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反动派在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频繁的军事进攻的同时,还采取了严密而残酷的经济封锁,割断了白区和根据地之间的一切经济来往,断绝了根据地的各种经济来源,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在井冈山。
由于敌人残酷的经济封锁,军民的生活异常艰苦,根据地出产的木材、茶叶、茶油等土特产品运不出去。同时,许多生活必需品如食盐、布匹、药品等不能从白区输入,基本生活品十分缺乏。这样,根据地的物价变得十分昂贵,在根据地的中心茨坪和大小五井一带,一块银元只能买4斤猪肉,或10来斤蔬菜,食盐则只能买4两。
红军本来就没有正规的薪饷,包括毛泽东、朱德等高级领导人在内的红军指战员每人每天只有5分钱的伙食费。但是由于缺乏现金,就连这样低廉的生活标准也不能维持。时常吃的都是红米、南瓜、茄子,并且经常是缺油少盐的。最困难的时候,只能以野菜充饥。秋天蚊虫多,但战士们都没有蚊帐,寒冷的冬天,大雪封山,许多战士都是光着脚,穿着单衣。后来虽然解决了棉花,却又没有布。井冈山冬天的夜晚,温度常在-5℃~-6℃,但战士们床铺上却没有褥子和被子,有的只有一条薄薄的毯子,有的则以门板当床,稻草当被,有的就干脆钻到稻草堆里过夜。为了抵御寒冷,大家挤在一起睡,互相温暖,实在冷得睡不着,就跑到外去练刺杀、跑步、挖战壕。
当时最艰难的是伤病员。在保卫根据地的历次战斗中,红军也有一批伤员,加上营养不良、受冻或其它原因,官兵患病的也很多。1928年冬,红军伤病员已有800余人,约占全军总人数的1/8。伤病员如此之多,但红军队伍里却非常缺乏医生以及药品和医疗器材,甚至连最普通的碘片、红汞、纱布等消毒用品和麻醉药品也时常缺乏。动外科手术时,经常是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使用最简陋的器械进行。伤员往往都是靠坚强的意志来战胜肉体上的伤痛。而许多本来可以治愈的伤病员,因为无药可医而成残废,不少重伤员因此牺牲在病榻上。
敌人的封锁并没有让根据地军民屈服。为了解决好经济问题,边界党组织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彻底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
缺少药品,医务人员便依靠群众的力量,自己动手,上山挖来天星子、南天星、金银花、七叶一支花等草药。缺少医疗器械,则利用井冈山盛产的竹木,削制竹镊子、竹刮刀、竹药罐、竹水壶、木盆、骨折护木等。
为了补充部队的枪支弹药,1928年7月在茨坪创办了军械处,一方面维修原有的武器,一方面制造一些诸如单响枪、鸟铳之类简易的新武器。
1927年底,红军还在宁冈的桃寮办起了第一所被服厂,自己动手解决部队的军被、军服供应等问题。
同时,边界党还采取措施,活跃根据地的经济,执行正确的工商业政策,调动商人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到根据地来做生意。另外,在根据地开辟了宁冈的大陇和遂川的草林两个红色圩场,在茨坪、大井、白银湖等地兴办了公卖处。
1928年5月,在王佐的主持下,还在上井开办了造币厂,铸造“工”字银元,解决边界军民的现金困难。
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而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它却成为最缺乏的物质。随着敌人经济封锁的一天天加剧,食盐的供应越来越紧张,价格也越来越昂贵。为了解决缺盐的困难,边界党组织军队和群众大力熬制硝盐,以代替食盐。他们用老墙土放入水中浸泡,然后在铁锅里熬干水分,锅底就是一层白白的硝盐。尽管这种硝盐吃起来又苦又涩,很难入口,但总算是暂时解决了长期缺盐的困难。
有时,红军在打仗时也能缴获到一点食盐,红军将这些珍贵的食盐除留下一部分作为军需品外,其余的都分给了与红军患难与共的边界群众。
一次,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主席李尚发家里也分到了一小罐食盐,但他一直不舍得吃。后来,为了怕盐蒸发,他又用油纸(塑料布)把这罐食盐包好,小心地埋在屋后菜园子里的梨树下。在第三次反“会剿”时,李尚发把这罐食盐带在身边,在深山里坚持斗争。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家人几次提议把这罐食盐拿出来食用,但李尚发就是不同意,他要守着这罐食盐,等到红军回来。建国后,食盐成了最常见不过的东西了,李尚发把这罐食盐取出来,交给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成为了井冈山斗争时期军民同命运共患难的历史见证。
为了构筑红军与地方武装休养生息的场所,使边界党政军领导机关机关有一个稳定和安全的工作地点,建设边界的经济、文化、军事和政治中心区域,1928年冬天,毛泽东、朱德领导井冈山军民建设了两块坚实的中心区域,即军事根据地。一是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一是九陇山军事根据地。其中以茨坪和大小五井为中心的井冈山军事根据地,以其优越的群众基础、险要的地形、广大的地域以及它在“工农武装割据”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成为整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为了建设好井冈山军事根据地,毛泽东特别号召井冈山军民要做好三件事:那就是“修筑完备的工事、储备充足的粮食、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
在根据地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敌人的经济封锁终于被粉碎了,他们企图困死红军的梦想化为了泡影。而井冈山的红色割据局面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革命的红旗仍然在井冈山上高高飘扬。
井冈山革命故事井冈山感人的革命故事
1.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
1928年4月底,朱毛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天后,两军负责人在“龙江书院”举行会议,会议根据湘南特委的决定,将两支部队合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兼十师师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十一师师长。5月4日上午,在井冈山砻市广场隆重召开的井冈山会师暨红四军成立庆祝大会上,毛泽东出人意料地背上了匣子枪。他挎上匣子枪,走到行伍出身,经常一身戎装的朱老总跟前诙谐地说“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罗。”
2.“干嘛非要人家入党不可”
共和国上将郭天民在延安时,毛主席听说他年龄不小还没有结婚,关切地问其中原由。当听说是因郭天民的未婚妻不是党员,上级未批准成婚,毛主席笑了,对郭天民说,你那未婚妻是个从东北来的流亡的学生,跑了几千里地来革命,干嘛非要人家入党不可,你回去跟政治部说一下,就说我同意你们结婚。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关怀下,郭天民成了家。那年他33岁,任红军第一局局长。
3.“你照样喊我老毛就是!”
1950年9月25日,毛主席接见全国工农兵劳模代表,突然,一位代表紧握毛主席的手重重抖动着,大声说“老毛,你咯胖呀!”周围人大吃一惊,但毛主席很快地给对方肩膀上一拳头:“罗瞎子,是你呀!”原来,大革命时期,毛主席到苏区找一个乡长搞调查;问名字时乡长说家里穷,不字识,没有名字。毛主席说:你总得有个名字呀。他说:从小叫习惯了,如今更不能叫官名。毛主席赞叹说:“说得好,日后革命成功我们也不能象陈胜那样”。他哈哈地笑着问:“你管天下我怎么称呼你呢?”毛主席说:“你照样喊我老毛就是!”他说“我记着你的话了。”这下子真碰上“老毛”了,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老毛”也就脱口而出了。
4.“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
1955年1月14日,毛泽东请李四光、钱三强给中央领导同志讲课,他说:"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就原子能有关问题,请你们来上一课。"1964年2月6日,毛泽东又请李四光、竺可恢、钱学森到他的住所谈科学。几位科学家坐在他的床边,和他共谈天文、地质、尖端科学,一谈就是三四个小时,如同坐在自己的家里。
5.“你是我的半字师。”
1959年,毛泽东回故乡韶山,他深有所感地写了《七律·到韶山》。完稿后,他虚心地向xxx委秘书长梅白征求意见。梅白看到诗的首句为"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对毛泽东说:“第一句的‘别梦依稀哭逝川’应该改半个字——将‘哭’改为‘咒’,‘别梦依稀咒逝川’。”毛泽东连声称赞:“改得好,改得好!”毛泽东风趣地对梅白说:“你是我的半字师。”
6.“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故乡。他特意邀请他读私塾时的老师毛禹珠先生一起用餐。当年师生,今非昔比。毛禹珠自感不胜荣幸。席间,毛泽东亲自为毛禹珠敬酒,毛禹珠十分感激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盈盈地回道:"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7.毛主席住处有一片苇子地,夏天青蛙叫得人睡不着觉,警卫员们就商量着要把苇子地割掉,也征得了当地老乡的同意。可向毛主席汇报后,遭到了坚决反对。毛主席说,苇子既可以编席子,又要包粽子。你们割了它,让老百姓怎么生活。于是毛主席的休息虽然因青蛙的鸣叫受些影响,但老百姓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8.当年西柏坡很少能看到电影,好不容易有几部苏联影片,工作人员就先放给中央首长看。毛主席说,应该请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来看。但是警卫员怕人多不安全。毛主席告诉高富有,今后只要放电影,中央大院看完一场,就要给村里老百姓放一场,这样大家都能看上电影。
井冈山革命故事一块石头见证铁纪诞生
在井冈山茨坪西南面的荆竹山下有一块普普通通的花岗岩,长3米宽2米,顶端有裂纹,据说是雷击造成的,因此被称为“雷打石”。但这又是一块不普通的石头,因为它见证了一段历史,见证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军纪的诞生。
1927年10月23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荆竹山宿营,与王佐派来的代表朱持柳会谈,为上井冈山做准备。为了部队上山后能与王佐部搞好关系,防止违反群众纪律的事情发生,毛泽东在第二天出发前组织部队集合,登上“雷打石”,向大家训话并第一次提出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筹款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毛泽东深知严明的群众纪律对军队建设的重要性,在领导秋收起义时,就要求部队官兵对待人民群众说话要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因为当时部队成分复杂,从旧军队过来参加革命的官兵还存在军阀作风,农军中相当一部分人小农意识严重,加之文盲占绝大多数,要把这样一支队伍改造成人民军队,仅凭说大道理是不行的。毛泽东实事求是,创造性地从日常行为入手,言语通俗,道理简单,易懂易行。部队上山后严守“三大纪律”,很快在井冈山站稳了脚跟。
“三大纪律”不仅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很好地执行,也在其他红军部队得到广泛应用。鄂豫皖苏区创建初期,党代表吴焕先带领的红军部队被敌人围困在湖北黄安县紫云山区,已经断粮3天。最后突围时,吴焕先才准许每人从附近老乡的红薯地扒两个红薯充饥,在布上写明红军扒红薯吃的原因,包上5块银元,埋在红薯根下面。此事传开后,共产党和红军在群众中的威信迅速得到提升。
一根灯芯点亮中国的未来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大厅里,有一座油灯的雕塑,底座上镌刻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八角楼上毛泽东那狭窄的卧室兼办公室的书桌上,也摆放着一盏普通的油灯。按照当时的规定,毛泽东的级别是可以点三根灯芯的,但毛泽东拒绝了,坚持只用一根灯芯。为什么?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省油。
井冈山的物资供应极为有限,按照当时的说法,这里“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红军部队的到来使物资供应更显紧张。就拿油来说,山上只出产少量的茶油,炒菜要用油,点灯也要油,在敌人封锁下,外面的油根本进不来,除了节约,没有更好的办法。大家熟悉的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既体现了生活的真实,也有艺术的想象,反映了红军的艰苦奋斗精神和革命乐观精神。
实事求是地说,井冈山的红米饭不是那么好吃。一是产量低,亩产只有三四百斤;二是口感粗糙,难以下咽。今天的游客也只能是好奇的尝一尝,顿顿吃就够呛了。但是对当时的红军来说,这就是美味,不是能经常吃到的。南瓜能经常吃上吗?也不能。毛泽东在《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中说到:士兵中流传的谚语是“打倒资本家,天天吃南瓜”,可见,天天吃南瓜成了战士们的梦想和奢望。
毛泽东正是考虑到这些现实困难,在各方面率先垂范,精打细算。就是在这一根灯芯的微弱光亮下,他完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重要文章的写作。
一首歌唱出的鱼水情深
在井冈山、兴国和瑞金,至今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红歌。带有浓厚客家文化特征的民歌曲调优美,以鲜明的形象、新致的比兴、生动的语言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其中,《苏区干部好作风》就是流传在兴国的杰出作品。这首歌开头唱到:“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歌词直白,是苏区干部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等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
中央苏区是共和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初次尝试。由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苏区军民生活极度困难。从中央政府主席到乡苏维埃工作人员,大家都没有工资报酬,只发八两大米和一毛钱菜金的伙食费。1933年,有大约8万名家住中央苏区已分田的本地干部连伙食费都不要,“节省一个铜板为着革命战争”“节省三升米支援前方红军”的口号响遍苏区每个角落。
苏区干部的优良作风成为了普遍的行动自觉,刘启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是xxx苏维埃政府主席,自己背米到机关吃,不要公家发伙食费。他老婆开玩笑说:“老公老公,饭要我供。”他笑呵呵地回答:“革命成功,吃穿不穷。”他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十二分的节俭,否则就成为革命的罪人”,因为他逢会必讲“十二分节俭”,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十二分节俭主席”。红军长征后,他带领游击队坚持斗争。在敌人重兵围剿下,游击队最后不得不分散突围。突围前,省委书记曾山把一个褡裢交给他保管,里面装有金条、首饰和银元,这是xxx委的全部活动经费。在突围中,刘启耀死里逃生,但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他只好隐姓埋名,走村串寨,乞讨度日。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叫花子会是鼎鼎大名的xxx苏维埃政府主席;更不会有人想到,这位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的乞丐居然腰缠万贯。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刘启耀也分文未动。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党在吉安建立了新四军通讯处,刘启耀才把珍藏的巨款连同清单悉数交给了办事处负责人之一的贺怡,由贺怡转交给新四军总部。
一面镜子寄托的家国情怀
在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的一个展柜中,陈列着一面锈迹斑斑的老式花镜,普通的花镜后面是一段生死相守的凄美故事。
花镜的主人叫池煜华,他的丈夫叫李才莲。新婚三天后,李才莲就被组织安排任中共赣南行委青年干事,小夫妻俩从此聚少离多。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临行前,已经担任少共xxx委书记的李才莲用身上仅有的钱买下这面镜子,送给妻子作为临别纪念,并深情地告诉她:“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这句话给了池煜华巨大的精神动力。自此一别,音讯杳无。池煜华把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寄托在了花镜之中,对镜梳妆,仿佛爱人就站在自己背后;夜深人静之时,她把情感挥洒在日记里,与爱人在笔尖对话。1949年,兴国解放,丈夫终未出现。池煜华坚信丈夫离别时的那句话,仍然苦苦等待,每天起床先到门口张望一下,站几分钟,然后慢慢转身,洗脸,摸索出丈夫留给自己的镜子细细梳头,直到青丝梳成白发……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门终于查实,李才莲已经于1935年牺牲在瑞金。尽管如此,池煜华仍然忘不了丈夫的那句话,天天翘首期盼,直到生命尽头。20xx年,在苦苦等待了70多年后,池煜华去世,享年95岁。一诺千金,成就一首爱情的千古绝唱。
一座塔铭记历史昭示未来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最多的纪念物就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纪念碑、纪念塔、纪念亭,每一座碑、塔、亭都承载着历史、传递着精神。
印象深刻的是瑞金叶坪的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纪念塔始建于1934年2月,是为了纪念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红军指战员。塔的造型独特,主体结构是一颗竖立的炮弹,底座呈五角形。塔高13米,塔身布满一粒粒小石块,象征着无数革命烈士的英灵。基座四周分别镶嵌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项英、洛甫、王稼祥、凯丰、邓发等领导人的题词。塔的正前方地面上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八个大字。塔的设计者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而担任工程指挥的就是著名的红色宪法起草人梁柏台。
在建成后的揭幕典礼上,中央军委主席朱德站在塔座上,回顾了红军从井冈山以来的英勇斗争经过,悼念斗争中牺牲的红军将士和被国民党屠杀的数十万革命群众,号召大家继承先烈遗志,踏着先烈血迹前进。彻底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实施战略转移,中央苏区随即沦陷,红军烈士纪念塔也被敌人拆毁。当地群众在悲痛和愤怒之余,冒着生命危险,把废墟中唯一完整的“烈”字偷偷抬回家藏了起来,有的趁着夜色去捡一块石头回家作为纪念,他们把那小小的石头看作自己牺牲了的子弟。1955年,红军烈士纪念塔在原址上按照原貌修复,被人民群众珍藏的“烈”字重新镶嵌在上面,成为唯一的原始标记。
这座塔不仅记载了红军将士的英勇顽强,也记载了苏区人民的无私奉献和流血牺牲。xxx总人口23.18万,有5.5万人参加红军,牺牲的烈士达2.32万人,全县每4人中有1人参加红军,每10人中有1人为革命牺牲。瑞金全县人口24万,参加红军的就有4.9万,牺牲的烈士达1.72万人。长征后,瑞金遭到敌人疯狂报复,很多地方成为了“无人村”,国民党在当时的报告中说:“无不焚烧之居,无不伐之树木,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瑞金15年时间里人口呈负增长。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