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浅析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创作特点

浅析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创作特点

标签:时间:

茉莉花,中药名。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具有理气止痛,辟秽开郁的功效。主治湿浊中阻,胸膈不舒,泻痢腹痛,头晕头痛,目赤,疮毒。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浅析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创作特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浅析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创作特点

  江苏民歌《茉莉花》特点是旋律优美,清丽、婉转,波动流畅,感情细腻,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

  《茉莉花》它以五声音阶的级进旋法为基础,曲调清丽流畅,委婉妩媚,充满了江南水乡的典型风韵,被誉为江南民歌“第一歌”。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浅析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创作特点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国际国内的重要活动中几乎都会演奏江苏民歌《茉莉花》。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源于生活,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所选意象突出、鲜明,能使感情很好地表达出来;表现手法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主题集中;以独特的情节,溶注着浓郁的民族性情,古老而又新鲜;体现了当代人们的审美风尚,反映出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茉莉花》;生命力;意象;民族性情;精神特质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07)02―0088―03

  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钟爱常常表现为一种对审美的主动的渴望。当渴望的审美条件一旦出现,便会情不自禁地欣赏。

  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上,在1999年中葡两国政府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中国军乐队都演奏了江苏民歌《茉莉花》。1997年江泽民访美、1998年克林顿访华、20xx年第6届中国艺术节、20xx年上海APEC会议以及20xx年张艺谋执导的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8分钟文艺表演,以《茉莉花》为基调的音乐都融入了一个个历史瞬间。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创作歌剧《图兰朵》时选用了中国民谣《茉莉花》的曲调。美国发射的一艘向外太空飞行寻找宇宙生命的飞船,搭载许多国家的优美音乐进入太空,《茉莉花》和《梁祝》作为中国的经典名曲入选。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几乎是我们国家在国际国内重要活动中的必奏之歌。小小的一首《茉莉花》竟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它究竟好在哪里?中国传统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首歌体现了中国民歌节奏灵活,旋律婉转悠扬、自由而舒缓的特色。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这首清香四溢的《茉莉花》。

  一、美妙声音:从“草根”到经典

  从深厚的土壤中才能长出花朵和森林,从真实的生活中才能找到最美妙的声音。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指出:“一种使人感到快乐的表现必须显得是自然产生的,而同时却又像是心灵的产品,产生时无须通过自然物产生时所须通过的手段。这种对象之所以使我们欢喜,不是因为它很自然,而是因为它制作得很自然。”

  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这朵享誉世界的《茉莉花》,就是由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何仿独具慧眼,在这花的海洋里采摘的。

  然而,这朵乐坛“奇葩”的采撷不是偶然的。1942年,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xxx六合八百桥镇金牛山麓开展反扫荡宣传。年仅14岁的小文艺兵何仿,从当地民间艺人口中听到了民歌《鲜花调》,后来在《鲜花调》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形成了现在的《茉莉花》。从此,这朵独具“草根文化”特色的民歌走出山乡、田野,走上炫目的现代舞台。

  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是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我们的文艺创作又何尝不是呢?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正是这首民歌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二、意象鲜明:清雅幽远华夏味

  “诗”最初都是乐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风土之音,即各地民歌。从这一点来说,民歌和诗应是相通的,即都强调意象。《茉莉花》的意象是鲜明、突出的。

  壮美和优美是美的两种表现形态。有人用两句诗形象地说明了这两种美:“骏马西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前者是壮美:劲健、雄浑、粗犷、豪放、凝重;后者是优美:飘逸、柔媚、纤巧、婉约、轻快。《茉莉花》所体现的是后者之美,即歌曲旋律的独特韵致、歌词的诗情画意和轻松活泼有趣。

  优美表现为审美对象与主体感受之间处于一种和谐关系,一般不呈现激烈的矛盾冲突。在人的心理感受上,产生的是平缓、亲切、轻松、随和、舒坦、闲适、恬静、愉快的心旷神怡的心境。《茉莉花》就选择了洁自如雪、纯净如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花朵,“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中国文人雅士历来都盛赞茉莉花的香气,如元代诗人江奎的《茉莉》一诗:“虽无艳态惊群目,却有清香压九秋。”此诗意味深远,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茉莉花以其迷人的幽香、玲珑的花朵而获得人们的青睐。“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作者选择的意象为自然界中较小且静态的事物,传达给人的都是恬静、清心的优美情调。听着《茉莉花》,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随着这悠扬的歌声心驰神往。茉莉是常绿小灌木,岁岁开花,香气清雅而幽远,符合中华儿女不张扬、朴实无华又进取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操守。《茉莉花》是洁白、简单、质朴、纯洁而美好的,人类对这种纯洁而美好的音乐意境情有独钟。它那浸润着清幽的华夏情味的旋律将香飘世界各地。

  三、重章迭句:一唱三叹华夏音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提出:“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华民族特别钟情于诗歌。自先秦时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人们读诗、吟诗、作诗、用诗,达到了“不学诗,无以言”的程度。即便是目不识丁的田夫野老、引车卖浆者之流,兴奋之时,也会吟出几句,这就是被人们称为民歌、山歌之类的民间歌谣,也就是最接近口语的诗歌。

  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有天然的联系,因为最早的诗歌,是歌词合乐演唱的。《诗经》大部分是民间的歌谣,是可歌的,并以歌声进行传播。《诗经》中的“风”共160篇,是各诸侯国的民歌,也是《诗经》的精华。《诗经》在章法上具有重章迭句、反复咏唱的特点。事实上,重复与变化是艺术表现的两种因素。

  何仿最初收集到的曲子《鲜花调》,本来分别吟唱了三种花: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但是艺术形象不够集中。后来经过对原曲原词的修改、创作,把歌词集中在茉莉花一种典型形象上,“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一唱三叹,反复回旋,表达了少女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花惜花的美好形象和心理。曲子未做很大改动,只是加了引子,三段歌词用同一段曲子,并以悠扬婉转的拖腔作结束。这样《茉莉花》在北京由前线歌舞团一曲唱红,当年中国唱片社出版了唱片。从此,这首江苏扬州民歌以《茉莉花》之名传遍世界乐坛。

  从某种角度说,《诗经》就是2000多年前众多何仿的作品,它也是众多《茉莉花》的总集。

  四、适度中和:深厚含蓄华夏情

  中国美学较少倡导大喜大悲的情感波澜,不主张情思过分激烈而明朗的外露,要求含蓄、适度、克制、应矩、中和,这种美学理想正适合优美形式的生长与发展。仅以中国诗歌为例,对这种优美情调的热恋比比皆是:《诗经》中《关雎》便是风诗的第一首。千百年来,它感动人们的主要是情。青年人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也会深深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

  大凡文学名著都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爱情故事,民歌也是如此。陕北民歌《三十里铺》中“三哥哥”和“四妹子”欲说又害羞,欲看又不敢的心理活动;四川康定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中,“李家大姐”、“张家大哥”互相爱慕的情节等,都包含着浓郁的情感。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茉莉花》这首民歌是有情节性的,但它并不是在叙事,而是在抒情。歌中“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这“三怕”表现了少女特有的俏皮、羞怯、善良。托尔斯泰曾说衡量艺术作品的好坏有三个条件:1.作品所表达感情的独特性;2.表达感情有多么清晰;3.艺术家真挚程度如何。《茉莉花》展现的是一幅具有独特性、清晰性和真挚性的富有情味的现实场景。

  艺术作品的这种力量,人们称为艺术的魅力。魅,物之精也,魅力是指一种巨大的感染力。而这感染力的核心之情,是艺术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它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借助民歌形象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联想;在于艺术上的感染力和作者精心运用的表现手法,在听众的想象中产生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当它一旦流传开来,原来的故事已经渐淡渐失。人们只是根据民歌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寻觅其中更深层的意蕴。民歌集萃了各个民族在传唱中积淀下来的精华,溶注着浓郁的民族性情,古老而新鲜。

  《茉莉花》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风格,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文雅贤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洋溢着青春气息,传达着优美之感,其风格清新活泼、细致秀雅,曲调优美流畅、柔和婉转。展示了欢乐祥和的生活画面。这也正是它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之处。何仿再创作的这首民歌,既表现少女的内在思想感情,又有音乐形式的美,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范例。

  五、纯真和谐:体现当代审美风尚

  《茉莉花》被重新发现,进而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因为它符合当代的审美风尚。所谓“当代审美风尚”是指体现在现时代世界普遍流行的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中的相同或近似的审美趣味。其基本特征是弃繁从简、返璞归真、平易近人。这可以说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审美意识嬗变的一种总趋向。当代审美风尚的现实依据是时代平民化意识的普遍觉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焕然一新,审美风尚也出现多样化的趋势。《茉莉花》清丽、欢悦的韵律、友爱和谐的意境、洋溢着现实感性的快乐情调,顺应了审美平民化意识觉醒这一趋势。在大众生活日益脱离单一政治意识形态控制的情况下,“让生活美丽”的审美性质,以及由富裕生活带来的娱乐唤起人们对美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

  这种审美平民化意识觉醒的趋势,其实也反映了现代人渴望交流的强烈愿望。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艺术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音乐欣赏和体育竞赛,都可以成为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的没有语言的感情交流。歌唱本来就是人类一种简洁而诗意的“礼仪”,一门不需要背单词、习语法的“世界语”。近几年对外文化交流中,《茉莉花》作为首选曲目,是因为它旋律优美平和,流露出中国人与人为善的处事风格。婉转中见绮丽,平和中有深意,溢发出的是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特质,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民族心灵交融,在文化交往中也显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的理念。当今的国际竞争,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竞争,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竞争。《茉莉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她向世界展示出中国文化的和缓、柔美、善意等“软实力”,是和谐世界的和谐之声。

  《茉莉花》芬芳馥郁、朴实无华,在人们眼里是很高雅、很圣洁、很纯真的美好形象。人们歌颂她的洁白无暇,歌颂她的朴实无华,她代表着人们追求理想,追求纯真和谐的美好愿望,符合创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浓的民族风韵,在朴素的旋律和音乐节奏中凝聚着民族的信仰、希望和情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茉莉花》既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

  浅析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创作特点

  摘要:本文以江苏民歌《茉莉花》为对象,对它的发源地进行探讨,并从它的背景、体裁、曲式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剖析它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内涵,通过它在国家重要事件和国际舞台上起到的特殊作用使全世界人民感受到了中国民歌持久的魅力,希望每个龙的传人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所拥有的这颗明珠——中国民歌。

  关键词:发源地;背景;体裁;曲式结构;内容;语言;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这首广为流传的《茉莉花》是江苏民歌,是众所周知的。再细说下去,恐怕知道它的发源地的人不多。正是因为这种情况,随着它在国内外的走红,扬州、南京等地掀起《茉莉花》的发源地之争。

  一、《茉莉花》的发源地

  xxx政府在《关于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将扬州民歌(茉莉花)确定为xxx市歌”的议案》中便表示,扬州是民歌《茉莉花》的主要传唱地区,是民歌《茉莉花》的故乡或发源地。这首民歌的风格、气质和韵味与扬州的人文传统相吻合。扬州曲艺界认为,《茉莉花》出自扬州清曲,它的前身是清曲中的《老鲜花调》,歌曲的演绎形式是典型的清曲表现手段:男唱女腔、自弹自唱。

  南京一些民俗学家则表示,《茉莉花》其实源自南京地方曲种白局中的一个曲牌。著名民俗学家王涌坚表示,《茉莉花》的前身《闻鲜花》是白局中的一个曲调,这是有据可考的。目前这份资料就在他手上:在1960年由xxx工人业余艺术学校汇编成书的《曲调选》的第22页记载着《闻鲜花》。第一段歌词仍旧是: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文艺报》发表的文章《茉莉花究竟是哪里的民歌?》的作者夏玉润新颖地提出,《茉莉花》其实源自安徽的凤阳花鼓。文中,夏玉润写到:提起《茉莉花》,当今人们都认为它是江苏民歌。知道它的前身是《鲜花调》的却为数很少。知道它最早出现于凤阳花鼓之中,并由此传播全国,流传国外的,更是凤毛麟角。

  马克思曾说过“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可想,民歌在世代的变迁中记载着音乐历史的发展。它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是民族音乐的经典。民歌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来的劳动、生活中创作的。一般是口头传唱,并不断经过集体加工。时至今日再去考证一首民歌的发源地,不如更注重它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内涵。

  二、赏析《茉莉花》

  (一)背景

  根据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以及民歌的不同风格色彩,中国民歌大体可以分为六个不同的风格色彩区。江苏《茉莉花》属于中原及东部沿海有着古老传统文化的汉族民歌区中的江浙平原民歌支区。《茉莉花》不仅反映了社会、风土人情,是人民交流情感、娱乐消遣的工具,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历史、社会、民风民俗的宝贵资料,具有人文研究价值。

  (二)体裁

  《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的民间小调。小调亦称小曲、时调、码头调。它流行于市民阶层,其内容从重大政治、社会事件到风俗、爱情等日常生活,几乎无所不唱。小调的曲风流畅婉转、曲折细腻、节奏规整、结构均衡对称,歌曲中常有衬词、衬句穿插其中。小调的曲调流畅,表现力较强,能反映多方面的生活和各个阶层人们的思想感情,在刻画人物性格、气质和神态方面,比较准确、生动而细致。《茉莉花》的变化颇多,各地的曲调皆有其自身特色,但歌词内容大多相仿,都以反映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为其内容。

  (三)曲式结构

  江苏《茉莉花》是一首典型的南方民歌。从音乐要素的曲调进行来分析,它主要是使用了五声调式,为五声徵调式。旋律中级进与环绕式的音型,使音乐显得格外清新、流畅、雅致。曲调委婉、细腻,词与曲搭配匀称,充满了江南水乡的典型风韵,被誉为江南民歌“第一歌”。它和一般的小调相似,其结构为四乐句的单乐段分节歌,音乐结构也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二句对称匀整,旋律较为独立;第三、四句结构压缩,旋律连接紧密,一气呵成,四句的基本关系是“起、承、转、合”。此外,句尾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的感觉。在短短数句歌词中运用叙事的手法,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体现。全曲充满着抒情性,体现了柔美的南方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江南水乡的乐风。直观地看,《茉莉花》的四句型結构,即民间所说的“四句头”。它是一种具体的曲式结构关系的体现。但若作历史的综合的考察,那么它又是一个民族的音乐思维乃至文学艺术思维逻辑、思维方式的反映。它的普遍性和简洁性深刻而又典型地揭示了这种极具民族特征的思维逻辑。

  (四)内容

  《茉莉花》最初叫“鲜花调”,叙述了《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唱词中的第一人称“我”代表张生,茉莉花代表崔莺莺,看花人代表封建礼教的维护者老夫人。而江苏民歌《茉莉花》表现的是少女爱花、惜花、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民歌除了娱乐作用外,它在社会生活中还具有许多实际功用,即对青年人进行理想、情操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交际作用,并使民族传统工艺和风俗得以世代传承。

  (五)语言

  人们常说,歌词是能歌唱的诗。音乐的音调来自于生活,是对生活音调(包括语言音调)的艺术化提炼。其中,音乐通过音调的变化表现其基本含义,语言也往往通过音调变化体现它的总体含义。在语言的表情音调与音乐的表情音调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演唱时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这种秀丽的风格特点,声音的运用要掌握柔中还明亮的原则,演唱一字多音等的曲调时,声音尽可能要连成一线,不能唱得有棱有角,加上方言演唱更具有浓浓的诗情画意。与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河北南皮的《茉莉花》,河北的《茉莉花》语言朴实,更趋于普通话,情感体现是刚直、干脆的,在演唱中我们就要唱出北方人豪爽的性格。

  (六)其它《茉莉花》

  以茉莉花命名的歌曲很多,曲调流传极广。有的地方在旋律、节奏方面进行变化;有的变更调式、调性;还有的把本地区民歌中特有的衬词、衬腔,巧妙地穿插糅合进去,因此形成多种变体,真可谓千姿百态。全国大概有四五十个不同的版本,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尤其独特的地方色彩,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比如河北民歌《茉莉花》就是其诸多变体中的一首,也是最具有代表性,深受大众喜爱的民歌。它表现了赏花人对纯洁美丽的茉莉花的赞美之情和渴望采摘茉莉花的迫切心情。在音乐性格方面,与江苏的《茉莉花》大相径庭。

  三、茉莉花开飘四海

  1959年,前线歌舞团参加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维也纳演唱取得巨大成功后,《茉莉花》备受各国青年赞誉;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茉莉花》向世界推荐,并确定为亚太地区的音乐教材;1997年6月30日午夜,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上,在中英两国领导人出场前,两国军乐队各奏三首乐曲,中国军乐队演奏的第一首乐曲是江苏民歌《茉莉花》。第二天上午,在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庆典上,在谭盾指挥的“天、地、人”组曲中,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又演奏了这首乐曲的“辽宁版”,香港的少年合唱队演唱了这首歌;1998年克林顿总统回访中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文艺晚会上,这首歌在男女声二重唱演绎下,使克林顿听得如痴如醉;1999年12月19日午夜,澳门回归交接仪式现场,当中国政府代表团入场时,一曲江苏民歌《茉莉花》由军乐团奏响;1999年7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世纪世界”音乐会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行,参加演出的俄罗斯红军歌舞团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用纯正的中文演唱了这首歌,激起满堂喝彩,掌声经久不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图兰朵》这部伟大的歌剧中选用《茉莉花》作为主题音乐,贯穿全剧始终。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几乎是我们国家在重要事件和相关国际重要场合下的必奏之歌。优美动听的《茉莉花》融入了一个个历史瞬间。作为一首传统风格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在重大国际舞台上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展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追求美好生活,努力与世界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和诚意。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争抢“好一朵茉莉花”,想让它成为他们的“文化名片”的原因。

  四、结语

  被誉为“第二国歌”的《茉莉花》在中国民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曾经说过“民族的即全世界的”。当我们听《茉莉花》感受茉莉花的芬芳、江南水乡的秀美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中国民歌持久的魅力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它吟唱着希望,歌颂着劳动与爱情,诉说着人生。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各时期的民歌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丰富着祖国音乐文化的宝库,它们犹如绚丽的百花遍地盛开,美不胜收,让我们借着《茉莉花》淡淡的幽香来细细品位它们的芬芳吧。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浅析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创作特点》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地球的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环保警世钟已经敲响了。让我们齐齐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创立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让人类与自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吧!一起来看看小学生环保演讲稿三分钟5篇,欢迎查阅!↓↓

    大班教学工作总结篇1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班是一个全新的组合体。但是大家都能较快的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共同商讨、一起游戏、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班务工作。大班的学习在幼儿园三年的学习中可谓是极

    银行工作总结篇1  回顾xx年,我在xx分社工作天,在营业部工作天,这0天中,银行柜员工作总结从我手里收入的现金超过亿,付出超过千万,没有一张假币能逃过我的法眼;接触形形式式的客户,超个的不少,有些能

    会计年终工作总结篇1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又过去了, 在计划财务部的工作,让我每天都感到很充实,我很热爱这份工作,也不断努力地追求着卓越。在工作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种享受的过程,我不仅没学会

    【爱学范文网 - 机关科室工作总结】篇一:综合科2022年工作总结暨 综合科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自2022年初以来,综合科在编办领导班子的领导和指 导下,在各科室的支持和配合下,在科室的每个

    三八节小学活动总结导语:送你玫瑰,怕你误会;送你情书,怕他吃醋;送你项链,怕你移情;请你吃饭,怕他不愿;思来想去,无计可施,一条短信送祝福,实惠还方便。妇女节快乐!接下来小编整理了三八节小学活动总结,文章

    广告公司的实习报告有哪些?以下是爱学范文网带来的相关模板。请参考他们!广告公司实习报告(一)2008年3月,我进入宁阳县邮政局下属的广告公司,开始实习。在那些温暖寒冷的日子里,我离开了我亲爱的学校,离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

    以风景为话题的作文600字(3篇)生活是与人一体的。因为人不同,所以生活也不同;因为生活不同,所以一路走来看到的风景也不同。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比比皆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以风景为话题的作文6

    什么是美的行为?有人说:“微笑是最美的。”有人说:“思念是最美的行为。”有的人说。而我却认为守信才是最美的行为。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美的行为作文,供大家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