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理清党支部职责与引导党员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对新时代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引导党员发挥作用的主体在最基层党支部。
从十四大以来,连续六次党的代表大会都把基层组织建设单独作为一节论述。而在报告中阐述党支部如何引导党员发挥作用,十九大是首次。由此可见,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确实,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因此,要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党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落实到党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实到党支部。一是要坚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化建设,扎实开展对标争创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达标,让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二是要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推广智慧党建平台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上党组织活动,破解农村党员难集中、活动难开展问题,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指导党支部按期进行换届,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把优秀党员选拔到党支部书记岗位,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帮助党支部书记提高党务工作、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和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四是要建立党支部工作经常性督查指导机制,充分考虑新时代农村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实际情况,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切实增强党支部工作的有效性。
其次,引导党员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落实基本职责。
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是党支部的组织属性决定的,是《党章》对党的基层组织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十九大报告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前面加了“直接”两个字,更加凸显了党支部的这个任务是责无旁贷、不可推卸的,是直接责任不是间接责任。
因此,党支部要从严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形成环环相扣的管理链条。一是要制定党员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基层党校、远程教育、红色基地和新媒体等资源,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普通党员讲党课”活动,采取收看电教片、“微党课”、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加强党员党性教育。二是要规范“党员佩戴党徽”活动,开展党员“一句话承诺”,将承诺在党员公示墙公示,主动接收群众监督。三是要落实“党员活动日”制度,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扎实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四是要深化党员积分制管理,以支部为单位,对党员履行基本义务、日常表现、组织任务和志愿服务等内容进行全程纪实。五是全面推行党员管理“红黄榜”和“告诫制”,以“红黄榜”管理加强对党员日常表现的定期量化考核、阶段性评价,以“告诫制”加强对党员现实表现的即时管理监督。六是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对上“红榜”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对上“黄榜”和受告诫的党员进行教育、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或限期改正期满仍无转变的,纳入不合格党员处置对象,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
第三,引导党员发挥作用的核心是做好群众工作。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光荣传统,是党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十九大对党支部职责的阐述是对十八大“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继承和发扬,而又比十八大的举措更加具体,将“做群众工作”细化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在新时代,党支部落实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党支部所处地位决定的,也是新时代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需要,更是党支部的生命力所在。
因此,必须将教育管理和监督党员与做好群众工作有机统一,把前者和后者看作是党支部职责的一体两面,统筹安排。
一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切实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意识,不断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是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是要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定期接访,扎实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促和谐”大走访活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融洽党群、干群关系,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四是要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增加对基层组织的投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落实街道社区“三有一化”要求,保证基层组织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