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十二岁的周恩来在一堂修身课上对老师的回答。
十二岁,十二岁一个什么样的年纪?十二岁的孩子在现代,约莫是在小学毕业的边缘,刚刚有所认知的时候。
而周恩来总理在课堂上说出这句话之前,他经历了什么?
少年周恩来那时目睹了当时代中国人受帝国主义欺凌,中华不振的一幅景象。
当然,此时代与彼时代,终究是不同的时代,不过人,即便跨时代,也是共通的。
早在周恩来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已经给现代的我们第一个启示:十二岁的少年,已经是有认知,能够认知事物,分辨是非的年龄。
那么现代的我们,作为大人或者家长,是否就可以在孩子将近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可以有指向性地帮助孩子培养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年纪渐长的周恩来,怀抱着十二岁时确立的志向,一路求学。
在1913年即15岁时,说出那句话三年后进了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以下为少年周恩来求学南开时的课堂还原,目前展览与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中,由此可见,当时的学习条件,也仅仅是一桌一椅而已。
周恩来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青少年学习该当不畏艰苦,不太过看重学习环境,俗话说成事在人,学习也是亦然。
少年周恩来在南开学校的学习从来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我们了解的更多的是,周总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事迹,却甚少了解过在那之前,周恩来奠定坚实学识基础的过程。
那么,少年时的周恩来,求学期间,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从这些珍贵的资料我们可以见到,周恩来求学期间,除了钻研学识的之外,还有发表文章和诗词。
以我们现在的目光回溯过去,当时的周恩来虽然立下了远大志向,可是未来是如何,究竟能否达成理想?想必也是与我们现在追梦的年轻人一般,不知前路如何,但唯有坚定地向前走。
那么第三个现代教育启示便是:年轻人当坚定理想,矢志不移。
求学时的周恩来,似乎追求全面发展,与现代大学生的教育理念遥相呼应。他的求学生涯中,除了在《敬业》上积极发表文章和诗词之外,还多次参演了南开学校的剧目演出。
这些珍贵的照片目前都还保存在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当中,可以见得,当时的周恩来,一步一脚印的,以及多方面发展,发表文章、诗词,参演剧目演出等,无不都是与年少时的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而我们以现代的目光再次回溯,不难看出,当时期的周恩来,可以说是积极寻求突破。
为何说他在寻求突破?我们还是用那个眼光来看当时的周恩来:年轻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虽然得不停歇地朝着那个方向发展,可是未来,是否能在革命事业中大放异彩,成为日后人们眼中的周总理,这是当时谁也说不准的事情。
而求学时期的周恩来,只能是不断地发表文章、发表诗歌、参与剧目演出等。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让更多人知道,扩大影响力等。而这些,都是周总来参予领导新中国的宝贵基础。
第四个现代启示:全面发展,为未来不懈努力。
纵观周恩来总理的求学生涯,从他十二岁时说出那句名垂千古的话语之时起,到他后来继续求学深造时所做的努力,都能够看到,一个年轻人,为了理想,为了祖国的那种不懈奋斗的坚韧精神。
后来周恩来成为周总理的事情,正如我们现代的年轻人未来将会成为谁谁一样,都是不可预测,不可一帆风顺而就的,但是我们能够做的,除了朝着理想排除万难,一往无前之外,就并没有其他的道路了。
而纵观少年周恩来的一幕幕珍贵的历史留影,似乎隔着百年光景,我们也能感受到,彼时期的那个年轻人,心中似乎蕴含了一团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大的能量火苗,才能够让他在日后烽火硝烟之中一步步纷至沓来,成为开拓新中国的一份子!
读《少年周恩来》有感我的祖父名叫周起魁,生在浙江绍兴。
绍兴社会除劳动者(农民、手工艺者)外,中上层有两种人:一种是封建知识分子,一种是商人,这两种人都是向外发展的。读书人的出路照例是中科举。而绍兴人则大批地当师爷,在全国各级衙门里管文案,几乎包办了全国的衙门的师爷。
我的家庭近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外祖父原籍江西南昌,也是师爷。到了祖代,两家搬到江苏淮阴、淮安当县官,因此结了姻亲。我便生在淮安,那是1898年。
我的外祖母是淮阴乡下的农村妇女。因此,我的血液里还有农民的成分。
我的母亲长得很漂亮,为人善良,生了三个小孩——我和两个弟弟。现在,一个弟弟已死,一个弟弟尚在。母亲在35岁时即患肺痨而死。原因是我家在祖父去世后,每况愈下,母亲因操劳过度成疾。
祖父50多岁去世。他生前不事生产,不买地,只有房产。到了父辈,我们的家庭就中衰了。叔父当师爷,父亲(周劭纲)当文书,进益不够维持生活。但封建家庭素来好面子,摆空场面,宁可债台高筑,不肯丢掉面子。因此,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
我出生不久,因叔父周贻淦病重,照传统习惯,把我过继给叔父。叔父死后,就由守寡的叔母抚养。叔母即嗣母陈氏,是受过教育的女子,在我5岁时就常给我讲故事,如《天雨花》、《再生缘》等唱词。嗣母终日守在房中不出门,我的好静的性格是从她身上承继过来的。但我的生母是个爽朗的人,因此,我的性格也有她的这一部分。
我小时在私塾念书。从8岁到10岁我已开始读小说。我读的第一部小说是《西游记》,后来又读了《镜花缘》、《水浒传》和《红楼梦》。
12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我离家去东北铁岭,是因为当时父亲、伯父都在那里做事。我在铁岭入了小学,6个月后又去沈阳入学,念了两年书。从受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从封建家庭转到学校环境,开始读革命书籍,这便是我转变的关键。
读《少年周恩来》有感40年前的今天,他的离开令江河挥泪,天地同悲;4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重温他的一生,纪念他不朽的精神。
1.少年时期
0-12岁: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望子成龙的父母给他取名“大鸾”,字翔宇,希望他可以像大鸟一样翱翔天空。读私塾的时候,周大銮改名为周恩来。
从父辈开始,周恩来家道中落。他曾回忆说:“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常外出,我10岁、11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在这方面,给了我一些锻炼。”周恩来在故乡度过了12个春秋。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淮安,赴东北伯父处读书。从此,他再没有回去过。
12-15岁:少年周恩来曾就读于奉天东关模范学堂,在这里度过了高小读书生活。这期间,他接触进步教师,阅读爱国书报,为日后救国救民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在一次修身课上,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13岁的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青年时期
15-19岁:1913年,15岁的周恩来进入天津南开学校读书,在这里度过了4年学习生活。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学习认真勤奋,成绩优异,在同学中享有很高声望。他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研究革命理论,与同学们共同商讨国家大事,组织同学进行革命活动。
周恩来是南开学校新剧团的重要成员,他主张戏剧要改革,要普及,要有助于“开民智,进民德”,还积极参加编写和演出了不少话剧。
1913年,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的照片。
周恩来在《仇大娘》中的女装扮相(左二)。
1916年,南开学校时期的周恩来。
1917年南开学校毕业照片,周恩来当时19岁。
19-22岁:1917年,19岁的周恩来留学日本,寻求革命真理。临行前,他写下了这首诗: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在日本,周恩来虽然相继参加东京高等师范和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未果,但他了解了日本的社会情况,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始向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转变。
1919年,周恩来毅然决定,不再滞留日本,而“返国图他兴”。他回国后进入天津南开大学学习,投身于五四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周恩来还结识了当时在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邓颖超。那一年,邓颖超只有15岁。
1917年9月,周恩来(后排右一)赴日本求学前与同学合影。
22-26岁:1920年11月11日,从日本归国不久的周恩来在上海乘法国邮轮“波尔多”号踏上了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旅途。正是在法国,他开始走上一条职业革命家的道路,在这里,他参加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
当时,在他的身边聚集着一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包括蔡和森、李维汉、向警予,还有后来新中国的四位副总理,他们是陈毅、李富春、聂荣臻和邓小平。
3.大革命时期
26-29岁:1924年,26岁的周恩来从法国回到国内。当时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在蓬勃兴起,他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的校长是蒋介石。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中,直接听过周恩来讲课的有后来的红军将领徐向前、陈赓、左权,也有国民党著名将领杜聿明、范汉杰、胡宗南等。这些人后来见到周恩来都以师礼相待。
1925年,周恩来和蒋介石等领导进行了第一、二次东征,为巩固和发展广东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北伐作出了重大贡献。同年8月,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广东结婚。
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开始排挤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员。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和叶挺、朱德等共产党人领导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广州结婚。这是他们结婚期间的留影。
4.反“围剿”战争时期
29-39岁:南昌起义失败后,周恩来转移到香港。他后来又返回上海,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后任中央组织部长,开始从事长达4年的地下工作。在上海,他因战果显赫而荣获“伍豪之剑”(周恩来曾化名伍豪)的美誉。
1931年,33岁的周恩来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先后发动了5次大规模的“围剿”战争,中央红军最后不得不放弃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936年12月,周恩来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同被逮捕的蒋介石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此前,周恩来曾在延安与张学良进行秘密会谈。
1937年,周恩来、毛泽东和博古在延安。
5.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39-51岁:在八年抗战和抗战胜利后的一段时期内,周恩来长期在驻国民党政府所在地武汉、重庆进行党的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这一时期,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连接外部世界的桥梁,也是国内外各界人士了解共产党的人格化象征。
美国作家海明威1941年在重庆与周恩来交谈后表示:“如果他是中国共产党人典范的话,那么中国的未来将是他们的。就我来说,我被这位魅力十足的人强烈地吸引住了。”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恩来和毛泽东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斗争。《双十协定》签订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留在重庆和南京。
1943年,周恩来和夫人邓颖超在延安窑洞前合影。
1945年8月,周恩来、毛泽东和赫尔利到达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6.新中国担任总理时期
51-68岁: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与党内外联系广、朋友多、人缘好、威望高的领导人,周恩来组织各党派、民主人士创建人民政协。他亲自起草的《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他日理万机,亲自主持制订和实施的几个五年计划,使国民经济顺利地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外交上,他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正是高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旗帜开始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重大作用,而周恩来也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卓越政治家和外交家。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啥尔德于1955年在北京会见过周总理后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1950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拍摄的结婚25周年纪念照。
1954年,周恩来当选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主席,这是他在会议上作报告。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其非凡的领袖风范令在场的外国人折服。
1955年4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会议。图为会议休息时他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6.文革时期
68-78岁:“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的处境非常困难。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勉力维持国民经济建设,他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他保护了大批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为恢复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1972年周恩来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后,仍然坚持工作。在1975年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中国共产党重新提出在中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鼓舞了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在北京逝世。3天后,当总理的灵车驶经北京长安街、驶往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时,百万群众完全自发地伫立在街旁悲痛欲绝,热泪横流,目送总理离去……
1975年,周恩来会见朝鲜领导人金日成,邓小平陪同。
1975年9月,周恩来在医院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团长伊利耶·维尔德茨,这是他最后一次会见外宾。
1976年1月11日,周恩来的灵车行驶在长安街上。
泪
——悼念敬爱的周总理
(作者:臧克家)
八亿赤心,哀伤袭击!
千言万语,声声啜泣。
英姿笑貌,已成遗容,
伟词宏声,犹在耳中。
半旗悠悠,悲风漫吹,
人的汪洋,泪的潮水。
泪是丰碑,泪是誓言,
泪是动力,泪是火焰!
昂起头来,揩干眼泪,
红旗指向,无坚不摧!
1976年1月13日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