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Seniorhighschool),是高级中学的简称,我国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者同属中等教育的范畴。高级中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上承初中,下启大学,一般为三年制。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技术设计方案【6篇】,欢迎品鉴!
【篇1】高中技术设计方案
第一步,在顶部方框内画出初始端口。
第二步,流程画出第二项开启流程。
第三步,由第二流程向右延伸出分支流程,解决对应流程中的问题。
第四步,依次向下画出第三阶段流程。
第五步是从第三过程中分解分支,整理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第六步,画出最后的流程,整体结束。
1.设计目的。
设计5英寸(12.7×8.9cm)的照片,简高雅,成本低。
2.设计方案。
方案①:
以木条制作矩形外框并以彩色涂料进行装饰;以防火板制作相框背板;以梯形木块与背板黏接形成具有稳定三角支撑的简洁木质相框。
方案②::
用有机玻璃或不锈钢裁剪、弯曲制成矩形框架和底座一体化、现代感强的框架。
3、设计原理。
遵循实用、环保、经济的原则,综合考虑原料的获取和手工加工难度,决定选择方案①。
4、工具、材料。
材料:木条、胶水、彩色涂料。
工具:尺子、铅笔、锯子、锉刀、壁纸刀、砂纸、刷子。
5.制作步骤。
1、根据预定尺寸切割木条、背板和支撑木块。
2、用胶水黏接成相框。
3、用彩色涂料粉刷装饰相框。
6、成本估算。
木板和背板 ¥10、玻璃 ¥30、胶水 ¥5、涂料 ¥5。
【篇2】高中技术设计方案
学校: 班级:高二2113
设计小组:
设计要求
1. 能放入52615寸照片(13.7cm×8.7cm)、美观4102大方、形式多样、色彩丰富1653。
设计分析
1.以木条为基本支架。用彩色卡纸包装外部加以装饰,避免颜色单调。
2. 外形为矩形,稳定而又简洁大方。
3. 为保证框架稳定,支架启用三角形木块与外框相连成三角支撑架。
草图
设计原则
遵循了道德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有效的利用了三角形稳定原理使相框简易实用。
工具和材料
木条,彩色卡纸,包装纸,502胶水,小刀,硬纸板,硬塑料。
制作步骤
1. 用彩色卡纸包住木条。
2. 用502胶水粘合成矩形。
3. 用小刀进行修饰。
4. 将硬塑料卡镶入。
5. 最后用硬纸板做成三角形支架,安置板后。
材料成本估算
木条及木块1元 彩色卡纸1元 502胶水1元 包装纸1元 硬塑料1元
总计5元
【篇3】高中技术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技术课程应结合自身的特征,把它落实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二、具体工作:
本学期开设《技术与设计1》,高一年级5个班同时开课,每周1课时,总课时数20节,其中课堂教学19节,教学评价1节。
第1周 针对新课程特点,探讨教学设想和措施
第2周 统一进行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3周 就教材中出现的练习题进行可能答案的讨论,以便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第4周 学术研究讨论
第5周 对前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找出其中不足的地方,以待改进。进行六认真检查
第6周 放假
第7周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哪种技术实验
第8周 对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第9周 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0周 统一教学进度
第11周 期中考试
第12周 进行六认真检查
第13周 针对检查结果指出不足,指导如何改进
第14周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第15周 就设计的交流语言进行讨论
第16周 根据其他地区实施的情况,讨论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第17周 就学生进行怎样的模型制作讨论
第18周 制定复习计划
第19周 期末考查
第20周 进行教学评价
【篇4】高中技术设计方案
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20xx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2016〕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2016“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2016〕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xx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xx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20xx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20xx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三、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四、推进和实施
(一)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培训,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式的整合培训,实现个人自学、网络研修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2.由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参训教师要依据诊断测评结果和自身需求,明确研修主题,选择课程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着眼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3.由区教体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各学区、校(园)要制定本校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线下教学实践打分表。
4.依托培训机构,各学区、校(园)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
1.20xx.7月,开展集中培训。下发相关通知,组织开展校长、管理者和助学辅导教师集中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
2.20xx.8月,参训人员报名、审核。对教师参训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师在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平台进行报名,并进行学员统计和编班等工作。
3.20xx.8月-20xx.11月,全员网络培训。诊断测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实践(包括统一组织送教下乡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和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晒课评课和课例征集等评优选先活动等);收集工作简报、工作小结和学情数据等。
4.20xx.11-12月,评优选先。开展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实效性调研工作;评选优秀个人(管理员、助学辅导教师/工作坊坊主、学员)、先进学校。
5.20xx.12月,总结评估。各学区、校(园)上报不少于3期的工作简报;收集本校优质生成性资源目录及光盘;上报教师线下教研评分表;总结20xx年度提升工程整体工作,制作和分发结业证书,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区教体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研室、电教室共同承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推进的规划及方案,统一安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我区“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和测评的具体实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我区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等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督查我区教师培训、测评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结果的运用,报送项目备案材料,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
(二)工作职责
1.人事股:负责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学区、校(园)评先选优、校(园)长评先选优、年度考核,教师评优晋级、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培训方案、测评细则的制定,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和各学区、校(园)培训事宜的衔接和培训学员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并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3.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
4.电教室:负责组织各类参训学员网络注册和平台操作,教学课件制作、微课程、电子白板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优质课案例资源征集活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5.各学区、校(园):负责培训教师的信息上报、督促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评价和组织实施教师的测评工作。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测评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监督机制
1.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体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设备保证
1.电教室协助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督促学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教师培训提供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2.各学区按照就近原则,负责安排辖区内已接通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学校(园)对口帮扶没有接通宽带网络的学校(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
“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纳入“国培计划”经费管理。教师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2.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3.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4.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运用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5.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6.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运用(教学设计方案)
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8.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
9.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总结心得
10.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篇5】高中技术设计方案
一、基本情况
1、作品名称:Sunshine
2、设计人员:
3、学生班级:少27(1班)
4、设计时间:20xx年5月
二、作品简介:
1、作品功能:本作品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笔筒。
内部可以放笔、直尺、圆规及橡皮擦等文具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三、设计报告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筒,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
用双面胶将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
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四、设计感悟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五、总结
该作品是一个笔筒,使用性很高,针对学生的需求,笔筒筒身较大,并且作品在传统笔筒的基础上,加入了隔间这样的创意,让文具各得其所。另外,作品的制作材料是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和白纸,选材上性价比高,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设计到对木材的锯削、黏贴等的加工。在对作品的美化上也是别具一格,把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融入作品中,让作品使用者拥有一个好心情。六、附录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筒高20cm,宽8cm,长8cm
试用范围:学生
【篇6】高中技术设计方案
1、设计目的
设计一种能放入5寸(12.7×8.9cm)照片、简洁大方、低成本的相框。
2、设计方案
方案①:
以木条制作矩形外框并以彩色涂料进行装饰;以防火板制作相框背板;以梯形木块与背板黏接形成具有稳定三角支撑的简洁木质相框。
方案②:
以有机玻璃或不锈钢经裁剪、弯曲制成矩形外框与底座一体的、现代感强烈的相框。
3、设计原理
遵循实用、环保、经济的原则,并综合考虑原料的获取和手工制作的加工难度,决定选择方案①。
4、工具、材料
材料:木条、胶水、彩色涂料。
工具:直尺、铅笔、手锯、锉刀、壁纸刀、砂纸、刷子。
5、制作步骤
1、根据预定尺寸切割木条、背板和支撑木块。
2、用胶水黏接成相框。
3、用彩色涂料粉刷装饰相框。
6、成本估算
木条及背板1元,胶水0.5元,涂料1.5元,合计3.0元。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