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市、县村(社区)“两委”换届筹备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镇提前准备,认真研判,精心谋划,切实做到“七个到位”,即领导到位、动员到位、培训到位、指导到位、宣传到位、规程到位、经费到位。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海安镇下辖7个村(社区),其中村5个、社区2个,有36个村(居)民小组。我镇7个村(社区)现任37名两委干部,在20xx年换届中拟退出10名(其中支部书记4名),拟进入11名,已物色13人,提交县级部门联审13人;4个村(社区)新任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7个村已完成届末测评及经济离任审计并公开,7个村(社区)均预评为“绿色平稳村(社区)”,没有黄色风险村(社区)、红色重点难点村(社区)。
二、经验做法
(一)高度重视、提升认识,迅速部署筹备推进
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把它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和民生任务,迅速部署,迅速筹备,迅速推进。7月13日成立了海安镇20xx年村级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领导小组;8月14日召开20xx年村级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会议;12月14日制定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并召开全镇动员部署会及骨干培训班,全面展开20xx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同时,在换届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及业务培训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细化责任,确保“两委”换届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全面摸排、精准把脉,消除“两委”换届隐患
我镇坚持滚动式排查,全面实时掌握各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情况,并结合排查问题,精准开方,消除隐患。一是走访各村(社区),召开7次党员干部座谈会,尤其是与拟退出干部谈话谈心,了解他们对“两委”换届的意见和建议,把脉开方,结合村(社区)实际情况制定“一村一策”工作方案和预案。二是调整“两委”干部年龄结构,确定村(社区)“两委”班子初步规划人选。突出政治标准,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将历届村(社区)“两委”中各方面表现突出、群众基础较好的成员,本村带头致富能人,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大学生,外出乡贤和热心群众事业的优秀青年培养、挑选和推荐为村(社区)“两委”成员。三是做好拟退出人员的思想工作。发挥镇党委、镇村级干部、老党员的作用,主动与拟退出人员谈心谈话,引导他们正确对待选举结果,支持配合党组织工作,促使“三个一肩挑”顺利完成。四是加大培养80、90后年轻村委两后备干部力度,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储备资源。五是组织工作专班,及时化解或缓解矛盾,对重点稳控人员实施动态监测,确保早发现早预防。
(三)统筹协调、全力推动,依规依纪依法有序开展换届
一是11月上旬对7个村(社区)现任班子进行届末考核、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镇党委主要领导、组织部门与村“社区”拟退及拟进干部谈心谈话23人。二是12月15日前全部完成村级班子任期内财务审计并公示。三是7个村(社区)已确定换届时间安排,村(社区)党组织换届计划于12月31日前完成,村(居)名委员会计划于20xx年1月31日前完成。截至12月17日,海安镇文部村、广安村已完成新一届党支部委员会委员初步候选人两推工作。
(四)加强培训、全面宣传,营造良好换届环境
一是强化换届业务培训,系统解读有关选举的法律、法规以及换届程序,提高各级干部科学指导换届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利用横幅、微信、广播、宣传册等各种载体,广泛宣传换届政策,让党员群众家喻户晓,截至目前共悬挂横幅25条横幅,发放村(社区)“两委”换届纪律明白卡400多份,同时做好相关问题的解释工作,及时消除村民疑虑,使村民充分了解并积极主动配合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三是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监测和坚决打击干扰、把持基层换届等势力和行为;建立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工作预警机制及时报告和掌握换届筹备工作最新动态,为换届选举健康、平稳、有序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存在问题
1.继任人选物色难。个别村(社区)后备干部和年轻党员少,继任人选物色困难。如水井社区“两委”干部拟退出3名,后备干部9名(党员3名,2名为女性),无法满足新任人选需求,目前物色新进人选2名,缺额1名。麻城村“两委”干部拟退2名,辞职1名,名额空缺6名,后备干部1名,年轻党员回村里工作的意愿不强,造成人选物色难,目前麻城村物色新进人员5名,空缺一名。
2.信访维稳存在隐患。麻城村因征地遗留问题,涉地群众多次越级进京上访,征地矛盾比较突出,信访维稳压力较大。
20xx年区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情况汇报按照自治区、X市的统一部署,X县委、县政府把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作为全县20xx年开年的首要工作来抓,紧紧围绕“选出好班子、换出好风气、展现新作为、推动新发展”总体目标,在思想上坚持提早谋划、抢前争先,行动上做到县委主导、四级联动,执行上确保依法依规、稳妥有序,全面发力推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于X月X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并如期实现既定目标。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辖X个乡镇,X个行政村,X个农村社区,总共选出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X人(少数民族X人,占X%),党组织班子成员X人,村(居)委班子成员X人,交叉任职有X人,定工干部X人。与往届相比,这次换届体现出“一稳一降一多两升”的特点:一是换届形势总体平稳。换届工作按预定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平稳推进,过程竞争激烈而不乱,没有出现拖延选举的现象。二是班子平均年龄下降。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X岁以下人员有X人,占X%,平均年龄由上一届的X岁降低到X岁,“两委”成员整体实现年轻化。三是妇女干部人数增多。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女干部X人,占达X%,比上届提高X%,实现每个村(社区)“两委”至少有X名女性成员。四是班子成员文化程度提升。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X人,占X%,比上届提高X%,文化程度稳步提升。五是“领头雁”队伍综合素质显著提升。通过此次换届X个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X%实现“一肩挑”,40岁以下人员X人,占X%,大专以上人员X人,占X%,女性X人,占X%,X人有过村干部队伍任职经历,占X%,“领头雁”队伍战斗力较往届增强。
村(社区)党组织班子人员情况:全县村(社区)党组织X个,一次选举成功率X%。选举产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X名,副书记X名,支部委员X名,合计X人。
村(居)委会班子人员情况:全县登记参加选举选民总数为XX人,参加投票选举人数为XX人,参选率达X%。一次选举成功率X%。选举产生村(居)委会主任X名,副主任X名,委员X名,合计X人。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工作体系,扛牢换届主体责任
1、成立工作“指挥部”。把党的领导贯穿换届选举全过程,成立由县委书记X同志为组长,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民政局、财政局、计生局、公安局、各乡镇等部门有关人员为成员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县委组织部,建立县、部门、乡镇、村、驻村工作队的“三级五方”联动换届工作体系,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状,确保工作推进链条环环扣紧、压力层层传导。先后召开X次专题会议、X次调度会,制定换届方案,规范换届程序。落实县领导包乡联村全面调研,收集村情民意X轮,研判解决换届梗阻问题X个,为全县X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提供了有力地组织保障。
20xx年区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情况汇报20xx年以来,我县聚焦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截至20xx年1月31日,圆满完成了10个乡镇125个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实现了干部队伍“年龄变小、学历变高、面孔变新、结构变优、能力变强”的预期目标。
随着1月31日兴安镇源江村选举产生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标志着我县20xx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开展以来,我县采取集中分级培训和现场指导的方式,对换届选举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举办专题培训30余场次,10个指导组开展工作指导约100次,让实际操作人员吃下“定心丸”。制定换届选举流程图,细化10个乡镇125个村(社区)的组织准备、登记推选、党内选举、村委监委选举4个阶段24项日程,逐一标注动员部署、人选推荐、资格联审、选举公示以及重难点村跟进等情况,做到换届底数清、情况明。采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宣传换届政策法规,悬挂宣传横幅1700余条、张贴宣传单12500多张,乡村“大喇叭”播放换届知识要点7900多次,在《灵渠先锋》《灵渠资讯》等微信平台转载刊发换届要点及纪律要求6篇次52条,营造了浓厚氛围。开展换届选举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县领导、县直单位包村干部深入走访乡、村干部和群众,就《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及“十不准”“十严禁”“六个一律”内容面对面传达讲解,创造了良好换届环境。五个换届风气巡回督导组不定期查访乡镇及村(社区)换届工作台账、群众举报问题反馈、工作满意度等情况,督促各单位党员干部、参选人员、在任“两委”班子成员和换届选举工作人员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22000多份,确保了换届清风正气。
换届期间,全县召开选情集体研判会议170余次,解决突发问题43个。实行工作提醒机制,共发布工作提示信息312条,确保了换届选举稳步推进。由县委组织部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到村(社区)对村(社区)“两委”班子开展全覆盖式谈心谈话,做到离任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必谈,“一肩挑”人选必谈,有特殊选情全体村(社区)班子成员必谈,85名超龄或另有个人职业规划的党组织书记不再参与新一届选举,新一届“一肩挑”人选更加年轻化。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