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读后感>>道德经读后感2023字

道德经读后感2023字

标签:时间:

  《道德经》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其思想之深邃、精神之崇高令人印象深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个人对其中的一些内容产生了一些想法以及疑问,由于我的文学功底较差,难以完全理解老子的思想,因此在这份笔记中记录下其中的一部分,希望能够和大家进一步讨论,并得到解答。

  在第八章中,提到了“上善如水”,老子认为水具有崇高的美德,与世无争,既能滋润万物又能净化污秽,是符合“道”的存在。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而为之,老子忽视了水凶猛狂暴的一面。洪水也可以冲垮房屋、毁灭生灵。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是独立于人的意思存在的,它们不应该具有主观色彩。在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中,我们也能看到许多类似的例子。中国人把不实际存在的龙凤当作是祥瑞的象征;信仰基督教的人认为蛇是“狡猾、邪恶”的代表;进行黑魔法崇拜的人认为山羊和倒五芒星能召唤恶魔,带来一些邪恶的力量。但实际上这些非人的生物、无机物、象征符号的存在本身是完全脱离人类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好”与“坏”,“善”与“恶”,“德行”与“恶行”,“节制”与“放纵”,这些标准完全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浸淫在如此的价值观念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厌恶“肮脏”的苍蝇,喜爱“忠诚”的狗,而“脏”与“净”的标准也是人为规定的,“忠诚”在自然界也只是动物群体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镌刻在基因中的“服从”。从这个角度来看,“水”本身的存在也只是一种物质,本来就不带有任何的情感色彩,而它作为生命延续的必需品,受到人的赞美与推崇。我原先一直认为,老子是企图脱离人类价值观念的禁锢,站在一个所谓的“上帝视角”来完全客观地观察人类社会,进而发掘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进而运用规律来规范社会,让社会按照其规律发展下去。而社会发展的前方,不一定是人们主观意义上的“好”或者“坏”,而仅仅是按照规律进行。但在读过《道德经》的一部分之后,我认为我之前的判断是一种人云亦云的错误观点。老子并不是想要完全脱离出来的,他还是希望能够引导社会走向“平稳”“安定”的道路,因此他的思想依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从第十章“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可以看出,他提倡的是“德行”,“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遵循他所总结出的“自然规律”来引导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运行。但是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我们作为完全主观的个体,怎么来判断我们总结的“规律”就是真正的规律呢?一方面,我们的意识是主观的,我们认识到的世界也是主观的,规律就像一个黑箱,我们只能证伪而不能证实,即使通过“因”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果”,我们也不能确定我们所推测的二者之间的路径就是“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规律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类的价值观为导向,其全貌也难以为人们所掌握。以经济学为例,无数计量经济学家针对某一个小的因果问题互相攻讦,然而他们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根本无法完全掌握所有的变量、数据,很多时候做出一个看似“无偏”或者较为让人信服的结果,应用于实际却发现结果和期待大相径庭。“规律”难以琢磨,也难以被发现;而作为“规律”的大统的道,更是难以想象该是什么样的。可能这也是“道可道也,非常道也”的一个原因吧。

  第十六章“致虚极也···各复归于其根,曰静”。死生相通,万物轮回。老子在这里并没有提及人死后该以何种方式去向哪里,只是提到生物都会回到“根”。“轮回”有多种解释,比如宗教中万物的灵魂在身死后要接受审判,作恶的下十八层地狱,行善的进天堂享乐。或者根据一些宗教里“轮回”的观念,坏人的下一次“轮回”会变成家畜为人奴役,或者变成蛇虫只能爬行;而好人则托生到家境富裕的大门大户,享尽人伦之乐。也有人认为,万物的轮回就像“化作春泥更护花”那样,生命形态的变化只是分子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老子所说的“根”是什么?本源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还是虚无缥缈的意识?如果说它是物质,它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本源如果是意识,那么万物该如何回到“本源”?

  如果将意识和物质割裂开来,从物质上看,“本源”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它让我们联想到广袤的宇宙,宇宙诞生于一场爆炸,在漫长的未来里可能也会归于混沌;从意识上看,“本源”是一片空洞的虚无,一切都诞生于此,一切也都终结于此——这让人联想到一些关于人类潜意识的理论,比如人类的潜意识是一张巨大的网络——二者之间有相似之处,但是我们难以验证它们是否是一体的。

  在其他版本的《道德经》中,第十六章最后一句“没身不殆”的解释依旧是“可以终身免于灾祸”,我还是认为这句话的意义不应该仅止于此。第十六章先是提出致虚,随后提到万物归根,接着叙述只有遵从规律的人“明”公正且周全,然而这些道理与“终身不会陷入麻烦”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我个人有几种猜测。第一,老子希望通过“万物归根”的思想劝诫一些认为人类可以到达“永生不死”的人,希望他们不要为了如此虚无缥缈、不可能成真的愿望付出宝贵的时间,甚至尝试一些危险的药物,“陷入灾难”,然而这种解释的受众群体太小,老子也不太可能为了他们专写一章。第二,“没身”是否可以理解为“身死”?“殆”至麻烦、灾难,“没身不殆”可不可以理解为“即使身体死去了,得道者也不会陷入传统意义上的生死桎梏”,因为他们的思想和灵魂在某种意义上得到传承,是另外一种意义的永生。

  老子对于“静”情有独钟,他表达的“静”,更像是一种历经波折与磨难,在大彻大悟之后得到的心灵上的宁静与一种动态的平衡。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不论多么才华横溢、风光无限,在历经岁月之后总是要向着死亡的终点迈进。一个国家不管多么强大,最后都难以逃脱灭亡的命运。或许对于老子来说,与其要在大喜大悲中颠沛流离,不如从一开始就保持一种刻意而为之的平静,从而免于过多的波动。老子所观察、总结出的“道法自然”更像是顺从“天意”、顺从自然,而任凭事物自然法展,最后就会看到“万物归根”、生死归于平静。而这份静也不是古板不变的,它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且在老子看来一定是向着积极的方向稳定运动的,比如有德行的“得道者”能得到更愉悦的人生、更能获得世人的赞同。从这个角度看,老子的思想就像罗曼罗兰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在见识了周王室衰微、相互征伐造成的生灵涂炭之后,老子仍然因为关尹的恳请而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他并不是想要独自一人超脱于世,将挣扎的百姓和飘摇的国家抛之脑后,而是仍然想要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让世人理解他所探寻到的真理。在我看来,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一个人认清了悲惨的现实,经历了痛苦,终于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和真理,却依然愿意直面现实,用自己的思想来修正现实,将世人从苦痛中拯救出来。

  虽然我只提到了德经中的两章,但产生的疑问已经很多。真正要透彻理解老子的思想,应该还要联系整本《道德经》,才能进一步把握脉络,不会一叶障目。但由于时间和精力问题,我暂时还不能达到把握整体的高度。希望在今后还能够继续学习,和大家一起进步,共同探讨老子的思想。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的资讯,请访问:读后感
    下载文档

    看过《道德经读后感2023字》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  送走金色的五月,我们迎来了“六·一”儿童节。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孩子们的盛大节日。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向你

    没有固定的格式,根据不同的广告形式,采取不同的写作或制作方法。但写作商品广告,首先要熟悉商品的内容,例如商品名称、用途、规格、性能、特点、注意事项等。还应写明生产单位,经销单位,地点、时间、经营方式等

    篇一:出国签证在职证明范本 2022年4月29日 在职证明范本 请参照页内容填写在职证明 兹证明XXX先生/女士,在职证明范本(职称),任XX省XX市XX局(职务),负责管理XX业务。 特此证明。 X

    学生会办公室工作总结篇1  回首在学生会的半年里,说实话还是有些忙的,忙起来的时候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很不习惯。但是后来我就觉得没什么了。因为学长学姐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但是他们并没有抱

    党员参加党的课堂学习和学习党的历史是一件神圣的事,也是每位党员的重要任务之一。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党史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史教育心得体会800字精选  唐太宗说过这

    - 我相信,终有一天我 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 献!以下是爱学范文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入党积极主要事迹材料 入党积极分子事迹材料,以供大家参考!  入党积极主要事迹材料 入

    目标及内容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本班的物品和环境  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汉字与人物的对应关系,感知文字的具体意义  准备  1、活动室睡觉房厕所洗漱间门窗,钢琴玩具图教案

    关于初中八年级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引导语: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也是应用写作的一个重头戏。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关于初中八年级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由于我刚踏上工作岗位,经

    2023高考结束了文案(热门)高考后的夏天最难忘,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钟情于在网上发布文案,文案可以达到一定的宣传文化的目的。那么怎么来写好有关高考结束的文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高考结束了

    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在达成意见一致时,制定合同可以享有一定的自由。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