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看似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平凡的一年,但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遭遇重大疫(灾)情考验的背景下,又为它在历史的画卷下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样,在这样的背景下,拿起《这就是中国》,它的力量似乎更重了一些,内心的情绪似乎积蓄得更加澎湃。
中国力量:中国崛起是人民自己干起来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围绕中国的的崛起展开。在过去的四十年时间里中国,中国在国家内部技术落后,国际大国虎视眈眈的境况下强势崛起。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劳动人民勤劳肯干,领导人的正确决策,整个社会强烈的爱国氛围,以及顺应国际历史发展趋势,这些因素都是中国强起来不可或缺的。
中国精神:“文明型国家”的底气。
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而不断提高,但是很少有人能读懂中国,国际上更多的是对中国的片面的解读。只有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方法超前进行研究才能较为全面得解读中国。中国到底是属于civilization-state还是civilizationalstate呢?前者是“文明佯装成的国家”,后者“文明型国家”的概念更积极,即是现代国家,又结合古代文明,结合两者的长处,因而与众不同,自成体系。
中国定力:中国人,你要自信。
笔者通过前苏联,英国,美国的发展中总结了当今世界的局面。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要有自己的定力,坚持道路自信,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魔幻的20xx年,回过头看过去40年的发展,国际形势较去年并没有改善,甚至可以说更加糟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要用发挥中国精神,用中国力量在国际上展现出中国价值,在纷繁的国际社会中,让世人看到中国人的自信,中国定力!
党史四本书有感邓小平——一个普通而伟大的名字,一个党和人民的好儿子。他的一生三起三落、跌宕曲折,却没有人能真正将他打倒。读《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让我对这一位伟人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他亲自为梁思成和老舍平反;他观看足球比赛,提出建设中国的足球事业;他组织高规格的科教座谈会;他亲自解决教材问题;他解决高考报名问题,知识分子脱帽问题,每一件事情都可见他的魄力与眼光。十年浩劫,我们国家的知识科技人才已然断代。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以奇迹般的速度恢复了高考。在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的今天,回望历史,我们才能明白在过去守旧思想泛滥的年代进行这些变革有多么的大胆与不易。
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当时,那是怎样一种纯粹的爱国情怀。他教会我们对待事情要学会以创新的思维全面考虑,对待工作要学会坚持不懈,“改革开放”,取精弃粕。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国庆游行队伍时,游行队伍中的大学生自发地打出代表亿万人民心声的横幅“小平,您好!”。
而我,也想对他说“小平爷爷,您好,您辛苦了!”
党史四本书有感《苦难辉煌》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风起云涌、大浪淘沙的时代,一部中华民族先进分子可歌可泣的奋斗史、流血史和牺牲史。走进那段历史,真切感受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历史命运的根脉和起点。一个1921年成立、最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28年后竟能夺取全国政权;一支1927年南昌起义建立、最后只剩不到800人的队伍,22年后竟能百万雄师过大江。
共产党人从南湖烟雨中走出,从弥漫硝烟中突围,羸弱然而坚韧地翻雪山、过草地,无不显示出这个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其间,有数不尽的流血牺牲、数不尽的挫折苦难、数不尽的矛盾斗争,恰似泣血杜鹃,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踏着烈士鲜血奋然前行,最终赢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这段苦难恰恰是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从失败走向胜利、从胜利走向辉煌。
这些人民英雄生如松柏顶天立地,死若流星倏忽一闪,历史的星空却永远记住了他们。这本书带给我们青年党员的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这种精神洗礼不会白费。今天不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实现民族复兴,我们仍然需要一批当年那样为了胸中的主义和心中的信仰,义无反顾为民奋斗、以追求真理为己任的共产党人。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