锅灶,做一桌最好的酒菜,陪父亲慢慢喝两杯,讲讲农村医保能报销一半了……第二次落泪是老余曾经的战友,拉开胸前衣衫,露出”纹身”,这就是被老百姓误以为黑社会的标志!真真黑白不分,忠奸不辨啊!孤岛守疆,气候条件恶劣,要死也要做中国人!这就是中囯军人!安宁的日子,是多么来之不易,让人崇敬的中国军人!电影后期,老余终于帮助邓氏村脱贫致富了,完成了亡妻的遗愿,告白了一个丈夫对爱人的深情!地方政府对老余高度表彰,党和国家告白了对人民子弟兵的关爱!扶贫攻坚和新农村的建设,党和国家告白了对基层群众的关怀!泪目中老余对老母亲失智后的伤悲,久久让人心痛一切深情,都不应该迟到!胸前”我是中国人”的纹身,让我们所有人清醒的认识到:家囯一体!为国为家,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一起努力! 《迟来的告白》观后感500字个人与家国(集体),贫与富。四个关键词:脱贫攻坚、企业转型,军人转业,网络平台。这部电影真是又红又专啊,但是也很真实。三观很正,正到都纠正我纠正到让我感到疼痛。有两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余穆说的。都是对那个爱喝往事随风42度酒的人说的。一句是,你这是糊弄我呢,还是糟蹋你自己呢!第二就是我不管你怎么说,我只看你怎么做。支持山西本土电影,全部本土人员制作和本土取景完成,一部关于军人的家国情怀的故事,没有哗众取宠,没有扭捏作态,有的是探索企业与农村扶贫工作相结合,如何树立转型发展思路的影片。故事中尽显山西本土人情风貌,以小博大见世间百态,励志扶贫故事充满时代正能量,片中主人公“余穆”铁汉柔情的“山西汉子”形象更感人至深,被影展官方誉为“小人物、大情怀,一个扶贫英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