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以来,市委一班人在中央、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四化两型”总战略和“三量齐升”总要求,以大竞赛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六个走在前列”;着眼于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强力实施产业倍增、收入倍加、城乡品质倍升,加快江南现代化进程,在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社会大局中奋发进取,在奋发进取中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抓创新,在创新中追求更好更快发展,各项工作实现了稳中求进、进中求新、新中求好。
一、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统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较为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市委科学应对、主动作为,一心一意谋发展,多措并举稳增长,全力以赴抓项目,不失时机强后劲,全面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50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财政总收入同口径增长1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
一是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牢固树立“以项目建设论英雄、以项目建设排座位、以项目建设定奖惩”的理念,聚焦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和生态环保项目,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做到未建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投产项目抓达效。先后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调度会,实行重点项目挂牌督办制和“一线工作法”,年底举行全市项目建设流动现场观摩会,激励各区县(市)及园区围绕项目规模、项目质量、项目效益比学赶帮,在全市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热潮。市委主要领导带头抓招商引资、促项目落地、推建成达产,先后开展港洽周、第六届湘商大会、上海招商推介会等专题招商活动,并与一大批国内外战略投资商点对点洽谈,促成格力电器、基伍通讯、洋河酒业、雅居乐、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区、中南现代商贸物流城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新引进德国费森尤斯集团和大众汽车2家世界500强企业;深入一线实地调研,抓紧启动地铁3号线、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桐梓坡至鸭子铺通道、高铁站场至空港磁悬浮、东二环改造、先导区交通基础设施等新项目;积极破解项目建设中的融资难、征拆难问题,完成直接融资247亿元,有效保障了重大项目的用地。截止11月底,全市589个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987.8亿元,呈现出逐月提速、逐步提效的良好态势。上海大众、广汽三菱扩建、中联麓谷第二工业园、湾田国际建材总部、高星物流园、加加食品科技工业园等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地铁2号线试运行;长浏高速、湘府路大桥、人民路东延线、南湖路湘江隧道相继建成通车,湘江综合枢纽工程二期工程全面完工,三期主体工程稳步推进;地铁1号线、国际会展中心、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有序推进,西湖文化园即将开园。
二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围绕打造江南经济升级版,着力推动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协调发展,加快形成“重点带动、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采取“点对点、实打实”的措施,帮助中联、三一等骨干企业扩大市场需求,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存量、释放增量、做大总量,完善支持园区发展的配套政策,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园区对工业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3.5%;实现工业投资1360亿元,同比增长16%以上;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在全国第二批示范城市中排名第一,全市完成服务外包业务总量402.6亿元,增长15.2%;万达、奥克斯等城市综合体投入运营,国金中心、德思勤等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快速增长,预计全年旅游收入破千亿。持续发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和生态循环农业,有序推进100个重大农业项目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成功举办世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城市联盟峰会、农博会、隆平国际论坛等节会,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达1043亿元,增长23.4%,休闲农业实现经营收入56亿元。
三是对外开放不断拓展。预计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3.8亿美元,增长13.53%,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40%;利用市外境内资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投资1139亿元,增长18%;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514亿元,增长15%;实现进出口总额96亿美元,增长10%。不断密切与上海、香港以及东欧等地的交流,在产业发展、教育文化、生态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合作交流,经济外向度得到深化拓展。
二、注重规划、建设与管理一盘棋,推动城乡品质有效提升
围绕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走在前列,有序推进品质江南建设,不断提高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先后获评“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全球绿色城市”。
一是城市环境明显优化。明确“一江两岸、东提西拓、南延北进”的城市建设思路,对大河西先导区、高铁新城等进行规划提升、建设提速和环境提质,对高铁南站及地铁口周边土地进行了全面清查梳理,释放闲置土地 2867亩,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新建洋湖湿地公园(二期)、桃花岭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20个社区公园年底将全面完工并对外开放,4条景观街和5座人行天桥建设顺利完成,20条支路街巷提质改造、9个社区综合整治提质等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在全市范围开展市容市貌、城乡结合部环境、道路交通秩序、打击非法营运四项整治行动,着眼构建城市管理工作常态,共拆除违法违章建筑154.9万平方米、户外广告招牌15.1万平方米,整治亭棚609处,清理垃圾2.3万吨,建设环卫设施392处、道路设施681处,完成绿化提质13.4万平方米;查处交通违法行为94.1万起,查扣违法车辆6.6万辆;查处非法营运车辆3133台次;查处占道经营流动摊贩4.4万处,规范店外经营1.1万起,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进一步改善。积极构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深入开展“美丽江南�美德先行”系列活动和“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引导、文明传播”行动,顺利通过了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的年度测评。
二是农村面貌不断改善。以试点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两型引领、统筹协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融合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15个试点镇围绕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事业等铺排新建或续建项目434个,投入209亿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10条城乡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完成143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和5万余亩山塘清淤,建设改造农村公路826.8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461户,村镇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在学校建设、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中心镇给予政策倾斜,促进小城镇教育快速提质;积极推进城乡低保办法和社会救助工作试点,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0所,城乡低保标准每月提高50元,实施医疗救助3.1万人次,社会救助不断完善。
三是两型建设富有成效。着眼于“打造两型示范标杆,建设高端品质新城”,推动大河西先导区建设发展全面提升,完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规划编制并加快建设,全面建成梅溪湖片区、洋湖片区路网,基本建成大王山旅游度假区骨干路网,桃花岭、梅岭公园开园;梅溪湖国际新城获批全国生态示范xxx,与洋湖生态新城、滨江商务新城一同获批全国“智慧城市”试点;新引进和建设高端服务业项目30个,总投资达600亿元。大力推广清洁低碳技术,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淘汰、转出黄标车13724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重点项目建设有效开展。深入推进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湘江流域治理,集中开展浏阳河xxx段、圭塘河、龙王港下游段等重要河段沿岸排污口截污改造,实现排污口100%截污。新建、续建乡镇污水处理厂12家,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50万吨/日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7.3%。大围山森林公园获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江xxx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县。
三、围绕共建共享全面小康,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
市委始终践行执政为民理念,围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之市,对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高水平的物质生活,高层次的公共服务、民生保障,高质量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一是民生实事工程全面完成。着力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发展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帮扶援助就业,使“就业难”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4.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连续八年实现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第九次调整,率先全省实现了职业人群工伤保险全覆盖。着力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安居梦”,加快黄兴北路、南湖片区等棚户区改造,完成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25030套,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完成对二环以内370万平方米的存量棚户区全面摸底,明确3年内基本完成城市主要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将全市48个项目13260户作为20xx年棚改任务计划。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调整为20万元、10万元。着力构建立体化、现代化交通体系,积极创建“公交都市”,优化交通组织体系,新增一批公交电动大巴和出租车,取消3元票价公交,使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二是公共服务得到进一步优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强市步伐,切实办成人民满意教育,制定并实施《试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启动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提质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提质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93所,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2所、合格学校55所,组织15所xxx优质学校对口帮扶试点乡镇学校,8.89万名随迁子女全部就读公办学校,9个区、县(市)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加大文化惠民力度,通过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础平台打造、活动载体创新,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建成示范性文化站20个、农家书屋100个,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服务示范区,“两馆一厅”、江南国王陵遗址公园等一大批标志性和基础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文艺团队发展到1200多支,公共文化服务的“江南模式”在《人民日报》头版得到推介。中国社科院《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2012-2013)》报告显示,江南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在全国38个主要城市中位列前十。
三是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将安全稳定作为硬任务,全面建设平安江南、法治江南、和谐江南,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群体性事件和舆情危机事件得到有效防范,赢得了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最高荣誉“长安杯”。坚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群防群治网络,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定期接访活动,重点排查化解涉及重点领域和容易激化升级的矛盾纠纷,全市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5000余起,信访量较去年下降30%。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从严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677起,查处治安案件74033起,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深刻吸取“7.2”黎托火灾教训,举一反三,铁腕整治,隐患排查和日常监管力度明显加大,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好转。
四、抓住机遇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按照转型创新发展要求,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出台《关于加快市场化改革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第一批对外发布59个民间投资领域放开项目,总投资额达1289亿元。以承接省委、省政府下放45项行政管理权限为重大契机,重点做好“减、放、转”的文章,进一步精简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大力推行审批代办制,建立代办、联办、督办的运行机制,按照“行政审批提速50%以上”的目标,致力于把江南打造成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收费规范最好的城市之一。制定“一意见两办法”(《江南市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能的实施意见》、《江南市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实施办法》、《江南市优化民间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实施办法》),明确提出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中央和省政府明令取消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重复审批的审批事项一律归并或取消。对市级权限下放的授权项目、授权内容、授权方式予以明确,打好了简政放权的“组合拳”。
二是深化两型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先行先试、敢闯敢试、边干边试,专题研究两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市场化改革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建设两型引领之市的决定》等文件,经济社会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强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实施阶梯水价、生态补偿和排污权交易,实行节约集约用地考核评估,启动低效利用土地再开发试点。率先全省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数据24小时动态发布。成立民间借贷服务中心,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市政公用设施、金融服务等领域。
三是着力抓好发展环境优化。牢固树立“不抓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环境就是不称职”的观念,组织开展“发展环境优化年”活动,召开全市大会进行部署,千方百计为经济主体提供更加灿烂的阳光、更加适宜的土壤、更加滋润的雨露。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严格按照省“十条禁令”、市“十二条禁令”,坚决斩断“权力寻租”的利益链条和“索拿卡要”的市场黑手。针对服务对象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项效能监察,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和效能“短板”,通过召开专题调度会、通报项目进展情况、现场督查督办等措施,使湘江枢纽、万家丽路快速化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严格执行《江南市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畅通行政效能投诉举报,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受理举报投诉969件,行政问责224人次,移送司法机关26人,党纪政纪处分30人。市直各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广泛推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健全岗位责任制、问责追究制、行政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办事难”问题,不断提高了行政效能。
五、突出抓班子、带队伍、改作风,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市委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着眼于建设务实进取、勤廉为民的干部队伍,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推进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以党委(组)中心组学习为主体,结合单位学、支部学、个人学,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和研讨活动,举办“星城科学讲堂”,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五创四评”活动。广泛开展理论普及,围绕“六个走在前列”、市委第十二届六次全会等主题,大力开展宣讲活动,共开展各类理论宣讲活动1000余场,积极筹备和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策划制作专题栏目,力争取得更好实效。扎实开展理论研究,《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人民日报发表。《全力推进“六个走在前列”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对江南推进“六个走在前列”的认知与思考》、《力行“五推”开创江南更好更大更快发展的新路子》等理论成果产生广泛影响。
二是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各级干部忠诚履职、奋发作为。以“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为统揽,成立班子,制定方案,明确职责,并自上而下广泛动员、凝聚共识,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出台《关于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推动“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顺利开展的意见》,以大竞赛活动成效作为考量班子、检验队伍、识别干部的标准,按照“六用六不用”原则,注重“看考核、看实效、看影响、看公认”,旗帜鲜明地培养选用政治坚定、务实进取、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好干部,大胆重用政治强、作风实、敢担当、能奉献的“狮子型”干部,让他们发挥引领效应,起到关键作用。在全市深入开展“五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制定市委巡查工作办法,出台问责办法,对“有错无为”、“不在状态”的干部,坚决采取降职使用、责令辞职、引咎辞职、免职等方式予以调整。对上年度绩效考核中不中不在状态、存在明显问题的10名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对6名被评为不称职的干部给予免职、撤职处理,彰显了选人用人的正导向、正能量。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对任职时间较长、按规定必须交流的8名市管党政正职全面实施了交流,全年共交流任用县处级领导干部74名,进一步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和市委中心工作,以“六个走在前列”为目标引领,“不唯GDP论英雄”,对政绩考核的“指挥棒”进行调整、优化、完善,引导全市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政绩导向,坚决摈弃拼资源、拼环境、拼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严明干部人事纪律,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关于组织人事工作纪律的要求,强力整治“三超两乱”等问题,严格干部职数管理,共整改消化县处级领导职数27名,对12个市直单位的党政分设问题一次性消化到位。
三是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全面提升为党员群众服务的能力。着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政治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全面巩固提升。严格落实管党责任,继续推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组织区县(市)委书记、市直单位党组(党委)书记向市委书面述职党建工作和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集体述职党建工作。着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出台关于街道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实行街道大工委制、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构建了指导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制度体系。大力推行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收到明显实效。强化基层组织运转保障,持续巩固“联投联管三保两统”机制,加大市、区县(市)两级配套资金投入,全力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平运转经费达到近16万元,社区年工作经费平均增至60万元。
四是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严格执行《党政干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带头转变作风。注重建章立制,出台实施《市委常委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关于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规定》、《违反改进工作作风有关规定责任追究办法》,全市各级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规定,真正做到“有硬性约束、有责任制度、有监督检查、有惩戒举措”。坚持领导带头,市委常委在调研、出行、开会、发文、新闻报道、公务接待中,自觉执行中央、省、市关于作风建设的相关规定。严格整改落实,通过明察暗访、召开讲评会、通报典型案例、督办突出问题等方式,督促全市各级各部门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年初以来,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成效”活动要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和企业开展帮扶活动;5月以来,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六个走在前列”大竞赛活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干部作风转变;7月以来,在全市组织开展厉行节约和廉洁自律情况的专项抽查,对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进行通报并发函整改。前段,再次召开全市机关作风建设会议,严格对照省委督查调研组指出的问题,对工作纪律、公车私用、“文山会海”、办公用房等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风从严整治,开展全面暗访和查处,并形成监督常态,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据统计,截止12月中旬,市本级“三公经费”实际开支30023万元,较去年下降5003万元,公款出国(境)、公务接待费、车辆购置及运行下降幅度分别为36.5%、18.2%、7.7%。全面清查和重点抽查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情况,对31个项目作出立即停建的决定,市四大家一把手办公用房全部整改到位,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法院、市检察院等六家单位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工作基本完成,共对449间办公用房进行了腾退或整改,总面积达11835.65平方米。
五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反腐倡廉的相得益彰。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有力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强化责任落实,明确了市级领导班子和区县(市)、市直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逐步向村组、社区延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加强廉政教育,召开廉洁从政警示教育大会,邀请领导和专家作专题报告,播放警示教育片,用重大典型案例警示全市党员干部;组织编写了《违反工作作风规定责任追究漫画释义》,创建了《廉政微剧场》,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廉洁从政意识深入人心;连续举办重点单位主要负责人廉政培训班,对重点岗位人员进行教育提醒;在新任副县级领导干部党校培训中,专门设置党性党风和廉政教育课程。突出监督重点,认真开展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实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推行领导干部任前考廉,对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以及招投标、规划审批、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治理。深化改革创新,着手制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xx年工作规划》,全面推行公务卡(电子化转账)制度,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和防控工作检查评估办法。创新“科技 制度 文化”综合举措,打造农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管平台。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市委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大胆行使职权,严厉惩治腐败行为。至11月底,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632件,其中涉及县处级干部15件;结案593件,处分党员领导干部606人,移送司法机关85人,有效发挥了惩治腐败的震慑作用。
一年来,市委特别注重常委会班子的自身建设,坚持按照忠诚履职、敬业奉献、改革创新的要求,着力把市委常委会班子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市委常委一班人始终坚持带头贯彻上级决策,对于中央和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市委常委会带头学习贯彻、严守政治纪律,确保了上级精神的坚决贯彻落实,自觉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中央、省委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带头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规范市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研究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要问题,集中精力管方向、谋全局、抓大事,并模范带头执行集体决定;带头坚持真抓实干,坚持重要工作亲自组织研究、重点项目亲自动员部署、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工作落实,形成了“一级领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的良好工作氛围;带头维护班子团结,定期开展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健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尊重理解,相互支持配合,带动形成了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精诚合作的生动局面;带头做到廉洁自律,身体力行反对和纠正“四风”问题,模范遵守廉洁从政准则,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保持了市委常委会班子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待,市委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产业投资偏低和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的问题较为突出;转型创新发展尚未取得实际性突破,园区同质化竞争,服务业发展滞后,与先进省会城市差距明显;城市功能、品质和形象亟待提升,规划建设档次不高,地下管网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拥堵、脏乱差等问题依然突出;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等民生改善任务重,财政增收压力大;干部交流不够,作风有待改进,“四风”问题不同程度存在,经济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反映较多;安全生产存在隐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少,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坚持稳中求进、新中求进、好中求进,以率先建成“三市”、强力实施“三倍”、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显著成效,大步践行“六个走在前列”,奋力谱写“中国梦”的江南篇章。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