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的比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教师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处于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培养计算的兴趣
作为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去合理地组织教学,挖掘教材中内在的兴趣因素,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知识化为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故事。
1.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时间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卡片、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进行口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2.利用训练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率。笔算是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因此要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3.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五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4.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中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讲究练习的形式
要想提高练习的效率,练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口算练习时,可采用举卡片、抢答等练习形式。为了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节学生的胃口。练习需少食多餐,同样的计算习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大有不同。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计算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计算能力的培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1.认真审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2.认真书写的习惯。计算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只有书写认真,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才能提高。
3.打草稿的习惯。有的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不打草稿用口算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每个学生要有一本草稿簿,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我还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的草稿簿,表扬准确认真的同学,促进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
4.认真验算的习惯。为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我要求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验算。在计算时,要坚持做一步演算一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时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反复训练,这样随时验算,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
四、主动反思提高效率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关键在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使自己下次不再犯错。因此作业我总是坚持进行面批,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错题记录下来,积累一些典型的易错题,做成一本错题集,并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平时经常察看,以防出现类似的错误。实践证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认真反思改正错题,能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效果。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应该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形成一定的计算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力求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尽管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计算机、计算器的出现使得数学计算不再困难。但是,小学作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阶段,依然需要得到各学校的重视。本文基于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培养策略
0 引言
小学作为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其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于未来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學生计算能力培养方面依然有待改善,为了能够加强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为其后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其教学有效性。
1 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均与计算相关。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能够为小学生后期数学计算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只有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才能确保后期数学学习过程中逻辑运算的准确性以及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因此,为了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小学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基础数学知识与自身逻辑思维、运算推理思维等有效结合,注重其计算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其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2 加强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的策略
2.1丰富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翻转课堂等。以情景教学法为例,小学数学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创设多种情景来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计算。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情景,有负责卖东西的同学,有负责买东西的同学,老师规定所卖东西的价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购物过程中,体会到计算的乐趣及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以及调查发现,在小学数学计算课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能够有效提升其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小学数学的大部分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变化、迁移,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变化。并且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学会根据学生学习特点,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将新知识点与原有知识点进行对比,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加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训练,在培养其计算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在计算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知识迁移的优势,进行大胆的尝试,体现自主学习的特点。比如,学习:“2250€?25”,已经有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试练,教师有意暴露计算中的错误,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授和指导,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规律。
2.2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小学数学的教学宜缓不宜急。不同学生生活环境、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学习基础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及数学基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基础差、理解差的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计算入手,逐步提高计算难度,有助于此类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较高、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制定较高计算难度的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其发散思维。
2.3强化训练,注重数学练习题难易程度
正所谓“熟能生巧”,练习题是检验和巩固知识的不二法宝。在练习题的设计中,要以大多数学生为主,难度不宜过大,使大多数学生能接受并独立计算,这样可以能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增加几个难度相对大一些的附加题,这样对于计算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讲,也有探究的乐趣。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对练习题难易题目的合理搭配与挑选,再加上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目标。
2.4教师要善于采取多种训练方式进行练习
我们的新课标提倡个性化学习,张扬学生的个性,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目标是多元的,其中重要的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学习掌握高效、统一的运算方法和熟练的技能,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并在练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例如,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来提升其大脑反应能力。首先需要学生熟背2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九九乘法表以及相应的除法,并要能够熟练运用,同时还要重视其口算速度和准确度的把握。其次,需要坚持不懈的训练,小学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2-5分钟左右的口算练习,同时也要注意练习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兴趣,还能有效增强其练习效果。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提问,学生抢答,并且每人只有一次机会,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同学都能有机会回答问题。再如,教师可以通过传板擦的游戏形式来进行口算练习,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一举两得。
3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正确引导学生,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教学模式,采用多种训练方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良好的计算行为习惯,强化其计算思维,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进而有效培养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唐治国.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才智,2023(12):83.
[2] 李冬梅.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3(17):45.
[3] 孟静.浅析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3(16):51+60.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至关重要。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要让他们爱上计算,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可以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做计算题时,往往有的学生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等不好的习惯造成错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也很重要。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养成计算时精力集中,认真演算,仔细抄写,自觉检查、自觉估算和验算的习惯。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帮助学生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减少出错的机会,能很好的提高计算准确性。
三、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基础知识,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急于求成,我们要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如算理不明白、法则不懂、性质不清、定律不熟、公式没掌握等等),查漏补缺,扫清障碍,为进一步学好计算做好基础工作。
总之,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一步步训练成的,不要觉得计算简单、无趣,养成喜欢计算、善于计算、验算计算的良好习惯。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